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来历大家都是知道的,至于何以叫作“端午”,或许很多人不甚了了。《风土记》里说:“仲夏端午。端者,初也。”每月有三个五日,头一个五日就是“端五”。古人习惯把五月的前几天分别以端来称呼,元代陈元靓《岁时广记》云:“京师市尘人,以五月初一为端一,初二为端二,数以至五谓之端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
我小的时候,没有过过端午节,也没有吃过粽子。这个节日,这种食品,还是我外婆告诉我的。我外婆是四川南充人,她说她的家乡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还要在嘉陵江里赛龙舟,赛龙舟的时候,每条船上的选手都会高唱川江号子,以加油鼓劲。外婆说着,就操起川腔川调唱道:“五月龙船下河坝吔,嗷嚎,花儿红!”又说,解放以后,歌词最后一句改了,就再唱道:“五月龙船下河坝吔,嗷嚎,新中国!”
那时间,粮店不供应大米,糯米就更见不到了,虽然我外婆会做粽子,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开始在武都城里定居生活,才吃到了粽子。而今我已年逾花甲了,却始终没有端午节的概念,不把端午这一天当作节日看待;我想,我的同龄人大都是这样吧?端午节是一个约定俗成的传统民间节日,其历史之悠久、流行之广泛、深深地根植于大众的生活习俗里,的确值得探讨。
端午节的起源,主流说法是因战国时期的楚国大夫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民间为了缅怀这位忠君爱国的伟大诗人,而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而这些说法又都很难令人信服。民间习俗的形成,是文化传播的结果,是地域文化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相互包容,但又固守自己本质属性和鲜明特征的结果。
如果说,端午节是由楚国民间为纪念屈原而起源的,那么它就是楚文化向外传播的结果。我们不禁要问,楚文化有如此强大的辐射力吗?倘若没有官方的强力推动,仅仅依靠民间的途径,是很难在辽阔广袤的中华大地上形成一个统一的节日的。而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们,会为了纪念一个与朝廷格格不入、自绝于国家自绝于人民的“三闾大夫”,而专门设立一个大众化的节日吗?很多的事情,人云亦云,也就马马虎虎的接受了;一旦深究,就有了许多的疑问,就会觉得一些论定并没有盖棺,还有很大的探讨余地。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中秋节起源于民间,没有政治色彩,只是纯粹的狂欢、祭祀、庆祝丰收的内容,也就得到了皇家宫廷的认可,这种由下而上的影响,再由上而下的推动,就成了全国性的、大众化的、约定俗成的节日了。以此类推,端午节的起源与形成,被并列为中国的四大节日之一,应当是另有原因的,起码不会是为了纪念某个政治人物、被涂抹上了政治色彩、一定程度上反映代表着民众政治意愿倾向而产生的。
从南方一些地域赛龙舟的民间活动来看,端午节具有民间体育比赛、民众狂欢的性质,有人从这种活动,联想到屈原投汨罗江自尽以后,楚地民众驾船寻找打捞其遗体的情景,便想当然的断定,赛龙舟便来自于此。寻找打捞溺水而亡的人的遗体,是一件悲伤的事情,何以会出现喜庆、狂欢的情景和情调?据说,湖南汨罗县的龙舟,前装龙头,后置凤尾,凤尾是用包有红纸的竹篾成扇形插于船尾,如雉尾一般,也可称为龙凤船。龙凤船,似乎是龙船与鸟船相融合后留下的痕迹。这是多么喜庆、彩烈的装饰,哪有悲吊的气氛?
