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五月,走进隆兴白露窑

何水长2022-06-09 16:45:02

       夏日阳光,如银辉洒在葳蕤的藤枝上,崇山峻岭叠翠翻浪。我们怀着无比的期待与向往,再一次走进了绿树成荫奇特优美的世外桃源白露窑。

       我已是第四次走进这神奇富饶而令人神往的地方。

       白露窑,距县城五十公里,地处武都县东北隆兴镇西北韭山脚下。登牛蹄关,过包峪寺,随隆兴河水逆行至杨家沟,穿越十里峡谷,方可领略白露窑的的前世今生。

       白露窑是养育了刘、张两家千年的美丽富饶的福地。

       旭升于2022年5月22日,邀请了一行朋友,追寻红军走过的足迹,察看高岭黏土烧制的陶罐器具。领略家乡的桃源胜景。体验烧制陶瓷的火窑装置。领略奇秀山河,锁钥绝壁,沟峡飞瀑,乱石穿空。

       迎着晴朗的阳光,向大沟沿峡谷一路走一路看,听旭升讲说神话传说,寻觅古圣先贤的足迹以及红色文化遗迹。

       五月,盛夏炎热,沃野催熟。绿水桃源呈现在大山深处。潺潺清波滑过银白色的鹅卵石,鱼儿翻滚,隐没在深潭大缸中。晶莹透亮琼玉甘甜的溪水,是大地母亲的甘甜乳汁,是隆兴白露窑流出的清凌凌的慈养大水坝人生命源泉。

       据说有两个地质家,从沟外一道门一道门考察发现了九道门。九道门里奇峰怪穴,各有千秋:王翻山错落矗立如两大将军前后次第把守;大安坪山湾稍微开阔但对着阳蔡沟和阴蔡沟,两边负势轩昂,绝壁林立;三眼洞逢雨飞瀑流泉,奔涌沟涧;新路上常被沟水冲毁而依山湾沟边砌石筑起的路面常常是新的故而名之;旧道里让过沟的击水冲击不毁,高崖筑石牢固护持而名之;高崖上,壁立千仞,此处有鲁班挂灯的灯台处,鲁班榨油的石碾盘横卧崖底,鲁班婆姨缝衣台空位让贤。有乱石滩滚煮鼎锅似的乱水眼喷涌。其余山崖两边老马高坡洒尿、流水冲过半腿河、悬崖展露的猪脸台、刹架驮货的卡驴处、崖壁上鲁班洞、鲁班养蜂蜂槽崖、大潭饮马池、通向韭山坡的将军巷,驻守沟门的八爷洞、贮藏野果食物的干崖窠、溪水冲激形成的岩缝龙口、龙潭,从山岩形成的喀斯特岩洞龙洞处,大河坝鲁班夫妇坐在沟中歇息留下的石窟脚印处 他们起身弯腰伸展臂膀如二龙戏珠岩石陵,独立石柱矗立山坡如将军守门的景观柱,这里处处天造地设,各种奇形怪状,让你真的可要异想天开浮想联翩了呢!

       白露窑的大沟,丈余宽峡谷,沟峡九曲回环。十里峡谷乱泉涌流,真是岩壁有老马飞溲,石滩狂舞,鼎沸开锅,岩缝喷流,碧玉柔枝缠绵旋窝,花岩河滩金沙闪光。绝壁对立南北,古松青岗咬定青山,翠叶披挂藤枝繁茂,负势高天陡峭耸立,逶迤蜿蜒犬牙交错,卧牛奔马群兽劲烈。壁立封路,设卡关门。航空俯视,崤函模型,茫茫深谷,乱石穿空。娥眉飞鸟愁攀缘,鸿雁南去迷云天。

