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殇岁月里的花木情怀
——浅读峭岩《花木辞》
作者:刘辉(文军)
一把就紧紧地揽入怀里。生怕带着花香融和墨香的《花木辞》,一瞬间从我手中莫名地溜走。对峭岩老师100首的花木辞,我可以大言不惭地说:在其发表的第一时间,我阅读的感觉尤为深刻且入心入脑。
疫殇时节之初春。每天清晨:日朦胧、人朦胧。打开微信空间的第一件事儿,我就急盼着峭岩老师“一花一木”或“一草一叶”的精准呈现。
那段特殊时间。端着手机、隔着空间:闻香、听香、察香、品香,遂成了一道道赖以依偎的精神早餐。悟香、珍香、悯香、怜香,“花木辞”成就了一处处繁花茂盛的苑景。寂寥流逝,空闲排满。峭岩亲手种植并培育的“花木”,顿然使初春乍寒平添了几份暖色。
极少出门、极少见客。独处家中,总有些诗意情怀在心中徘徊不已。诗人已经把诗歌视为第二条生命。就这样,峭岩老师凭借古今辞语的运用自如、生机盎然的智慧运筹,每日一辞,日日更新。我也恰似“东施效颦”,学作紧跟。100次感悟、一次也未曾掉队。
花花木木一百首,从从容容绕心头;纷纷呈呈七色彩,古古今今佳韵留。既然诗人峭岩把创写“花木辞”当成一件严肃的事情来做,灵光闪现再加上细酌精磨,那么每一首诗词都是精品良作。辞之核要、辞之修炼,辞之意蕴、辞之韵律,极具把读与欣赏价值。
新书《花木辞》在手,又一次重温老师去年春天里的诗作筹谋。掂量几番,笔者认为峭岩《花木辞》有以下这么几个特点。
1.超脱与潇洒之心
愚以为:适度地缓解大脑的紧张情状,读读古诗词、随练一下短诗词的韵律,不妨也是一种转移式的大脑休息。询问过一些文友,都有类似体验经历。如能得以闲暇,那就来一个“天马行空”,任异样的思绪在云上飞翔。
请看峭岩《花木辞》【野菊】篇中:“夜饮星月露,昼食黄风沙。不堕红尘诱,独命乐天涯。”(下阙)通篇显着狂野无羁。昼夜一任、放松情绪,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独处独思、独往独来。凸露作者内在心理松弛,疫情严控之下,乐观主义的浪漫追求与情趣使然,依是如菊一样蓬勃滋长。
上下对应,用词巧妙。借一朵朵野菊盛开,敞开了诗人情怀的超脱凡尘的心理感觉。星月露、黄风沙,遇到任何风险不畏惧。“红尘诱”着实是一道坎儿,诗人以敏锐的嗅觉躲避,一笑而止。
【蒲公英】一辞有:“众艳不媚态,它美不妒能。静等东风起,扶摇九霄空。”(下阙)愈显不为霸凌之所欺。性格及人格,准确地潜入“蒲公英”得品质当中。恭谦而不悲弱、位卑而不气短。巧借东风、九霄云外,喻世国人的不屈精神也不足怪。
飘飘洒洒、云荡天外。一是峭岩老师的文学功力,足以驾驭诗词超凡的简洁寓意。二是透察诗词的风韵内涵。足以见峭岩诗人的心力强劲,心怀志远。只窥一诗一辞,但悟诗者禅音。
2. 大爱与感恩之心
【君子兰】应该是峭岩老师的个性风骨所现:“叶展风骨气,花显儒雅风。静气可致远,不与俗子争。慎独向善度,博爱写苍生。至此青与绿,安邦家国宁。”我觉得君子兰辞,算是作者的性格自述、或是待人与为人的标配尺度。
静气,能成大事。儒雅,君子本分。自带傲然之气,就是远离小人。求善尊善行善,有志者必当如此。爱别人、敬朋友,远俗气、避纷争。青山绿水、长青长绿,亦是爱国爱党爱民的一如既往的忠贞信条。
辞说君子兰,意寓身自净。堂堂君子颜,默默慎独影。峭岩笔下,君子兰自是内心独白之语。唐韵宋言,朗朗上口,绝对称得为上好佳作。
【萱草花】全文如下:“花香为母爱,花艳为子颜。蕊是慈母心,瓣是儿女肝。为子操心碎,手托春与寒。萱草敬母爱,此花胜千言。”流畅如溪:缓缓的,细细的,轻轻的,柔柔的。我却隐隐地闻听到了一种声音,即峭岩笔下有泪水滴落的声音。
一睹萱草花,尽是缅怀心。当初,此辞刚刚上微信,我就觉察到了萱草花在诗人心里的厚重地位。所有辞意,唯向慈母。峭岩借着花情草义,满满地呈现出对慈母一而再地“声嘶力竭”地诗吟呼喊。
