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大湾区纪行之二:香港一如“永远盛开的紫荆花”

安玉琦2023-03-02 15:20:48

大湾区纪行之二:香港一如“永远盛开的紫荆花”

 

作者:安玉琦

 

  在雨中,

  我久久伫立广场上,

  凝望着那尊《永远盛开的紫荆花》,

  耳边回响着张明敏《我的中国心》的咏唱……

 

(一)

 

  就要通过港珠澳大桥了,那种心情如同儿时盼着过年一样兴奋与激动。于我来说,这次再游港澳,完全是冲着“港珠澳大桥”来的。这个超世界级工程刚刚竣工通车,我便心心念念地亲临其境、一睹其芳容。


  因此,这个日期与钟点铭刻脑海,那是15日下午315分,我们顺利从澳门出关,乘坐黄色专程大巴过港珠澳大桥。票价不贵,人均60港元。65岁老年人还享受半价优惠。在回程珠海候机室里,沈佳丽导游将半价票费退给我们,每人28元人民币。我没要,开玩笑说“给你买糖吃吧。”三推两让,趁我打开水之机,她把钱塞进我的手提袋里。后趁她不注意我又将钱塞回她的手提袋里。我觉着刚毕业的大学生,本身是个女孩子还是河南驻马店人,远离家乡父母,干份工作不容易。听她说这次是替怀有身孕的同事顶班,而且头一次带队来港澳。几天下来,没想到她那么善解人意,那么细致周到,那么完美无缺,实在令人感动。这点“外快小钱”让她买糖吃,我也觉着心里甜哩!像她这样“识大体,顾大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孩子现如今太少了,尤其女孩子就更少了。

 

  在澳门,陈导就说过,之所以称之“港珠澳”大桥,是按照三地出资份额排列的,因此省下不少的争议“口舌”。

 

  港珠澳大桥的确了不起!至于它的宏伟、雄姿,我只有张望它的眼力,却无语表述它的能力,只好眼巴巴地扫视着,唯恐错过某处光景。55公里的路程,40来分钟就过来了。真的没看够啊!真想再坐回去!

 

  在往香港九龙去的大巴上,我一直沉浸在港珠澳大桥的精彩和奇迹中。央视《致敬港珠澳建设者集体》解说词是这样说的:“在浩瀚的伶仃洋上,一条巨龙跃海而起,集桥、岛、隧为一体的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人类当代桥梁建设工程史上的最壮丽彩虹。这,是一座创造纪录的大桥。七项突破,刷新世界桥梁建设新纪录。这,是一座挑战极限的大桥。120万吨钢材,300万方混凝土,足以抵御16级台风和8级地震。

 

  “2600多吨的海豚钢塔,180度翻身起吊。34节预制沉管,拼接成6.7公里的世界最长海底公路沉管隧道,每一节沉管近8万吨,哪怕将它挪动一厘米,都需要一支舰队的力量。

 

  “三千多个日日夜夜,三万名气吞风涛的建设大军,三万双劲健有力的工匠之手,三万个智慧巧思的头脑,高效运转,系统集成,创造出世界顶级大桥,成就中国工匠的巅峰之作!

 

  “港珠澳大桥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它被誉为桥梁界的珠峰,水上长城,整整15年的建设工期,创造了7项世界之最。港珠澳大桥以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美誉,让来自中国的超级大工程又一次被载入史册。”

 

  而网易视频,更为惊天地泣鬼神,在港珠澳大桥建造期间,有600多人受伤,10人牺牲,被媒体称为血泪大桥。

 

(二)

 

  这次来看,香港更加繁华,但地域依然逼仄。我们入住的20多层大酒店,就憋屈在高架桥一隅,庭院小的没有停车位,车们只好趴停在道路的斜坡上,我们上车出行也得爬一段斜坡,有的拉杆箱掌握不好还会翻滚儿。


  这次来香港呆了一天半,海底隧道来回过了好几趟,但比之青岛海底隧道并无多少惊人之处,不过它有名人效应,听香港邵导说,肥肥明星享有终身免费通行待遇。城区道路就那么几条,来回穿梭了不少趟,重复得让人心烦;还拐弯抹角得让人分不清东西南北。我在心里怨恨上帝,香港已经回归祖国了,您老人家就不能吹口仙气给它再大些地场作为的发展平台吗?

