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水而居
郭军平2013-11-01 07:54:46
今夜,我有幸临水而居。临水而居,让我有一种梦居江南的感觉。江南至今都没有去过,更谈不上居住了,然而诗文里对于江南的描写总是湿漉漉的。不论是周作人的《乌篷船》,还是白居易的《江南好》,梦里的江南总是桨声灯影,小桥流水的,后来在画家吴冠中的江南风情画里也看到的是白墙灰瓦的一檐建筑,而环绕四周的则是一湖清清的碧水。虽没到过江南,但江南的印象里却已经是湿漉漉的水乡了。“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很想做一回智者,更想梦回一次江南,而今夜,虽不在江南,但滨水的感觉里,就是水乡江南了。
我住在江南里了。不是吗?拉开窗帘,你看,暖暖的秋阳从透明如水的玻璃窗里透射进来。映入我的眼帘里的不是一座又一座的清清的湖水吗?在阳光的照射下,我不是清晰地看到了那闪闪发光的水波了吗?孟浩然有“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诗句,这里的水自然没有洞庭湖水的浩淼和波澜壮阔,但是那静静地淑雅的样子多么像一位江南的女子,温婉而素净,独守一隅。湖水是清冽的,清冽到如翡翠一样,也许这是周围芦苇的倒影,也许这是水底里的碧绿的水草的衬托。不管怎样,环绕于我四周的都是静静的湖水,静静的女子一般的湖水。我以为我到了江南。
乘船走过去,沐浴着软软的秋风,只怪这船走的太快,是啊,应该坐一只乌篷船,缓缓地慢行,缓缓地品味,或看四周蓬蓬勃勃的芦苇,或看那空中翻飞的白鹭鸟,或看那一缕霞光,看火烧云,看鱼鳞般的云彩变幻。同乘船的是两位年轻的妈妈,都带着自己的小孩,小孩们也乖乖地穿着救生衣,静静地坐在妈妈的身旁,而两位年轻的妈妈,都沉醉在这风光旖旎的江南水乡了。她们红红的脸颊映着幸福的笑容,映着对明天生活的美好期盼。小艇像一条飞快的鱼儿,穿梭来往于水网密织的水道,技术娴熟的驾驶员熟练地操持着小艇的行进方向,左一拐,右一转,仿佛在密密的芦苇丛里捉迷藏,打游击。而我们也看的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对于忽然到来的水域常常发出惊奇的赞叹。人说有八百里的水泊梁山,那是一种怎样的风致,到了这里,水连着水,山连着山,看不到边,望不到尽头,这里真也要胜过八百里水泊梁山了。
沿湖边是三五个垂钓的游人,那悠闲的样子,简直要和湖水融为一体了。看着如此优美的图画,我禁不住高兴地站了起来,风从我的耳边忽忽刮过,一苇一苇的小洲从我的眼前掠过。我禁不住自己的好奇心,问:“船能不能停到小岛上?”“不能去的。”开艇人严肃地说,“岛上也有一定的危险性,说不定就有沼泽暗坑的。”看来还是我浅薄,于实际自然的知识知道的并不多的。据说曾经有两位年轻的恋人,因为没有听从禁令,结果落水而亡。这不能不是个教训。可惜年轻的生命,就是因为出于一时的高兴,自以为不会有什么事情,但是到了最后还是无法战胜湖水,葬身湖底,这不能不说是个悲剧。发生这样的事情除了让听者引起格外的注意外,更能引起人们对于水的敬畏。是啊,历来水火无情,正是人们所谓的“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下得船来,听管理员们说,这里到了夏天风景更美,不光有很多很多的鸟儿,还有那万亩荷塘,风吹荷花香的风情呢?可惜,我们来的是秋天的时节,鸟儿们有的已经南迁了,而荷塘呢?也已经是“留得残荷听雨声”的风致了。而于我而言,倒没有什么遗憾的,因为我终于发现了这么一片江南的风情了。今夜,我终于可以守着这么一片水乡与她相拥而眠了。
而到了清晨,一阵阵鸟儿喧哗声惊醒了我,我透过玻璃窗户向湖水望去,湖水依然静静地娴立着,像极了一幅油画。而厮守在她旁边的密密麻麻的开着雪白的芦花的芦苇多么像一面面随风飘扬的旗帜,在晨曦中形成一道别致的风景。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今夜,临水而居,这水,不就是我心中的伊人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