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破围

邢祖巧2023-04-19 08:47:42

破围

 

作者:邢祖巧

 

  贫困贫困,贫是表症,困是根由。大山区,四壁青山,合围“一木”,枯木一根。因困而贫。穿山越壑,破四壁,“木”见天日。雨露阳光一相逢,开枝散叶,春意渐浓。

高速公路扶贫,就是一场场激荡山河的破围之战……

 

  荆天楚地,江汉奔流。

 

  湖北版图像一艘巨轮,全身骨骼由大山搭建。东北、西北、西南,轮廓分明的地方,都有美丽风景。

 

  大别山区,1729米的天堂寨耸峙荆楚东方,清代姜廷铭以诗为颂:“山岩古寨插云间,吴楚东南第一关”。

 

  大巴山扼守鄂西北,号称华中屋脊的湖北第一高峰大神农架顶,海拔3052米,如巨轮主桅,一峰擎天,直插云表。

 

  鄂西南武陵山区,号称鄂西林海、生态瑰宝,长江三峡、清江大峡谷,星斗山、齐岳山,闻名天下。

 

  “三座大山”,势成鼎足,一红一绿,照应东西,拱卫着沃野广袤、物产丰赡的江汉平原。

 

  湖北省会武汉,号称九省冲衢。长江畅达东西,汉水航通西北;高速公路密如蛛网,张开可罗雀,入海能捕鱼。

 

  然而,湖北周边三大山区,远离中心城市,山高壑大,与世隔绝,成为难以破围的特困区。

 

  时代不断向前,大山与贫困的关系,却越来越紧密。

 

  2011年,中央将全国14个特困区确定为扶贫攻坚主战场。其中就有挺起荆楚骨架的大别山区、秦巴山区、武陵山区。三大山区的人民群众,为大山重围,脱贫之路,找寻千年,仍然如梦依稀。

 

  帮助三大贫困山区突破重围,成为湖北交投高速公路扶贫的一场需要持续冲刺的攻坚战。

 

  从潘忠汝、戴克敏领导黄麻起义到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大别山的名字,就是一块红色丰碑,擦亮丰碑,需要交通破围。秦巴山区、武陵山区,隔着巫山和长江天堑,因交通闭塞、长期贫困,在大鄂西地区“领秀”南北。

 

  201010月,湖北省为积极实施交通扶贫战略,以每年20亿元为“酵母”,成立以高速公路建设为主业的投融资平台——湖北省交通投资有限公司。

 

  湖北交投甫一揭牌,就将“一红一绿”三大特困地区作为交通扶贫首选地和主战场,用高速公路破围,精准拉动三大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快速发展。

 

  山越高峻,壑越幽深。高与低,同生共存。大山与贫困,是一对孪生宿敌,和解的唯一路径,就是高速公路扶贫。

 

  搬不走大山,填不平天堑,就以穿山越壑的方式,将大山与都市浓缩在一起。化大山为一帧奇绝的风景,收入囊中,随时翻看;变大山为餐桌上的美味,绿色健康,令人垂涎。亿万人眼吞嘴嚼,转瞬间,“三座大山”就是金山银山。金山脚下,就是山里人的家。

 

  十年间,鄂东北大别山区以黄冈、麻城为中心,相继建成黄黄、大广、武英、麻武、麻武穴等高速公路;鄂西北秦巴山区以十堰为中心,相继建成或开工十漫、十房、十白、十淅、十巫等高速公路;鄂西南武陵山区以恩施市为中心,恩来、恩黔、恩广(利万)、建恩、宣鹤等高速项目,以项目群方式开建或通车。三大山区数十条高速公路,以“下面条”的节奏,或续建或新开。

 

  山区高速公路建设,是对西方哲学“存在即合理”的轻蔑和挑战。它从根本上撼动了大山一统的“铁壁合围”,为山区人民树立起全新的发展指向和挣脱贫困的强大信念。

 

  只要脚下有路,不怕山横眼前。

 

通湘达渝,兴州富民

 

  贫困如山,壁立千仞。手凿锄挖,千年万载不能毁其表,古老神话撼动不了现实的贫困。唯有精确制导,雷轰炮击,稳准狠,方能见效。

 

