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昌宁之美

李发祥2021-12-03 11:47:57

7


昌宁之美


作者:李发祥


  别怪我总是写熟悉的风景,因为我深深爱着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爱得那么深沉。——题记


  引子



  好多年了,想写一篇长文、大文,表达一个土生土长的昌宁人对家乡的那份情怀,总找不到那个切入点或契合点。经过长时间思考,主要是对自身思维的反思,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太贪。

  是的,太贪。心过大了,想一文而概括昌宁,想一文而包囊古今,想一文而倾尽真情,甚至想一文而传千古……

  写高调些,怕别人说吹牛,写低调些,又不甘心愧对大美昌宁,摇摆不定,担心文字有失水准而贻笑天下。

  就这么着,多年来懒洋洋不敢下笔。直到前不久遇上几件事,才又重新鼓起勇气,从头说起。我想,俗是俗了点,但赞美自己的家乡,总不至过错。

  第一件事,是前几年下乡在团山村当工作队长,结识了一些朋友。前不久,当地的杨绍生、谢卫民、谢张军、赵荣周等几位先生来看望我,十分感动。席间,一反往常农村生活话题,而以文化佐酒。都说我住村那两年把他们团山宣传出去了。不错,住村期间,我是写了些诗文推介过团山,但那也只是自己多年养成的习惯,记记见闻、写写感受罢了。想不到他们聊起来那么激动,站在文化的高度来讨论,完全颠覆了对庄稼汉的传统认知。

  文化化人,信也。

  第二件事,是新城村农民作家王云邦先生出书。他的《沧江古谣》系短篇小说集,是多年来发表在一些报刊上的作品结集。由于生活拮据,由他的弟弟及弟媳出资、著名作家王孝溶先生作序,出版后反响强烈。王云邦先生说,他自己的文字老土,土得掉渣。但正是这些扎根泥土的文字,温暖着世人,征服了人心。当然,这些年昌宁本土文友的诗文吟咏、书画精品、影视照片等,可读可欣赏的作品很多,有“但有炊烟处,即见颂昌宁”之说,用人才辈出、佳作叠涌来评,一点不为过。

  文化自信,可也。

  第三件事,是邑等村几位七老八十闲不住的老人,数度交往中透出对当地历史文化的孜孜以求。王赛春先生的农耕文化收藏室早已名动四方。他的收藏由来已久,对邑等历史人文和风物掌故也是不遗余力地推介。去年我还应邀相携重走“二十八磴刻”,写了一篇游记,圆了我和他多年以前重走邑等境内茶马古道的梦。罗列均先生凭儿时记忆将邑等寺(今完小址)当年的建筑规模和四至座落以素描手法勾画出来,不久还将邀请我们重游故地,摆古谝闲,写写文章,再作推介。

  文化自觉,然也。

  第四件事,是年初应更戛乡之邀请,参加县文联组织的采风活动。众文友被更戛山水风物和历史人文故事深深打动了,表现出比以往采风活动更大的惊奇惊叹惊喜。这充分表明,一乡一村一地,各有特色,自我亮相和推介很必要,特别是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新时代,文化宣传是先手。文化战线上的人们应当深入生活采风研究、接地气,地方特色文化和大美山水也需要走出去。

  这些年,乡镇、村组、片区,乃至一些企业团队或个体工商户,为宣传地方特色文化或特色产品,主动承办领办合办主办一些文化活动,邀请文化界文艺界开展主题采风活动,蔚然成风。以文联及下设七个专业协会为例,由过去组织活动早已变成了应邀参加活动,而且有应接不暇之势,文化氛围很活跃。

  文化自强,立也可长矣。

  ……

  其它令我感动的人和事还很多,一时难以罗列,也不必要详细罗列。我想表达,最动人的是,在文化(文艺)大发展大繁荣时代大潮的熏陶下,文化已深入人心,昌宁人的工作激情、讴歌时代赞美家乡的热情,正以前所未有的气势爆发出来。这是个可喜的好现象,更是值得关注、总结、提升,把它化作团结力凝聚力向心力,全力推进昌宁前进的文化成果。