再就是,艾、菖蒲和蒜被称为“端午三友”。在这个节日里,绝大多数地方都有采艾叶、在门首悬挂艾叶,采菖蒲、饮菖蒲酒,悬挂蒜头、食用大蒜等习俗,这又与避邪祛病有关。古时候人们缺乏科学观念,误以为疾病皆由鬼邪作崇所至,于是,端午节这天,人们以菖蒲作宝剑,以艾作鞭子,以蒜头作锤子,又称为“三种武器”,认为可以退蛇、虫、病菌,斩除妖魔。江南地区,通常是在节前,便把菖蒲切碎,伴上雄黄,浸入酒中,在端午节饮用,亦是驱走虫蛇、防治病害的意思。
我们陇南,民间也将端午节叫端阳节,农历五月初五这天,吃粽子,喝雄黄酒,到山坡上采来艾蒿,挂在家门上,有驱除蚊虫的作用,亦可以用来避邪;还给孩子手腕脚腕拴上五彩花线绳,吹柳笛。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因而,节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应劭的《风俗通》则记载:“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命辟兵缯,一名五色缕,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五彩丝不是五彩缤纷的花色丝线,而是确定了的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的丝线合并成的缕索。至于何以要吹柳笛,颇费考证。
我国北方各民族从来没有端午节竞渡的习俗,更不知道南国汉族还有一位爱国大诗人屈原。但北方人也过端午节,并有端午节庆游戏“射柳”。据说,这项竞技活动在辽时便已出现,一直延续至清末。驰马射柳在端午节清晨举行,先将柳树干中上部削去青皮一段,使之露白,作为靶心。然后参赛者依次驰马拈弓射削白处。射断柳干后驰马接断柳在手者为优胜。《金史•礼志》:“金因辽俗,重五日插柳去地约数寸,削其皮而白之。先以一人驰马前导,后驰马以无羽横簇箭射之。既断柳,又以手接而弛去者为上。断而不能接去者次之。每射必发鼓以助其气。”至明代,是把鸟雀贮于葫芦中射之。这种节日竞技相沿成习,直至清末。那么,吹柳笛是不是驰马射柳这种习俗消失之后,改头换面的另一种延续呢?
粽子似乎成了端午节特定的食品,但粽子这一食品的出现,在东汉以后。这说明了,楚地民众往汨罗江投粽子以飨屈原的传说,是后人演绎的。最早出现的端午时食,应属西汉的“枭羹”。《史记•武帝本纪》注引如淳言:“汉使东郡送枭,五月五日为枭羹以赐百官。以恶鸟,故食之。”大约因为枭不易捕捉,所以吃枭羹的习俗并没有持续下来。但端午的主角粽子,在稍晚的东汉才出现,直到晋朝,粽子才成为端午的应节食品。《风土记》:“五月五日,与夏至同,……先此二节一日,又以菰叶裹黏米,杂以粟,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熟。”同时又有另一种端午节食,称为“龟”,也只在晋朝昙花一现,随即销声匿迹。只有《风土记》中称为“角黍”的粽子,因为附会在屈原的传说上,千百年来,成为最受人欢迎的端午节食。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这是旧时流行甚广的一首描写过端午节的民谣。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端午节的习俗大同小异,而端午节吃粽子,古往今来,中国各地都一样。如今的粽子更是多种多样,璀璨纷呈。现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壳包糯米,但内含的花色则根据各地特产和风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圆粽、肉粽、水晶粽、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咸蛋粽等等。
在端午节到来之际,亲朋好友之间相互馈送粽子,也是民间的习俗之一。在粮食缺乏的年代,粽子的确是上好的食品,是很稀罕的。现如今,天天如过年,顿顿似过节,粽子已经成了常见的家常食品,仅仅用来品尝而已,相互馈送得多了,一时吃不完,就会造成浪费;且粽子性沉,不好消化,吃多了会在肠胃里停食。现在,民间过端午节已经愈来愈趋于简单化,吃一顿粽子,挂一束艾叶,仅此而已;给孩子们手腕上拴上五彩绳,已经不是为了长命避邪,仅仅是图个好看、新奇,让后代们有一种过节的感觉罢了。国家将端午节定为法定节日,体现了对传统民俗文化的尊重与传承,是改革开放、注重民生的德政,值得称道。
作者简介:娄炳成,男,甘肃省陇南市人大常委会退休干部,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曾担任过陇南地区文联专职副主席兼秘书长等职,从事文学创作近50年,在报刊杂志、文学网站发表小说、散文、戏剧、红学评论、文艺评论等作品300万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