       这条大沟,我上初二时走过。连夜行走到韭山坡打韭花菜,下午返回时就是从白露窑对面的上沟山湾走下来。从沟中往出走,我们五六个少年,高唱着“红军不怕远征难”,不敢看高耸陡峭的壁崖。沟中乱石横卧,从沟底的河床石垒中寻找路径,脚趾头都被  碰的鲜血淋漓。那根本没有路,刚从沟中踩出一条路径来,一场暴雨或者风雪,沟中乱石头就又如酒席场上的横七竖八的凳子,纵横错位了。两边高崖上飞流裹挟着泥沙石头,上游山坡沟壑浪卷卧牛石顺沟翻滚,这条大沟就是石摞滩,窑上村民只能是天晴才能出入大沟中。在常年的困难面前,前人还是找到了克服困难的办法,水走弯弓形,除了几道沟中必须越过而外,总有两边山崖下沟水冲击不到的地方,先民挪石砌路,一段一段的石砌路稳固了下来。白露窑人的骡子那是最有名的。八十年代我同学都为我们家碾了一季的麦子。那铁掌马丁,鞍鞯驮架,是家家户户必须的工具。更原始的遗迹,至今都有鲁班挂灯榨油的碾盘遗留。百十丈绝壁高崖直立沟北道边,前面筑起院场,菜籽、大豆、核桃和各种野果籽实,都可榨取油脂,即可以食用,也可以晚上照明。所以半崖上,那挂灯台似乎正在烛亮白露窑环山村落啊!

       其实,白露窑也是富有神话色彩的。刘兰飞(我同学)的母亲讲述说,老人们传说,先民来到大沟开荒耕种,采摘野果、捕获野兽,挖土制陶,就是这里相对比较高,阳麦比小麦种得多,白露后才能收割完呢。可是从六月开始碾场开始,老人们每天将麦捆摊在土场上,架上鲁班留给村民的白碌碡碾上几十转,不管你摊多少麦子,或者就把草摊在场里,只要白碌碡碾上一回,起场后,簸箕里都能装起十担粮食。终于人们发现了这个秘密,白碌碡的夹耳子的两边的窝蹄眼子往外边流粮食呢,只要你碾场转动白碌碡,它就源源不断地悄悄流淌粮食。可是一天,有一个美丽的少妇很好奇,竞然坐在了白碌碡上,突然,所有人听到周围的山石轰响,一时天旋地转,当人们清醒之后,那个女人化作小姑娘,头上彩蝶飞舞,姑娘翩翩起舞,头饰金耳坏,手提陶瓷罐,口里唱着歌谣:白露窑上金米好,子子孙孙用不了。若待飞瀑银车到,各家财宝堆山高。各家财宝堆山高…财宝堆山高…堆山高,姑娘翩翩起舞,伴着歌声飞上天去了!

       人们为纪念姑娘,就把她坐过的白碌碡搬到烧陶罐的窑门上,外地人来到这里购买陶制缸罐,就说到白碌碡窑上去装货什么的,这样远近闻名,都知道,就将村庄叫成了白碌碡窑。庄稼收完,白露过后,和黏土,制陶罐,没有雨了,点火烧窑,官员祝福,村民欢呼,人们高呼着“白露开窑了,白露开窑了”,说者无意,听着有意,村人长者,向众人说到:听大家的欢呼声,很是吉利!听从刘大人的建议今天将村名正式叫作“白露窑”,这像我们每个人名字一样,顺口响亮!好不好?村名都说:好!兰飞的母亲讲述着,脸上的笑容满面,仿佛她就在现场一样。原来大庄上面都有碌碡庙,纪念姑娘呢,现在啥都没有了。

       而今,现代文明,终于在通车几十年的大沟土路上铺满了水泥沙子,光滑硬朗的大道通向遥远的世界。家家户户的骡子大都变成了小轿车或三轮车。我坐着旭升的小车,仰观半山腰如玉带缠腰似沟渠,或者叫作“三分区”,那是五八九年,大炼钢铁时,设计把白露窑的水要引到安化北峪河去。工程已经完成了将近一半,不知什么原因,在大沟靠南面的山岩上只留下了白晃晃石渠。旭升说,如果,将那个水渠整修连接,可以在上游引过来碗粗的一股水,可以在大沟半崖上把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变成现实,打造成人工瀑布。现在悬崖上的工程主要是几处沟涧跨度大,架设钢管,可以引水过涧。开设几十处人造瀑布,可让大沟变成花果山。沟底筑坝造湖,层层递进,清潭倒影,飞流喷沫,声轰沟壑!夏日,这里是天然的浴池。冬日,更是滑冰的天堂。

      我们正在欣赏南山的美景时,寒喜说,天眼水泉!旭升说,那就是乱水眼!我们走过去,几十股溪水喷涌而出,那就象是武都姚寨沟的老水眼,象是三江原上的雪水眼,高涌两三尺余,如大鼎滚沸。旭升说,这是鲁班坐在这里喝水,这崖上面有一个平掌,一只脚已经踩到沟边,在大石头上留下深深的足印:鲁班脚印!硬化路面时拐了个弯,留下了鲁班脚印。神奇莫测啊!

