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纪行之四:珠海有着“渔女”般的美好愿望
作者:安玉琦
“渔女雕像”——
被列为中国第一座大型海边雕像......
美丽的“渔女”——
胸戴项珠,
身披渔网,
裤脚轻挽,
面容和善,
双手高擎着一颗晶莹璀璨的珍珠,
向世人昭示着追求光明、
奉献珍宝的美好愿望......
(一)
于珠海我亦心向往之。因为她毗邻澳门,定会令人生发“当惊世界殊”的感叹;她又离深圳不远,定会也有类似《春天的故事》里面那样的奇迹故事。
14日上午8点,中巴拉着我们来到连云港白塔埠机场,乘客稀少,教人很是从容。9:20按时起飞。这个航班从太原起飞,途径连云港,终点是珠海。11:50准时到达。这么按时起飞又准时到达、让人顺心又遂意的航班,在我的旅行史上是屈指可数的,故而特书一笔。
出机场不远,大巴便驶入滨海大道,路面宽敞、平坦而且一眼望不到头,那绿化、园林小品等似如正在构建中,所以并不惹人眼目。但我初次来珠海,好奇心很重,于是眼巴巴地观望着两旁的景物繁华,但未发觉“情中意人”,不禁心中暗问:珠海不该这般模样吧?
来前听驴友说,珠海的“渔女像”、“日月贝雕”很值得一看,但行程上没写,恐怕失之交臂,错失良机。于是在车上,我就撺掇沈佳丽导游,还空着一下午的时间,让司机师傅拉着我们兜兜风光,逛逛市区,看看地标性景物,我们愿意自费。
是因为沈导跟司机没商议成事呢,还是因为天公不作美,一直下着雨,未能如愿。
下午5点多钟,雨点小了些,我们5人打伞到外面溜达,想看看城市的样子,走了几条街,都不如想象的那样好。于是又想找家小吃店,品尝特吃,进了几家如“一品香”、“馋嘴卤”、“珍珠馄饨”等十分诱人的店名,也没找着令人中意可口的小吃。再加上我们都穿着网眼鞋,进了不少雨水,走起路来很不舒服,于是想买双廉价凉鞋,转了不下五六家大小商店,也没买着,心里更不是滋味。我们都埋怨,珠海怎么这样不友好呢?!
后在“居群士超市”买了两瓶二两装古井贡、两筒青啤,回来“智诚酒店”309客房,我们拿出各自带的美食,如山东煎饼、山东馃子、山东花生、山东鸭蛋、山东炸酱、山东虾皮,还有几棵山东大葱、几个山东萝卜、几根山东黄瓜,几枚山东苹果等等,吃喝起来,乐呵得不得了。
其实我们错怪了珠海。后来才知道,那天我们住在郊区,所以珠海的“高上大”并不在我们的视线之内。
18日晚上,我们从广州回到珠海,恐怕错过美好的记忆,次日吃过早餐,便打的去观赏“渔女像”和“日月贝”。“的”师傅热情并快乐着。我问他贵姓,他说不贵也不贱,是焦裕禄的焦,话语中透着自豪感。因此让我感动,于是特意多看了他几眼,就因为跟焦裕禄同姓,便那么自豪地从眼中燃出异样的光彩,看来是个讲政治的人物。果不其然。他说,我拉你们走趟“情侣路”,它不仅是我们珠海40多年来改革开放翻天覆地大变化的见证,也是我们珠海最亮丽的名片之一。情侣路完全是由填海造成的,南北走向,路长28公里,被市民誉为珠海的“万里长城”和“飘动着的彩带之路”。但情侣路的名字非常耐人寻味:20世纪90年代中期,原任珠海的市委书记梁广大陪同原国务院总理李鹏到这里来散步,李鹏觉得这条路非常漂亮,便问梁书记叫什么路;梁书记说“暂定香弯路,还没正式命名”。李鹏听后,思索片刻,对梁书记说,这么漂亮的道路一定得给它取个最好听的名字。这天,李鹏夫人朱琳也陪他一同散步,形影不离的样子,不仅触景生情地说,那就叫“情侣路”吧。这就是“情侣路”的来历。但到底说法真假,谁也不深究,反正我们珠海老百姓都觉着路名不错,还沾点李鹏伟人的灵光,所以对外来宾客都愿意这么宣传。
经焦师傅这么一说,我由衷觉得,情侣路不仅靓丽,而且缠眷。正如珠海诗人所吟:珠海的海岸线有多长,情侣路就有多长;可以从日出走到日落,从年轻走到年老......
(二)
到了“渔女像”景区,焦师傅靠路边停车,让我们下车拍照,但只给我们5分钟,说这里是临停点。我们急忙下去,每人拍了留影,便匆匆上车,而“渔女”芳容只待过后欣赏了。
来到车上,焦师傅怕我们失望,便对我们说,我先把你们送到“日月贝”景区,在那儿玩好了,再来渔女景区好好欣赏。渔女像不仅是珠海的城市标志,而且是珠海的美好象征。因为渔女的美好传说三天三夜也说不完,我就先跟你们说说渔女像的来历吧。1971年,还在着手进行城市总体规划时,珠海首任市委书记吴健民就建议设计一个大型雕塑做为城徽。后来选中了著名雕塑家潘鹤的“渔女”雕像。按照“渔女献宝”的想法,几易其稿,后经吴书记的提议,渔女雕像要面朝北京,双手托顶捧珠,意为向北京献宝。这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渔女雕像的样子。
如听故事一样,不知不觉就到了日月贝景区。焦师傅把我们放下,接着拉上人就走了。我站在石阶上,虽然面对日月贝,但思绪仍在渔女的故事里……好在事如心愿,下午珠海李丽导游又带我们走了情侣路,并在渔女景区游玩了一个小时又二十分钟。景区不大,游人如潮。渔女石雕就矗立在离情侣路大约50多米风景秀丽的香炉湾畔。李导介绍说,“渔女雕像”是1982年秋天正式落成的,渔女身高8.7米,重达10吨,用70件花岗岩石组合而成,被列为中国第一座大型海边雕像。美丽的渔女雕像,胸戴项珠,身披渔网,裤脚轻挽,面容和善,双手高擎着一颗晶莹璀璨的珍珠,向世人昭示着追求光明、奉献珍宝的美好愿望。听完李导的讲述,我越发对渔女神往。于是,我找块视线好的礁石站立之上,聚精会神注视她——真像神话中的仙女下凡,又近似《海的女儿》之化身……
在回车的路上,人行道山根地下坐着一个四肢残疾的乞人,怪可怜的,便随手从口袋里抽出5元零钱,因风使然,未能投入他脚边装钱的小桶里,正欲拾起再投入,不料他比我反应得还快,迅即用不健全的双脚划拉着,要自己拿进去,并用很标准的普通话说声“多谢好人!”还用曲虬的双手朝我作个揖,当场教我心软又心悚。恁地好似神使鬼差,不由自主回转头去,瞧见“渔女”仿如在朝我偷笑……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