 

  这次来香港我重游了浅水湾、太平山和海洋公园,另有不少新的斩获。

 

  浅水湾是香港著名的风水宝地,左青龙右白虎,就像一条神龙环绕四周,居住在这里的非贵即富,而且都雇佣着外国佣人。据邵导说,菲佣、印尼佣有好几万人,都在辛勤地为香港家庭服务。我在浅水湾沙滩上漫步着欣赏着,依然有着上次到此的情趣:“最为诱人的要数这里的沙滩。偌大的沙滩透明透亮,在阳光的照耀下,金灿灿,银闪闪,恨不得抓一把塞进口袋,占为己有。”

 

  太平山海拔554米,“这是港岛的最高处。在这里,可以鸟瞰九龙、香港全貌,美景尽收眼底;幢幢高楼大厦鳞次栉比,色彩斑斓,显示出现代文明的辉煌。从山顶望下去,明镜般的海面上,帆樯林立,百舸争流,表现出世界自由大港的从容与大度……在这里,听不见嘈杂的市声,粗暴的击打声和尖锐的叫喊声,甚至听不到大海的喧嚷与咆哮——港岛的美呀,犹如春风,抚摸着人的心灵,召唤着人的向往;还犹如一个即将到临的幸福梦境,给人以神奇的、不可思议的、如醉如痴的魅力。”

 

  然而,太平山并不太平。它饱经沧桑,是几百年来香港历史的见证与象征。早在清朝年间,头号海盗张保仔盘踞港岛时,便在扯旗山上建起瞭望台,当发现海面上来了商船,便升旗为号,于是沿海海盗纷纷出动,劫持商船,从中渔利。由于海盗常年为非作歹,扰乱四方,百姓提心吊胆,苦不堪言。后经朝廷招安,方得安宁一时,故将“扯旗山”命名为“太平山”。

 

  不过,好景不长。18426月英国割占香港,就在太平山顶竖起了“米字旗”,香港成了英国殖民地;1942220日,日本正式宣布香港为日本占领地,于是太平山顶扯下英国“米字旗”,换上日本“太阳旗”,从此香港被日本铁蹄残踏4年之久;……直到199771日,香港回归祖国,太平山顶升起五星红旗和紫荆花旗,太平山才得以真正意义上的太平。

 

(三)

 

  最好玩的当属海洋公园。但票价不菲,480/人。邵导介绍说,港人65岁以上可免费,不是这个年龄段的港人,生日这天来玩也可以免费。这让我们的孙老头不高兴了,便诘问邵导,香港回归了,还分港人国人吗?也得给我们老头免费!邵导讪笑道,这就是“一国两制”的不同嘛!港人男女平等,都65岁退休,内陆不是吧?你看我也快老太婆了,都60岁了,还在辛苦地工作着,还得干5年才能退休。那像你们,60岁以后,就可以不愁不忧地去周游天下了。孙老头摸摸嘴巴,自嘲地说,理解万岁!


  进园以后,各自行动。我们6人乘坐登山缆车一路上去,从这里可以眺望公园全景以及海上风光,那气象、那景色、那感受真是妙不可言。我们从高峰乐园闲步走来,尽兴观望着周边别有风韵的景点,止不住让人蠢蠢欲动。“动感快车”风驰电挚般地飞奔着,让我们观看的人都提心吊胆,那些乘坐快车人的尖叫声更让人胆战心惊。吾等只有看得份儿,坐车的胆量是不够的。于是又转悠到“横冲直撞”,那是小朋友的乐园,见他们快乐得忘乎所以,也唤醒了我们的童真兴趣,于是一拍即合,到“热带激流”玩漂流去!

 

  这是个圆形坐舟,6人一组。水流湍急但水深见底,并不吓人,只是到了转弯处坐舟突然旋转碰撞,让你毫无戒备,虚惊片刻;到了陡坡下滑则激流勇进,让你猝不及防,飞溅的浪花迎面而来,好在“孩儿脸”,霎时雨过天晴;最爱捉弄人的是岸上喷头,冷不防会向你偷袭,正如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只好乖乖地领受着“枪林弹雨”,将你浇个“落汤鸡”没商量,不过清凉的水滴叫人挺快活的。起先觉得这是“小儿科”游戏,老夫这把年纪也来玩“愤青”,不免让人笑话;但漂流完全过程,也没觉得羞赧,反倒生发新意识:该玩的就得玩,别跟年龄较劲。诚如星云大师所言:“老人,不是年龄,而是心境……”

 

  尝到了玩漂流甜头,老夫愈发少年狂,又去乘坐“海洋摩天塔”。其实,我上回来海洋公园已经坐过了,觉着不错,便激励同伴一试身手。15分钟坐下来,仍有当年的那种感受:“摩天塔启动后,360度缓缓上升,一圈又一圈,而且越来越快,绕着塔柱遨游太空,乐得人真想留在天上别下来呀!”

