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近清明节,心沉沉地阴着,且越来越深。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代杜牧《清明》的诗句,不知道打湿了多少人的离愁别绪。乡愁,像一杯粘稠的米酒,正在逐渐漫洇了我的身心。我不由得遥望故乡,遥望那个柳枝悬挂着夕阳的小村,那个黄土堆成西岗的小村,想起远在小村的西岗上安卧尘下的父亲,便一遍遍地怀想父亲一生的流光。
在小村的南三里多地,有一条潺潺的小河,叫昆都仑河。河水很细,若一条丝带,却常年不断流。这条河是小村人的依赖,因为它可以灌溉河滩的田地。夏天水大的时候,有时也很迅猛,尤其是发山水的时候,小河暴涨,带走很多泥沙。大多数的时候,河水很静,河面明亮得如一条钢轨。河里有小鱼,小河蚌,偶尔也可以见到虾米。这条河是祖辈、父辈以及我自己的成长摇篮。因为河畔上有我们的耕田,有我们劳作的汗水与希冀,更有年年丰收的满足与欢欣。
走西口的五世祖,从山西河曲移民到河畔小村定居,从清末开始,我们族人一辈辈耕种河畔的土地一直到现在。他没有想到,他一个人从口里出来,不仅留下了一族百丁的兴旺,同时也留下了儒家文化的根基。虽然他目不识丁,穷困潦倒,但是儒家的教化却铭刻心间,成为警示后人的垂范。
常记得我约七八岁时,有天晚上,祖父在烛火摇曳的小茅屋中,教育我的四爹写信的礼仪。信件的格式非常严格,祖父口述,四爹依循书写,我窝在被子里盯着墙上的人影狂想人影里的世界。古代信件,都是竖写的格式,虽然现在改为横写,但称谓,客套,寒暄,遣词造句,正文规则,末尾致敬,署名,日期都极为细致,有着不可逾越的规范。说真话,祖父这套写信的教学法,比语文老师教得好。一封信写毕,信的写法已经传授给四爹,同时,也给我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
祖父极爱交友,他有好几个蒙古族把兄弟。他们每年都从山里来探望祖父一次。每次都要蹚过那条小河,从南山带来新鲜的山货。祖父把打下的莜麦、荞麦,小麦等粮食分给他的把兄弟,并且要与他们喝一顿大酒,说些掏心窝子的话,然后依依惜别。祖父会告诉家里人,“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明中施舍,暗里填还;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之类的名言,并要全家人牢记在心。
父亲,生于建国前夕,历经社会变迁,固穷独善,温厚端正,深得儒学濡养。父亲一生奉守知足常乐,安贫乐道,追求精神上独立超然。常记得每到过年,他喜欢用毛笔撰写一幅对联——“知足者常乐,能忍者自安。”那时虽不知这联语有何深意,但觉得父亲喜欢,必有其道理。后来知道这是《名贤集》里面的一句处世修身的名言箴语。是让人减少欲望,安贫乐道,坚忍不拔,恪守清操。综观当世之人,汹汹然奔名利而去,唯恐财富少于别人,面子损于别人,地位低于别人。机关算尽,绞尽脑汁去谋取利益,攫取财富。一朝失算,身陷囹圄,到头来,弄个竹篮打水,黄粱一梦。修身首要在于止欲。欲望是德行的大敌。欲望大了,修行方向就会偏离正轨,行为处事就会失去准绳。当然,止欲不是止步。不是停步不前,安于现状。相反,止欲是控制自己的私欲,不使它成为思想精进的羁绊,不使它成为干扰事业发展的纤绳。每每想到父亲的话,越发觉得此中真味,含金藏玉,乾坤阔大。
父亲一生从教,授业数学,誉满学子。凡他教学过的学生,对他的教学方法和课堂气氛都赞誉不绝,以至于多数学生今已白发苍苍,对他的数学课念念不忘。父亲一生喜欢数学,钻研不辍。尤喜《周脾算经》和《九章算术》。他有四个红蓝皮的笔记本,里面都是记载在古代数学的问题。而且自己的心得体会都写在题目的下面。现代数学的很多问题都可以在古代数学中找到相似或者符合的题目。所以有了古代数学做底子,现代数学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而且,古人的数学和语文是不分的,古人做数学,必得要写得出好文章才可。古代的数学,都是文采斐然的华章。读懂古代数学,必要有很好的古文基础。所以,父亲也特别喜欢钻研古文,尤其喜欢《名贤集》。此书汇集孔、孟以来历代名人贤士的嘉言善行,民间谚语,有不少涵养人格底蕴的儒学精华。父亲能熟记其中不少名言。尤其是旷达致远,修身立德的箴句,父亲爱若珍宝。“与人方便,自己方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寸心不昧,万法皆明;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知足者常乐,能忍者自安……”等常在嘴边挂着。