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被蔬菜点燃的村落

王晓岳2021-12-02 15:58:48

被蔬菜点燃的村落

 

作者:王晓岳

 

  一


  福州市区属典型的河口盆地地貌,金鸡山风景区海拔9米,乌山风景区海拔14米,西湖风景区海拔20米。闽侯县大湖乡距福州市只有67公里,坐大巴却要走上一个半小时。这是为何?答案是,大湖乡政府海拔770米,二者高差太大。由福州去大湖,头半个小时走高速,后一个小时走县道,这60分钟内要爬完约600米的高差,每分钟都要攀高10米,而且是山道弯弯。对晕车的人来说,这段行程的确是一种考验。

  既然行路艰难,福州人为何要争相去大湖乡呢?一是因为大湖乡境内唐代枯木庵树腹碑享誉全国,素有“江南第一丛林”美誉的雪峰寺是佛教禅宗云门、法眼二派的发源地。二是因为大湖山区白天气温比福州低6℃,夜间低10℃,是处避暑胜地。三是因为这里有习近平总书记任福州市委书记时亲手创建的万亩高山天然反季节蔬菜基地(简称高山基地)。高山基地利用山高水寒,雾浓霜重、昼夜温差大的天然优势,不置大棚,只施农家肥,专门种植反季节蔬菜。所种蔬菜比福州平原地区蔬菜基地的蔬菜生长期多20天左右。福州人对这种天然反季节蔬菜的评价只有一个字:“甜”。这个“甜”字的含义是,天然生态、菜味浓重、叶嫩汁甜。很多去高山基地自驾游的汽车都要带上一后备厢的当地蔬菜。再说,高山基地是天然氧吧,漫山遍野的青翠菜畦,配上春天杜鹃花的娇艳,夏天木荷花的浓烈,秋天的层林尽染,冬天大山间显出空灵峻洁,虽然没有雾淞琼枝的凛洌,也没有茫茫雪原的壮阔,然而,冬季蜜源之一的茶花却在怒放,桂花仍在飘香,成群的蜜蜂在飘渺的云雾中穿梭,鸟儿们在树林里欢快地歌唱。这般山间景色自然成为人们心目中一道优美的风景线。

 

  二


  三四十年前,大湖乡的高山村落农业严重落后,农民人均年收入不足50元,家家以地瓜为主食,长年不得温饱。改革开放后,这些山村进行产业调整,大面积种植水稻。供销社提供的稻种“66早”本来是优质良种,无奈不适应山区天寒雾重的自然环境,出现整片整片的焦枯现象,亩产只有100多斤。农民日子依旧艰难,只有春节时才能吃到猪肉。

  1995年时,习近平任福建省委副书记兼任福州市委书记,主抓全省扶贫工作。他经常深入农村,听取农民的呼声。他尤其关心山区农民的疾苦,把引导贫困山区农民奔小康看得重于山,大于天。

  19951128日(农历十月初七),习近平来到大湖乡的兰田村、雪峰村调研。农民对他说,种水稻吃不饱肚子。习近平以商量的口气对村民说,海南有个地方,海拔、气候和你们这里差不多,大白菜种得特别好。浙江、山东引进这种大白菜后出口卖到国外去了,你们这里有种植高山蔬菜的传统,是不是也尝试一下?村民们听习近平这么一说,心里就有了盼头,虽然已过小雪节气,山区天寒地冻,但那感觉是,和煦的阳光温暖着大地,春天就要来临。

  习近平回福州后,马上把大湖乡的大湖村、雪峰村、新塘村、兰田村定为高山天然反季节蔬菜基地,纳入福州市菜篮子工程。他还强调,高山基地建设要充分考虑到未来,考虑到子孙后代的福祉。遵循这一理念,习近平为高山基地擘画了一张蓝图:三年脱贫,8年实现小康,20年实现蔬菜产业化。大湖乡的村民说,习大大的“3820愿景”就是要把事情做到人民满意。

  为落实“3820愿景”,以习近平为书记的福州市委分工市长翁福琳主抓大湖乡万亩高山基地建设,同时出台了一系列的惠民政策,如鼓励村民把高山荒地开垦成高山菜地,谁开垦的荒地,土地使用权归谁;市政府帮助村民改良新垦土地,无偿提供蔬菜良种,无偿提供基肥,派农业专家和技术员指导高山蔬菜种植,并在大湖乡大坪村建立起蔬菜交易中心,解决卖菜难问题。惠民政策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仅雪峰村一村就在海拔1100米的天湖山、1300多米的天洋顶新开荒地1000亩,将本村的蔬菜基地扩展至5000亩。

  高山反季节蔬菜种植把天然环境、自然气候、水源洁净、生态环保的优势和选育良种、科技进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效益立杆见影。大部分菜地除年关防霜冻期45天外,一年可种植三到四茬。高山基地成为名副其实的富民基地。

