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游记
作者:罗里宁
古代散文,有不少游记,清人舒梦兰更是写了本《游山日记》,很被知堂看重。现代作家也有不少游记作品,案头就有本《现代游记选》,选入众多现代作家的游记名篇,说明游记在散文创作中的份量。我不会写游记,但看一些人写的游记,头头是道,很让人羡慕,也想学一下,来上篇把,可我这个人,比较懒散,不怎么爱出去旅游,过去从上到下,经常有外出开会,交流学习,顺带去旅游的机会,我能推就推,尽量让别人去,因此五岳三山,都没去过,去过西湖,也是急匆匆的,对西湖十景更是没什么印象,回头还得看鲁迅先生的《论雷锋塔的倒掉》和《再论雷锋塔的倒掉》;上长城,也只知道“长啊雄伟啊”的直感叹;去九寨沟,就知道“好啊漂亮啊”的直赞美。这样的观感,如何写游记?
当地有不少有名的旅游景点,有人还能总结出十景来,哪十景,作为当地人,竟然说不上,真是惭愧!知道的,也多是听来的。比如有个横山古寨,是宋朝的一个兵营,这个兵营可不得了,专门负责为大名鼎鼎的岳家军购置军马,然后送往前线去,为岳家军抗击金兵作出贡献;另有个棋盘滩,据说是古代仙人下棋时留下的;还有个古人类遗址,是八十万年前的古人留下的,引来过许多中外著名考古学家,作出过许多论证,写出过许多在国际上有影响的论文;更有个瓦氏夫人墓——瓦氏夫人是个女英雄,古时领兵到浙江一带抗击倭寇,屡建战功。关于瓦氏夫人,颇具传奇色彩,有说她武功高强,能飞檐走壁的,有说她背着孩子打仗,还能抽空奶一下孩子的。不管怎么说,她是一位抗倭的壮族女英雄是肯定的。是英雄就会有人抢。瓦氏夫人墓位于两个县的边境之间,于是在传说中就各说各的,这边说瓦氏夫人是我们这里的,那边说瓦氏夫人是他们那里的,好不热闹。争古代名人的事,各地都有发生过,比如杨贵妃,就有好几个地方说是他们那里的。争瓦氏夫人也好,争杨贵妃也好,能争就争吧,因为她们值得争。有些地方,竟然去争古代的一些奸臣,这就令人费解了。
红色,是我们当地的一个特色旅游资源,百色起义就是在这里打响的第一枪。有几个点可以看看,每个点都可以写篇很好的游记。——红军码头,是邓政委当年踏上田东的地方,江面上还停放着他当年乘坐的那艘船,他上岸时踏的第一块石砖也被陈放在县革命纪念馆里,是人们参观的重点文物。到红军码头去,你可以想见他年轻时的英姿。百谷红军村,是当年响应号召参加红七军的人比较多的一个村,出过不少英雄,还出了个将军。村里有个“红军后代合唱团”,专为到那里参观的人合唱当年的革命歌曲,见到过许多党和国家重要的领导人。到百谷村去,当年村民踊跃参军,奋力杀敌的画面,会让你浮想连翩。那恒村,也是个红军村,这个村参加红七军的人更多,为革命牺牲的人也要多一些。“那恒村革命史馆”,陈列着当年这个村的革命史实,让人看得很沉重。到那恒村去,怀想一下当年,所受到的革命传统教育,当是深刻的。
这不是一篇游记,因为有些地方我都没去过,只是听说而已。要写游记,就得亲自去游一游,看一看,想一想,把感情融入历史,把历史当作一面镜子,当然你也可以偷懒取巧,到有关部门去找些文史资料,掐头去尾,抒发一下情怀再拿出去发表,这样的以文史资料为底子的游记,内容不假,还可以写得很长。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