  贫困如壑,山越高壑越深。大山如剑似戟,勾勒出无数道深壑。大山区,就是特困区。沟沟壑壑,都要用一颗颗精诚为民的心将其填平。

 

  贫困如水,不向往高处,哪里低就流向哪里。所以,特困地区都连接成片。越偏远越穷苦,越闭塞越贫困。

 

  人们常说,扶贫扶志,但精神的高峻,以物质为底座,犹如烟霞离不开大山巍峨,白云依恋峻岭雄浑。建设山区高速公路,就是撑起精神的骨架,千年永固;就是点燃信心的圣火,万载不灭。

 

  至湖北交投成立的2010年,鄂西南武陵山区的恩施州GDP仅为351亿元,人均0.8万元,全省垫底的劣势,数十年不曾改变。沪渝高速经过恩施州北四县,但远离巴东和建始县城,南边的宣恩、咸丰、来凤、鹤峰四个县,更只能望高山而巨叹。

 

  鄂东大别山高,得武汉地利也近,犹如站在炼钢炉边,那种热辐射可以想见。2010年,黄冈GDP达到862亿元,人均1.34万元。境内已经建成通车黄黄、大广北和武英三条高速公路,另有几条规划高速公路也即将开建。交通和经济社会发展态势明显优于恩施州。

 

  再看鄂西北,车城数十年持续拉动,十堰渐渐崛起。2010 GDP737亿元,人均2.13万元,在三大山区一擘独举。同时,已经建成通车十漫高速,在建十房、十白高速。高速公路内联外通,也走在了恩施州前面。

 

  武陵山,鄂西南,湖北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仿佛成了湖北发展止不住的痛。恩施、恩施……在省城武汉,有无数人,每天念你千百遍。

 

  左传上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土家族人最勤劳,却一直处于贫困中。时间证明,不打破大山的围困,就不会有真正摆脱贫困的一天。

 

  站在齐岳山顶,向西、向北、向南,举目皆湘渝。突破大山重围,打开省际通道,联手割断穷根。这是破困之战的第一波攻击:突破省界禁锢,由各人自扫门前雪,到携手外省市,构筑扶贫大通道。

 

  通湘达渝,兴州富民。这是湖北交投解决高速公路扶贫问题的恩施方案。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有一句耳熟能详的话: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湖北交投人志在险远,为脱贫攻坚不惜把人生的美丽释放于大地长天、绝壑崇山。

 

  2010119日,湖北交投全班人马莅临恩施,考察恩来、恩黔高速公路项目。此刻,距湖北省政府成立交投公司仅11天。

 

  1218日,以BOT模式建设的恩来、恩黔高速公路,作为湖北第一批交通扶贫项目,在恩施州宣恩县隆重举行开工典礼。彼时,距湖北交投成立仅51天。

 

  20111218日,湖北利万、建恩高速公路分别在利川市齐岳山下和恩施市松树坪举行盛大开工仪式。四条高速公路落地鄂西南,只用一年时间。节奏铿锵,气吞山河,创造了湖北高速公路建设的“中国速度”,

 

  山区高速,不能只在山里打转,外连才是关键。打通鄂西南与全国资源合理流动和配置的路径,在更大范围内,让人与货快速流通起来,让小循环融入大循环。

 

  这一步很关键。

 

  2012年,恩来、恩黔项目建设,遭遇严重资金困难。开年时,第七合同段项目部剩下不到100万元资金,差点揭不开锅。在遭遇资金危机的时候,鄂西指挥部负责人张世飙、雷承3次到项目部调研,给项目经理金振磊支招:死等只能等死,慢干不如快攻;在资源配置上,要“上下其手”,敢于向上“抢”,也要善于向下“讨”。

 

  老金得计,开始向上“抢”资源。结果,上级公司从哈尔滨松花江大桥项目调拨100T龙门起重机2台,支援小十字路1号梁场建设;又从西宝高速公路项目部调拨80T龙门起重机2台,支援朝阳寺2号梁场建设。同时,要求项目部退租外租机械,调来公司内部大型机械设备11台套,支持恩黔项目施工。

