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浩学:儒释道浩之国学第四维度

甘易 赵立航2021-01-06 07:24:21
浩学:儒释道浩之国学第四维度
 
作者:甘易 赵立航
 
  以国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有国学十二道或十三道之说。但在国学十二道或十三道之中,儒释道浩是国学文化诸道中最具代表性的四大精神维度。儒释道浩四家智慧虽各有侧重,但这种不同的侧重恰恰可以对应人生的四大阶段——童蒙时、年轻时、中年时和老年时,并对整个人生形成完美的概括和包容,同时儒释道浩还能对天地人和万物所构建的世界形成各自的卓越之明见。儒释道浩是简约化的国学概括性称呼。儒释道浩是关于人生的四种大修行,是人生精神的四种真境界,也是人生精神的四种常住地,共同所指向的都是关于本自具足、完整根本、圆润圆满和至高无上之境界。
 
  一、以观念为学从我在主义的哲学说起
 
  以观念为学的中华传统文化,有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丰富展现,儒释道浩仅是其中四种维度向量的投射展现。我们生活在以儒释道浩为代表的国学这一族类底蕴和文明传承大文化的投射展现之中。这是我们族类和文明所营造的所展现的精神文化大世界。每一个中国人,首先都是生活在一个族类和文明制造展现的世界里,这个世界我们称为族类和文明所投射展现的世界。在这个投射展现的世界,你看到所展现的是什么,就表示你看到自己也是什么。这样外部世界就成为你内心世界的一面镜子。一个人把自己之前所经历的情绪,感受,价值观,信念,好恶等个人体验,不自觉地再次叠加影射到外界事物或者他人身上,就构成了中华传承文化的沧海互动和永恒再生。
 
  我在主义其实是儒释道浩中浩学的哲学基础理论。我在主义,最早是由甘易所提出和倡导的一种关于“本有”的存在理论,这种关于“本有”的存在理论是与浩学的提出浑然一体的。我在主义悖反已有哲学理论以单一主导性原则泛化建立逻辑思想体系的思路,提出了可依照所发现的任何一丁点或多种类点的“存在性的事实”去合一主导性原则建立逻辑思想体系的新主张。我在主义认为,只靠单一存在逻辑去解释万花筒世界的观点已然落后,现在需要靠多种存在的合一逻辑来解释这个万千世界。我在主义是一种对“本有”的一元逻辑解释,我在即“本有”,“本有”就是天赋其在,天赋其能,天赋其命,天赋其运,是上天赋予的特殊使命。我在主义亦是对“本有”的“生发真、持守住”的六种自存之在的逻辑解释,同时也是对这六种存在合一为“本有”的逻辑解释。我在主义关于“本有”的六种存在原则是:我生故我在,我发故我在,我真故我在,我持故我在,我守故我在,我住故我在。世界就是天地人和万物“生发真、持守住”的我念之心和我执之为所明见和构成的世界。我在的存在方式就是我之发现世界的前世今生和我之生命存续从生到死的过程。我在的“生发真”和我是的“持守住”都是我在主义“存在性的事实”,可带来对存在的多元观照。我在主义的旗帜口号是:让生如奇点般之临界存在,发如量子般之纠缠同在;真如实体般之永恒存在;让持如夏花般之绚烂好在,守如秋叶般之静美自在;住如喜乐般之安然享在。
 
