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父亲那辆五羊牌自行车

程奇伟2024-01-12 13:06:27

父亲那辆五羊牌自行车

 

作者:程奇伟

 

我老家在洞庭湖畔农村。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家购买了一辆心心念念的五羊牌自行车。40年了,每当想起那辆锈迹斑斑的自行车,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五味杂陈。

家乡那时的道路,没有沥青路和水泥路,除个别主干道是沙石路面外,其余都是泥巴小路,坑坑洼洼的,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父亲当小学教师和校长时,虽然学校距家二公里之遥,但由于家庭条件不好,吃的、喝的、穿的都成问题,父亲只能靠两条腿走路,奔波于学校、教育组和家庭之间。我们上下学、走亲戚等,都是步行来往,遇到下雨天和路面结冰时,走在泥泞的泥巴路上,路面溜溜的,要小心翼翼的行走,如果不小心,就会被摔得“四脚朝天”。

八十年代前期,由于种植多年的苎麻突然卖出了好价钱,母亲手头顿时增加了上百张10元大钞,家里终于有了些许收益,我家经济条件有了一定好转。父亲盘算着买辆自行车,改善家里的生活和生产条件。我清楚的记得,暑假的一天下午时分,太阳还未下山,热风扑面,地上滚烫滚烫的,父亲骑着从县城购买的自行车,一路高兴的哼着家乡小调回到了家。这是一辆标准的载重二八大杠,乌黑发亮的车身,锃亮的车头、把手、钢圈,在阳光的照射下发出耀眼的亮光。那清脆响亮的铃铛声,我看着过瘾、摇着好玩、听着刺激。我就像得到了一件稀奇的珍贵玩具,一连几天,时不时的凑到车前,看一看、摸一摸、捏一捏,总是看不腻、摇不停、玩不够,爱不释手。由于购买自行车那会儿,我还不会骑自行车,于是,我就把自行车置于堂屋中间,把自行车大脚立好,再骑坐在自行车上,用手使劲的摇着车铃,让欢快的铃铛声响彻房前屋后,并用力踩动脚踏,让自行车在原地疯狂地转动,那种感觉,我觉得好好玩、好刺激、好开心。不过,我脑海中总是想象着,如果能骑上自行车,在乡村小路上风驰电掣般狂奔,那应该是一种特别美妙的感受。因此,我下定决心,要练习骑自行车,要学会骑自行车。

由于我心疼这辆崭新的自行车,担心用新车练习骑车,会被摔烂摔坏,因此,直到二、三个月后,父亲不小心把自行车摔了几次,我才不那么心疼的练习骑自行车。练车时,我用手使劲的抓住车头,两只脚踩在脚踏上,父亲帮我在后面搀扶着、支撑着、固定着,我用左脚和右脚有节奏的蹬踏自行车,让自行车向前行驶开来,但由于我身体柔韧性不够好,总控制不住平衡,也挨摔倒了好几次,车头摔歪了,车身摔掉漆了,我身上也摔疼了,当然,丝毫影响不了我练车的激情。几天后,我终于学会了骑自行车,还能在自行车行驶中左、右两边上车和下车,那种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我更憧憬着、向往着,骑上这辆霸气的自行车,到乡间道路上去纵横驰骋、放飞自我!

那个年代,自行车是我家最贵重的资产,为全家人的生产生活和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父亲可以骑自行车去乡里集市卖菜卖特产、到乡公共汽车站和电影院卖甘蔗水果、到县城和邻近乡镇购物买肥料,等等,极大地减轻了父亲肩挑手扛和负重步行的负担。那一段时间,我们最快乐的事,就是听到房屋前的禾场上响起悦耳动听的自行车铃铛声。

随着苎麻种植面积的饱和,苎麻价格出现了断涯式下跌,为了苎麻价格卖得稍高一点,父亲骑着自行车,载着二百多斤的苎麻,到邻县去卖,由于我不会骑自行车,因此,我就跟在自行车后面一路小跑着。遇到上坡时,父亲就下车,把着自行车方向,我则跟在后面用力推车。待卖掉苎麻返回时,我就坐在自行车后座上,父亲骑着自行车,依然十分用力的蹬车,在准备上一个长坡时,我看到父亲实在累了,腿有些软了,用不上力了,使不上劲了,我立马从后座上跳下来,不等父亲作出反应,我使劲的推着车后座架,向坡顶冲去。行进中,我狠狠的咬紧牙,双脚使劲的蹬地,使出了洪荒之力,胸口“嘭嘭嘭”地响个不停,上气不接下气的,后来,我的呼吸声越来越大、越来越粗、越来越快,像吹风蛇的声音似的,等到自行车被我推上坡顶,我眼睛一黑,脚底一滑,身子一软,一屁股坐在地上,汗水、泪水交织在一起,直往下流。

