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与生态的城市
作者:袁无衣
题目很大,道理很简单。世间万物,息息相关,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表象是复杂的,本质是简单甚至是唯一的。
叶绿素与二氧化碳在阳光的加持下养育了陆地万物,微不足道但数量庞大的蓝藻哺育了几乎所有海洋生物(有例外,比如鲸落,比如海底火山口)。
地球上的物种何止千千万万,形态各异,习性不同,但所有生物的食物或者是能量来源都是以上最简单,最单一的光合作用。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人类无疑是这个生态世界的最高存在,从自然属性来讲,人类站在了食物链顶端。
然而,人类还有另外一种属性,叫社会属性。于是,人类创造了另外一种生态,随着社会的发展演变,有了一个新名词:城市生态。
先给一个定义,生态就是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
生产力非常低下的时候,人类几乎完全依存于自然。古语有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说的就是这个状态。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所谓农业社会,乡村,城镇,城市出现了。它们相互依托,来回流动,无论从经济上还是文化上都形成了良性互动,彼此依存。
某种意义上,农业社会从自然生态来讲,是人类与自然界最和谐,最合乎“道”的时代。
随着工业时代的来临,由于生产资料的集中需要大量的劳动力集中,人口大量的流向城市,甚至出现了人口上千万的城市,这在农业社会是不可思议的,这是一个“怪胎”级的产物。
在后工业时期,信息社会初步形成,千万人口的城市已不足为奇,比比皆是,两千万,三千万人口的城市也不在少数。
人类社会要生存要发展,要繁衍生息,要创造财富,就要形成良好的社会生态,这样才能长久的美好下去。
人是自然的产物,不是工业化产品,所以人类天生有自然属性。
阳光,空气, 水,曾经唾手可得,不花钱的必需品中的必需品已经成为城市中的奢侈品。
净水器是每个家庭的标配;一个低密度住宅小区要付出极其高昂的代价,为的是采光权;空气质量更不必说,从国家层面已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将来的代价更大。
这个城市病了!从一开始就有病。
“我们过的很好呀!灯红酒绿,繁花似锦,这个城市几乎可以满足我一切想象”,有人如是说。
没错,我想祝福你永远美好下去。
巨大的城市承载着庞大的人口,每个人看上去微不足道的需求或者是产生的垃圾,汇聚起来就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城市管理者们小心翼翼的维持着城市秩序,各种管道(自来水,污水,雨水等),线路(电线,网络等)道路(国道,省道,乡道,各种巷陌)像人体血管,神经网络一样复杂和尽责,来来往往,维系着精妙的平衡。
这种平衡使得城市显得紧张有序,充满活力,我们管这个叫城市生态。如果一切都在计划之中,还可以称之为健康。
我们总是有办法让城市的一切看上去或者使用起来和我们想象的一样。
为了城市道路不再尘土飞扬或者雨后泥泞不堪,我们的方法是能够硬化的地方全部硬化,城市洪涝灾害居然成为了常态,一场大雨就可以将路上上下班的行人淹死,非常不可思议。于是又提倡“海绵城市”,可是积重难返,杯水车薪。那一点点绿地,非常有限的透水砖就像是安慰剂。
城市边际的无序扩大和能源使用的集聚,使得“热岛效应”越来越明显。我们应对就是安装空调,凉爽一时的同时觉得夏天越来越炎热,越来越难熬。“口袋花园”,“街角草坪”的概念又漫天飞舞,妄图星星之绿,可以燎原,不知道每年的维护消耗的经济账能耗账能不能算的过来。
严重堵车已不是大型城市的专利,二线,三线甚至四线城市同样堵的不亦乐乎,屡创记录。城市规划的先天不足导致每一天的上下班成为一种灾难,按时回家成为一种奢望。高架桥,地铁所谓的立体交通也不再是一剂良药。
集约化的土地政策使得所有业态不得不最大限度的集中,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效率最高。
楼房越来越高,越来越密,单位土地上的能源消耗越来越大。所有城市的供给侧越来越集中,体量越来越大,都是动辄百亿的供给配套。每一次的停水停电足以让所有人如临大敌,如果是连续几天甚至会有世纪末大灾难的恐慌。
城市管理者如履薄冰的维护着脆弱的城市生态,积累了数百年的城市管理经验似乎可以应对一切。
加快处理市政事故的速度,增加关键部位的冗余量似乎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每一次节日或者其它原因的人群大规模聚集,都会调动相当数量的多个部门如临大敌,枕戈待旦。如果不这样,例如火灾和严重拥堵这样的小概率事件就会成为必然事件。
人群的高度聚集挤压,使得个体包裹外壳更加坚硬严密。家庭,职场,饭店,夜场等等,每个人被迫带上多个面具以对世人。
节假日,城市里的人群疯狂涌出城外,能在无人处拥抱下大自然作为辛劳了一年的最大奖赏。
修行成了每一个普通人的必修课,人们被迫将肉体和灵魂分离。肉体在一个庞杂有序拥挤不堪的空间苦苦挣扎,灵魂可以在另外一个空间自由飘荡。
城市的发展如一个不可控的漩涡,带走了周围所有接近它的物体。城市体量越大,吸力越大。所谓“虹吸效应”。周边的其它城镇乡村逐渐空心化,曾经的缓存地带“郊区”,“城乡结合部”已成为历史。
每看似解决一个旧问题,总会派生出来更多的新问题。解决问题的手段似乎越来越科学,先进,问题的问题是,城市犹如一艘到处漏水的现代化巨轮,我们总是在小心翼翼的发现漏洞,全力以赴的堵住漏洞,然而总有更多的漏洞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出现。
其实,生态除了环环相扣,生生不息的含义之外,背后隐藏的最应有之义是“自我修复”。
没有“自我修复”能力的城市生态,犹如一个靠输血和打强心针的病人,崩溃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城市管理者们总是从经济或者其它技术角度来分析和决定一个城市的人口密度及业态分布,“以人为本”整天挂在嘴上,确不知人为何物。
一个健康的以人为本的城市生态应该是这样的:首先是人口密度要符合人的心理需求,这个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肯定会有那么一个时期,我们不妨回头找找看。在某些地方也有不错的样本。
其次业态分布的均匀的,每天上下班如动物迁徙一般肯定是这里出现了问题。
在前两个基础上有强大的自我修复功能,这似乎还有一个制度保障问题,但这个毕竟是物质基础。
或者说,一个健康的城市生态应该是多个健康的社区生态,各种功能区域生态组成。同时,每个城市生态融入整个生态世界,真是一个理想中的大同世界。
然而,野蛮总是文明的终结者,英雄总是遭遇肌肉怪兽,理想中的有自我修复功能的生态城市远不如自带漩涡效应怪胎城市更有力量和诱惑。
上世纪大量的后现代主义影片中的城市是否是我们的必然宿命。
我们毕竟认识到了,也在努力改变,我们可以这样说:成绩虽然不大,但希望是有的。
也可以那样说:成绩很多,但希望渺茫。
结语:仅于此,献给城市中的每一个人,无论你是城市这台巨大机器上的一个重要部件还是一颗微不足道的螺丝钉,抑或你仅仅是一堆燃料……
来源:Enjoy英卓读书会
https://mp.weixin.qq.com/s/Qd_VOkiy4Ma8Ql8zgU9Xgg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