  在文化战线工作十多年以来,与诸多文友无数次开展关于昌宁文艺、昌宁文化的讨论交流,受到太多的鼓励,借此机会谨表谢意。而要把这份深情厚意变成真诚的感激,就必须立即行动。

  基于以上事实,才决定写这篇文章表达一下。


2


  1 文化


  地球人的一切,归纳概括起来只有两个字:文化。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已将认知时空扩展到浩瀚无垠的宇宙,文化终将囊括已知和未知的一切。以多维时空观为核心的新宇宙观正在颠覆现有的一切人类认知。

  这么一想,就不得不对“文化”二字肃然起敬、顶礼膜拜。

  人生不满百年,过期颐者毕竟是极少数,天体也有自己的寿命,世间万物终将灰飞湮灭,唯有文化,方能永生传承。

  当然,也会有人以人类整体寿命比许多天体更短暂来反驳,但我在这里只想强调,文化在人类思维范畴中的至尊地位。至少,在芸芸众生面前是这样。

  关于对文化的认识,我在多年前一次演讲中形成一篇《我的昌宁文化观》,其中有一句:“昌宁不是缺少文化,而是没有文化自觉”,主要针对过去相当长一个时期,外界对昌宁“建制晚,……”的片面认识而导致昌宁人自卑心理而言的,如今,应当改为“昌宁不是缺少文化,而是缺乏深度挖掘、梳理脉络、整合资源、包装推介的大手笔”了。

  这么一说,大家都会理解。尽管时空跳跃大些,但我们这一代特别是亲历亲为参加建设,经历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受日新月异新昌宁的人来说,心里是亮堂堂的。

  前几年,文促会牵头编写了《五彩昌宁》一书,把昌宁概括为五大文化,即灿烂的青铜文化、多彩的民族文化、和谐的生态文化、厚重的茶乡文化、秀美的田园文化,虽有主体不够集中凸显之嫌,特别是在昌宁主题形象宣传语提炼上仍未获社会公认的突破,但总体来上说,很不错,都是些美文美图,既概括了昌宁的前世今生,又综述了昌宁的山水风物,还展望了昌宁发展的前景,不失为一张宣传昌宁的文化名片,能起到一册在手、尽知昌宁的效果。

  个人认为,昌宁及昌宁人应当从“好不好,家乡宝,美不美,家乡水”自怨自艾心态中走出来。这种狭隘自卑心理压抑得太久,甚至几代人的思维都囿于“小昌宁”的小天地之中,没有更多从文化属性层面作深刻的思考。比如,建县设治的问题,古往今来,中华民族历朝历代不总是在不断调整建制中,促进了民族大融合,成就了巍巍大中华么?为什么不追溯远古辉煌的历史,而将目光锁定在1933年建县的历史时刻?再比如,有的人总拿其它大地方、大品牌、大文化对比自抑,却看不到大有大的气象,小有小的格局,为什么不着力弘扬自己独特的优势,打造自己的品牌?又如,区位的问题,要不是原来普建辉先生在大会上提出“昌宁县是亦边亦内”的警醒之言,我们还要在“不边不内”的定式思维中自我禁锢、怨天尤人、寸步不行吗?

  这些都是心态作祟,需要从思想上革命革新,做深入智慧的思考。上升到文化层面,就是文化自觉与文化担当。就内宣而言,需要解放思想,就外宣而言,需要营销技巧。正如曾到昌宁挂职副县长的东北大学章云平先生所说,“昌宁,地方虽小,人也不多,但生态很好,宜居舒适,而且文化底蕴深厚,给人来了就不想走的感觉。”

  继续谈昌宁的历史文化。

  那些40多个文物出土点出土的文物,是昌宁这方大地历史的刻痕、文明的印记。新旧石器、陶器瓷片、碳化稻米、青铜编钟、铜鼓、铜钺、人面纹铜弯刀……每一件遗物都渗透着远古的气息,周身散发着祖先的智慧光芒与体温。一想到这,我们不禁会热血沸腾,抑制不住想与历史对话的冲动。那是一种敬畏,更是一种探索的希翼。

  那些被学者争论得面红耳赤的古西南丝路或者是茶马古道的青石板路,早已残缺不全,但至今清晰深凹的马蹄印痕,背负过多少文明往来穿梭,无数秘密掩藏在深山老林中,等待有心人的发现发掘。铃声渺杳,马帮无影,谁记祖先血泪史?山花时开,鸟鸣依然,可知当下须努力?!

