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喝茶

罗里宁2023-03-03 19:15:12

喝茶

 

作者:罗里宁

 

  我从小喝茶,喝的多是父亲从小卖部买回的普通的茉莉、香片之类,二两的包装也就一块几毛钱。父亲用个小陶壶泡,泡好了就对着壶嘴喝,我拿个小饭碗接上半碗跟着喝,慢慢就习惯上喝茶。

  茉莉和香片,有花香但味稍偏于苦,有次在一位同学那里喝到一种绿茶,茶叶中显出细细的白毫,茶味香又不很涩,还有点回甘,回家后就和父亲说起这个茶,父亲说这是凌云产的白毫茶,比茉莉、香片略贵一点,你喜欢的话,以后我们就喝这个吧。

  总是喝绿茶,感觉肚子饿得快,久而久之,胃还有点不舒服,后来知道,那是胃寒。医生说胃寒的人最好喝点发酵类的茶。

  何谓发酵类的茶,发酵类的茶是指茶叶经过发酵工序制作出来的茶,如红茶、白茶、黑茶、普洱茶之类。这一类茶便于存放,时间越长转化得越好,越老越有味道(红茶不熟于后发酵的茶,不用存放)。这几种茶,喝哪种好?其时喝普洱茶的风气,方兴未艾,我就试着去喝一点。这时候,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

  普洱茶多以老叶老梗制作,所谓三分叶七分梗,经过渥堆发酵,压成茶饼。这样制作,主要是方便马驮运输——从前普洱茶大部分是供应西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散茶不易运输,压成茶饼,驮起来更方便。

  乍一看,普洱茶稍稍偏黑,不像有的茶叶,青绿或者泛红,但茶叶肥厚,条索分明。内地人开始喝这个茶,大概是受到一本关于茶马古道的书还是电视节目的影响,之后喝普洱茶就渐成风气,甚至渐成时尚,很多人去购买和收藏普洱茶,曾经不为人所熟知的边疆专供茶,一下子成为内地喝茶人的香饽饽。

  我喝普洱茶,自然不是跟风,只是在找一款适合自己喝的茶的过程中,经过筛选而定下来的。

  福建铁观音、广东单枞,香味特别,回甘好,喝起来爽快。好的铁观音价不菲,奇怪的是,有时在茶行试茶时感觉不错,买回去以后味儿就变了。后来有了“原产直销”这个名堂,就越发不易辨识,我对这个“原产直销”,又心存余悸,是因为有次出行,导游“领”着我们去“购买”“原产直销”紫砂壶,一路上吹的天花乱坠,到“直销”店后,被人盯人陪着,不买不撤,结果每个人都买了。我“好高骛远”,买了个七百五十块钱,据他们说是英国女王最喜爱的、暗黄颜色的紫砂壶,回去后就着急着享受女王待遇,没想到刚刚温壶,壶底就“啪”的一声掉了下来,方才知道被黑心导游带到黑心店里被黑心人黑了。要知道那年代七百五十块,可不是小数目,以后为了保证质量,就在首府最大的百货大楼买了一个不会掉底的、花费比那个“原产直销”的女王喜爱的泥料的壶要少得多的紫砂壶。从那时起,就再也不敢光顾“原产直销”店。而广东单枞,我们这边不是很好找。

  那就喝全发酵的红茶好了。红茶香啊!可有的红茶,那股浓香,让人感觉就像遇到了一个喷洒了过多香水的女士,香得有点触鼻,我又不很习惯。

  刚喝普洱茶的时候,也不是很习惯,感觉它的香味不太明显。普洱茶(熟茶)茶汤深红而透彻,味道不像其它茶那么张扬,但喝着喝着,它的醇厚,它的温和,它的回甘,会慢慢表现出来,让人禁不住去想象,这种生长在云南深山里的古树茶,是如何向人们绽放出它的内在的美的。普洱茶之外,黑茶和白茶,也是我喜欢的。

  喝发酵类的茶,最好用陶壶泡,宜兴紫砂壶、建水陶壶、坭兴陶壶、潮州朱砂壶,都是泡茶的利器,所谓功夫茶,就是用陶壶泡发酵类的茶,多放茶叶,泡出的茶汤浓度高。功夫茶的特点是,初喝似嫌其苦,习惯后则嫌其他茶不够滋味。用陶壶泡茶,有一套“程序”,很能考验泡茶人的耐性:温壶、投茶、洗茶、注水、出茶汤,这个过程,也是泡茶人静神养气去浮躁的一个过程。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作家网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