有一次,乡里肥料站没肥料卖了,为了给家里的农作物施些肥料,我陪同父亲去10多公里外的邻镇购买。去时,我坐在父亲自行车的后座,车子飞快的向前驶去,两旁的房屋树林迅速向后移动,风吹到身上,非常的舒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感觉父亲的肩膀开始左右晃动,耳边不时地传来父亲“呼呼呼”的喘粗气声,车轮时不时地左拐右扭、摇摇晃晃,在坑坑洼洼、凹凸不平的泥路上艰难的行进。我看到父亲在拼尽全力的蹬车,头发间浸出黄豆大的汗珠,顺着脖子直往下流,衣服被汗水完全浸透,粘贴在父亲的肩膀上、身上,我内心充满了酸楚、难过与愧疚!我怔怔地望着正在弯腰使劲蹬车的父亲,听到自行车链条撞击护挡的声音,连同父亲沉重的喘气声,相互交织在一起,听起来格外让人刺耳、揪心、扎心。从邻镇返回时,我把肥料放在车后座,吃力的推着自行车,艰难的向前行走,父亲则走路跟随。

我在县城上高中时,在学校吃住。父亲有时用自行车骑行15公里,把大米驮到学校,到学校饭堂兑换成饭票。记得有一次,我听同学说父亲来学校了,便快步来到校门口,父亲正蹲在一棵柳树下打盹,时不时地用汗湿的衣袖擦拭脸上的汗珠,那辆熟悉的五羊牌自行车停在父亲身旁,后座上驮着二蛇皮袋大米。父亲见我出来,迅速站起来,忙着把大米径直送到伙房,换成饭票后,匆匆忙忙出了校门,朝家里赶去,顾不上休息。我望着父亲消瘦而伟岸的背影渐行渐远,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簌簌的往下流。父亲刚骑车离开不久,天空就下起了瓢泼大雨,我凝望着窗外,怔怔的看着天空乌云密布、雨倾如注,想到父亲肯定淋雨了,我的内心早已大雨滂沱,泪水再次打湿眼眶。

那个年代,自行车驮起了农村家庭的希望。父亲会骑着自行车,载着两篓子家里种的青菜、黄瓜、茄子、西红柿等去集市上卖,也会载着菜瓜、香瓜、丑瓜、西瓜、甘蔗等到公共汽车站、电影院等人多的地方卖,换取零花钱以补贴家用。遇上下雨天,我就站在屋前,痴痴的目视父亲骑着自行车碾过的车痕,一直通向远方……我还记得,有一次,父亲骑着自行车到乡公共汽车站卖甘蔗,车一到站,父亲便推着自行车凑上前,吆喝着推销甘蔗。公共汽车靠站时,由于上下车的人太多了,太拥挤了,父亲手中的一根甘蔗不小心掉在地上,滚到了车轮下,父亲迅速伸手去捡,父亲捡到甘蔗的手刚收回来,车轮就滚动了,差点连手带甘蔗被车轮压到。我站在公路旁,无意中看到这惊险的一幕时,吓得哇哇大哭起来!

父亲农闲时,总喜欢把那辆自行车推至堂屋,支好脚架,然后用一块带柴油的抹布,一遍又一遍地擦拭着自行车的车身、把手、三脚架、钢圈、铃铛等部位,再用洗得非常干净的烂衣服,把自行车擦拭得干干净净,还要在链条上抹点机油。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自行车飞转的车轮带走了流逝的光阴,也带走了父亲的生命。后来,老家的基础设施进行了升级改造,路面硬化亮化,路灯交相辉映,村容村貌焕然一新。5G信号通到了村里,看高清电视、刷着手机视频等都不成问题了。那辆劳苦功高、饱受岁月洗礼的五羊牌自行车,早已变成了一堆废铁。父亲的自行车,承载着生活的酸甜苦辣,伴随我一路风雨、一路欢歌、一路前行,陪我从中学到离开家乡。仿佛,我又回到了从前,风儿轻轻吹,鸟儿高声唱,父亲用力蹬踏着自行车,载着我一路向前疾驶,铃铛声、链条的撞击声与欢声笑语久久回荡在家乡的小路上……

 

简历:程奇伟,军转干部,公务员,爱好文学和写作。在中央、省部级报刊杂志和多家电子媒体发表文章数百篇,多篇获奖。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作家网新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