 

  向上伸手,解决了一批设备。但是,没有钱,工程还是转动不起来。于是,老金向下伸手。

 

  向下“讨饭吃”,有违常理,一般人感觉难于启齿。然而,老金决定破这个例。首先是转变观念、转换角色,把下面的施工队、材料供应商视为平等合作伙伴,然后再解决伸手的“技术性”问题,从“讲形势、讲利害、讲故事”入手,让合作伙伴自掏腰包推进工程。被指挥部总结为“金三讲”。

 

  “金三讲”的内容并不新鲜,无非是指挥部领导调研七标时说的那些话。他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高速公路等重点工程是不可能停下来的,就像骑摩托车一样,停下来了怎么能“稳”呢。你们几十、几百人呆在这里,什么活儿不干,每月都得上百万元开销,那你是干还是不干?要干,项目部没有钱,得自己先垫出来。这就叫“两害相权取其轻”。面对材料供应商们,老金说,很多朋友可能都玩股票,股神巴菲特的投资格言是“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别人恐惧时我贪婪”。意思是采用逆向思维,反向操作,逢低入市。其实,他的投资理念,两千多年前我国大商人白圭就提出过了。现在,可能有些人认为我们没有钱,不愿意跟我们合作了,但是,我要告诉你们,恩黔高速,肯定要按计划推进,我们困难时,正是你们抢占市场、大展拳脚时。但机会只有一次,如果你怕担风险,放弃了,别人就会乘虚而入,因为他比你有眼光。

 

  那一年,指挥部帮助七标项目部,在不到100万元的情况下,一路走来,春风满面,创造了一个自我解困的神话

 

  恩来高速与发端于张家界的张南高速,对接于酉水河边。河这边是湖北来凤县,河对岸是湖南龙山县。恩来、恩黔项目开工前一年,湖南就在酉水河畔隆重举行了张南高速开工仪式。但是,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楼。

 

  湖北人放下身段儿,决定做过河卒子,将酉水河大桥修过湖南去。起心动念,都带着通湘达渝、兴州富民的浓浓情怀。这看似“咄咄逼人”的一步,跨出交投气派,也成就了鄂湘两省之间团结合作的一段佳话。

 

  四年后,湖南人投桃报李。一条湘鄂路,从龙山县城修进了湖北来凤县城。对接武汉大道的湘鄂情大桥,湖南人一跨过酉水,使全国距离最近的两座县城终于无缝连接,演绎了一段武陵山区民族团结的绝美佳话。

 

  20179月,湖北利万高速和重庆万利高速,进入决胜通车的关键时期。但是,重庆方因一座大桥主墩移位,必须“纠偏”。施工技术复杂,过程难以把控。

 

  通车的满怀期待,化为心中最大疑团。湖北交投咬定通车目标,主动赴重庆对接通车事宜,并且视“纠偏”为己任,为大桥“纠偏”方案贡献湖北智慧。鄂渝两家交投公司,因为“纠偏”,一双双大手,紧紧握在了一起。

 

  20171226日,湖北利万高速和重庆万利高速同步通车试运营,又一段“通湘达渝”的佳话,镌刻在鄂渝交投人的记忆里。

 

  几年间,湖北交投主动将恩来、恩黔、利万、建恩等高速公路修到了外省市家门口,伸出了一双双渴望拥抱的手,等待回应……

 

以路厚德,以仁养心

 

  山区贫困,有史而然,至今而显。

 

  “你听,夜风孤零零,走过了窗前,踉跄地踩着虫声,哭到了天边”。卞之琳寂寞悲悯的低吟,正是受困于交通的山里人,万般无奈的心情和致富无门绝望的写真。

 

  贫困是大山的影子,搬不开大山,斩不断阴影。

 

  精准脱贫,关键要精准治穷。不仅要让资源进得来,货物出得去,而且要快捷、方便,安全、高效和人性化服务。

 

  舍我其谁?湖北交投一肩担起责任。

 