  那些早已荒弃的古城残垣,断碣残碑,在枯木衰草中哀鸣,等待一个时空偶合的机缘被发现而重见天日,像漂泊已久的游子想念故乡一般,渴望一个好的归宿。当年参与复修始筑右甸古城的杜忠将军墓时,我就是这样想像的。当时还应杜氏族人之邀,为之写了碑序碑文。更远一点,我与时在政研室工作的张华先生、张宏伟先生等同事,下乡过程中在珠山完小捡抬重达百余斤的“回龙寺常住碑记”之石碑送到县文物管理所时,哏前出现的也是这一幕景象。可惜的是,刘志安先生不假天年,无法与我们分享现在的各种文化大餐了。

  我很敬重这些年修编家谱的人们。好几个家族的亲友与我探讨过修谱事宜,也有幸收集了县境内数册不同姓氏的族谱。比如,鲁氏(全县一鲁,而且追溯到远在祥云的入滇始祖鲁如龙,为可考的七个县同族合谱),比如温泉李罗氏(即罗文昌先生、罗永宏先生等一支),比如扁里刘氏(即刘金邦先生、刘金朝先生、刘金能先生等一支),比如兰氏(即兰解云先生、兰绍云先生等一支),比如湾岗刘氏(即刘文允先生等一支)的族谱,等等。他们都不仅站在寻根溯源、认祖归宗的家族角度来做这件事,而且上升到历史文化的高度来梳理历史脉络,令人敬佩。透过这些举族合力、考证严谨的家谱史书,可了解其族人在云南各地迁播特别是在昌宁县境内的繁衍情况,也能对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状况有一定了解,于地方史学的印证佐证和补充,大有裨益。至于那些历朝历代规模形制不一的墓碑,其文彩之华丽、书法雕刻之精美,亦足以成为我辈今日临慕学习的范本,可不是一时半会能道一、二的。

  应该特别书写的,是大甸山出土的哀牢文化。由于昌宁大甸山哀牢古墓葬及其遗物的出土,曾一度让哀牢古国中心之争几乎上升到白热化。个人认为,经过史学考古专家的集体研究,将大甸山遗址定性为古哀牢时期文明,当为定论,至于是否属古哀牢国之都,尚须进一步研究与考证。毕竟史书有柳貌父子率77邑王并55万余人归汉内附、汉以此置永昌郡的记载,即“绥哀牢,开永昌”,同时也有“哀牢国,其地东西四千六百里,南北三千里”的记载,相对一致的观点认为,其疆域包括东至西双版纳、潽洱一带,西至伊洛瓦底江,南至老挝琅南塔省,北近与四川交界的广大地区,那么,昌宁处在这一广袤疆域的核心腹地,也是勿庸置疑的。

  另外,耉街乡团山村溶洞出土的古生物骨骼化石表明,既有陆生动物,也有海生动物,是多个历史文化遗存的叠加文化遗存体,昌宁这方大地的历史起源可追溯到史前地壳在海洋底部崛起之际,可谓历史悠久。

  进入近现代,昌宁人民同样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从社会主义农业学大寨先进县,优质茶叶基地县……到前不久荣获的全国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等称号,无一不是昌宁文化中的佼佼者。

  这么多的实证,足见昌宁的文化是历史久远、遗产丰厚的,堪称大美文化。

  昌宁之美,在灿烂的文化,在悠久辉煌的历史。


3


  2 山魂



  很小的时候,阿公告诉我,大山是有灵魂的,不信么?你喊它一声,对面的山坳会答应你。这当然只是一个目不识丁的长者对山的朴素表达,但联想到上一辈人对我们关于保护山水树木的生态观教育,就肃然起敬。阿公是崇敬大山的。

