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惠河泮夕阳红
作者:何诗曼
今天又是周末,傍晚时分爷爷奶奶又带着我到通惠河泮遛弯儿。展目一望,两侧人行道上早已人来人往。此时落日的晚霞染红了天边,染红了大地,染红了通惠河泮,也染红了人行道两侧的花草树木和人行道上的男女老少。小孩子们在人行道上追逐戏耍,中年的叔叔阿姨们举着手机争先恐后地拍夕阳,也有互相拍照的,老人们有的在拉二胡吹笛子,也有在放声歌唱的。
通惠河泮两边垂柳成行,柳条在微风中摇摆,不知名的鸟儿在柳树丛中欢快地鸣叫着,好像在搞歌咏比赛似的,这边停了,那边马上又接着叫了起来。平常清澈见底的河水也被红霞染成了血水,几只野鸭子在上面欢快地游荡,不时地一个猛子扎进水里捕捉鱼虾,也有那么几条鱼儿跃出水面,水面上泛起一层层涟漪……
我抬头望着远处,穿梭般的各种车辆和工作了一天的人们都匆匆忙忙下班往家赶,落日却还依依不舍地倚靠在燕山顶上迟迟不肯下班,还继续向人类和地球上的万物奉献它的光和热。
关于太阳公公和月亮婆婆的神话故事有千百种说法,爷爷还给我讲了一个有关太阳公公和月亮婆婆的不同版本,他说月亮婆婆上夜班胆小害怕,便与太阳公公交换上白班,但又害羞怕人看她,太阳公公便给她了万根金针,只要有人偷看她,便用金针射得他睁不开眼睛(也就是太阳的万丈光芒),我试了几次果然如此,从此便不敢再正面看太阳。心想还有好多天下人不知太阳是女的月亮是男的,长大后才晓得这是爷爷编起哄我的。但年幼时便懂得了“万物生长靠太阳,雨露滋润禾苗壮”的道理,太阳公公给人类带来阳光和温暖,要是没有太阳的阳光普照,人类就难以生存。月亮婆婆给人类驱逐黑夜带来光明,要是没有月亮,人们便会生活在黑暗的世界里。太阳公公和月亮婆婆是人类和万物的保护神,他俩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是那么高尚和伟大。
爷爷经常在通惠河泮给我讲故事,他的故事比天上的星星还要多,讲了一个又一个。他还给我讲历史、讲哲学、讲诗歌、讲文学、讲人生、讲理想……并开导我说:“爱读书爱文学,并不是将来一定要当作家,但文学对任何人都十分重要,爱好文学的人很注重举止言行,给人一种有文化有休养的好感,别人才会接近你尊重你,文学会让你生活得更充实。”
爷爷还针对通惠河泮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那些赏心悦目且又各不相同的自然景观辅导我写作文,让我受益匪浅。
当我还沉浸在往事回顾的时候,爷爷却望着西天的夕阳,放开嗓子唱起他唱了千百次的那首八、九十年代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夕阳红》,爷爷说这首歌是当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老年栏目《夕阳红》的主题曲,央视栏目《夕阳红》是我国最早,也是至今唯一的老年栏目。此歌是我国家喻户晓、广为流传、脍炙人口的国唱,更是招惹老年人对生活不尽的缅想的经典歌曲。
爷爷望着天边夕阳又朗诵起曹孟德那四句千古绝唱的诗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这首诗也是对我爷爷的真实写照,他凭着一个小学文化拼搏人生,最终用手中的笔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成长为一位名副其实的作家编剧和导演,从七十年代末开始文学创作以来,已先后发表和出版各类题材的文学作品八百多万字,其中多篇部获奖并搬上了银幕和银屏。而今他已年过七旬,还坚持每天读书和文学创作,为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继续发挥着他的余热。
我还没从往事中回过神来,爷爷便叫道:“曼曼,太阳公公下班了,我们也该回家了!”
我抬头一望,太阳公公果然掉进燕山脚下,却把一片如血的余晖依然留给人间……
作者简介:何诗曼、女,出生于2013年4月,就读于北京市通州区贡院小学五年级,河北省文学艺术研究会小作家。不仅喜爱文学,还喜欢书法、唱歌、跳舞、绘画、朗诵和节目主持。已发表《在那非常时期的日子里》、《啊、神奇的西海子!》、《梦回香山红叶》、《发生在昨天的故事》、《永恒的记忆》、《遥远的红色往事》、《话说我的奶奶》等多篇散文,其中散文《遥远的红色往事》荣获广东第五届红色日记征文大奖赛一等奖,《话说我的奶奶》荣获首届新秀杯全国青少年文艺创作大赛优秀作品奖。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