  以路厚德,以仁养心,赋予高速公路真善美的灵魂,这是破围之战的第二波攻击:实现高速公路扶贫理念突破,从此,在鄂西南,高速公路扶贫项目,迈上快开工、快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创优之路”。

 

  从利万高速发端,提速、提安、提质、提形,创造优秀项目管理品牌。“四提一创”,成为湖北武陵山区高速公路建设管理主导思想。

 

  清江,源出齐岳山麓,利中盆地以上河段,两岸悬崖峭壁,峡谷幽深,施工环境艰险。设计图上,凹尔槽隧道与清江大桥无间对接。大桥南岸桥址区,除了野兔出没,山鹰盘旋,常年不见人踪。甭说施工便道,就是开凿一条羊肠小径,都绝无可能。南岸施工,只能在打通凹尔槽隧道之后。

 

  凹儿槽隧道进口。人员、设备,各种资源匆匆汇聚。施工单位经理挂帅,指挥部专人驻点。24小时三班作业,仅用95天,隧道单幅贯通。

 

  便道,是服务于主线施工的临建工程。但在那个时间点位,这个基于常理的主次关系发生反转,次要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一座主线隧道,仅仅作为施工便道而存在。

 

  2019年初,湖北交投将建成宣鹤高速的时间,标定年底。对标对表一靠,近十座大桥制架梁尚未完成,更因地质结构复杂,岩屋坪特长隧道掘进不顺,导致三期工程全线滞后。如果按既定工期完成项目建设,后期必将大量投入施工资源。

 

  工程临近收尾,却要增加投入,是各方均不乐见的事。工程管理人员脑洞大开,探索出整合项目群施工资源,实行资源跨界配置的创新思路。

 

  路基主线提前完工的中交路建项目部,无私援手,两头兼顾。向东,帮助三标完成岩屋坪特长隧道200米掘进任务,向四标推荐一支过硬的预制梁施工队和一支隧道施工队;向西,将2号梁场调剂给一标无偿使用,分担145T梁施工任务。

 

  跨界资源配置,帮助宣鹤四标重树信心,一改“鸡公屙屎头节硬”的诅咒,迅速重现进场初期连创十多项第一的劲头,一个秋季,完成30万方大滑坡治理,奇峰关十公里路桥施工也提前收官,进度垫底的不利势态彻底反转。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临门一脚,唯准才赢。

 

  全线滞后的房建、机电、交安、绿化三期工程,是项目总进度的最大短板。建恩、宣鹤项目能否如期建成,取决于三期工程进度。分管领导张君健从接管三期工程开始,一头扎进现场,摸清底数,优化施组,重点突破收费站、服务区房建工程,全面加持机电工程,加力牵引交安工程,平衡推进绿化工程。交叉施工,打游击战;有作业面的,打阵地战;全线冲刺阶段,打攻坚战。凭借“三大战术”的优化组合,三期工程提前两个月至半年达到通车条件。

 

  每年春夏,在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最高峰火烧堡上,迎风翻飞的鸽子花,如万只白鸽起舞,景象奇绝。而火烧堡下的车洞河,正是宣鹤高速必经之地。施组设计时,全面观照了环保要求。无挖方,无弃方,不取土,不占压。一草一木不能动,一虫一鸟不敢伤。指挥部和施工单位,以罕见的严苛方式,发起一场持续三年的“环保风暴”。

 

  负责宣鹤项目的一线指挥长王永红,从项目策划开始,就密切跟踪车洞河路段环保措施。在施工组织阶段,更是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演绎项目推进思路。一公里路基,80万方填料,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孰先孰后,进出有据。分水岭隧道出口20万方洞渣,优先打通椿树蔸2号隧道,再解决20万方填料,以椿树蔸2号隧道为运渣通道,运出岩屋坪隧道40万方洞渣,80万方填料妥了。这段话,现场指挥长常挂口头,施工方管理人员,耳熟能详,烂熟于心。

 

  车行山间,如游画中。“环保风暴”,提升了路容路貌高颜值,创造了山区高速公路新亮点。从空中俯瞰,宣鹤高速公路宛如一条多彩玉带,逶迤在青山绿水之间。雨过初晴,云遮雾罩,惊现天路云中绕,盘曲上九霄的壮美景象,恰似人间仙境。