  昌宁的山,雄奇竣秀。虽然与滇西大多数山脉一样,同出横断山脉南延部分,但大体又分三支:黑惠江以东为苍山分脉南下而来,主要是褐马——金宝一支;黑惠江以西、澜沧江以东为九顶山南下分脉而来,主要有珠街乡阿依山,丛岗梁子,八卦山——庆美——珠街梁子,耉街乡栗木大山——阿干梁子——团山——凤庆县诗礼等几支;澜沧江以西县境内山脉均发脉于隆阳区大东山之南窝山脉,其中一支在丙麻乡南窝村南下,即柯街镇腊邑——松林——卡斯镇兰山——新谷——施甸县木老园——摆郎——姚关〈湾甸后山)——旧城一支;另一支自南窝东分,在大田坝老街子丫口东度,巍然雄起于县境中部,自天堂山主峰一直南延,数脉齐发,群峰绵延林立,中部一支自大田坝南下,经田园镇、翁堵镇、更戛乡,抵永德县之永甸河边,并在中部蕴育分发鸡飞镇勐统镇两翼众多支脉与山峰;另一支自漭水镇南下,过田园镇、温泉镇,出凤庆县勐佑镇、雪山乡等,于凤庆县城后山顺势继续南下,直抵云县老城区河边(此河即右甸河下游,总称洛扎河)。自勐佑再分支,经立果、勐统、营盘、永康、永德,至清水河交界。

  总体上看,昌宁山川纵横,呈南北排列形势,山势和水流主向自北向南,并驾齐驱,气势奔腾,自成气象。境内自东向西,阿依山、八卦山、阿干梁子、天堂山及县城周边四山(主要是右甸坝东边观音山和西山)、大鹿山、四甲(邑等)大山、八甲(英韬)大山、立桂大山、更戛西山、兰山等诸山群峰,都远近闻名,既是传统的宗教圣地,至今还有诸多寺观庙宇的遗迹,又是自然崇拜之地,人们踏青的好去处,历来香火鼎盛,络驿不绝。至于那些天然成景、传说动人的各地特色山水秀景,更不计其数。昌宁的山之美、之雄、之奇,又怎么了得?!

  伴随着昌宁打造全域生态旅游示范区和旅游目的地的步伐,天堂山已成为举世公认的昌宁旅游文化主题符号。理由有三:一是天堂山主峰是县境内最高山峰;二是天堂山山脉是境内最大最长的山脉,如前所述,巍峨绵延二百多公里;三是昌宁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幅员均躺在天堂山宽博雄健的怀抱中。

  鉴于此,我想,以天堂山风物气象为代表来写昌宁之山魂,读者不会反对吧。

  天堂山堪称动植物王国,是不可多得的滇西物种基因库。据不完全统计,天堂山有4个森林植被型、13个森林植被亚型、67个森林植被类型,林木树种102309930种,主要草本植物1295781092种,药材410种。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2种。有食用菌类2552135种。昌宁植被覆盖率69%,常年平均气温14.5C左右,降雨量1200mm1400mm左右,气候宜人,生态宜居。

  让天堂山扬名天下的,是规模连片的杜鹃林。当年,林区护林防火通道开通以后,这一深山美景迅速抢夺世人眼球,一炮而红,生态旅游跟风效应发酵,由单一的走马观花式瞧瞧,到拍照留念,到文人墨客的诗文吟咏,再到科考、野外徒步和户外运动,渲染声势一浪高过一浪,大有与漫山遍野映山红一较高下的气势,将天堂山定格在昌宁全域生态旅游形象名片上,成为永恒的山水主题元素,一举轻松拿下国家4A级景区。

  当然,映山红、云南山茶等原生植物,属昌宁的普生植物,到处都有分布,只是天堂山顶更为集中、规模更大、气势更为雄壮罢了。近年我与文友又推出的耉街利东山映山红景区,风景格调又别有韵致,也是一夜走红。同时走红的,还有汪家箐石片房景区。

