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家乡礼泉,有一种名不见经传的特色面食“劙面”,因其严格的工序,神奇的刀法、独特的调料,加之薄、筋、细、煎、辣、香等特点,色香味俱全,食后令人回味无穷。常听当地人赞美:“宁吃北牌劙面,不坐皇上席面。”,虽极尽溢美之词,但我认为一点也不夸张。
《礼记》曰:“天降甘露,地出醴泉”。据史料记载,礼泉古称寒门,传说为黄帝升仙之处。秦时,因县城位于泾水出山之口,故名谷口县。隋开皇十八年,因县境内有醴泉,泉水味甘如醴而改名为醴泉县。《元和郡县志》卷1京兆府醴泉县志载:“以县界有(后)周醴泉宫,因以为名。”清康熙《陕西通志》卷3载:醴泉“在县东南三十里,周数十步,深不可测。汉宣帝时涌出,闻其味如醴,故名。隋置县取此”。 《庄子.秋水》亦有记载:“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由此可见,礼泉山水俱佳。而礼泉又是缺水的,尤以北山为甚。村民世代靠天吃饭,生活饮水,或去十余里外的水沟取之,或凿水窖储雨水而用之。机关单位亦不例外。
那一年,镇上的供销社为方便吃水,决定请人凿一口水窖。舅舅因与供销社的人相熟,便揽下了这个挣钱的活儿。正好我那时学校放假,赋闲在家,没事可做,便跟舅舅一起去凿水窖。说好了凿一口水窖二十块钱,甥舅俩每人可以分到十块。为此,我兴奋得几夜没合眼。
凿水窖可是个卖力气的苦活儿,需要选好位置,先凿一个直径约一米,深约十余米的窖筒,再凿一个储水的大肚子。干活的时候,一个人用铲子凿土,一个人将土用竹篮、绳索吊上来,推至镇外的土沟倒下去,一来一回就得一炷香的工夫。
水窖凿好,还要从别处取来黏性较大的红土“锭窖”,否则盛不住水,下雨天积点雨水,没几天便漏光了。
为了省钱,每天早晚两顿饭我和舅舅都要回家吃,中午那一顿带两个馒头就对付了。镇上有一家北牌蠡面,每次路过那儿,看到老板将雪白的面条用筷子挑进碗里,撒上韭菜、蛋花臊子,浇上滚烫的、冒着热气的辣子汤,我脚下便走不动了。
关于这北牌蠡面还有一个传说。相传盛唐时宰相徐懋功奉旨出宫,为太宗皇帝踏觅墓穴宝地。一日途径北牌,人困马乏、饥渴难忍。巧遇铁扁担、王杠子二位侠士,邀至家中。其母以当地特有的劙面招待,徐懋功等人品尝后,赞不绝口,称之为绝世佳品,此后北牌劙面名声大躁。至今在五峰山一带仍保留着用劙面招待贵客的习俗。
我站在卖劙面的门脸前,眼巴巴地瞅着,舔着嘴唇。舅舅笑笑说:“走吧,等领了工钱,舅给你也买一碗吃。”我听了暗自窃喜。于是每天干活都格外地卖力,盼着能早点凿好窖领到工钱。
干活的时候舅舅问:“北牌村你知道吧?”我摇摇头。舅舅说:“就在镇北边的五峰山下。这卖劙面的老板姓彭,其先祖明朝初年迁居于此地。清代十户立一牌头,十牌头立一甲长。对村落居住零散的,通过编排每户发给门牌,十户为牌,立牌长,十牌为甲,立甲长。这村子因远居深山,且居住零散,位置居北,故而名曰北牌村”。
舅舅还告诉我,离北牌村不远,有一个朱马嘴遗址。东与庄头河隔沟相望,西与孙家嘴隔沟对峙,南依五峰山和瓦苗山。恰在两沟与泾河三川之间的坡地上。泾河南岸的东西两侧有红石崖沟和孙家沟相夹,形成一个突出的黄土台塬。南边有一个羊尾巴沟,到了冬天,一层层的冰瀑,像极了一条条洁白的羊尾巴,惹得城里的游客络绎不绝来参观。
20世纪70年代经考古发掘,在朱马嘴遗址先后出土过两批商代青铜器和陶器,有商式鬲、商式甗、假腹豆、深腹盆、直口罐、敛口瓮,以 及簋、壶、小口尊、红陶缸、大口夹砂罐。其形制特征与郑州、偃师、安阳的商文化接近,与漆水河流域的先周文化、关中地区的碾子坡文化及内蒙古高原南部地区的朱开沟文化等有着密切联系。
舅舅平素喜欢看书,我很佩服他知道得这么多。但我并不关心那些出土的盆盆罐罐,我关心的是什么时候能领到工钱,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北牌劙面。
好不容易凿好了水窖,到了结工钱那天,供销社的会计却不在。我和舅舅空欢喜一场,悻悻地出来。到了卖劙面的门脸前,甥舅俩站在那,瞅着老板将面粉倒入盆中,一边加水,一面揉面,把面中的面筋全部洗出,再揉压成面块,放置到一边醒上一会。待面醒好后,他用擀面杖反复擀压,切成细丝。切好的面,整齐地码放在案板上,等锅中的面汤沸腾,将白白的细面条下锅煮熟就可以浇汤食用了。
舅舅的手在口袋里摸索了半晌,掏出两毛钱说:“老板,给我外甥下一碗面吧。多放点辣椒、韭菜。”老板说:“你不来一碗?下苦人,出门在外不容易,可别亏了自个呀!”舅舅说:“就下一碗吧。我这还有一个馒头,一会给我舀碗面汤泡了吃。”
面端上来,我已顾不得和舅舅客套,端起来就吃。那种渴盼已久的滚烫香辣的味道,让我吃得酣畅淋漓,大快朵颐。我觉得,那就是我这辈子吃过的最好的美味了。
如今舅舅已经走了好多年了。我想,如果他还健在的话,我一定要请他美美地吃上一顿北牌劙面。
作者简介:贠靖,陕西省作协会员,专栏作家,曾在《莽原》《短篇小说》《小小说月报》《新作家》《报刊荟萃》、中国作家网、作家网等发表中短篇小说、散文、诗歌数百篇,作品编入多部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