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情深,万象皆深

何莹2024-01-02 23:40:56

 1 辽阔大地 封面图


情深,万象皆深

 

作者:何莹

 

不得不承认,我是因为喜欢蒋老师,所以才看了《辽阔大地》的。真心感谢这样的因缘,否则我八成是不会主动去读这本书的,主要是对故事本身失去了好奇心。而《辽阔大地》给予我的阅读体验恰是非常宝贵的,让我意识到自己在阅读中的偏见有多么牢固——因为不知道,所以当做不存在或者不认同。因此,面对一本书,首先一定是要有颗恭敬心的,然后才能打开对阅读本身的能见度。我想阅读和写作一样,需要去发现、去尊重、去欣赏、去热爱,然后做出最真实的回应!

纪实传记类的作品难写,再冠以如此崇高的荣誉和重大的意义,更难写,需要作者的笔能高高举起还能轻轻落下。要想打开时空之门,去细数历经半个世纪的往事,更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抽丝剥茧,穿针引线。情深,万象皆深。蒋老师用她细腻的笔触和真挚的语言作为催化剂,成功地锻造了一把打开这扇爱的时空之门的钥匙。同时,作为连通时空之门的作家,是要完全出自一种强烈的、振奋人心的热情,才能够在“硬梆梆”的资料阅读中,剔除出很多“光环效应”或“刻板印象”的影响,然后,再空心走进真实的生活影像中,把“脑木更”这个陌生的地名、把“都贵玛额吉”这个温热的称呼化进心里,“化成无限的蔚蓝、化作海一样的深情”,最后在笔端喷薄而出。

我理解的写作之精神,应包含着激起阅读者善意和良知的强烈愿望。这本书从“人民楷模”这个光荣的身份、“三千孤儿入内蒙”的宏大叙事中把我们拉近了草原牧民的平凡生活。时代是背景,草原人民淳朴真挚的情感是底色,都贵玛和“上海孤儿”们的故事,是在时光流转中上演的一段生动感人的影像。一章章时空中的穿梭跳跃,一段段日常闲聊的对话,弥漫于字里行间的是让眼窝湿润、内心温热的动人气息。

当初年仅19岁的牧区女孩子,义无反顾的承担了照顾28个孤儿的任务,是因为“只有草才知道草的滋味”,是命运之手安排下的偶然之中的必然。吃饭、穿衣、睡觉三件事,是都贵玛作为“临时额吉”20天里最重要的头等大事:筹划安排喂奶喂饭的时间次序,学会给娃娃们穿衣和换洗缝补衣服,观照留意孩子们的健康……20天的交集,之后就是半个世纪的牵挂。同样,对于绝大多数的孩子来说,“上海孤儿”只是一个概念而已,所以,他们和其他草原上的孩子一样,留在童年记忆中的是打狼放羊、逐草而居的生活,唱的是草原上的歌,想念的是奶茶的味道,还有永远的“都贵玛额吉”!扎拉嘎木吉、小豆丁、阿毛、小宇、小梅……女儿查干朝鲁、孙辈宝德她们的故事,这些零散的信息,就如闪耀在内蒙古大草原的一朵朵盛开的格桑花,只因为一位作家的关心和对母爱的深刻理解,用一支笔编出了一个美丽的花环!

《辽阔大地》的副标题是“一个母亲和她的28个孩子”,但却蕴含了无数个阿爸额吉和无数个草原孩子的故事,这些感人故事的发生,就像有土的地方就有草,有阳光的地方就有家,就像太阳会照耀所有的生命一样,自然而然。

都贵玛做好了自己,蒋雨含写好了都贵玛,也当属自然。

祝福湖水平静、鸿雁平安!

 

2023年11月3日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作家网新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