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终南奇秀

贠靖2022-11-26 19:56:43

终南奇秀

 

作者:贠靖

 

  一个城一座山。西安终南山,当之无愧。终南山地形险阻,大谷有五,小谷过百,连绵数百里,气势磅礴。《左传》称之“九州之险”。昔人言,山之大者,太行而外,莫如终南。

  终南山的美尽在南五台。荡荡天地间,奇峰排列,峭拔俊秀。这里素有“终南神秀”之美誉。据《关中通志》载,“今南山神秀之区,惟长安南五台为最”。

  作家贾平凹在《山本》题记中记述过,“一条龙脉,横亘在那里,提携了黄河长江,统领着北方南方,这就是秦岭,中国最伟大的山。”

  如果说秦岭是统领北方南方的龙脉,那么终南山南五台就是昂起的龙头。惟其如此,秦岭方显雄壮。

  终南山奇峰有五,分别为清凉、文殊、灵应、舍身、观音五峰,亦称五台。最高处曰大顶,南山佳丽之处,惟此为最。

  观音台,海拔1600余米,为南五台最高点,又称大顶、大台。千百年来,素有“不登观音台,未到南五台”的说法。观音台三面临空,势若刀劈斧砍,极为险要。山顶有圆光寺,供奉着观世音菩萨。唐代诗人白居易曾登临观音台,并题《登观音台望城》:“千百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遥认微微入朝火,一条星宿五门西。

  从观音台俯视,长安城尽收眼底。

  灵应台,为南五台第二高峰,仅次于观音台。然其险峻又略胜观音台一筹。此台高耸云端,景色奇丽,远眺孤峰耸立,插入云霄。

  登顶的盘山路宽不盈尺,如仙女将白绫从天抛下。蓝天之下,一线石阶七折九回,伸于云端。待登临绝顶,眺望蓝天,悠远细腻,飘渺岚岫浮于身旁,在茫茫云海翻腾的壮阔中,飘飘然就有了凌驾云雾之感。

  灵应台上有灵应殿,为三层楼阁,是景区的标志性建筑。其红墙黄瓦的建筑风格,在秦岭一片苍翠的群山之间,显得格外的惹人注目。

  站在楼阁上遥望,层层叠叠的,黛色的山峦下面,是升腾的云雾,时而薄如轻纱,时而厚如棉絮,一团一团,似伸手便可触摸得到。棉絮下面,是一层一层,红的、黄的色彩斑斓的山峰,如遗落山间的彩带,又如五彩的少女的裙,飘飘然不失窈窕秀丽。

  待雪落下来,这层层叠叠的,五彩的山峦就披上了一层白色的面纱,变得愈发的轻柔起来。鸟儿在空中啁啾着,如无数个小精灵般飞过来,又盘旋着斜插下去,山便有了深度。

  而最美妙处,还在山的空灵,城的婉约。

  南五台就像是一扇窗,一半烟火,一半山野。窗外,长安回望绣成堆。窗内,山顶千门次第开。秦岭,因长安而显灵秀,长安因秦岭而显豪放。

  古人眼里的秦岭为“天下之大阻”。李白在《蜀道难》中曾有“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猿猱欲度愁攀缘。”的记述。由此可见,秦岭是一道难以攀缘的山。而历代文人墨客还是趋之若鹜,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

  夕阳西下,一缕悠扬的钟声自耳畔响起,穿透落日的余晖,在峰峦间久久回荡。终南山更加肃穆、雄浑。面对这伟大的山,人是那样的渺小。

  要读懂秦岭,需要倾尽一生去领悟。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作家网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