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牯牛打架

杨远新2023-02-21 16:28:35

1 

牯牛打架(散文)

 

/杨远新

/丁恩文

 

  小时候放牛,我和小伴们给每一头牛都取了名字,以便指挥调度,也便于区分责任。侍候母牛,母牛下崽,可以多拿工分,小牛卖了,还有现金分成。侍候牯牛就少了这分收入。但我不看中这点,我愿意侍候牯牛,特别是愿意侍候能打架,会打架,打遍群牛无敌手的牯牛。但是,侍候这样能征善战的牯牛,也存在很大的风险,可以说无时无刻都要有承担风险的思想准备。

  在6年的看牛伢儿生涯中,我曾经侍候过三头牯牛,其中有一头名叫菱角王的青毛牯,与对手打起架来,结实的四肢稳如泰山,锋利的双角旋转如风,给他取名菱角王,就是因为长在他头上的两只角,像菱角一般尖利,也像菱角一样灵便。我所在的熊家铺大队和左邻右舍的皇城大队、洞阳观大队、铁路大队的数十头牯牛都对他有几分惧怕,一般不招惹他,凡他看中了哪一头美貌的年轻母牛,要交朋友,年轻的母牛自然高兴,而正在与其恋爱的牯牛也只得乖乖地让路。菱角王也因此目中无人,为所欲为。

  我们老渡口生产队的一头芦花牯,与菱角王同龄,虽然同为牯牛,但两者的性格完全不一样。芦花牯性情温和,为牛本份,从不与他牛打斗。他对菱角王避让三分,每次见他在湖滩上啃草,他就去堤坡,见他在山头撒欢,他就去小路,尽量不与他堵面,那意思很明显,我惹不起你,躲得起你。

  那年,我那担任生产队长的父亲为了发展队上的耕牛养殖,设法从集体的生产资金中挤出几百元钱,从谢家铺牛场购回了一头皮毛油腊水光,正值妙龄的母牛,希望他能为队上多产几头接班牛。

  这头妙龄母牛加入到本队牛群,自然被我侍候的菱角王看中了,向他表示爱意,奇怪的是这头妙龄母牛却不接受他的爱,而是掉头奔向了单独在一旁啃草的芦花牯,与其肩挨肩,角抵角,嘴亲嘴。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我和小伙伴们都张大奇怪的眼睛,内心感到不可思议。我心里愤愤不平,我的菱角王似乎受到了莫大的羞辱,突然高昂起头,朝天发出一阵“哞哞”的高叫声,撒开四蹄,朝芦花牯冲了过去。

  我本以为芦花牯会像平时那样选择避让,掉头离去。但事实却恰恰相反,他驱开妙龄母牛,展开四蹄,伸出头上的两只犄角,怒视菱角王,摆开了与他决斗的架势。

  顿时,四支犄角相迎,碰撞出闪闪的火花。我和芦花牯的主人秋婆,都为自个的爱将呼喊加油,打气鼓劲。平时一团和气的小伙伴们,也在此时开始选边站队,分成了两个阵营。

  一方高呼:“触哦嗬,菱角王,加油!”

  一方高呼:“触哦嗬,芦花牯,加油!”

  眼看着我的菱角王占据了优势,将芦花牯抵到了堤坎上,快没有了退路。按常规,处于劣势的芦花牯应该赶快服输,掉头逃跑。但是芦花牯没有,而是继续与菱角王决斗。他几次占了上风,又被菱角王顶了回去。

  我心里暗暗得意,菱角王没有辜负我平时对他的特殊侍候,我只要发现蜂巢,冒着被蜂王螫得鼻青脸肿的风险,也要把蜂 巢摘了,连同鸡蛋放在一起,喂进菱角王的肚子里。牯牛吃下的蜂巢越多,打起架来,战斗力就越强。所以,我丝毫不担心菱角王会输掉这场为爱而引发的战争。

  果然,菱角王的优势渐渐突显出来,芦花牯只有招架,没有还击,其脸上,脖子上,屁股上,被菱角王锋利的犄角划出了一道道鲜红的伤㾗。如果再继续下出,牯牛斗红了眼,会闹出牛命关天的大事。

  我和伙伴们开始劝架,一心想平息这场战争。整个老渡口生产队的大人们也被惊动了,我父亲和几个年轻后生,有的背了竹扛,有的握了撬棍,有的提了竹扫把,风一般地赶了过来。

  这时,芦花牯的一只眼睛被菱角王那锋利的犄角剜得血淋淋的,但他仍然没有放弃战斗,他知道菱角王企图把他顶在堤坎上,置他于死地。他退让是死,不退让也是死,反正是一死。他决不退让,奋起还击。