  儒释道浩何以并列存在,用我在主义的哲学去分析即可直观洞见。我们知道,无论儒家、道家,还是诸子百家,都是围绕着一个点和一个一来说的。这个点和一是什么呢?今天来看,这个点就是奇点或零点,这个一就是太极。《易经》是万经之首,万法之源。陈抟老祖所画的易经太极图,是一个圆圈,两个鱼形半边,半边是黑的,半边是白的,黑的之中有一个白点,白的之中有一个黑点,像鱼之眼,中间有一个界限。这个黑白之点的鱼之眼可看作奇点,这个中间界限可看作太极,其中黑白的两个鱼形半边,就代表阴阳,这个太极图整体上就代表了道,代表了和谐,代表了平衡。奇点、太极、阴阳和道,早已是中华民族族类底蕴的同心之道,也是中华文明的传承之道,离开了所有这一切,什么样的国学解释都是行不通的,也是玩不转的。在此,将我在主义奉为哲学理论基础的浩学也同样如此。浩学作为本土所创之新兴国学,也是将奇点般的临界存在作为浩然之心去进行描述的。奇点存在是什么?奇点是存在度为1,属性为0的存在,是宇宙大爆炸理论的逻辑起点。浩学三观中的浩然之心即存在于奇点之中。浩学三观中的浩然之心即是一种最高的存在观念。浩然之心是以1为存在度的存在,也是万物无尽藏属性之存在。这与现代物理学奇点爆炸的理论惊人契合,奇点爆炸宇宙万物生成之后,衍化至繁的属性,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也有诸多体现。这时奇点爆炸后存在度从1开始递弱向0逐渐递减,而属性则由0向多逐渐递增衍展,以至多样或无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属性从太极、两仪、三才、四象、五行、六合、七星、八卦、九阳、十全等,依次衍展为万物生长无极限。中国文化的本源是奇点,是太极,奇点和太极就是存在度为1的存在。存在度为1的存在就是元玄虚的存在,是最高的存在。天地人的存在是造化的存在,是宇宙大爆炸以后衍生出的存在。而“儒、释、道、浩”作为最高的观念存在,是人类认知世界的理论设定,其理论设定最高存在度为1为0,最高存在度本来就是1或0,只是在不同的时空,会显化出不同的说法。儒家讲执中贯一;道家讲抱元守一;释家讲万法归一;浩家讲渡能合一。圣人用不同的语言和方法教化众生,都是为了归“一"。万物归一,万法归心。儒、佛、道、浩都是一,都是心。一就是本心,不管修什么法都离不开本心。儒、佛、道、浩,本是同源。儒诠释生存智慧,佛满足精神信仰,道则与术相成,浩则提供渡能。儒释道浩的每一种存在都可以衍生万法汇聚成术。比如术可以是观象之术,可以是权谋之术,可以是驭人之术,可以是治国之术。儒释道浩四者同源互益,形成四维解释的完整体。然而少则得多则惑。生活中但见有百家争鸣者,而少见有集百家所长者。
 
  儒释道浩是中华文化以观念为学所形成的精神文化存在现象。分析这一中华精神文化的存在现象,并从中吸取其精神实质和精髓,可用“话一”“说中”“达圆满”这七个字来简单概括和有效择取。
 
  “话一”就是以太极的一贯之道来分析之。儒释道浩所呈现的存在和属性的投射,皆为趋一为一的存在表象。儒学是这一属性展现执中贯一的样子。释学是这一属性展现万法归一的样子。道学是这一属性展现抱元守一的样子。浩学是这一属性展现渡能合一的样子。儒释道浩,在万物演生过程中,扮演着贯一、归一、守一和合一的四种不同样式的太极般存在的文化价值,从中演绎出了中华文化最重要的四种思想表现和基础主张。
 
  “说中”,清•刘一明《周易阐真》有云:“儒曰执中,道曰守中,释曰虚中。中之一字,乃三教圣人之心法,所以修性命而成大道。千经万典,说来说去,只说的这一字”。由上可知,四面八方、东西南北中的“中”,作为笛卡尔十字坐标原点、源点、中点的“中”,至少已经成为儒释道浩四家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当然浩学是创立不久的提法,但浩学所说的中却是无中,“浩曰无中”,“浩曰勿正”。古人论“中”,常以中庸之道强调的“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乃至“执两用中”为思想核心。今人则比较熟悉的相关概念有凡事适当、适度、适宜、适中、适合或合适,以及差不离儿、八九不离十等俗语。
 
  “达圆满”是中国国学文化发展的永恒目标和驱动力。中国国学文化因儒释道浩的两组对应即儒释为一组对应,道浩为一组对应,四象独立诠释,两组对应融合,四维整体呼应,全息融合连接,而最终国学会趋向圆满。人生的各个阶段乃至整个人生,如果能贴合儒释道浩这四家学说的根本精神,童蒙时率性天真为浩,年轻时励志进取为儒,中年时睿智达道为道,老年时悟空释然为释,各择其需,相互贯通,合而塑之,进而贯穿始终,同样人生也会趋向圆满。
 
  二、国学十二道有说已至国学十三道
 
  国学十二道是中华几千年精神文化的核心积淀,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成果,也是中华民族骄傲的精神所在。国学十二道已然为中华社会大众所广泛认同,欣然接受,并以道统和各种载道之物代系相传。
 