 

  安全关生死,人命大于天。

 

  指挥部安全部部长李兵,在沪蓉西项目上,被称为“将军”;在鄂西指挥部,号称“公牛”。与“公牛”相伴的是“铁牛”,一台号牌尾号为“2”的帕杰罗越野车。“公牛”对“铁牛”,那故事,不令人捧腹,而令人发愁。

 

  年近六旬的老司机朱诗俊接过2号车时,拍了拍引机盖,轻蔑地吐出一句话,从今往后,“铁牛”得听我老朱使唤。

 

  黑色、凝重、沉稳,半新不旧的帕杰罗,大概服了软,乖乖的,每天在施工便道上,三四百公里,不咳不喘。

 

  2014年,恩来、恩黔、利万,三大项目,三线作战,管理半径达200多公里,全部跑个遍,得两三天时间。一圈下来,上千公里。

 

  贡水河特大桥、龙桥特大桥,齐岳山隧道、大庄隧道,带“特”字的桥隧,不胜枚举。桥多高墩大跨,隧满溶洞暗河。脚手架搭设,临边防护,隧道安全,特种设备检查,哪一滴哪一点,远离了监管,都有重大隐患。

 

  李兵总是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那个秋天,天气帮忙。正是追进度、创产值,大干快上的好时机。李兵不敢喘息,一个工点一个工点地跑,连轴转了60多天。“铁牛”趴窝两次后,轮到老朱趴窝了。

 

  李兵说,老朱啊,今年全省要通车749公里高速公路,恩来、恩黔又是交投成立后第一批通车项目。如果管控懈怠了,发生安全责任事故,我们都是罪人啊。老朱听后,脖子上青筋凸露,嘴里言辞火辣。李部长啊,我是一个人啊,“铁牛”都累垮两遍了,我不能喘口气吗?最后,老朱休息了两天。但人歇车不歇,换个司机,李兵又上路。

 

  十年间,鄂西项目群未发生一起较大安全责任事故。

 

  201412月,离恩来、恩黔项目既定通车时间只有半个月了,但芭蕉服务区还有3条匝道和1个场坪土石方没有完成。一、二期施工单位对如期通车都不抱希望,相互指责,相互埋怨。指挥部副总监周红云临危受命,转战芭蕉服务区施工现场。既当协调员又当调度员,没日没夜干了15天,终于比既定通车时间点提前3个小时全部完工,确保了项目整整提前8个月顺利建成通车。

 

  为保通车,他又是三四个月没有回过家。

 

  通车当晚,回到寝室,周红云特别思念儿子。回想起2013年“六一”,妻子带着不满4岁的儿子坐了一通宵火车到工地看他,而他仅抽了半天时间陪伴。临别时,妻子负气地说:“你就是这样安排儿子过节的?”儿子也缠着他不肯松手,要他一起回家……

 

  1226日,在恩来、恩黔高速公路通车的那个夜里,周宏云带着深深的自责,把QQ签名改成了:“周家熠的爸爸。”

 

  他只能在潜意识里,强化作为一位父亲的责任。

 

交融天下,投以方圆

 

  曾几何时,面对巍峨大山,除了双腿发软,就是心上无力。仰望山巅,有一种崇拜如面对图腾,像宗教信徒般虔诚。除了徒手攀爬,几乎就没有生出过不敬的妄想。大山坚不可摧的意象,以神一样的崇高,盘踞了山里人的梦境。

 

  打开中国交通路网图,我们发现,在秦巴山区陕西安康以南、武陵山区湖北恩施以北,除了沪渝、沪蓉两条东西向高速公路以外,竟然找不出一条南北向的高速公路。

 

  恩施以东,纵贯南北的二广高速远在湖北荆州,恩施以西直到四川达州,才有包茂高速穿越秦岭自北向南。两条南北大通道之间相隔约800多公里,驾车需要十多个小时。

 

