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祖文化(连载之十一)
作者:张双锁
燧人之世,有巨人迹出于雷泽,华胥以足履之,有娠,生伏羲。长于成纪,蛇身人首,有圣德。——《帝王世纪》
第十一章 太古雷泽
《帝王世纪》曰:“太昊帝庖牺氏,风姓也,母曰华胥。燧人之世,有巨人迹出于雷泽,华胥以足履之,有娠,生伏羲。长于成纪,蛇身人首,有圣德。”其中成纪为汉县,治地在甘肃静宁治平镇刘河村。到唐代开元二十二年(734)迁到了显亲川(今甘肃秦安叶堡乡金城村)。到北宋建隆二年(961)迁到了上邽(今甘肃天水秦城区)①。从历史时代来说,这里所指当为汉成纪,因为皇甫谧为西晋人,压根就不知道什么唐成纪、宋成纪。
而雷泽呢?《山海经》曰:“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在吴西。”吴西者吴山之西——这是雷泽所处方位。只因《山海经》将其列在《海内东经》,害得古人总是在我国东部寻找雷泽。如东晋郭璞、北魏郦道元,均说雷泽在山东荷泽,可就是与“在吴西”没有关系,所以后人不信。清人郝懿行曾对其条目所处位置提出质疑。当代袁珂则进一步断言:那是因错简所致,“当移在《海内西经》”。以此为据,今人范三畏《旷古逸史》曰:吴山为陇山,雷泽为甘肃庄浪朝那湫②。其实说吴山为陇山有误,而说雷泽为庄浪朝那湫则是对的。因为吴山与雷泽不仅各有其地理标志,而且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吴山以千水之源为标志,为甘肃华亭五台山③。清人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曰:“吴山在西。古文为汧山,雍州山也”;“有吴岳山,本名汧,汧水出”;“汧山在今陇州西北。禹贡之岍、周礼之岳山也”;汧水“至宝鸡县东三十里合于渭”。由此可见汧山即吴山,亦称吴岳、岍山和岳山。它地处关山之巅,海拔2748米,为关山第四高峰,为太古“四岳”之一。黄帝时称吴山,首建武畤以祭天神。唐尧时称岳山,为“四岳长”所居地。殷代称虞山,为虞国都地。西周称吴岳,《史记•封禅书》曰:“秦灵公作吴阳上畤,祭黄帝;作下畤,祭炎帝。”吴阳指吴岳之南——今华亭境内的莲花山,其上畤、下畤皆在其山。按照《史记索引》“盖天好阴,祭之必于高山之下,小山之上,命曰畤”的说法,以五台山为背景,在莲花山建畤,正好与此相符。
雷泽以吴山为坐标,为甘肃庄浪桃木山西麓的朝那湫。其湫为石质湖泊,有前后两个,一如弯月,一如卧蚕,水面50余亩。内如峡谷,怪石嶙峋,狰狞可怖,深不可测。这里为白垩纪地质结构,岩石厚度1160米以上,距今1.45——0.65亿年。它是古代火山喷发所形成,其双湫便是火山喷发的两条通道。因其渊通地脉,又在岩石间与汭水之源相通,故而数千年、数万年、上亿年以来永不干涸,永不外溢,永不褪色。更奇怪的是,当地村民曾引水灌溉,但渠挖几许水降几许,其水就是不流。而当所挖之渠填平以后,其水却又徐徐回升。此事在当地传得神乎其神,却又无人能解④。
——这里为东周方国朝那国都地。《说文解字》称之为“西夷国。”明代《平凉府志》“卢彭在西北,后为戎那”,则言其国源流。朝由桃木山东部的皛然山演变而来,它是一座山的名称,也是一个方位的名称,意为晨曦出露的地方;那为民族名、部落名、方国名;湫为水池、水潭。由此而言朝那湫之名,当由方位、方国和地形所组成。又有朝那县之名,亦因朝那国而得。关山一带共有9个朝那湫,甘肃的庄浪、华亭、灵台、泾川、镇原、崆峒有朝那湫,宁夏的彭阳、原州、隆德也有朝那湫。其中庄浪朝那湫是以义取名,为原生的,因为其湫就在朝那国都地。其余朝那湫则是以类取名,皆为次生的。如华亭朝那湫,明代《平凉府志》就说得很清楚,那是为了方便当地民众祭祀而仿建的⑤。
——这里为先秦王朝祭天祭川之地,亦为秦汉时代国家所祀之地。北宋治平年间出土于庄浪朝那湫的先秦石刻《诅楚文•厥湫》⑥曰:楚王熊相“不畏皇天上帝及大沉厥湫之光烈威神,而兼背十八世之诅盟”。由此不难看出,这里是先秦从秦穆公到秦惠文王18代祭天祭川之地。《史记•封禅书》说:华山以西名川四:“水曰河,祠临晋;沔,祠汉中;湫渊,祠朝那;江水,祠蜀。”其中湫渊即庄浪朝那湫。这就不禁令人要问,一个小小的朝那湫,为什么能够与黄河、长江和汉水齐名呢?《礼记》曰:祭河必先源而后尾。由此而言,祭祀朝那湫并不亚于在中途祭祀黄河、长江和汉水。
还是言归正传吧。庄浪与华亭,一个在西,一个在东;朝那湫与五台山,一个在西,一个在东。说庄浪朝那湫为雷泽,恰好与《山海经》所言“雷泽——在吴西”相符。而当地民谣“湫头两朵云,陇右千山雨。朝那一杯水,汭河万里源”,则进一步说明这里为雷神所居地。
注释:①李春茂 平凉古地名初探 兰州大学出版社:1996:101 ②范三畏 矿古逸史甘肃教育出版社:1999:15 ③详见笔者《“羲皇故里”考》一文,载于2019-14《西部学刊》。④详见笔者《古老而神圣的朝那湫》一文,载于2021-6《甘肃政协》。⑤详见笔者《说“羲皇故里”》一文,载于2018-2《华夏文化》。⑥详见笔者《<厥湫>考释》一文,载于2019-5-4《书法导报》。
作者简介:张双锁(1958——),男,汉族,甘肃庄浪人,大学文化,庄浪商务局退休干部。个人爱好:地方文史。作品散见于《甘肃文史》《文史杂志》《科学•经济•社会》等刊。曾获中央政研室征文优秀奖。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