  个人认为,昌宁文化主题元素,除了天堂山,还有澜沧江和千年古茶,将在下文中分节叙述。

  让天堂山再次声名鹊起的,是高山木莲。其实,它是木兰科乔木植物,因树干高大挺拔、花朵硕大似莲、色泽温嫩淡雅而被称为木莲花。分布面积三万亩,为全国之冠。据有关专家研究对比,这种高海拔集中连片的木兰,全国另有三处,但规模品类远非可比。素雅,白里透红,妩媚到极致,世称花中仙子,与大红大紫的映山红相互映衬,装扮着天堂山的大美。

  让地理学家按捺不住对天堂山赞美的,不是天堂山的威武雄壮和秀丽风光,而是它“一山分二水,滴水漂两洋”的世界地理奇观。天堂山顶一滴露珠,摔在山脊一分为二,东入澜沧江归太平洋,西进怒江归印度洋。北京的相关专家说,这气势比“三江源”还雄伟壮观,当上“地理杂志”专题节目。

  让我们领略一下天堂山的气质:一是高大挺拔。以主峰海拔约三千米的气势直上云霄,虽然因为周边太过庞大而难以感受到势若天倾的巍然大气,但由此发脉的如前所述其它诸多山峰,自古就是滇西旅游圣地。二是广博雄健。东西宽百余里、南北长二百余里的庞然身躯崛起于滇西腹地,集原生林、奇峰、溶洞、怪石、瀑布、溪流、湿地、热水、温泉等不同自然景观,万千气象、万山来朝、千水发源的王者风范,就会让人浮想联翩、胸蕴诗意、笔底生风、倾情而歌。

  昌宁之美,在大美山水,在山势的雄竣奇伟。


9


  3 水情


  如前所述,昌宁地处太平洋暖流和印度洋暖流的交汇处,逶迤绵延的天堂山主脉自然形成一山之水归两洋的自然奇观,昌宁之水江河纵横,风韵独特。

  首先当论澜沧江之水。这条自古以汹涌澎湃桀骜不驯著称的国际河流,自隆阳区地界瓦窑以下水势渐趋平缓,进入昌宁县境后异常温柔,以致于前几十年我们还因其落差不够无法开发水电而懊恼不已。下游小湾电站蓄水以后,大坝的修筑使水位上升,造就了高峡平湖的美景。黛青色的群山倒映在碧波之中,湛蓝的天空几朵白云悠然飘荡,确是不可多得的天然山水画。所以说,澜沧江当属昌宁全域生态旅游文化主题元素之一,关键在这里。我们有理由相信,由祥云入境、由永平入境的两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之后,昌宁境内澜沧江百里长湖旅游环线建成之日,就是高峡平湖盛大靓妆登上旅游大舞台之时。

  紧接着当讲黑惠江。这条发源于大理苍山之雪的“小江”,是西洱河与漾濞江交汇南流之江,过我县最东边的珠街乡全境,与澜沧江交汇后共同构成高峡平湖,同样具有旅游开价值与前景。

  下面来说说昌宁的大河。

  右甸河是发源于天堂山的母亲河。总称洛扎河,上游河西水库以上俗称得老晓河,中游称右甸河,下游出境后,过凤庆县、云县地界,在云县老城区与凤庆河交汇,东流数里入澜沧江。右甸即今昌宁县城所在地,古称祐甸,后演佑甸,再延右甸,从坝中出土的碳化稻米可知,至少有四千年文明史,若以石器时代出土文物论,则更早。我在旧作《昌宁赋》中曾有言:天堂山是昌宁的祖山,右甸河是昌宁的母亲河,开昌宁千年文明。有雄伟健壮的祖山护佑,有蜿蜒温柔的母亲河哺育,昌宁这方得天独厚的洞天福地,想不发达都难。这话有点俗,但俗得实在,曾引起不小争议,终又归成文化共识,我很是欣慰。