  菱角王连连后退了几步,芦花牯有了逃跑的余地,然而他不跑,继续进攻。菱角王使出了他的狠招,两只犄角虚晃了一下,偏下一只角尖,朝着对手的一只眼睛剜了下去。

  此刻,未等我父亲手中的扫帚点燃,芦花牯的一只眼珠被剜了出来。人们都被吓得惊叫。我父亲眼疾手快,乘眼珠还没有完全滑出眼眶之前,一把接住,重新拍进了眼眶内。

  这时,有人将烧得正旺的竹扫帚扑到了菱角王的脸上。菱角王被火吓退了。可芦花牯却依然朝他冲了过来。那把熊熊燃烧的竹扫帚立刻挡在了他面前,他的进攻没有得逞。但他驻足原地,向菱角王发出示威的“哞哞”吼叫。

  这场战斗收场了。但我发现,自从这场没有完全分出胜负的战斗之后,菱角王每遇芦花牯,再不像以前那样摆出一幅气势汹汹,居高临下的架势了,显得对他敬重三分。

  芦花牯与新来的妙龄母牛相亲相爱,他也不再争风吃醋,非得占有不可,任他俩自然发展。芦花牯见了他也不再选择避让,该啃草依然啃草,该喝水依然喝水,该谈情说爱依然谈情说爱。整个牛群也和谐了许多,无论每头牛和每头牛的主人,都不用因选边站队而生出许多苦恼了。也不用担心牯牛大战会一触即发。

  侍候无往而不胜的牯牛,不仅给我带来荣耀和威望,重要的是也激励起了我的战斗精神,时时唤起我征服对手的意志,眼里小视对手,必能战胜对手。再强大的对手也没有不可征服,不可战胜的。同时也告诉我,不要无视本分,欺负弱旅,也不要小瞧病残,相反还要尊重他们。像芦花牯一旦被惹怒了,也是要以死相拼,战斗到底的。尤其不能夺人所爱。那是要付出代价的。尊重对手也就是尊重自己。这是我儿时放牛,从牯牛打架中得到的启示,几乎享用了一辈子。所以我一生没有绝对的对手,也没有绝对的朋友。日子过得很踏实,很安心。如果一旦有谁要把我视为对手,对我进行侵犯,我肯定会像菱角王,像芦花牯一样战斗到底。不论胜负与否,都必须战斗。只有战斗,才会赢得对手的尊重。

 

2022513839分草于18195

20231311119分改于211


2 文章作者杨远新留影于加勒比海岛国牙买加

 

  【文章作者简介】:

  杨远新,湖南汉寿县人,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第五、六、七届理事,湖南省首届公安文学艺术协会秘书长、湖南省公安文联理事。迄今已发表出版文学作品1800余万字,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春柳湖(全四部)》(与杨一萌、陈双娥合著)《百变神探》《爱海恨涯》《东追西捕》《拟任厅长》《红颜贪官》《春涌洞庭》,中篇侦探小说《特区警官》《惊天牛案》;中篇纪实小说集《中国刑警大扫黑》《中国刑警在边关》,长篇儿童小说《欢笑的碧莲河》《小甲鱼的阿姨》《牛蛙大王》《险走洞庭湖》(与陈双娥合著)《雾过洞庭湖》《孤胆邱克》,中短篇儿童小说集《落空的晚宴》《今夜,非弄个水落石出不可》,长篇报告文学《内地刑警与香港警方联合大行动》《创造奇迹的人们》《奇人帅孟奇》《县委书记的十五个日日夜夜》《走进福山福水》《天有巧云》等,2014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18卷本880万字《杨远新文集》。作品曾获国家图书奖、公安部金盾文学奖首届一等奖、二届二等奖、三届三等奖、四届二等奖,文化部和全国妇联等七部委联合颁发的编辑奖、湖南首届文艺创作奖、湖南首届儿童文学奖等各类奖项58次。散文《我的祖母》被编入大学教材,分别由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3 配图作者丁恩文留影于西洞庭湖畔

 

  【配图作者简介】:

  丁恩文,男,湖南汉寿人,笔名丁德铸、老丁,常用名丁应东。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文学创作之余兼修绘画,长期扎根于"泥土",致力于乡土文学创作。经常在纸刊上发表诗歌散文,有诗歌被选入《2017年中国诗歌选》《2018年中国诗歌选》《2019中国年度优秀诗歌选》《中国实力诗人诗选》,曾获第六届中外诗歌散文邀请赛一等奖。诗歌《永远跟党走》被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教育频道联合推出为中小学生诵读作品。代表作有《手染黄昏望月》《大风吹》《我是第一个睁眼看黑夜的人》《大愚》《鱼在天上飞》《我来到了海边》等。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作家网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