  国学一道,孔子——为人之道。
 
  做人要善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做人要本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做人要诚实,诚信乃做人之本也。做人要自重,严以律己宽于待人。做人要知足,知足者常乐也。此上就是为人之道,是人都要努力做到。
 
  国学二道,老子——处事之道。
 
  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论天下之事;潜其心,观天下之理。“道者,万物之奥。”“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详是处世第一法,宽容是处事第一法;寡欲是养心第一法;勿言无益身心之语;勿为无益身心之事;勿近无益身心之人;勿入无益身心之境;勿展无益身心之书。
 
  国学三道,庄子——养性之道。
 
  身安,不如心安;屋宽,不如心宽。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以喜悦之身,养喜悦之神。有所敬畏,是做人基本的道义准则。所谓快乐,不是财富多而是欲望少。做人,人品为先,才能为次;做事,明理为先,勤奋为次。人生要学会平和心,喜乐心,慈悲心。
 
  国学四道,孟子——君臣之道。
 
  君臣相比,君属于强势,臣属于弱势,其关系由强势君主导。君讲礼,臣讲忠,故君臣之道在于礼。君礼于臣,臣必忠;臣忠于君而君不礼,其忠必退。
 
  国学五道,荀子——学习之道。
 
  可概括为七个方面。一是蜕:学习不能满足于已有的成就,应该不断地有所发明,有所进展,日渐而月进,并且使之产生质变。二是虚:虚指的是学习态度。虚者,虚心、谦虚也。三是一:“一”是专一、专心致志的学习,“学之道,贵以专”。四是静:“静”,指的是心要静,而摒弃一切杂念。五是积: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六是师:“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有了好的老师,便可以好学,“得贤师而事之,则所闻者尧、舜、禹、汤之道也。”七是友:荀子提出,学者应“亲友”,以求得在治学上的“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诫”,即不断地得到批评和指正,而日有所成。
 
  国学六道,孙子——韬略之道。
 
  意指文韬武略。中国的韬略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实为传统文化之瑰宝,历史遗产之精华。韬略犹如双刃古剑。轻用其芒,动即有伤,是为凶器;深若藏拙,临机取决,是为利器。愿学者得其精髓,重其所用,发扬古道,利国利民。
 
  国学七道,管子——教练之道。
 
  教练犹如一面镜子,反映当事人的真实现状和局限,同时引发对方看到更多的可能性,给对方一个重新选择的机会。教练的使命就是——因成就他人而成功。教练不是知识训练或者技巧训练,而是一种拓展信念与视野的能力和习惯的培养。
 
  国学八道,韩非子——统驭之道。
 
  统驭理论:“精诚为道,运筹为术,组织为器,人才为本,制度为体,文化为魂”,带你修炼六个方面的能量,帮你完成从攻城掠地到运筹帷幄、从创业有成到基业长青的惊险一跃,成长为适应时代的新型领袖。
 
  国学九道,鬼谷子——权谋之道。
 
  权谋,是指在争夺、巩固、发展权力的过程中使用的一切灵活应变的手段。权力,是指能够直接支配他人,使之按照自己的意志行动的力量。权力带来财富、地位、荣耀。权谋天然地不受一切仁义道德、公平正义的约束;它甚至没有任何原则可言,唯一的原则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权谋的合理性取决于权谋的结果,即所谓“窃钩者诛,窃国者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是也。
 
  国学十道,大学——修身之道。
 
  修身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过程。格物就是探究弄清事物的发展之道;致知就是获取知识;诚意就是赤诚、真诚、忠诚之心对待一切事物;正心,就是使自己的心正,使自己成为一个道德高尚,修为高深的人。因此,修身的过程,就是探究事物发展规律的过程,就是学习知识的过程,就是真诚地对待一切的过程,就是严格要求自己,完善自己,把自己变成一个道德高尚的人的过程。
 
  国学十一道,易经——天地之道。
 
  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所谓天地之道,也不过是自然法则。你若遵从了——便能遗世独立,飘飘欲仙;返之则——万劫不复,永世不得超生。想那轮回之苦,却非人力所为也!故而道是:冥冥中早已注定,天意实属难违。仔细想想,可也不就是这样的么?故,天地之道在于人心。
 
