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月色撩人

王飞2013-10-24 08:36:26
    春夜的月亮流溢着银色的光。刚长出嫩叶的梧桐树随风摇曳,把地面温柔的光铰的支离破碎。我久久沉浸在美妙的月色之中,任凭银色精灵抚摸我的脸颊,泥塑般的不动。
    在我的眼里,子夜的月极像一位凄美幽怨的佳人。她冰清玉洁地悬挂在靓蓝的夜空,虽有多情的星儿和飘动的浮云作伴,但她还是寂寞的。一轮明月使人产生多少遐思啊,它是人们最好的寄情之物。思乡了可以咏“霜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样的诗句。古人真正是懂得用意境烘托主题的。诗人在万簌俱寂的夜晚想家却望不到家。皓月当空,虽远却能看到。望见了明月似乎是看到了美丽的家乡。触物生情,诗人智慧的头颅在仰俯之间让幽幽思乡之情得到诠释,留下了千古绝句。
    相比之下,李白的《静夜思》同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比较起来就浅近多了。李白望月思乡而张九龄却是望着月亮想起了远在天涯的恋人。我们不能只兴李白望月思故乡,而不让张九龄对月想恋人。况且,月亮属于全世界。它可以寄托一万个人的一万种情思。再来说说,张九龄是如何看月想恋人的。一个长夜难眠的夜晚,张九龄披衣徘徊海边,他定定地望着从海上升起的明月,想起了和自己以身相许,远隔千里之外的恋人。张九龄泪眼朦胧,百感交集,禁不住吟道: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我思念的人儿啊,我们什么时候才能相会,看来只有在梦中了。我们知道,古人在诗文中惯把芳草、美人、明月等物象隐喻成自己所追求的美好理想。这一点张九龄莫能例外。这首诗明月既寄托了诗人内心的衷曲,又寄寓了自己对理想似遥遥明月渺渺不可及的怅惘。既表达了衷肠,又倾诉了事业上的苦闷。张九龄的诗达到了鱼掌兼得的最佳效果。
    古人尚且如此钟爱明月,我岂能辜负了今夜美好的月色。熏风徐来,竟挟带一股袭人花香。我欣喜这夜里淡雅的香味,起身寻去。一株开满杏花的杏树默立在月光里。满树芬芳的杏花星星朵朵。凑近些,我感到它们在月光中异常活跃,一个个仰起粉嘟嘟的脸,尖着嗓子,争先恐后地对我说:是我们,是我们,香味是我们散出来的。
    伴着皎洁的月光,漫游在这淡淡的花香中,我陶醉了。细观,月色里的杏花比白天更添几许妩媚。月光、杏花和人构成一幅和谐的月下赏花图。遗憾的是,我不会丹青水墨,倘若会的话一定要把极美的月色绘于纸上。不会画那就写吧,一个月光融融的夜晚我便写了月色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