  西边的宝成铁路,东侧的焦柳铁路,其间相隔千公里;汉中至广元、汉中至达县、十堰至宜昌、汉中至襄樊高速公路,也清一色绕开巫山十二峰和长江天险。

 

  千百年来,大山一统的鄂西南,“不与秦塞通人烟”。唯一商业活动就是挑茶贩盐,盐茶古道遗迹至今依稀可见。

 

  当人类历史翻越过2000年的门槛,中国高速公路国高网中赫然添上一笔。在二广高速和包茂高速之间,北起银川,南抵北海,一道纵贯南北的绿色划痕,力透纸背。这条新规划的高速公路大通道,将中国之中的秦巴山区和武陵山区,从腹心一线连贯,也一手挽起中国最年轻的自治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县、恩施市、宣恩县和来凤县。

 

  20115月,由湖北交投投资建设的恩来高速全线开工,意味着一条北接重庆奉节,指向陕西安康、直至宁夏银川乃至整个大西北的高速公路,湖北先行者定下了一个坐标,竖起了一根标杆。

 

  地处鄂西南的恩施,古称施州,边邻夜郎,山高路险,蛮荒僻远。因上治难达,土司制度尤为完善。容米土司、唐崖土司,蜚声遐迩,如今更成为世界遗产。

 

  银北高速,一个与恩施州“意外”交集的陌生名字,被湖北高速公路建设者顽强叫响。

 

  随国高网调整,陕西安康至湖北来凤段,由银北高速主线改为银川至百色高速公路第一条联络线,简称安来高速,编号G6911。项目全长约433公里,分7段建设,其中湖北境内有三段,即:重庆奉节至湖北建始县陇里、陇里至恩施市罗针田、罗针田至来凤县马家园,合计约172公里。陕西、重庆境内相对平缓路段或通车或在建,唯有穿越巫山和跨越长江巫峡段停滞不前。

 

  据传,悠悠万古前,十二条孽龙被神女瑶姬簪杀,化成十二座山峰。是为巫山。

 

  武陵山区与秦巴山区,隔着崔嵬险峻的巫山山脉和长江天堑南北相望。位于中国之中,却因山最高峻,路最难行,人最贫困,成为南北并立而又相互孤立的两大特困地区。

 

  安来、安来,何以“安来”?

 

  广大出境界,伟业成胸中。登高一望,他们发现,这条路竟能连接起东南的大洋和西北的大漠,让太平洋的季风,带着腾腾浪花,一路奔向西北,滋润茫茫大漠、漫漫黄沙。一个更加神奇的意境,壮美呈现。

 

  交融天下,投以方圆。这是破围之战的第三波攻击:——用放眼全国的目光布局和实施高速公路扶贫,将“通湘达渝、兴州富民”这一立足于鄂西南奋进目标,提高到实现秦巴山区与武陵山区两大集中连片贫困地区高速公路的互联互通上来。

 

  作为国家战略,精准脱贫,早非一省一县,一城一地的概念。兴建安来高速,打通巫山屏障,跨越巫峡天险,构筑三省大通道,将秦巴山区、武陵山区一线贯穿,破解陕南、渝东北、大鄂西等老少边穷地区的封闭状况,有机串联西安—三峡—张家界“大金三角”黄金旅游线路,促进秦巴、荆楚、三湘文化大融合。安来高速,将擎起千古担当。

 

  在建设恩来高速同时,湖北交投绘出了安来高速北上的路线图。一路北攻,直指巫山十二峰。

 

  当时,鉴于安来高速重庆奉节至渝鄂界段尚未规划的实际,湖北交投决定分段推进建恩高速,即:安来高速建始县鄂渝界至恩施市罗针田段。先期开建连接恩来高速罗针田互通向北至恩施松树坪段的7.41公里主线和连接市区的1.2公里联络线,解决恩来高速公路落地恩施城区问题。同时,积极筹建建始陇里至松树坪段,最后建设鄂渝界至陇里段。

 

  2015731日,湖北交投仅用2年零1个月时间,便奇迹般建成通车松树坪至罗针田段高速公路,刷新湖北高速公路建设速度。

 

  穿越巫山、跨过巫峡,依然是一个巨大挑战。

 