  国学十二道,禅宗——死生之道。
 
  死生间观节,细微处品德。死亦生,生亦死,死是另一个生的开始,生亦是另一个死的结束。故,生则生、死则死,岂能赖着不死或就是不生?故来之则应,去留无意,随缘而行,不纠结、不着相。
 
  国学第十三道是浩然之气道学,亦称之为,浩学——浩然之道。
 
  浩然之气道学即浩然之道,缘发于先秦时孟子的浩然之气学说,2019.9.6作家网发表了甘易、赵立航合著的《国学第十三道:浩然之气道学》的文章,2020.4.6作家网发表了赵立航、甘易合著的《浩然之气(经文三篇)》(完整版)的文章,自此国学第十三道浩然之气道学,立名立经,堂而皇之进入了国学十二道的序列殿堂,被称之为国学第十三道。浩然之气道学的四句真言是:无能无量浩之源,有能有量然之动;知能知量是观照,聚能叠量是如盤。浩然之气道学的真意即是:浩的本源是虚拟、纯粹、无所谓能量的,但一旦动了然物的主宰之念,能量就随之而来。这时就要靠我们自己用本心“观照”去知能识量,进行能量确认,并通过“如盤”来选择炼化其能量的聚集叠加,实现自身气息自如循环、能量充沛可持续耗散和精神情绪的豪迈隽永。这就是所谓的浩然之气道学列入国学第十三道之说。
 
  三、观想国学之道的三元与四维
 
  国学的三元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总纲,合称三教。千百年来,国人的精神领域和世俗生活基本上是围绕三教哲学展开的。国学的三元儒释道具体是指东方世界的孔子、释迦牟尼和老子。公元前500多年这个时代,西方世界也出现有苏格拉底和犹太先知。在这个时代一下子涌现出这么多圣人,绝非偶然。而且他们不约而同的都是为了教化天下芸芸众生,所以,该时代称为人类的轴心时代。国学的三元指的是儒释道,国学的四维就是在儒释道三元的基础上再增加一元,使其升发为四维。我们所主张的国学四维即是儒释道浩。在儒释道三元的基础上增加了浩学的维度构成了国学的第四种维度。儒释道浩都有各自独立存在的核心价值。
 
  通俗地说,儒家的核心价值观就是秩序。儒家告诉我们要听话,要守住礼制的底线,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人生是要追求有价值的生活,这种价值就是爱国爱家爱社会,人生的价值是在积极进取中才能实现的。那么人生的价值到底是什么呢?儒家追寻的终极人生意义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儒家提倡积极入世,大丈夫要敢为天下先,为天下人正心和培养浩然正气。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让社会大环境都清风正气起来,并传承好的学问让它发扬光大,让世世代代的人都享受太平盛世。这是儒家文化所追求的人生终极意义和使命。
 
  春秋时鲁国大夫叔孙豹给了我们答案。叔孙豹说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立德,树立高尚的道德;立功,为国为民建立功绩;立言,即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言论。此三者是虽久不废,流芳百世的。三不朽的命题体现了中国儒家哲学的三个特点。一是着眼于人世,不是寄托于宗教的彼岸世界,而是落实在现实的人间世界;二是中国哲学追求个人对群体的贡献,叫群己之道;三这是儒家价值观的源头。
 
  在人生三不朽价值观的指引下,儒家形成了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儒家的核心价值观是仁者爱人。首先是仁者爱人。这个思想是由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提出来的。仁的核心是爱人,在孔子看来,仁就是有差别的爱人,他要求我们按照血缘关系的远近去爱别人,先爱自己的父母,然后是兄弟、朋友等。在儒家思想中,仁不仅是最高的道德标准,更是人的最高价值标准,同时也是推行国家治理的核心思想。这个观点是由孟子提出来的。孟子说既然仁者爱人,那么国君就应该把这种爱人之心推恩于老百姓,建立一个仁政的世界,这个世界就是王道的世界。第二,儒家强调人要尽责,要遵守大道。这个大道就是义。而义就是你应该去做的事情。你不去爱人是不仁,应该去做的事情,应该承担的责任,你不去做,这叫做不义。人活着的责任就是彰显和发扬大道。这一点,孔子的弟子曾子说的更加清楚,他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古代的士,相当于现在的知识分子,曾子交给知识分子一份沉甸甸的历史担当和使命,就是弘扬大道,死而后已。这深刻影响了中国知识分子。第三,要遵守礼。这是从义中引申出来的。儒家认为社会的秩序就是礼,而礼体现了上下尊卑的精神。所以孔子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孟子强调人的五伦。这就是把人固定在一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宗法制为藩篱的范围之中。其他的智慧、诚信、积极进取、修身养德等,都是儒家核心价值观的不同实现途径。
 