这里我关注的是,情感宣泄的淋漓尽致。花艳花香、环环相扣,蕊串瓣连、血脉相融,冬夏春秋,朝夕相伴,呼母唤亲、思情切切。一气呵成之作:既考虑到了辞意的充盈、又兼顾周到了韵律的呼应。
您若是一位诗歌朗诵者,就来读一读【萱草花】吧!亲情传递,一定会有感同身受的心灵触动。
3. 雅趣与赏玩之心
诗人若不具备浪漫基因,绝谈不上是一位真正的会作诗辞之人。神性向往、心旷神怡,天宽地阔、放轻自我,奇思遐想、烟云徜徉。诗人峭岩之所以能够自由地调动诗言词语的神性发挥,就在于他固存的活跃心态与常备的思虑本性。
虽然《花木辞》100首创作于那个疫情狂虐的时候,从整个辞本基调来看,没有一丝的颓废、没一丝的懈怠、没一丝的潦倒质态。信手拈来的雅,灵机一动的赏,随处可见。
譬如【郁金香】:“悠悠含爱意,向天绽花蕾。金贵遂心转,老幼共燕飞。纨扇婵娟去,拐杖复又回。风来雨逐客,暮至锁凝眉。”其形态、其娇容、其习性,诗人笔下的郁金香活泼可爱。拟人:像楚楚动人的小姑娘,也似老幼共情的小燕子。既是忌惮风雨的爱情信物,又是情感丰富于朝暮的使者。
几次跳跃,活脱脱地跃出了花田;天上地上,全然是郁金香的优美舞姿。轻轻松松,“画”就了一幅花卉少女的纯真与眉颜。三言两语,“立”起来一顷七彩郁金的香魂。这里的“雅”,在于不紧不慢的述说;这里的“赏”,在于诗人站在诗意高处的审视。
再议一首【合欢花】;“结发是天意,携手同修禅。千年渡兰舟,百年共枕眠。”(后半阙)诗的指向是说合欢花。前半阙,讲的是辞面解释(形态、颜色、内涵)。后半阙,绝对是指人在花中的物化状态。
辞内讲求,夫妻必要同心同力。一世修行,缘来缘去,尽在共渡难、共船桨。桥搭“合欢”,叙述人生深浅之道。赏玩之余,作者与阅者,都会有受益感觉。不是生拼硬扯,的确如此这般。
4. 言志与寄托之心
听一首【松虫草】,启智并净洗我们的心灵。“风劲松涛吼,高山藏神草。雪浸须千日,土沃万仞高。天助地发力,阴阳割昏晓。俯首问樵夫,守德人不老。”一叶不曾出名的茅草,峭岩抒写的惊天地恸鬼神。细细一读,明白了写诗人的一叶不凡的“草心”“草韵”“草义”。
寄寓一丛草,啸伸凌云志。诗人以大格局,部署了这丛草的高远与崇高的形象。疾风吹、雪尽侵,居万仞、度昏晓。貌似草状,实而喻人之苍劲、魄之浑然。“守德”,恰是峭岩常常挂在嘴边儿的做事作诗的基本德行。
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草虽微贱,风霜不惧;人如草芥,仁德必守。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道必酬勤、人道辨阳阴。人生如尘亦如草,感动天与地,必然得好报——这该是借这首【松虫草】,峭岩老师为我们提供了可参阅的经验之径。
再举一【天竺葵】的例子。“客居秋韵里,天竺伴我吟。抱琴上歌台,调弦唱清音。风高树摇冠,情动撼凝云。思远道不尽,望断一江春。”淡泊致远——淡见所有,鸿浩之志远在浮云之上。诗人峭岩著作等身,岁已秋黄,身处高台不言衰。清音抵御浊音,登高放远,吟唱高歌,且不止且不休。
悟懂峭岩花木辞:花木是表、言志是本。峭岩诗歌的精神不老,峭岩诗歌创作的意志愈勇愈坚,从未歇息。看过更多的峭岩体诗歌,没有谁不由衷地敬佩诗歌高峰上的执旗者,如此的意志坚韧。
新时代的峭岩之歌,像《七月!七月!》《八月!八月!》那样,上高台、 抱紧琴、调准音,神吟不止!人们还注目着:峭岩《十月!十月!》的完美诞生。企盼着三只“红月”,共美高悬,久久地屹立于现代诗歌的顶端之巅。
《花木辞》一书,仅是峭岩长篇诗歌创作路途上的一只短曲。100首形似唐歌宋曲一样绚丽的诗坛之花,恰如是献给新时代文化百花园中的又一束欢悦精灵。
祝福祝愿,峭岩诗歌一直在高速度高效率的前进路上奔跑!
2023.11.15.于杭.上城。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