  唐代诗人李贺这样描绘它:碧丛丛,高插天,大江翻澜神曳烟。极写巫山之高耸,悬崖之陡峭,大江之奇险。在诗人眼里,能够翻越它们的,只有想象中的神女瑶姬,平凡人间,只能望而兴叹。

 

  开元十三年冬,李白出山,因冬季水枯,三峡不能通航,滞留巫山数月,直到开元十四年春汛来临才得以离开,并写下了《宿巫山下》:“昨夜巫山下,猿声梦里长。桃花飞绿水,三月下瞿塘。”那时,西蜀出山,除了凶险万状的三峡,别无他途。巫山巫峡之困,由来千万年。

 

  在安来高速北攻的路上,湖北交投不止一次与重庆方面探讨,由湖北突破巫山巫峡的可能性。并主动提出,由湖北交投隧穿巫山天障,桥跨巫峡天险,将安来高速修进重庆,挺进秦巴山区。

 

  并非每一段路、每一条隧,能像卫星那样,安详而从容地沿着既定目标走完全程。尤其是隧道内,往往目标越接近,困难越凸显。

 

  201686日,建恩高速下达开工令。项目一开工,就受阻于周家湾隧道。隧道进口左洞施工270米,其中就有150米初支大变形;右洞9个月进尺97米,每天进尺0.35米,其中初支大变形就达60米,处理大变形时间长达6个月。出口端刚进洞,就惊现初支大变形,左右洞换拱处理达到120米,耗时近半年。

 

  周家湾隧道岩溶特别发育,共揭露溶洞16处,发生两次较大岩溶涌水,涌水量达22万立方米。图纸上的三级、四级围岩,基本变更为五级围岩,变更长度2590米,达到总长度的72%。隧道贯通时间整整推迟一年。

 

  隧道深处的泥岩、破碎带,犹如“幽灵粒子”,在工程界“臭名昭著”,但却一直没有简便的办法攻克它。最后还得用风钻、用喷枪,能进一寸是一寸,能进一尺进一尺。

 

  在一路北攻、突破巫山巫峡的过程中,以隧道专家陈禹成为首的技术团队,将质量问题、安全问题,归结为技术问题,揽责任,敢担当,方案管总,控根制源,创下了十年不死一人的山区高速公路隧道施工记录。

 

  20181022日下午1740分,建恩高速第一合同段范围内,一段路基右侧突发山体滑坡,滑坡体面积1万平方米、约20万立方米。2019527日上午7时,该段路基同一地点再次滑塌,需在一级坡脚增加2×3米抗滑桩64根,总长度1373米。处治时间超过一年。

 

  2019219日,安来高速重庆段奉节至渝鄂界段宣布开工。全长约48公里,估算投资约137亿元,建设工期6年。紧接着,湖北积极推进渝鄂界至陇里11公里路线建设工作,预计2020年下半年将实质性启动项目建设。

 

  突破巫山屏障,跨越巫峡天堑,一条连接秦巴山区和武陵山区的高速公路扶贫大通道,即将功德圆满。

 

  10年来,湖北交投将2400多亿元资金投向大别山、秦巴山、武陵山等集中连片贫困区。仅在恩施就投资405亿元,新修高速公路达370公里,已建成的恩来、恩黔等6条高速公路,沿线8县市约50多个乡镇2000多个村380多万群众直接或间接受益,占全州总面积的60%、总人口的95%

 

  十年破围之战,湖北交投突破了大别山、武陵山、秦巴山区大山一统的铁壁合围,打通了精准治穷、精准脱贫的一条条造血通道,挺起了荆楚骨架的三大山区,正在变成一座座金山银山。

 

  武陵山中,破围之战方兴未艾。打通安来高速,突击宜来高速,开工利咸高速,筹备巴张高速……五六百公里项目,七八百亿元投资。这里,依然是高速公路建设主战场。开工、建成、通车,依然是湖北高速公路扶贫不变的节奏。

 

  破围,让荆楚脊梁挺起,日新月异。

 

  作者:邢祖巧,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供职于湖北交投鄂西高速公路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作家网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