尤其是“忍”字,父亲一生恪守笃行,虽身处逆境而不悖。他的“忍”哲学,不是某些人肤浅的忍耐,忍让,忍受,忍到一定程度或者时机,会反弹,会爆发,会重新找回自己心灵里丢失的平衡。这样的“忍”是虚假的,是暂时的,是隐藏了本心的“忍”。而父亲的“忍”是律己,是精进,是修身。困难环境,他忍受不公,但心胸豁达,乐观待人;面对误解,他不争不辩,和颜悦色,“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对待弟弟妹妹,全力呵护,无怨无烦,无私奉献。对待邻里和同事,他也以“让”为尺规。他喜欢“六尺巷”的故事,对清朝张英的品格颇为近乎崇拜。
父亲对待学生,常常倾尽全力地呵护与关怀。记得一位叫红梅的中考落榜生,是父亲教了三年的学生。八十年代,初中生如果考不上高中或者中专类学校,就面临着回乡劳动,成为有文化的农民。这位学长不甘心命运如此沉沦,立志要复习再考。父亲深受感动,就说:“既然你坚持要考,那就我帮你补习吧。不过,你家住在山里边,我不好关照你,你愿意住到我们家里来吗?”于是,学长住进了我们家里,整整半年,除了周末学长探家,父亲总是在帮助她补习。后来她如愿以偿,考上了中专学校,有了自己想要的前途。
父亲对孝道极为重视。孝在父亲心里,就是一把恒久的尺规和扛在肩头的使命。祖父对孝的教育极为严苛。祖父虽然是农民,身体常年抱病,但讲起孝道故事,却如数家珍。直到今天,我七十一岁的二爹还记得祖父讲述“黄香温席,子路负米”故事的情景。中华民族之所以几千年文明生生不息,没有中断,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孝道的传承。孝是中华文明的精神图腾之一。无论贫富人家,孝道的精义作为家风都要口口相传。
对于什么是孝,父亲以身体力行作出了最好的回答。
六十年代的农村,家境贫困是普遍现象,而我家尤甚。为了改变穷困境遇,祖父决定培养一个读书人出来,使命自然落在我父亲的肩上。因为妹妹弟弟还小,不懂得读书的功用。父亲受命,每天靠带着一碗酸粥,远行到七八里地外的学校上学,中午不回家,吃酸粥果腹。就这样一直到小学毕业,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离家更远的前山初级中学。而家里开始吃糠菜窝窝了。全家人饿得面黄肌瘦,终日为生计发愁。父亲拿着录取通知书,百般惆怅,不知该如何面对窘境。“老来行路先愁远,病里辞家更觉难。”祖母早逝,家里拿主意的自然是祖父。对于上学,祖父早已痛下决心,鼎力支持。就这样,父亲在祖父的叮嘱下,坐火车去了前山的中学读书,走得时候,身上揣着祖父给他东拼西凑借来的八元钱。
困厄没有挡住父亲的求学之路。入校后,父亲的成绩依旧名列前茅。他牢记祖父的教诲,不敢有丝毫懈怠。最后以优异成绩毕业。学校领导找他谈话,要他留校任教,可父亲担心着家里境况,不敢接受这个机会,卷起行李,悄悄回家了。
此后多年,父亲一直扛着家庭的重担,把祖父未完成的责任,都一一接了过来,与姑姑一起,为三个弟弟各自成家立业,完成了祖父的最大的心愿。孝,在父亲的心里,就是担负起家庭的重担,为祖父分忧,为弟妹立范。这种精神,潜移默化融于我的血脉,成为我做人的圭臬。
父亲离开我们十五年了,这十五年,我无日不在思念父亲,思念祖父和那个小茅屋,还有那条始终不断流的昆都仑河。这条河,无数次移入我的梦里,涤荡着我的心扉,让我时时事事,不能忘记祖父与父亲留下的懿范。
作者简介:吕波,男,51岁。笔名漠耕。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巴彦淖尔市作协会员,乌拉特前旗作家协会、诗词学会副会长。《乌拉山文艺》汉文编辑。作品发表在《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内蒙古日报》《包头日报》《躬耕》《青少年文学》《文学月刊》《天骄航空》《静观》《内蒙古诗词》《巴彦淖尔日报》《乌海日报》《河套文学》等报刊,部分入选巴彦淖尔市文艺家作品集《长河流韵》《牟那情韵》等。创作歌曲《黄河远去》《奔腾的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志愿者之歌》;荣获2019唱响中国歌词大赛银奖。2020年获河套文化征文优秀奖,民族团结进步征文二等奖。报告文学《乌加河畔》发表在《大地文学》《巴彦淖尔文史资料》第三十一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