  枯柯河是除两江之外,县境内最大的河流,也是源远流长的一条大河,属怒江水系,归印度洋。它发源于隆阳区北部与怒江州交界处崇山峻岭之中,经白庙水库涵蓄之后,顺保山坝子南下,过石龙屏东折入丙麻,在丙麻电站贡献水能输送电力后,以悬崖下龙吐珠的气势入昌宁境,与发源于天堂山向西流的诸多河流小溪同汇而为枯柯河。由于在保山坝段一直沿东山脚流淌,传统上称东河,入境后,直到与橄榄河交汇前,柯街当地历史上一直称大东河,自花桥以下才称枯柯河,入卡斯境称卡斯河,与邑林河(上游为鸡飞河)交汇后出卡斯葫芦口,以下称湾甸河,至昌宁、永德、施甸三县交界处链子桥与永甸河(上游为我县勐统河)交汇,以下称勐波罗河,归怒江。枯柯河流经昌宁西部热谷地区,是我县最大的粮仓和经济区,哺育着三分之一以上的昌宁人民。

  勐统河发源于天堂山脉南延之翁堵、温泉两镇和更戛乡地界的高山狭谷之中,由成百上千溪流汇聚南流,灌溉着全县第二大粮仓,曾哺育了历史上延续八百多年的傣族土司文化。虽然历史上大部分时段土司设治在湾甸,诸多史藉专记湾甸土司,但勐统才是土司的老家。

  其它如耉街河、漭水河、红豆河(下游即橄榄河)、大田坝河(上游为锅厂河)、珠山河、更戛河等较大河流,均发源于境内群山之中,各自哺育着全县二十多个高山小盆地和地势低平的聚落(俗称坝子),流向流量各异,都自成一方水景,造福一方水土,蕴育一方风物。

  独自成景的,当数发源于昌宁最西部、卡斯镇客邑社区境内的兰山银瀑,由高山湿地金鸭子游水处东下,过二道桥后跌落百米的悬崖,自古以“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气象闻名遐迩,是境内最大的高山瀑布。


10


  昌宁之美(续)



  值得记一笔的,还有大大小小的人工库塘坝渠。其中,大中型水库就有:河西水库、明山水库、长嶺岗水库、立新水库、大城水库等,这也是几十年来,昌宁人民战天斗地、改天换地搞建设的一个缩影。

  概而言之,昌宁之水灵性,既有大江大河大湖的博大包容之胸襟,又有千溪百流的九曲回肠之婉转情怀。尽管总体上分属两大水系,但以水之性情而论,昌宁之水清丽脱俗、碧波微漾、纯和温柔、绵软可亲,这当属昌宁人的福份吧。

  昌宁之美,在江河的平和荡漾,雍容大度,在水的婉约灵性,清丽脱俗。


4


  4 人性


  本节讲的人性,特指昌宁地域文化所形成的昌宁人的性格特征与性情。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风物蕴一方习俗。大山大水的地理形胜,造就了昌宁人豁达雄健、正直刚强、包容大度的集体人格,又透着智慧敏睿、外柔内刚、坚韧不拔的内在品质。

  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昌宁这方水土同样具有文化多元性,在长期历史进程中融合而形成独具特色的昌宁文化。

  根植于这方大地深处的边地传统文化,是与生俱来伴这方山水共生共荣共存的古代少数民族先民文化,受历朝历代汉民族南迁开发开垦移民戍边的影响,中原文明和汉文化的渐次传入融合,儒家思想文化逐渐成为主流,先后受周边区域的南诏文化、永昌文化、顺宁文化的濡染,汲取多元文化各自的精华,揉合磨合融合成独具特色的昌宁文化。

  昌宁文化的主要特征:既以儒家文化为主流,融入中华文明主体,崇尚礼仪,温文尔雅,又保留了先天性传统边地文化,豁达大度,洒脱不羁;既吸纳了周边地区的文化精髓,宽怀包容,共生共荣,又秉持自己独特的个性,正直纯朴,天真浪漫。