       相传,鲁班追神牛,神牛在犀牛潭起身,一脚踩在了牛蹄关,鲁班从大沟进去怕是走错了路,据说他们都到伏羲崖去了!鲁班抽烟磕出来的烟灰金光闪闪,在白露窑的北山上留下无数金沙黏土泥金银铜铁锑。

       这是白露窑大庄父老先祖的福德。走进大村庄,寻踪千古,茫茫无际!

      千百年前,这里是古老的原始森林,成为从大槐树下迁徙到这里的先民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聚宝盆。白露窑的刘、张两族人开荒耕种,砍树造屋,几百年来都向北峪河川运输柴棒木头,终于到了五八九年时,筑炉,炼铁,毁林烧石,森林砍光,猎杀野狼、豹子,黑熊、香子,野鹿,野鸡山兔,那就是白露窑毁灭性的灾难。

       刘、张两族的先人居然在一次偶然中发现了这里的黄泥土富有黏性,这为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各种困难,提供了可能。他们知道中原早就发现的制陶烧瓷的技术。陶器制造,在中国有一万五千多年之久。从出土的陶制品考察,古人在7000年之前已经掌握了高超的制陶技术。生活在秦皇故里的西汉水流域的先民肯定早就掌握了制陶手艺。用白露窑的黏土烧制陶瓷,又把技术推广给所有人烧制陶瓷,经过高温焚烧,不融化,不裂变,冷却后会发出银铃般的响声,可以盛水盛油,还可以煮酒烧汤把烧制的陶瓷运到外面,或者引来商人驮运到山外面去,他们在世道不安宁的环境里找到白露窑四面环山,而且只有一个大沟顺水可以走出山窝的这样一个世外桃源,土地肥沃,树木茂盛,修房盖屋,从事生产,就地取材,自给自足,喂猪养鸡,骡马牛羊很快会成为家庭的食物资源或者劳动力的依靠。当他们需要生活器具,先民的智慧就会转变成他们的创造力。现在又熟练的烧制陶瓷了,何况从明清移民到西北的中原族群,本身就拥有最先进的生产生活的智慧技能和具有工匠智慧,迁徙到白露窑的刘张两家先祖很快会在生产实践中发现的黏土和水后具有可塑性,可以捏造成一定的器具形状;一定知道用火烧制之后,又变得更加坚硬。变硬的这些土块不但更坚硬,而且不变形不透水不干裂。在这样的现实生活中,白露窑便开始塑造和烧制成型的陶器盆罐。

       据村上的老人说,过去几家都有窑,相互帮助,北山采黏土,骡子驮下山,倒在大场里晒干,好比麦子收回麦场,用碌碡碾细,这好比收麦子碾出来粮食、晒干、磨成面啊!黏土必须晒干、碾细、磨成面。侍弄成细粉,又和入水,蹂成面团似的,一节一节制作好陶皮,晾干后才能将缸、罐、坛、盆的不通部位的肚、项、底进行连接,这是绝密的技术手艺,外人难以掌握。旭升说,在他们村上的老人说,那是最神秘的,好多手艺村里人已经无人知晓了。

       现代文明的进程,已经让白露窑的制陶手艺销声匿迹,烧窑的大场里荒草荆棘,树木横生,窑体如无人看管的荒茔老坟,高温烧土化成朽尘。制陶文明随着铁器、塑料的广泛运用,它的生产意义,只能日落西山。

       江山代有人才出。这里很多人走出了大山,也有在家乡坚守不移的。

       我们看到村中土蜂比较多。旭升说这是村中第一批退伍军人七十年代的高中生刘珍珍养殖的四十多合土蜂。从2016的第一箱,发展成有规模的养殖,年收入也是很可观的。刘珍珍说他的蜂蜜一半送给战友亲戚了,可是他们把什么都给他寄来了。有的通过战友,一部分邮寄到全国各地去了。他曾当过七年铁道兵,现在退役后的战友建有微信群。他说明后两三年可发展到一百到一百五十箱蜂。一箱土蜂蜜的产量按二十斤算,一斤六十元价钱计,那总营业额为18万元。这是致富最基本的途径。