  佛教认为每个人生来就受制于宿命条件的限制,前世业力的显现,造就了各种不同的命运。也就是前世修来今生用,种什么因得什么果。三世因果,使人的命运轮回在过去、现在与未来之间。然而这种业力凝聚着一个人一生中所动念想的意念和无名行为,蓄久成习,最终形成因果,这就是业力因果。在佛教看来,因果是不灭的,它会历经数年而彰显我们在命运的路途种下的因,得到的果。佛陀教人信守业力,信守因果,就是为了依据业力的因果律阐述业报的三时业——即顺现受业(现生造业,现生果报)、顺次受业(现生造业,次生果报)、顺后受业(现生造业,延生果报)。正是这种因果定律,培植人们心田中的纯善、慈爱、容忍、宽让、大度以及不争不执的美德,从而度化众生明白业力就是命运的主宰。"释“,为根本之解脱。最真、最广、最深、最彻底。所谓“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如若证道,即便未有高深之禅定,亦早入圣者之流。佛家追求的人生终极意义是,明心见性,开悟成佛。人就是没有开悟的佛,佛就是开悟的人。因为只有开悟的人才能看到这个世界的真相,空性,人生四大皆空,即道空、天空、地空、人空。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所以人不要着相,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放下功名利禄,看透生老病死,人才能获得真正的自在和解脱。慧能所建立的南宗禅,强调“心外无佛”,就是说每个人的心性就是佛性,成佛只在自悟本性。因此禅的修持虽然不排斥坐禅、诵经,但并不以此为必需的条件。相反,不适当的、固执化的坐禅与诵经,反而有可能成为“悟”的迷障。
 
  道家的核心价值观是无为。道家是中国哲学舞台上的另外一位主角。在中国人的心中,总是端坐着孔子,他告诉我们人生要努力,否则这就是没有意义没有价值,哪怕是知道有些事情干不成,还是要努力,这就是儒家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当然,中国人的内心更深处,还有老子的一席之地。老子是道家哲学的创始人,老子和孔子是完全不同气质的两个人。当年孔子去向老子学习,老子就严厉批评了孔子,说你搞的那些仁义啊礼智啊,都没有意义,都是前人说烂了的。人生真正的意义在于清心寡欲清静无为,所谓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人生和自然一样,都遵循着大道而运行,既然如此,儒家的知其不可而为之,那就是傻子。由此,老子提出了“道法自然”的观点。在道家的始祖老子看来,道的运行法则就是“自然然”,“得道”就意味着必须任由事物成为它所应是的样子,绝不能将自己的主观意志掺杂其中,这就是“无为”;一旦彻底否定了任何外在意志的驱使和强迫,事物就会在运动中完全实现自己的本性,此即“无不为”。以此自处,就可以实现庄子所谓的“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逍遥游》),达到“逍遥”自在的“无待”之境;以此处世,则可以实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齐物”之境。也就是说,遵从“道法自然”的基本法则,既可以使自己的本性获得充分的实现,也可以使他人或他物获得完全的自由。道家追寻的人生终极意义是,体道和悟道的过程,所以孔子才说,朝闻道,夕死可矣!道家追求的大道,也就是人们对外在的宇宙自然大道和人的内在生命规律了解和把握。把人的内在生命规律和宇宙自然规律充分结合起来,最后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就是人和天一起做事情,就很容易事半功倍,水到渠成。所以道家文化提倡人的饮食起居,要顺应四季,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自然无为,返璞归真。这是道家追求的终极意义。
 
  儒、释、道是国学的三元。这三种完全不同的审美境界出现在中华文化之中,一种是温柔敦厚,载道言志;一种是拈花一笑,妙悟真如;一种是逍遥自由,直觉天籁。中国文化人最熟悉的是第一种儒学,但如果从更高的精神层面和审美等级上来看,真正不可缺少的是后面两种即释学和道学。在后面两种中,又以第二种即佛的境界更为难得。其实儒释道只是出发点契合点不同而已。
 
