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今日回老家

方成龙2023-03-27 11:10:53

今日回老家

 

作者:方成龙

 

  农历壬寅年二月二第二天,赶上了周六休息日。大清早的太阳斜射在凉台上,透亮、干净、温暖,昭示着春日的气息。

 

  妻子推开凉台的玻璃窗,头伸到外面看了看,尔后缩回来,笑脸如花,说:“今日去哪儿?”我说:“这大春天的,到处都是景致。”

 

  我们走出小区,来到匡河岸,这是这个城市精心培植的敞开式景观休闲带,绵延八九公里,树木花草葱葱,鸟鸣不绝入耳。经过冬洗礼的槐树,倔强的挺拔着,枝上已布满了绿意;野迎春浮泛着金黄光,似乎春日里更添加了气息生机;海桐淳厚的绿叶刚洗的一般,油光铮亮,乳白的碎花瓣点缀其间,香气扑鼻,咋一看会以为是栀子花的兄弟;柳树是这个时节最招眼的,倒垂的枝条越长越兴致,枝条上还点缀着透剔的绿叶瓣,看着就想起妻子当年背后的长长辫,而枝条下点点触摸的匡河水,一平如镜,清澈见底,水里的小鱼小虾在穿梭嬉戏,不远处插在水中的芦苇杆正演变着由刷白蜕变到青绿,似乎可以听到滋滋的演变声,一只野鸭在芦苇丛游荡,时而以水为纸画了层层叠叠向外放射的圆弧。

 

  妻子说:“春天一切都活络了,到处都有了生机。”

 

  “是的,要么我们换的地方,到商城看看?”我接上话,也想调节一下眼见的景色。

 

  话语间,顺着匡河岸道,一转弯就进了商城。这是一家大商城,地面花花绿绿的大理石铺面,洁净的可以躺下打滚,屋顶吊着的是大红的灯笼与色彩气球,大门口、楼梯处都竖立着“春季大甩卖”“换季大降价”的海报版,空气里流淌着张德兰那柔情的《春光美》歌曲。或许是我们来的太早缘故,人头稀少,有点冷清,妻子在一堆换季衣前看了看,又拿起一件摸了摸,一位美女服务员正趋步来迎时,妻子说:“现在也没有啥,赶晚上才来吧。”转身后我们走出了商城。

 

  商城外阳光灿烂,路上人渐行渐多。又拐几个路口,我们到了天鹅湖畔。一群大妈正在广场卖劲的歌舞,暖洋的春日激发了更大的张力,晨练依然处于跌宕高潮中。广场似乎比商城人头多。偌大的湖面静静的,安宁铺展开,显得很广阔,温柔融入其中,不由的使人想起“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诗语来。我沿台阶而下,来到湖边,拘一捧水,水已是滑滑的,痒痒的,温柔如油般细腻,已去了冬日里刺骨的寒凉,捧到妻子的鼻下,她闻闻了,连连说“青香味!青香味”。我想,这青香味不就是春天绿所滋生的春味吗?

 

  一对白发苍苍的老年夫妇身着运动衫,快步从我们身边而过,听他们的话语,知道他们是这个春天第一次来。我回转身又追上他们,想聊几句,他们说:“春天来这里,走一走,就是一场心情放纵,就是一次心绪复归。”尔后是爽朗的笑声。原来,他们四十多年前的一个春天里相爱在这里,天鹅湖畔花草相间的情侣道上留下有甜蜜的记忆,他们在追寻一个春天的旧梦。

 

  目送着老年夫妇身影远去,妻子说:“到菜市场看看吧。”

 

  此时,太阳已升至一丈多高,普照大地,春光明媚。菜市场人声鼎沸,五味飘香。菜摊前,新鲜菜摆的满满的,有菜薹、韭菜、菠菜,还有荠菜、春笋、马兰头等,琳琅满目,闪放着新鲜的弧光。女老板面带笑意正忙着称菜算账,手机微信叮当叮当的收款声夹杂其间。妻子拿了一把菜薹,又挑了一把香椿芽,老板说“这是时令好菜,正嫩着呢”。妻子连价格都没有问就买了。

 

  这时邻摊一股清香飘来,我顺着香味一瞄眼,原来是一大盆槐花,那花瓣如莲蓬子大小,白白净净的,有的还附着青叶衣。我快步走过去,那老板笑脸相迎,说:“这是从外地进的,刚送到,又香又甜,可以尝尝。”我捏了一瓣花含在嘴里,先用舌头呡一下,然后轻轻咀嚼,甜丝丝的,也夹杂着一丝青涩,而脑海里浮现的是远方老家门口的那棵槐树,是记忆里爸爸带着我钩取槐花的情景,是妈妈从锅里端出蒸熟了的槐花香味,眼帘里也情不自禁涌出了串串泪水。一旁的妻子说:“走,把菜送回,我们现在回老家去……”

 

  作者:方成龙(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作家网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