       我们说那你的生活真的比蜜还要甜了!他爽朗地笑着说:甜得很!兄弟成家了,我感觉才是比蜜甜呢!原来这个刘珍珍,高中毕业在村上当民办老师,那年参军当兵,因家里兄弟小,干了几年退役回村又当了八年民办老师。九十年代,都下海经商,他一月领上四十元,养活不了自己和全家。那时村上发现了金矿,就在村上北面的順自山(也叫阳山)。他很快放弃了民办教师,投入到泡金的大军中。开始,凭借着他高中化学学得扎实的基础,挖出来的金矿加入多少盐酸,可以节省成本,做得风生水起,得心应手。很快争了几万块钱。但又要投入生产,扩大规模,但对金矿的品位,金脉的分布走向的把握,这就复杂得多了,一个山口打进去,打不到金脉,就打不到金矿,没有高品位的矿石,那是练不出金来的。用比较低品位的沙石浸泡沉淀,成本高,多少池子都是亏本。几年来都说他们挖出来了不少金子,但取过投资材料费用,根本没有赚到钱。后来又要给兄弟成家,自己一心扑在挖金挣钱上,倒把自己终身大事给耽误了。随着年岁的增大,更不好成家了,一晃几年,为父母,为兄弟,舍弃自己的婚事,专心帮助两个兄弟,还清了挖金转借的账务,和村上的其他人一样,又出门干起打工的营生,上新疆,下广州,挣多挣少都为两个兄弟修房盖屋,添置了家具。眼看自己花甲已过,在外已无用武之地,他决心回家创业。政府提倡种植养殖,他想种植,成本比较大,野物侵害严重,自己也无力法耕种了!只好选择养殖业。他考察这里野花满山坡,特别是河道、沟坝、北山到处是桃花、杏花、梨花、牡丹花、刺玫花、格桑花,菜籽花、韭菜花,家花野花,春天到来,这里便是花的海洋。尤其是近几年来,人们大都不种植农作物了,也很少用农药了,鲜花朵朵,绿色环保,蜜蜂在这几十里的四面环山的白露窑采花酿蜜,不需飞到几十里的山外去。我们看到那凌乱的蜂箱问,人家的蜂房都摆放的整整齐齐,你这样安置多不好看,显得很乱啊!他说,哎,那不能让眼看着整齐舒服,那要让爬山涉水,采得满身花粉的蜜蜂很快找到家门,必须凌乱拜放,才能让蜜蜂更快辩识自己蜂房家门呢!

       群蜂万万,自有家门。大千世界,灵犀相通。

       现在,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了,休闲娱乐,家庭装饰,庭院布置,特别是城镇生活质量提高后,亭台楼阁,要让人精神愉悦,更需要大量的景观造型。窑上年轻人张玉强,自己栽种培植了黄杨木,古树根雕等各种盆景造型,在他的盆景园区已是蔚然可观了。你看那顶天立地冲天柱,伞盖如云,左拥右抱,似乎手插腰间的大将军,那树冠朽空留有一边树皮的的楸子木根茎,移栽园中,树皮发芽,葱绿一片;有的歪脖伸腰,盘腿举膝,托手抚摸,有的是瞒天过海,茎枝伸出盆外,侵占低空,有的似夜走麦城,独辟蹊径,寻求合作!有的如淑女,优雅娴静,婷婷玉立;有的如俊彦帅气,负势轩昂,玉树临风,各种造型,应有尽有,这是大自然赋予的神奇的属性,更是人类心灵手巧的结晶啊!

      玉强指着一株黄杨木盆景说,这是红军分田:一根正枝向上直升,从中间斜出一根枝条,枝条上又长出枝条密盘成伞盖,左右错落盘旋,一树三朵,美其名曰“红军分田”,或者“红军挑水”,这是白露窑,进行土地革命时,分田做的长长的三角尺,一边的立杆很长,两头连接,可折叠成角尺,像圆规一样能走大步,划分田地很快,解放后为纪念很多红军经过隆兴白露窑的红色文化精神,玉强别出心裁为盆景赋予红色元素,有的赋予陶瓷元素,很有文化意蕴。有红军挑水,展现军民一家亲,这个有制作盆景的,也有在五十年代烧制在陶罐上的。刘兰飞的母亲说:她叫大妈的老人看到从阳山下来的背枪的人,衣服很烂,已无力气,在半山上上坐着,不进村子。最后村上的老人过去盘问,请他们到各家各户,窑上人拿出衣服,妇人女子为衣衫褴褛的军人缝补衣服,做饭吃,有的已经病得不轻,给他们吃药看病。这个大妈的儿子后来到医疗单位工作,老人一直记着,他们为红军做饭、看病、缝补衣裳,在白露窑歇息了好几天,红军身体好一点后,为几家屋里的水缸挑满,院子的柴火劈了一大堆,骡马的草料轧了好几捆,能吃几天。大妈说,这些都是红军临走的晚上连夜干的。他们好几天都没有吃饭了,歇息了几天后有了精气神,又要准备寻找大部队,为报答村民,拖着孱弱的身子为恩人作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大妈说,他们知道红军要走了,他们也连夜赶制馍馍,几家人做几百斤面薄馍馍。那种薄馍古已有之:用大瓷盆盛好面粉,水烧开,将面粉汤成半熟,和酥软,大坨面团,一次切碗团大的面疙瘩,擀成竹筷厚的薄饼,麦草烧红的大锅两翻就熟了。一小时可以做四十张,可以作一百斤面粉,四五个人做,只需烧开水,和好面团,擀开下烙锅,都是很容易的。人民为了纪念红军真心为民谋幸福,在五十年代烧制的陶罐上,他们烧制了红军挑水爱民的制图,红军头戴五角星帽徽,领口竖领章,腰勒皮带,背枪挑水,栩栩如生啊!

