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食秋(外一篇)

贠靖2022-11-12 09:38:53

食秋(外一篇)

 

作者:贠靖

 

  母亲说,秋天是用来吃的。我听了不禁有些诧异。转念一想也是,秋天不就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可以敞开了肚皮一饱口福的季节么!母亲说这话的时候,正将从地里采回来的青菜、豆角、香菇淘洗干净了,与猪肉一起置于案板上剁碎。她说,中午妈给你包豆腐皮包子吃!

  这个时候,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苞谷棒子都已熟透了。园子里的卷心白菜,红白萝卜,豇豆大葱也都散发出诱人的甜香味。

  天空洁净得似刚洗过一样。一丝一丝的白云,松软得如羽毛一般轻盈。脚下的小草已经变黄,踩上去沙沙地响。这个时候,最开心的当属空中的云雀了,它们追逐嬉戏着,一会飞起来,一会落下去,发出悦耳的鸣叫。

  屋后那一树红彤彤的火晶柿子裹着霜花,小灯笼似的挂满了枝头。有道是,红衣落尽渚莲愁,最是秋风解人意。风乍起,零零星星的树叶一片一片的从树上落了下来。我想,秋天,或许就是从这一片落叶开始的吧,不知不觉地,就染得眼前一片金黄,一片彤红了。捡一片落叶,或许就捡拾起了一地的秋色。

  我抬手摘下一颗柿子,轻轻地将皮撕开一个小口,用嘴一吸,一股舒爽的甜香味立刻充满了口腔。

  母亲已做好了豆腐皮包子。一个个形似福袋的包子,在笼屉里冒着缕缕热气气。我用手扑打着热气,闭上眼嗅一嗅清香扑鼻。

  记得在《红楼梦》里,这道豆腐皮包子是晴雯最爱吃的食物。有一回宝玉问晴雯道:“今儿我在那府里吃早饭,有一碟子豆腐皮的包子,我想着你爱吃,和珍大奶奶说了,只说我留着晚上吃,叫人送过来的,你可吃了?”

  我说与母亲听了,母亲婉儿一笑道,我咋不晓得《红楼梦》里还有这么一说?不过只要你爱吃便是。母亲在炉火里煨了两个拳头大小的红薯,我吃了半个就噎得不住地打着嗝。

  院子里的吊锅里吊着鸡子汤,汤里放了白果、沙仁,咕嘟嘟冒着热气。我坐在廊檐下的石桌旁,瞅着墙根啄食的老母鸡。那里不知什么时候生出一片菊花来,在秋风中争相怒放,像是一束灿烂的阳光,落在院子里。我瞧了一眼,心里顿时透亮起来。

  母亲这会总算歇了下来,过来问一句:“这会可觉舒畅了些?”我说:“今儿吃得太多了。您还吊着鸡子汤呢,闻一闻,倒是有了股子果子的香味儿,但实在是喝不下了。

  母亲是经历过年馑的,她大半辈子都在为一家老小的生计发愁。现在日子好过了,她却愁这一园子的蔬果,还有满地的土豆红薯没人吃。

  我每次回来,母亲都要大包小包的,给带一大堆的东西。她说,这都是自家地里种的,放在农村不值一不值二的,但到了城里,兴许还是个稀罕哩!

  看来,母亲还是怕儿子吃不饱肚子,她恨不得把漫山遍野的秋色都给我一股脑地带了去。

  我坐在车上,一片片的金黄和姹紫嫣红扑面而来。

  我回头朝车窗外看了一眼,车子已驶出很远了,母亲还站在身后的一片金黄里朝我挥着手。

 

寒冬之美

 

  “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立冬之后,天地渐渐变得空旷,像是一幅被寒风吹淡了色彩的简单的素描画。

  枯枝寒鸦,一片素白,呈现的是简约之美,沉静之美。

  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元代文人吴澄编著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将一年二十四节气分成“七十二候”,每个节气分成三候。立冬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待到雪花飘落,世界就变得柔软起来。这个时候,人也终于可以清闲下来,犒赏一下自己了。除了煮饺子、吃羊肉,进补之外,寒冷的冬日,最惬意的事情,大概就是一家人,或三五好友,围坐在炉火旁,煮一壶热茶,嘴嚼着山楂果,于一丝酸甜中,品人生况味,看窗外飘落的雪花,感受古人诗词里的冬天,那么冷,那么美!

  惟愿在这彻骨的寒冷之中,会有人依偎在你的身旁,替你暖手,与你共赏温暖的人间烟火。

  冬天是温柔的,又是有棱角的。褪去了繁华的外衣,大地就露出了本色,树木就露出了骨感。瑟瑟寒风中的枝干,是那么的挺括,那么的苍劲,就像山水画中的皴笔。

  冬天是需要留白的。那蓬蓬松松的雪花妆点的大地,就像是一张在天地间铺排开的宣纸,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了世间的大美。这是一种似有似无的美,大道至简的美,深入骨髓的美,更是一种洗尽铅华的美,美得不添加任何颜色,美得悄无声息。也只有在这悄无声息的婉约之美中,一颗心才能静下来,于氤氲的茶香中,随着窗外的雪花一点点飞扬起来。

  冬天又是不甘沉寂的。有人说,生命最好的状态,就是从未放弃生长。为什么寒冷的冬天冻不住飞舞的雪花?因为它带着春天的体温,闪烁着生命的光辉!

  你看,那每一个伸向空中的枝干,都透着一股子向上的、生命的张力,酝酿着春天的绽放。那冰层下流淌的河水,如血管里的热血,在昼夜不息地奔腾,去找寻远方的春暖花开。那萧杀中的一抹绿色,如大地的脉搏,在砰砰跳动。又如季节的脚步,在匆匆前行,去邂逅一场浪漫的冰雪之约,迎接一个蓬勃的春天!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作家网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