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欧罗巴纪行之五:眼睛的盛宴

安玉琦2023-01-29 17:10:42

欧罗巴纪行之五:眼睛的盛宴

 

作者:安玉琦

 

  来到捷克首都布拉格,

  我得用作家毕淑敏的话来说:

  “都如同眼睛的盛宴”。

  一座小城分布在七座山丘上,

  举目即是古堡、教堂、宫殿、博物馆……

 

  来到捷克首都布拉格,我得用作家毕淑敏的话来说:“都如同眼睛的盛宴”。一座小城分布在七座山丘上,举目即是古堡、教堂、宫殿、博物馆……,那条伏尔塔瓦河宛如一条玉带,蜿蜒曲折穿城而过,几十座古老的和现代化的大桥横跨其上,雄伟而壮观。在布拉格行走一天,即便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仍然意犹未尽,若有所失,真的让人不忍心离去。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说:“什么样的城市没见过,却难得像布拉格那样,天天回荡着节日般的气氛,把远近旅人的身心激荡得那么兴奋,又那么舒坦。”的确,“一路看来,唯有布拉格,正值音符、色彩、人流和一种重新确认的自由生态一起涡旋,淋漓尽致。”


  大清早,我们先到古城堡。太阳放射着纯金般的光芒,一尘不染地喷洒在古堡上,蔚为壮观,并呈现着神秘莫测的光彩,令人惊奇不已。古城堡豁然雄踞于伏尔塔瓦河的丘陵上,古代就是捷克的要塞。史载,公元前9世纪,布拉格的王子首先在伏尔塔瓦山上盖了一座城堡,此后他便在此开始统治捷克人民和土地,并一直是布拉格王室所在地。后经几个世纪的多次扩建,不仅保留了许多雄伟建筑和历史文物,而且现今仍是捷克总统的居所。

 

  我们沿着古城石道边浏览边行走。而我心中却泛起“唐诗宋词”的涟漪,仿佛穿越时空进入古时意境,给人超然世外的感觉。直到脚踏铁桥的噔噔响声,我才蓦然醒悟,又回到当今时代,尽管宫楼与拱门依然古老着,但门垛两旁的卫兵却是地道的现代武装装束,姿势端正,相貌英俊——游人可以与其合影留念,但不许贴近其身;照相时他岿然不动,只用眼睛余光给你十分友好的一瞥。这里还有一位流动卫兵,他就自由散漫多了,不用那么正儿八经,偶尔还来点嬉皮笑脸,但示意不可跟他合影留念,或许害怕影响“国际形象”吧?但我对这些既年轻又可爱的卫兵产生了好感,因为离集合还有点时间,便不由自主地又溜达过来,恰好碰到他们的换岗仪式,尽管到了尾声,但一招一式仍然那么威武、庄严,有板、有眼,使得观众争相观摩,赞不绝口。

 

  进入古城堡,天主大教堂顿时让人瞠目结舌,驻足难移,若不朝拜一番,枉来捷克一趟。入内,哦,真不愧是一座千古辉煌的大教堂!那么多纯净黄金的光芒,在穹顶上闪闪发光,在圆柱上闪闪发光,在神像佛龛上闪闪发光,在雕塑绘画上闪闪发光……黄金之光营造的氛围让人不知所措,又让人承受不起,于是我匆匆而出,但眼前依然散发着金色的光芒,但愿别被黄金的光芒蒙蔽了眼睛……

 

  最令人惊异的是那座绝世无双的古钟。它每到整点便鸣钟,敲钟时还会出现两尊神人;而钟盘,上午显示蓝色,下午显示黑色,其技艺其原理,迄今无人破解,因此始终保持着世界第一。在这里,请允许我引用余秋雨先生的文字加以佐证:“这个古钟又是一个话题。每小时鸣钟之时,钟下总是人群如堵,因为钟盘上会展现出一系列机械人形,生动有趣,也算是布拉格的一个景观。”这个“古钟建于十五世纪。传说由于这钟精美得举世无双,当时的市政当局怕工艺外泄,居然狠心刺瞎了那位机械工艺师的双眼。人类最原始的保密法则居然用如此野蛮的方式来执行,使人联想到中国古代皇帝为了保守陵墓秘密不惜把建陵工人全部屠杀的暴行。可见这钟声尽管可以傲视坦克的轰鸣,但它自己也蕴含着太多的血泪。后来到了布拉格蜡像馆,进门是城市历史部分,抬眼就见到那位机械工艺师,用白布包着被刺瞎的双眼,还在机械堆里不懈地摸索。”

 

  捷克总统府可以自由出入,这让我们很开心。听地导说,如果总统在办公室,闲暇时他还会在窗口向游客招手致意哪!可惜我们来的不是时候,这天恰逢星期天。虽然总统府不怎么壮观起眼,但我们在这里呆的时间不短,除了照相留念,就是数楼层、数房间,再就是四面睽寻保安、警察,但都见不着踪影儿,不禁心里纳闷:安全有保障吗?