       好啊,吃水不忘挖井人。解放后,六十年代,几个红军到隆兴乡寻找老人,可他们有的已经去世,有的进城了,没有找到,但是这里的老人们心中都知道,红军是真正为人民谋幸福的共产党的军队。

       看到这里,我们告诉张玉强说:你的谋划发展是有前景的,如果把你山乡荒坡变成大片成规模的盆景花园,几十亩、几百亩,白露窑的陶瓷厂就可以开窑了。它只为你的盆景烧制大缸盆,一个几千元,或者上万元,没有运输成本,你的盆景更有利润。

       午阳正从韭山射向大庄。上坝沟中碧树掩映,下坝大沟翠峰锁钥,东望重峦叠嶂,西眺韭山茫茫阻挡云天,北观,岩石磊磊负势高轩,驱车离别,三峡崤函,日影漏线。溪水留恋,回望书赋,一作纪念。

       夏周先秦牧马庄,远古悠悠物史昌,两汉三国古战地,两晋仇池氐杨王,五胡骑射陇蜀强,李家雄霸三百唐。西夏辽金宋元斗,汉水流域作前方。翻穿皮袄赶旱船,看灯花儿满河川。元明迁徙西北去,躬耕陇亩熄战伤。 槐树子孙迁徙此,寻得桃源躬耕犁。北接西礼汉水间,南距桓水绕高岩。涓涓细流归汉水,飞泉瀑布游鱼翻。登顶韭山望陇南,珠峰雪域最高端。米仓魏巍托白龙,仇池悠悠壶底天。冬去隆昌嘉陵急,西挺岷山十万年!进得大沟九道门,峰峦叠嶂对侍尊。高崖石槛盲肠湾,百亩良田抱环山。大水河坝后宋川,白露窑上西北端。金矿黏土烧陶瓷,家户手艺尽失传。若将沙土烧制罐,规模技术景德先。踏着红色足迹路,奋斗打造旅游村。中蜂养殖刘珍珍,四五十合有规模。孝爱友悌献真心,四方花蕊酿蜜甜。玉强能人好青年,修务盆景审美先。黄杨玉树临风美,万余价值最吃钱!开车翻过牛蹄关,左拐大沟到桃源!避暑休闲好去处,绿树成荫夏日欢,感念旭升为故园,多次拍照搞宣传。摄影保护鲁班印,考察地名追续缘。期盼振兴圆梦日,十里九门瀑布川。大沟深潭碧玉镜,峰峦如聚浪翻天。我本故乡隆兴人,白露窑上足迹真,韭山坡上捋韭花,北山金矿下洞崖。乱石沟中观石印,水泥大道车轮欢。陶瓷古镇营业日,催促旭升再赏玩。胡言乱语随性说,学照古人赋歌言。


                                                                                                                2022.6.8于武都


       作者简介:何水长,网名水天沧浪。男,汉族,系甘肃省陇南市武都人。汉语言本科学历,高级语文教师。武都区、陇南市作家协会、陇南诗词学会会员,中诗报会员、甘肃诗词协会会员、现代作家协会会员。诗文散见于《作家网》《甘肃诗词》《金银滩文学》《陇南文艺》《陇南诗词》《武都文艺》《乡土作家》《岭南作家》《诗天子》《秦州微刊》《广西诗词网》《中国诗歌报》等纸刊及网络平台。

纯贵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