  世代昌宁人生生不息,薪火相传,赓续历史,创造辉煌,长天可鉴,厚土铭记。在历史长河的积淀中,在自然山水的哺育和人文习俗的熏陶下,淬炼出昌宁自己的人格精神力量,这就是以“为人诚实、做事踏实、作风扎实”的三实作风为核心内容的“一根丝精神”。昌宁一根丝精神与中华文明传统美德一脉相承,属于中华民族精神谱系的一部分,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杨善洲精神同根同源,是昌宁人的精神标识,是昌宁人的生命底色,是昌宁人的思维原核。有了这千年不变的生命本真性格,走遍天下都不怕,任何艰难困苦都无所畏惧,这就是一根丝精神的内涵所在。笔者曾有拙文做过简要总结,把一根丝精神概括为大爱大美大德,不烦抄录如下:

  昌宁人向以诚实、踏实、扎实的“三实”作风被外人称道,传统习惯上民间把一直不间断做某事说成“一根丝”,极富个性特点,世人总结为“一根丝精神”。……“一根丝”。意思就是一直往前走,一直做下去直到成功,那种盯准目标不怕千难万险向前冲的气势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是昌宁加快发展不竭的动力源泉。“一根丝”,是一种大德,是昌宁人与生俱来包容天地的胸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坦荡情怀,是自信自立、互助互爱的处世之道;“一根丝”,是一种大爱,是昌宁人世代相袭的爱国爱乡之情,是勤奋敬业、锐意进取之志,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之德操;“一根丝”,更是一种大美,是昌宁人秉承父辈攻坚克难励志创业的精神品质,是站在时代前沿勇于开拓的风采,是敢为人先英勇顽强的志气,是不畏艰险大功告成的精神追求。

  可以想见,昌宁人世世代代是以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在战天斗地中一路惟克时艰英武豪迈地走来,创造历史,传承文化,开创未来。

  昌宁之美,在昌宁人性厚道温良,勤劳淳朴,正直勇敢,在昌宁的“一根丝精神”。


1


  5 千年古茶


  对于昌宁人而言,茶已成为一种日常生活元素,历史长河中演化为一种文化,凝固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要素。茶文化的长盛不衰,林林总总,洋洋大观。叙昌宁之事,茶文化是绕不开的话题。

  茶是昌宁原生物种之一,千百年来陪伴着世代昌宁人。传统上,茶叶是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家庭副业,除了自饮,更多的是互市之后的零钱补贴家用,与柴米油盐的生活所需捆绑在一起。那些消失在茶马古道或走夷方地(今缅甸等东南亚诸邦)的商界传奇,毕竟是极少数。

  茶,对昌宁人而言,是再熟悉不过的物事了。

  清晨起来,火塘的袅袅炊烟唤醒村庄,老倌倌第一件事就是煮小罐茶。挂钩上的炊壶开水沸腾之际,茶罐也烘烤得差不多了,罐里的茶叶煎得颜色焦黄、香气扑鼻,开水汆入,“卟——”的一声长啸之后,在“咝咝——”的持续响声中,茶沫升腾翻滚,“不喷不吃,喷泼了也不吃”,拿捏的是火候,讲究的是手法。笔者与大多数同龄人一样,从小就在这种氛围中,喝阿公的小罐茶长大。用阿公烧的开水若干,兑一两瓢冷山箐水,洗洗脸,啜一杯小罐茶,迎着初升的太阳,精神抖擞地上学去。至今回想起来,心中温暖无比。

  昌宁茶作为贡品,史载不绝。明景泰六年(1455年)刊本《云南图经志》,清数朝《永昌府志》、《顺宁府志》均有记载,主要是“碧云仙茶”和“孟通(今勐统)谷雨茶”。规模化种植始自明洪武年间,时至今日,昌宁生态茶园已达40万亩。昌宁茶叶先后斩获国际国内大奖及相关荣誉称号上百个,引以为荣。

  尽管对茶叶和茶产业有一知半解的认知,也为昌宁这一名扬四海的尤物倍感骄傲,但在前几年一次陪同调研中,杭州和昆明的几位专家的讲解,还是让我吃惊不小。那些专业术语对昌宁茶品质的称颂不大记得了,只记得有位教授说,百年以上的古茶树,昌宁一县,占到全省的四分之一!