 

  这使我联想到关于法国总统的美谈:“总统与平民也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同,他们在职时住在总统府,一旦期满就回到自己的住所。为了保持低调,他们在巴黎也不买别墅,同大家一样住单元楼,一起挤一平方米大的电梯,出来买面包也需要排队。”甚至“隔着马路与正在遛狗的总统先生打个招呼、问声好的事情亦时有发生。”更有甚者,法国前总统奥朗德不顾脸面,“他骑着摩托车去会情人时被狗仔拍到,连上几期杂志封面。更离谱的是,他所戴的头盔,生产公司拿他这张照片制作成广告,大肆宣扬‘总统先生密会情人时首选头盔’,总统成了免费推销员。”(夏奈尔:《法国不止于浪漫》)

 

  后来,又去了几个欧盟国家,总统府大多也都是对外开放的,成为一道“近民、亲民”的风景线,让游人赞许有加。

 

  我们从古城堡出来,顺道走进后花园。哦,好一个皇家园林:古朴,典雅;亮丽,舒展;斜径,石阶;草坪,花圃;绿塘,喷泉;水榭,亭台……无处不流露着“胜却人间无数”的天然本色。走在里面,令人心情舒畅,神采飞扬。这里头还有个鸟瞰平台,可以欣赏布拉格全景。这天有点薄雾,因此整个城市若隐若现,宛如海市蜃楼,那景致,那光影,那气象……亦真亦假,如梦似幻,又是一次眼睛的盛宴。

 

  我们从平台走下去,穿街过巷,左转右绕,来到伏尔塔瓦河岸边。这里游人如织,皆因可爱的天鹅和水鸭。河滩上,它们或引吭高歌,或展翅舞蹈,或嬉戏逗趣,或卿卿我我……如果你手里有好吃的,它便天使般朝你走来,近距离与你亲近;它吃的满意了,便频频向你鞠躬致意;它吃的高兴了,还会给你献歌;当你离它而去时,它会依依不舍地追随你好远,不由得生发“相处恨短”的情感。

 

  我们沿着河堤,漫步欣赏着两岸景色,然后走出景区大门,又来到古街,满眼都是古老的建筑。正如余秋雨先生所描述的那样:“建筑群之间的小巷里密布着手工作坊,炉火熊熊,锤声叮叮,黑铁冷冽,黄铜灿亮,剑戟幽暗,门饰粗历,全然不是别处工艺品市场上的精致俏丽,却牢牢地勾住了远来旅人们的脚步。”不仅如此,在窄街小巷内,一些15世纪的小酒馆仍然保持着当年的风貌,譬如哈谢克《好兵帅克》小酒馆。这里也是当时诗人、作家、音乐家和学者们经常聚会的地方,最为耀眼的是卡夫卡故居。据余秋雨先生介绍说:“卡夫卡死在维也纳大学医院,尸体立即被运回布拉格。当时人们还不清楚,运回来的是一位可以与但丁、莎士比亚、歌德相提并论的划时代作家,布拉格已经拥有了世界级的文化重量。”

 

  我在这里被世界级大师们震住了,并且忘乎所以,害得王导回头来找我,急得她满脸是汗,也使我丢得汗津津的。

 

  团队聚集在桥头上等着,更让我无地自容,便频频作揖道歉。我们要过这座桥,它叫查理士大桥。因为人满为患,无法长队行走,王导一再提醒,一直往前走,千万别走回头路,再掉队自个想办法。我站在桥头,缓口气,稳住神,先眺望大桥一番:构造非凡,令人震撼。几十座雕像矗立在两旁桥墩上,诉说着捷克的古老历史,并承载着斯拉夫人神奇传说和动人故事。它就像一幅长长的古老画卷,我恨不得从一开头就清楚地看到它最后的模样。但因时间有限,恐怕再次掉队,于是我打开手机录像,尽可能地完美录入,待回家后再慢慢欣赏品味吧。

 

  过了大桥,便是著名的步行街,什么叫人山人海,什么叫人潮如流,这回算是见识了。记得有位作家也有过这样的描述,人们挤满整条大街,“每前进一步都需要很多身体接触,需要付出很多努力,来挤过那些身体:柔软的,坚硬的;肥胖的,瘦削的;暖灿灿的,冷冰冰的”;还有臭哄哄的,香品品的……全然成为世界人体味觉大全之最。

 

  总之,来到布拉格,我也有刘武先生在《约旦,两座传奇的石头城》那样的游览感想,如果不是行程安排紧张,一个游客至少应该在这里待上两三天,好好听听这座古城的传奇故事,然后再从那些遗迹中寻找历史的印痕,以便求得这座神秘古城的真谛。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作家网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