  在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中,我们创造出了诸多概念,比如三维四维概念,多维和高维空间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学有道无维。国学是按道学之路来归结和区分的,国学十二道,也都是按平面铺展所呈现的十二种道法。国学十二道一直停留在两仪或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类演和分析之中,易学文化中的阴阳就是代表两仪,也是平面文化。由此可见,一阴一阳谓之道的的生发是以阴阳为源发的。所谓之,阴阳乃万物之纲纪,生杀之本始。在道家看来所谓的维度,越是高维越是人的分别心使然,都是更加错误的认知。《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大道也是没有维度的。儒释道的三元是用非维度思维而形成区分的概念,而今将浩学引入国学并与儒释道浩作为并列的核心表述,即是转换并应用了三维和四维概念,重树了格局,是一种全新角度和全新眼界的探索认识。
 
  凡维度皆带有时空,每一维度都是可以生发无限空间的。用维度去分析和认识事物其解析结构富有挑战性。儒释道浩是国学的四维。国学的四维是在国学三元儒释道基础上再增加另一维浩学,合而称之为儒释道浩的国学四维。国学四维即是可并列的儒释道浩四种精神文化维度的合称。儒家修身、佛家修心、道家养性、浩家渡能。儒家的核心是中庸,佛家的核心是因果,道家的核心是无为,浩家的核心是渡能。其实这些早都被中华文化糅合为一体了,你的信仰你的修持均逃脱不了这些文化的影响,所以信仰就是一种文化体系在你身上的折射,就是你儒释道浩的四维综合。儒为“表”,佛为“心”,道为“骨”,浩为“气”,四者相辅相成,共同撑起了中国传统文化,如果没有浩气的运作,儒释道就会变成有骨无气,骨气分离,身心灵和精气神无法有效融为一体,丧失了中国传统文化自性本自具足的意义和价值。
 
  四、国学第四种维度即浩学三观
 
  浩学是国学的第四种维度。浩学,是由独立研究学者甘易于2019.6.29作家网所发表的文章《浩学:儒释道浩,我自观之》中提出的一种学科观点。甘易是这一浩学文化的创始人和概括者。浩学在此提出了一种另类的终极性地解决三观问题的思想路径。浩学提出的全新解决人类三观问题的核心思想所张扬的旌旗是:万物有我,有志为之;万物并作,三观浩然。作为我自观之的浩学三观分三部分构成是:浩然之心、浩然之气和浩然之象。2020.6.3作家网发表了赵立航、甘易合著的《浩然之心经文》卓然提出了浩然之心。2020.4.6作家网发表了赵立航、甘易合著的《浩然之气(经文三篇)》(完整版)完整提出了浩然之气。2019.9.6作家网发表了甘易《浩学:率性极目,运象达道》文章超前提出了浩然之象。自此浩学三观蔚然而成。浩学三观,即是由浩然之心、浩然之气和浩然之象三部分构成。故称之为浩学三观。浩学三观,要达三种境界,即心之所至,存在事实;气之所贯,率性善养;象之所见,极目天舒。浩学三观,要看四个世界,即看到更大的世界,看见更美的世界,看懂更玄的世界,看出能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世界。浩学三观,可以超越时空,观照出浩然的远观近觉世界,同时还具有人生航帆的自觉意义。浩然有世界,浩然有空间,浩然有远帆,浩然有微妙。浩学三观,还是一种元思维,浩学三观让人能够站在从未涉及和企及的高度,去审视外在审视内心审视自己审视一切的所见所想,这样的观照思考方式便叫做“元思维”,亦称之为“浩学高维度思考法脉”。在浩学三观中构建的天地人和万物观,更加恢弘壮阔,其中融入的想象力也更加天马行空风光无限。浩学旌旗,猎猎生风;浩学所观,苍穹浩瀚。
 
  几生修得到浩然?浩然之心、浩然之气和浩然之象是浩学立观立学而张出的三个维度空间向量,每一维度空间向量坐标均可描述浩学时空中的任意一点。于是三维向量在各自形成维度空间基础上,又撑起了整个浩学的多维空间。每个维度向量均可虚拟一个空间,并生发无限之境域。此心无限,我自浩然。浩然达观,时空自然。心气似天风浩动,气象如川流奔涌。必须承认,浩学作为新创之学,在概念完成,体系建构,学术累进,大众认同等方面尚有差距,但浩学在系统理念的设计方面的举旗范围,已然堂而皇之地成为了儒释道浩般国学第四维度的存在。浩学三观简取一字称之就是观心、观气、观象,观心、观气、观象是需要经常甚至是每时每刻都要去观照的。浩学三观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境界。浩学三观是人世间新维度卓越完美时空所伸出的一组集合观照的向量,每日有其观,每日复其观,经常有其观,经常复其观,即可观照出一种新维度时空所呈现出的超然景象。
 
