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和母亲
作者:肖祥凤
父为天,母为地。在我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就是我的天地。二十多年来,我时时在怀念中感受他们给我带来的包括生命在内的所有美好的一切。
母亲是梅坪双江王岩一个财主家的女儿。财主重男轻女,只送两个儿子读书。三个女儿都没有读书,但个个长得水灵水灵的,尤其是母亲,是三姐妹中身材和皮肤最好的。父亲是国进秀才的长子,读了五年私塾,二十出头,相貌堂堂,是远近有名的俊小伙。当时正值动乱,小日本已打到华北,北平沦陷,中原战事吃紧。父亲是家里的长子,按当时国家政策,得去部队当兵。父亲当了照相兵,打仗时要到前线去照相,那时父亲所在部队已开到河南。
小日本的武器先进,信仰武士道精神,加上训练有素,两军交战,我军伤亡极大。由于父亲能说会写,加上长相的优势,被团长约见几次,想提拔他。我爷爷当时在一个私塾教书,怕儿子有个三长两短,于是写了一封家书到部队,谎称自己病重,盼见儿子最后一面。团长接到我父亲的家信,打开看了,赶紧叫来父亲,要他顺便带三十多号伤员回后方休整疗养,并嘱咐他把家事处理好后尽快回部队复命。
父亲带上团长给他准备好的文书,赶紧带着那些伤员日夜兼程回南方。把伤员送到指定地点后,父亲又马不停蹄,直奔洞口塘,赶往家乡金屋。不一日,天色将晚,在离家二十多里地的双江落宿安歇。
父亲当时正好住在当地一个土财主家,这个财主就是后来我的外公。父亲的长相和谈吐让我外公外婆特别喜欢,这小伙子要是能成为自己的女婿该多好!外公外婆当时就是这样想的。那时跟我父亲一同的,还有一个年轻人,他后来成了我的姨夫。
父亲和那个年轻人都受到了我外公外婆的盛情款待。当时我大姨、二姨以及我的母亲,号称双江“三朵姐妹花”,好多男人做梦都想娶她们。
正值豆蔻年华的三姐妹,家境殷实,穿的也比人家的女孩利落,确实特别抢眼。父亲是个二十来岁的小伙,看到眼前这么心仪的姑娘,自然是心神不定,于是情不自禁多看了几眼。但父亲知道,自己家里全靠父亲教书维持生计,下面还有两个弟弟和两个妹妹,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别人哪里会看得上自己。
财主问了我父亲的家世,并问父亲读了几年书,我父亲照实说了,财主叫人拿出笔来,要我父亲当场写几个字,我父亲接过笔,很快写了一副对子,财主看得目瞪口呆,这字就连远近闻名的秀才也比不上啊!其实父亲最拿手的是讲故事,他脑海里不知装了多少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有些情节觉得不好,他还会加上自己的想法。什么隋唐演义,什么四大名著,什么聊斋志异,他一讲就是老半天。父亲不经意间讲了一段薛仁贵征东的故事,把财主听得如痴如醉。财主盛情挽留父亲到他家多住几天,但父亲说他得尽早赶回去,担心我爷爷的病情。
财主于是把我父亲叫到里屋,一本正经地告诉父亲:你愿意做我的郎巴公么?如果愿意,我的三个女儿你可任挑一个!我父亲听了之后,喜不自禁,满口答应。他跟财主说,他喜欢他的三女儿。财主把我母亲叫到里屋,问我母亲同不同意,我母亲看了我父亲一眼,点了点头。当时我母亲才十四岁,出落的非常俊俏。就这样,我父亲没有花任何东西,白捡了一个如花似玉的媳妇。
于是,父亲带着我母亲回家了。回到家里,只有我奶奶在家,奶奶看到眼前自己的儿子,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确定之后,喜出望外,赶紧着人去十多里地的学校告诉我爷爷。爷爷听到儿子回家的消息,欣喜若狂,一路小跑,到家后,才知道自己的一双鞋子竟然跑断了!
父亲急急忙忙问我奶奶,“爹爹的病怎么样?”我奶奶莫名其妙,“什么病?你父亲没有生病,他太想你了,怕你出事,才写一封信把你骗回来”。奶奶看了看父亲身边的姑娘,问我父亲是怎么回事,父亲才一五一十告诉我奶奶。奶奶觉得我父亲有点冒失,这么大的事情怎么不先跟父母商量?但看到我母亲长得这么好看,也就不说话了。
爷爷到家后,看到父亲,立马抱着我父亲,左看看右看看,他日夜思念的儿子终于回家了!奶奶告诉爷爷,儿子还给他带回一个儿媳妇,见面后,爷爷非常满意,觉得我母亲个子是个子,长相是长相。只是觉得我母亲没有读过书,多少有点遗憾。
母亲来到这个陌生的家庭,开始了她人生新的生活。这个家很多人读过书,就她没有进过学堂,但她并不自卑,做事雷厉风行,机灵聪慧,也有主见,倍受我爷爷奶奶的喜欢。
一年后,母亲生下我大姐,初为人母,感到分外甜蜜。后来有了我大哥,大哥满三岁后,母亲又生了我二姐,后来又生了我三姐,再后来有了我二哥和三哥,到六十年代末我也来到了这个家庭。
爷爷教了一辈子的书,到五十六岁那年的一天,他突然肚子剧烈疼痛,昏倒在讲台上,还没到家,中途就去世了。爷爷的离世,对我父亲的打击最大。没过几年,奶奶也生病离开了这个世界。父亲的两个弟弟,我的大叔在山上砍柴意外被树压死了,我的二叔在抓壮丁时从屋顶摔下来,没多久也撒手人寰。父亲和母亲这辈子经历了好几个亲人相继离世的痛苦,生养了我们八个兄弟姐妹,并在那个艰难的岁月送我们兄弟姐妹读书。父亲在解放前夕当了几个月保长,后来被当做“七种人”经常拉去和四类分子一同挨批。为了这个家庭,为了我们兄弟姐妹,他们起早贪黑,含辛茹苦,遭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苦难。
父亲的一生既神奇又复杂。他身材魁梧,相貌出众,当过兵,教过书,也当过保长和村里秘书。小时候,我是听父亲故事长大的。父亲还会吹笛子,在他开心的时候,晚上常常在凉亭的椅子上吹,那悠扬的笛声在寂静的山村夜晚特别悦耳。父亲会织网,他可以不用看,那手法娴熟灵活,让我特别佩服。小时候,跟父亲去捕鱼是最开心的事。父亲还有很多绝活,比如每到春节和别人进火时,很多人会请他去写对联,父亲的毛笔字远近有名。父亲的祭文也做得很出色,念祭文更是有模有样,所以村里有白喜事时,常常请他。
母亲虽然没有读过书,但她是我心目中最值得回忆和敬佩的人!她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是那些四四方方、足有四、五斤重的背篓,它们凝聚了母亲对儿女深深的爱。母亲用自己一生的时间和心血为她的儿女们无私奉献了一切!背篓成了我母亲的生命和她整个精神世界的象征。一想起母亲,我就想起那些曾经给了我们生活保障的背篓;一看到背篓,我就想起我最尊敬的母亲!
每次对父亲和母亲的回忆,都会让我激动不已,泪流满面。他们在我生命中如同两座精神丰碑,高高矗立。这种感情的体验,犹如春江流水,丰富并滋润着我的心田。
(注解:1、郎巴公:方言,口语,女婿之意。2:爹爹:方言,口语,父亲的意思)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