 

  最博眼球的地方是海洋剧场,这里有海豚表演。几千人的看台上,场场座无虚席,足见游人对海豚的青睐了。表演开始了,驯导员领引着一头圆滚滚、胖乎乎,步履蹒跚、头颈高昂,看似训练有素的硕大海豚,来到表演台上,跟着驯导员的指挥棒做着欢迎、鞠躬、亲吻等动作,那么人模人样,惟妙惟肖,不时引起观众一阵阵欢声笑语。海豚见状,便憨态可爱地向驯导员领赏,吃到几条小鱼,便兴高采烈地跑回去了。接下来,海豚们在水池里面各显其能,身手不凡:深水潜泳,如水下蛟龙,只见黑影箭矢般穿过,但水面波澜不惊;水上舞蹈,如芙蓉出水,那些腾跃弧线,宛如彩虹,光华耀人;至于那些顶气球、钻圆圈、咬尾游戏……更是“小菜一碟”,动作娴熟得万无一失,配合默契得天衣无缝,偶尔也会来点“小幽默”,使得观众笑不可支,拍手叫绝。最让人惊艳的是美人鱼与海豚共舞:女驯导员身着美人鱼服装,在水中与那头开场亮相的硕大海豚演绎着喜忧参半的多则爱情故事,令人惊心动魄,感叹不已;到了高潮处,美人鱼一跃骑到海豚背上,扯起五星红旗,绕水池一周,向观众完美谢幕……

 

  我们是坐着“海洋列车”下山的。我第一次坐它,觉得很新奇:车厢全封闭,车窗圆形,类似潜艇舷窗;车顶层是海洋影像水族馆,逼真又生动,各种海生物轮番出场,直观又壮观,真是个海洋科普的理想载体。这不,我们坐的这节车厢里,三位老师正在为二三十名少年儿童,绘声绘色地解说呢;小朋友们也都天真好奇地听讲着,观望着,议论着……这让我愈加震撼与惊奇,而且打心眼里钦佩设计者与建造者的聪明才智。

 

  我们刚步入“海洋奇观”,就接到了邵导的催回电话,于是在里面匆匆穿过,因而没留下值得回味的景物。这,或许就是跟团游的遗憾吧!

 

(四)

 

  这次来香港,我最心仪的地方是金紫荆广场,因为它是香港回归祖国的见证与象征。那个铭记史册的199771日,香港回归交接仪式都是在这里完成的。那也是个不眠之夜啊,世界瞩目,举国欢腾!


  我们来到金紫荆广场,天正下着雨。而那尊《永远盛开的紫荆花》,在雨中愈加金黄灿亮,生机盎然,莫不寓意着香港回归后一派欣欣向荣,生生不息?在雨中,我久久伫立广场上,凝望着那尊《永远盛开的紫荆花》,耳边回响着张明敏《我的中国心》的咏唱……

 

  接着,我们来到“星光大道”。

 

  “星光大道”如同明星画廊,在维多利亚港岸边铁栏杆上烙印着他们的头像、手摸、签字等等印记,但这天游人稀少,空旷得一览无余,让我们这拨人好个宽心,正好尽兴地零距离地欣赏明星啦!我打着伞,紧挨着栏杆,过电影一样看着明星们,从这头到那头,足有几千米吧,也没记住几位明星的“丰功伟绩”,倒是有些绯闻八卦不断敲响耳鼓。由此我想,此时此刻,此地此景,人声这般沉寂,人迹这般稀少,莫非“明星崇拜”的时代也过去啦?

 

  不过,既然来过了,也不能空空如也吧?于是,我在李小龙铜像前(是按照电影《龙争虎斗》造型制作的)留下了影像。

 

  香港行程原是“夜游维港”,并附带着诱人的文字说明:“香港维多利亚港是世界第三大海港,两岸夜景更是著名的观光点之一。由于香港岛和九龙半岛高楼大厦满布,入夜,万家灯火,相互辉映,美轮美奂,因此,香港维港与日本函馆、意大利那不勒斯并列为‘世界三大夜景’。”

 

  可是,邵导安排我们下午4:30乘船游维港。开始大家起哄,后经她的说教,夜间有大雨,灯光不好看,海上还有危险,再淋个雨透透,多不划算。经她这么一说,我们有苦难言,出门在外,任人摆布吧,所以大家默许了。

 

  游船绕着维港兜了一圈,还没回过味来,就靠上了码头,其间也就十来分钟的样子,起初邵导说有半个小时的航程,到头来有点“受骗上当”的感觉,叫人心头不爽。

 

  要看好维港夜景,那就下次再来吧!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作家网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