散文

他把心安在了学校

唐淑梅2024-01-28 09:46:18

他把心安在了学校

——追忆父亲唐汉

 

作者:唐淑梅

 

父亲唐汉,祖籍广东南海,是个纯粹的南方人,却有着近一米八〇的个头,这样的个头在南方,还比较显高呢。 

父亲生前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最初在田阳县那坡中学任教,后来调回到田东县平马小学(现田东县第一小学)。调回来,是为了近家,好照顾家庭老人,可是父亲却把心安在了学校,一心扑在工作上,从我记事起,他就很少在家,常常是早早地出门去,到晚饭时间方才回家,和家人待在一起的时间不多,因而我们对他的认知,也就比较肤浅。

那时候小学开设附中班,他在学校就上附中班的课,他会的多,教的也多,物理、化学、英语、音乐都能上。他不止教书,还兼任学校的财务工作,负责学校教材的订购,因而常常是学校没开学他就要提前去做准备工作,除了自己担任的这些正式的工作之外,他还要负责学校的一些杂事,如广播室的管理、无线电的维修、舞台灯光的安装、学生文艺节目的小道具设计等这些杂七杂八的事务,都由他来弄。他还有点文艺细胞,在学校文艺队里摇沙槌或晃铃铛,并负责学校仪仗队仪仗鼓的训练。他什么都会一点,都能做一点,也都愿意去做一点,因而大家都善意的称他为“万金油”老师,意思就是什么都会一点,就万金油一样。学校分给他一间用于午休的小宿舍,里面却堆满那些用于学校事务的东西,午休时间有时他就在里面为学校或他人弄这弄那,晚上还经常加班加点,要弄到很晚才能回家。

那时候学校校舍简陋,下雨天屋顶漏水时,在学校缺乏经费的情况下,他还亲自爬上屋顶去拣瓦盖瓦。他把学校当成自己家了。

父亲平时沉默寡言,只顾埋头做事,他心里想的,多是学校的事,只要学校需要,他都乐意去做,就连退休后,也还是放不下学校的事,有次学校请他回去指导新的一批学生仪仗队打仪仗鼓,他义无反顾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尽力把这项工作做好。他的工作也得到了学校的肯定,被学校评为先进工作者。

父亲工作上的这种“老黄牛”精神,得到了学校员工同事的赞誉,直到现在,还能经常听到有人讲他以往的那些事迹,让我充满自豪感。可我们小时候对父亲一心扑在工作上的这种精神并没有充分的理解,因为他经常不着家,和家人缺乏足够的交流,我们就以为他不够爱这个家,不够爱他的孩子们。这其实就是我们对父亲的一个误解。父亲是爱这个家,也是爱他的孩子的,只是平时话就不多,表达得不那么明显而已。他是用行动来表达。家里比较重大的事务,他都会亲自去做,孩子的学习,他有时也会过问,特别是在做人上,要求比较严格。他还是个有人情味的人,和学校的老师都合得来,家里有重要的活动都会请他们参加。

父亲离开我们许多年了,这么多年过去,他的形象不但没有在我们心中淡去,反而越发清晰了。

 

作者简介:唐淑梅,女,广西田东县人,当过知青,偶尔写点诗歌散文之类的东西。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作家网新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