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庄浪史话(连载之十一)

张双锁2023-03-27 11:14:20

庄浪史话(连载之十一)

 

作者:张双锁

 

第十一章 宋代

   

  唐宣宗大中三年(849年)二月,吐蕃以秦州、原州、安乐州以及石门、木峡、制胜、六盘、驿藏、石峡、萧关来降,史学界称之为“宣宗中兴”。历史上,庄浪在唐代之前归秦州(天水)管辖,宋代之后归渭州(平凉)管辖。由此而言庄浪之境,主权亦回归于唐,而境内之民却“无有管束”。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六月,以渭州知州曹玮招服关山一带的延家族为标志,庄浪之域的国家行政管理权始归北宋行使。

 

  德顺军、陇干县治地

  北宋时,庄浪先后归德顺军、陇干县管辖。新编《甘肃通志》说,德顺军、陇干县治地在甘肃静宁有误。《宋史•地理志》说:“庆历三年(1043年),即渭州陇干城建为军”。《元封九域志》说:“至渭州八十里”。由此可见德顺军治地在宁夏隆德。陇干县,《平凉古地名初探》《平凉古代史考述》说,其治地在外底堡,而其堡因底堡水而得名。清代《平凉府志》说:“底堡水在(隆德)县南二里,源出美高山,西南流入六盘水。”由此可见其县治地亦在隆德。所以,北宋与庄浪有关的一些地名、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当以此为据来解读。

 

  水洛城

  北宋地方行政建制为路、府、州、县,县以下有城、寨、堡(并列)。水洛城先后隶属德顺军、陇干县管辖。当今庄浪,除关山六乡镇外,均归水洛城管辖。陇干县共辖253堡。2城:庆历四年(1044年)置水洛城(庄浪县城),领王家城(庄浪韩店镇)、石门堡(庄浪万泉镇、朱店镇交界处)。5寨:天禧元年(1017年)置羊牧隆城(宁夏西吉兴隆镇),庆历三年改为隆德寨。天禧二年(1018年)置静边寨(静宁靳家寺)。天圣六年(1028年)置得胜寨(西吉硝河乡),领开远堡。庆历八年(1041年)置通边寨(庄浪通化镇)。治平四年(1064年)置治平寨(静宁治平镇)。3堡:石门堡。开远堡。中安堡,庆历三年(1043年)置。其堡为郭成、郭浩故里。其治地:一说在庄浪水洛城,《金史•地理志》记水洛城:“本中安堡城,堡一,中安。”一说在西吉什字镇,《元丰九域志》记中安堡:“在德顺军西三十五里。”一说在庄浪南湖镇,《陇右名物大观•地名篇》记南湖镇:“汉称方城。唐名结公城。宋为中安堡。”三者比较,《金史•地理志》是国家正史,为元代宰相、著名学者脱脱所著,可信度高;何况郭成、郭浩后裔至今居住在庄浪水洛镇郭家堡村,故而中安堡治地当以水洛城为准。陇干县,为天禧八年(1093年)置。

 

  吐蕃三大族

  据《宋史•吐蕃传》记载,宋初散布在陇山东西的吐蕃部族,“大者数千家,小者百十家,无复统一。”庄浪关山一带归仪州华亭所辖。居住在这里的吐蕃大族有两家。一是延家族,其族内属较早。宋咸平六年(1003年)六月,知渭州曹玮言:“陇山西部延家首领秃逋等纳马立誓,乞随王师讨贼,仍请以汉法治蕃部。”据《宋史•真宗纪二》记载:宋咸平六年八月辛未,“原渭州等言西蕃八部二十五族纳质来归”,此“西蕃八部”皆为延家族。二是大王家族,此部内属较迟,史称“生户大王家”。庆历三年(1043年)十月,陕西西路经略安抚招讨使郑戬言:“德顺军生户大王家族元宁等以水洛城来献。”其居地在陇山西部,由漳川堡(庄浪西北)向东北越过陇山到仪州所属的制胜关(宁夏泾源西北)一带。吐蕃庄浪族人口不多,穿插于吐蕃大王族之中。

 

  历史人物

  严辉、严茂,为弟兄二人,吐蕃延家族,祖籍旧积石山(青海贵德),为章麻林(永宁镇)人。《静宁州•旧祠记》曰:“宋乾德间陇干人严氏,伯曰辉,仲曰茂,以智勇御西夏有功,进爵为公,又格杀境内虎,为民除患,卒于乾德三年(965年)八月三日,进爵为王。仲封南乱石(庄浪朝那湫),祠章麻林。”《隆德县志》曰:“北联池(隆德朝那湫)上建惠泽大王庙”,祠严茂。

  秃逋,吐蕃延家族,祖籍旧积石山(青海贵德),为吐蕃延家族首领,占据关山一带(包括宁夏泾源)。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率领所部“改土归流”,由北宋王朝行使国家行政管理权。

  元宁,吐蕃大王族,祖籍旧积石山(青海贵德),为吐蕃大王族首领,拥有牧民“十万落”,60多万人,占据水洛、阳川、南湖一带(包括静宁威戎一带)。北宋庆历三年(1043年)率领所部“改土归流”,由北宋王朝行使国家行政管理权。

  郭成(?——1130),字信之,水洛镇郭堡村人,北宋抗击西夏有功,为泾源路供奉。

  郭浩(1087——1145),字充道,郭成之子,水洛镇郭堡村人,南宋抗金名将。为金、房、开、达州经略安抚使兼知金州,以枢密院都统制屯军,建帅府。卒赠少师,谥恭毅。

  郭浒,字津原,水洛镇郭堡村人。武经郎,泾源路第八副将,因反对投降金人被害。宋廷赠忠州刺史。

  吴玠(1093——1139),字晋卿,朱店镇吴家沟人,抗金民族英雄。四川宣抚使,开府仪同三司。卒赠少师,谥武安,追封涪王。

  吴璘(1102——1167),字唐卿,吴玠之弟,抗金民族英雄。拜太尉,封新安郡王。卒赠太师,追封信王。

  吴挺(1138——1193),字仲烈,吴璘第5子,朱店镇吴家沟人,抗金名将。以太尉致仕。卒赠少师,开府仪同三司。

 

  附记:刘沪

  庄浪叫得最响的一个历史人物是刘沪。但综观史料,庄浪之域的国家主权,从唐宣宗大中三年(849年)已回归于唐;水洛城(包括阳川、南湖一带)的国家行政管理权也是因“元宁以洛城来献”而行使的,故而所谓“刘沪收复水洛城”之说不足为信。北宋与西夏对抗,前沿阵地为德顺军(隆德)、镇戎军(固原)、怀德军(原州北),水洛城为后方,故而所谓“刘沪打通秦渭通道”之说不足为信。时尹洙为泾源路(治地平凉)经略安抚使兼知渭州,集军政大权于一身,而“刘沪三次违令筑城”,也不值得称道。宋仁宗赵祯开创了“仁宗盛治”,只因“水洛城事件”而导致国家栋梁坍塌,从此北宋王朝一蹶不振,直至灭亡,故而刘沪也并非什么福星。庄浪朱店镇吴家沟人吴玠,把南宋抗金战争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相持,其历史功绩非同寻常,故而也不能把刘沪与吴玠相提并论。紫荆山城堡为明建,明代《平凉府志》有载,故而也不能因为刘沪而改为“宋堡”。

 

  作者简介:张双锁(1958——),男,汉族,甘肃庄浪人,大学文化,庄浪商务局退休干部。个人爱好:地方文史。作品散见于《甘肃政协》《西部学刊》《华夏文化》等刊。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作家网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