  雪峰村5000亩蔬菜基地,年收入2400多万元。新塘村只有2000亩菜地,年产值2600多万元。此事令人生疑。深入了解后方知,雪峰寺就在雪峰村中,雪峰村的民宿产业得到跃进式发展。20218月,旅客量日平均1000多人,单日最多时达3000多人,全村256户村民闲置房作为民宿,全部客满。一间20平方米的民房,月租金可达13001500元。因此,雪峰村把“旅游富民”作为村庄定位。

 

  三


  新塘村走的是另外一条发展道路,村两委抱定决心,一张蓝图绘到底,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落实习近平提出的“3820愿景”,把高山天然反季节蔬菜产业做大做强,做成全省著名品牌,靠蔬菜点燃村民心中的梦想,靠蔬菜产业振兴新塘。

  一个千余年的贫困山村,在短短20年内要完成脱贫、小康、振兴这三阶段的巨变,如同万里长征,期间的艰难是难以想象的,如果没有一个群众基础好、打铁自身硬、既要有启民心智的魅力,又要有开拓创新精神的领导,是不可能书写出最美山村这篇大文章的。

  在新塘村采访时,村民们笑逐颜开,都说他们有幸遇到了一位好书记,连村养老院的阿婆也竖起大拇指说,村书记陈仲兴是好样的。

  陈仲兴1983年出生在大湖乡新塘村,2007年毕业于闽南师大。新塘村的村民们说,山村的孩子一旦上了大学,就再也扛不动锄头,他们更向往城市生活,除陈仲兴外,再没有一个回乡务农的。

  “为什么回乡务农?”成为笔者采访陈仲兴的第一个问题。

  陈仲兴说,父辈千辛万苦供我上大学,就是为了跳出农村,所以,我大学毕业后没想过回到山高水寒、交通不便的家乡。2007——2012年,我先后在“致一教育集团”、“福州市建筑公司”、“福州软件园”闯世界,当过财务主管和人力资源部经理,但收入偏低,养家困难,便于2013年自主创业,在福州开设了两家土特产营销商店。爱人在福州金山一所小学任教,周末可以帮我护店,我就回乡收购大米、黄豆、时令果蔬、地瓜粉丝、土鸡、土鸭、土鸡蛋等土特产。由于生意兴隆,后来,土特产品延伸到竹荪、香菇等干货,小日子很是安逸。

  2015年,村级组织换届选举时,老书记要我秉职帮他做事,主要负责所有文字工作和宣传工作,不影响我在福州继续开店,只是把周末进货改为周一至周五进货。我帮老书记干了三年,不仅积累了农村基层工作经验,而且熟悉了每家每户的生存状况,懂得了民心民意,与村民成了知心朋友。

  2018年,换届选举时,绝大多数村民推荐我当村支部书记。在小家安逸和带领村民从贫困落后中突围的矛盾面前我犹豫过。是一档往事让我猛醒,让我记起了2006年在大学入党时的初心。

  陈仲兴回忆道,那是1992年的事了,当时我才9岁。种植蔬菜是新塘村的传统,到福州鳌峰农产品批发市场卖菜也是传统。有天,父亲因故去不了福州,让我替他去鳌峰卖菜。我跟叔叔伯伯们一起拼了一辆2.5吨的“龙马”车,下午4点钟出发,晚上7点左右才将蔬菜运到鳌峰批发市场。市场通宵开放。我卖的是萝卜,五大筐,每筐110斤,父亲嘱咐,批发价每斤一毛一。几位批发商给的价钱都是每斤一毛钱,想想父母及爷爷一起种菜的辛劳,一整筐才卖11块钱,我不甘心。到凌晨5点多了,全车的菜都卖完了,独独剩我一份无人问津。我急哭了,同去的叔叔伯伯们急忙找市场管理人员帮忙,好说孬说,才将萝卜批发出去,最终成交价一筐10元,550元,扣除市场卫生管理费后只剩42元钱。我哭得伤心,连龙马车司机都流泪了。他说,小弟弟,别哭了,你还是个孩子却要跟大人一样熬夜受罪,我看了心痛,20元的租车费我不收你的了。从那时起,我真正懂得了农民的艰辛,农村的艰难。现在,既然家乡的父老乡亲需要我信任我,我必须有所担当有所作为。于是,我于2018年高票当选为新塘村支部书记。