  更让人惊奇的,是昌宁处在两条茶叶生长的“黄金线”上。世界上绝大部分茶叶集中在北纬23度线附近,昌宁地处北纬2014分至2512分之间,在这条线核心范围之内;另一条是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古茶树群落,昌宁位于澜沧江中游,属世界茶种起源地之一。昌宁处在这两条线交汇点上,这是昌宁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令人羡慕。

  怪不得,这些年了,茶叶市场一路高歌猛进,强势走红,好茶高价难求。这又让人想起,前几年相关部门公布了一组数字:经过普查,全县古树茶有4818.5万株,据专业人士介绍,昌宁古茶至少在22万株以上。最大的一株,根部基围近4米,树高近17米。这些冰冷的数字,令人震撼振奋。

  突然想起一件事,二十多年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茶学科带头人陈宗懋先生,到昌宁考察茶叶产业后,欣然挥毫泼墨,大书“千年茶乡.昌宁”的行书条幅,为昌宁茶走向世界凭添了信心和勇气。真的应该感谢他,这不仅是对一位茶叶专家的尊重,更是对茶文化的敬重,同时也是对屹立深山千百年的参天古茶的敬畏。

  笔者有幸参加过几场春茶开采前的祭祀茶祖茶神的仪式:主人恭敬地在古茶树下摆好香案,贡三牲、蔬果、茶酒,三敬三献,三跪九叩,口中念念有词,虔诚祷告,气氛庄重肃穆。那是一次茶人与古茶的对话,天地作证,人神共鉴。

  在我看来,采茶是一次踏青。初春温暖的阳光轻抚着山野,漾开人们的笑意。长者盘算着即将到手的鲜叶款开支用途,侃着东家侄儿婚期临近的婚事,聊聊西家侄女儿上大学读书的事,时光在翻舞茶叶的手指间悄然穿梭,不知不觉,篮子已满,看看鲜爽清亮的鲜叶,心里甜滋滋乐开了花。

  采古茶,俗称摘大茶,大多需要架梯子、搭架子,那些基建队盖房子用的脚手架,又在采摘古树茶的活路中大显身手。七老八十的老倌老奶,拽一只竹篮在古茶树枝条枝丫间窜上窜下,是司空见惯的事。

  我不懂茶道,除了那些传统的茶事茶俗以外,近年来兴起的茶艺,已进入寻常百姓之家。边远山区农家小院,错落有致地嵌在生态茶园中、高大挺抜的古茶树浓荫下,室内高档茶具一应俱全,四壁以书画条幅装饰点缀,令人耳目一新。储茶也涵盖了青〈绿)茶、红茶、潽洱茶等各个大类,包装精美,规格品类众多。近年来,茶企茶商茶农争相举办各种茶事活动,微信朋友圈和抖音刷屏记录不断飚升。除了品饮,茶叶已被开发成茶叶宴,十多道传统美食为现代茶艺也为昌宁美食锦上添花。昌宁茶文化蔚然成风,已是不争的事实。

  独特的地理环境,天然的生态聚落,大美的山水风物,蕴藉出独特的昌宁茶文化。茶之德性,无所不包,无不能容,一如昌宁人包容宽怀的性格。我想,这正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真实写照。

  昌宁之美,在世代相伴的千年古茶,在生机盎然的生态茶园,在传承有序的茶事茶俗,在朝夕与共的茶饮茶宴。


6

8

5


  尾声


  “谁不说俺家乡好?!”

  这句看似本位的话,其实是一种乡愁情绪的表达,包含了文化寻根的意味,也是一种感恩之喟。写昌宁之美的初衷,只想表达自己对生于斯长于斯劳作于斯的这方胞衣之地的钦敬之情。作为文化战线上的普通一员,试图以拋砖引玉之举,呼唤有识之士加入到昌宁文化的探讨、传承、弘扬的事中来,加入到建设美好新昌宁的宏伟大业中来。个中描述,难免挂一漏万,个人之见难免管中窥豹,万望读者鉴谅为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