  陈仲兴说,回顾这三年,我带领村民们干了五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就是凝心聚力,把思想统一到习大大“3820愿景”上来。2018年时,外出打工已成风潮,许多山村只剩下老人和儿童,几乎成了空壳村。当时,国家重点工程之一的特高压变电站建在了新塘村,全村搬迁。国家有两种安置政策,一是批地安置,按拆迁面积每平方补偿2000元;二是在外买房,按拆迁面积每平方补偿2220元。当时,全村已有近40%的农户或在福州或在闽侯货款买房。没买房的也蠢蠢欲动,人心已经散了。陈仲兴当选村书记后,召开的第一次村民大会竟是“算账会”。他算的第一笔账是“外出打工好还是留村务农好?”他说,外出打工,平均一月收入5000元,但城市生活费用高,每月剩不到2000元,这还没算上每月还房贷的压力。若是在乡务农,菜粮自产自用,只是开支肉钱,全家每月开支1000元左右,绝无生活压力。他算的第二笔账是“种水稻好还是种蔬菜好?”大湖山区种的均是单季稻,好年景亩产800900斤,每亩一年收入不到2000元。种蔬菜一年四茬,夏秋两季,每亩一茬可收入五六千元,四茬就是两万多元。效益是种水稻的十倍。我老爸陈伯泉在1993年第一个引进茭白种植,实现了“万元户”的梦想,当年奔小康,这是大家知道的。习大大在咱大湖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为我们绘制了蔬菜富民的蓝图,提出了“3820愿景”,总书记是百姓书记。我们只有把一张蓝图绘到底,才是金光大道。

  陈仲兴说,习总书记一张蓝图的感召力使村民们豁然开朗,尚未在外买房的60%的农户全部留在了村里安安稳稳地种菜,这是一大奇迹,又是一大动力。村民们懂得,人心齐,泰山移。

  陈仲兴办的第二件大事就是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新塘村坚持每年投入大量资金修建机耕道路和灌溉系统,仅2021年,就投入了160万元。由于农田基础设施完善,2019年大旱,许多村庄农业生产遭到重创,而新塘村蔬菜生产反而获得丰收。

  陈仲兴办的第三件大事,就是成立蔬菜合作社,实现规模化生产。新塘村的蔬菜种植最初是家庭农场式的生产模式。这种模式造成了各自为战的局面,你种白菜,我种莴苣,他种辣椒,每一种产品都难以形成规模优势。自产自销,菜贱伤农的问题难以避免。经充分酝酿后,新塘村成立了蔬菜专业合作社。通过不断改进生产管理模式、品牌经营模式等,合作社由服务型向综合型转变。如今,合作社已发展成为教育培训基地、优良品种试验基地、科学技术推广基地。实现了标准化集中育苗、采后商品化处理、品牌销售于一体的示范合作社。2020年,全村蔬菜产量达21600吨,村民每户年均收入二三十万元,收入最高的家庭达50余万元。村民以智慧和勤劳书写着农业的传奇,2020年被福州市政府授予“一村一品专业村”称号。

  陈仲兴办的第四件大事就是抓住批地建房机遇,打造别墅式新农村。为建特高压变电站,新塘村2013年完成了征迁工作,到2018年时,还有40多户借住在亲戚家中。县财政给了6895万元的小区建设配套费(包括路面、管网、路灯建设费,三通一平及绿化费用等)。前后延宕了五年,村里只做了小区土地平整,平整后的安置地前高后低,不符合农村建房要求,导致民怨沸腾。陈仲兴当选村支部书记后向村民承诺,我保证在三个月之内完成小区配套工程,一年内建成别墅式新村,这事办不成,我就引咎辞职。配套工程果然如期完成,村民们信服了。之后八天时间,241家村民全部签署了《选地中签协议》。新村别墅由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福建分院设计,根据安置协议,设计了占地面积6090120平方米三种户型,外观均为三层,每栋都有阁楼,实为三层半。占地面积60平方米的户型,实际建筑面积接近200平方米。占地90平方米的户型,实际建筑面积约300平方米。这两种户型是双拼别墅,两家一幢。小区内楼距12米,幢与幢之间四个停车位。占地120平方米的户型是独幢别墅。小区内水电气管网全部下地。建房模式:统一设计、统一规划,批地自建,资金基于蔬菜专业收入。短短一年内,241户别墅全部建成,连先前村里的两家精准扶贫户也住上了别墅。别墅的大门均为镀铜压花双门,洋溢着大气和豪气。从空中俯瞰,整齐壮观,让城里人羡慕不已。这是蔬菜产业化带给农民的实惠。农民们发自内心地说,吃水不忘掘井人,我们感恩习总书记为我们绘制的蓝图。

  陈仲兴办的第五件大事是学习宁德模式,创立“支部领办合作社”,引领村民再次共同创业。陈仲兴认为,新塘村富了,不能小富即安、不思进取。要振兴新塘,就必须再次共同创业 ,突破高山天然蔬菜种植的天花板,开发蔬菜产品深加工、葡萄种植、青红酒酿造等土特产品。陈仲兴引进福安巨峰葡萄品种,试种40亩,2020年喜获丰收。经专家团队鉴定,试种的巨峰葡萄甜度和品质都不亚于福安良种。新塘村“支部领办合作社”的模式是以新建别墅房间入股,按资按劳分红。新塘村两委决心创建标准化示范基地,带动产业大发展。以蔬菜点亮农民的梦想,点燃美好富裕的山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