  具体的浩学观照如何进行?所有一切互为一体。从更高维度看,一切都是连在一起的。这是一个极其重要而常被无视的关键点。浩学的观照就是将浩然之心、浩然之气和浩然之象作为观照对象,和你身体的感受、情绪连接在一起,去看着它、观察它、觉知它、体验它。好像浩然之心、浩然之气和浩然之象都是生发于你,是从你的身体出来,退出一步,在看着你的身体,在体验它,这就是一种“觉”的境界。这就是德国心理治疗师伯特•海灵格《我允许一切如其所是》诗文中说的:我看,只是看,我允许一切!这时,你相当于做了一件事:欣赏,也就是处于一种赞赏、感恩、清净、和平、定静的状态,甚至你是内在喜悦地在通过浩然之心、浩然之气和浩然之象看着你的一切、你的反应、你的情绪。这同样也就是佛陀所讲的内观,你既是观察者,同时又是被观察者,这是一步步拓展来的。就好像你的意识离开身体,进入了浩然的世界,在观察着你的心灵和身体感受的所有“在是欲为,慈悲喜舍;此自实本,彼超虚无”。在这种观照状态下,肉体的我,感觉的我,理性的我,死亡与新生的我,自足体与自足体以外的关系……等等,共时错综而来,催动生命的浩然绽放。
 
  在塑造自身作为一个合格的观照者本体的时候,王阳明面对考取功名落第时的态度是最应该引以为鉴和受到赞赏的。这也就是在作浩学三观时应具有的不动心的本体状态。王阳明说:世人以落第为耻,我以落第动心为耻;古代学子终生梦想就是考取功名,以落榜为耻辱;王阳明以考不上而动心为耻辱(动心是羞愧、悔恨、丢面子等感觉)。你的感觉是怎样的?境遇不重要,状态才重要,不动心才最重要。以不动之心去观照浩然之心、浩然之气和浩然之象,就是浩学所倡导的三观看世界的方式,先观后看,再求究竟。人生的每一个境遇,其实就是让我们来“观”的机会——按照老子在《道德经》第54章中所说:所谓大道之治在于观,观自己的心,观自己的病,观自己的死。观清楚了,就不必对过去抱怨,也不必对未来惶恐。只要活在当下,做到无为,即无私我,凡事做到无私我,就是顺道而为了。如如不动心乃为浩学三观的本体之心。人人可学,人人会用。此心不动,随机而动;随感而应,无物不照。在用浩学三观去观照天地万物的基础上,寻觅良知,知行合一,浩然前行,有志为之。
 
  “万物有我,有志为之。”这是浩学关于我在主义“本有”哲学思想的简约表述,“本有”亦即万有,万物之有。万有生法,心生万法。有则志焉,有志为之。浩学关于“本有”和万有的核心思想,是生命本体的存者之状、在者之态、志者之向和为者之作。老子道学讲道法自然的无为而无不为,浩学讲的却是我在为有的万有之道和有为之法。浩学三观是万有之道和有为之法。浩学三观即是以“万物有我,有志为之”为出发点而加以观照的。浩学三观是浩学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浩学三观是构成浩学核心思想体系的三位一体。浩学=浩然之心+浩然之气+浩然之象。这是浩学思想体系的内涵和构成关系。浩然之心为第一观,是浩学的本体论,是本体之观,浩然之心即为浩学之本体。浩然之心第一观,观得是圣者之本。描摹呈现圣者之心的生发持守状态,心之所至,存在事实,以己度之。关键字:明心,立修,本心。浩然之气为第二观,是浩学的认识论,是功夫之观,浩然之气即为浩学之功夫。浩然之气第二观,观得是道者之功。描摹呈现道者之功的聚能叠量万法,气之所贯,率性善养,以己度之。关键字:见性,善养,渡能。浩然之象为第三观,是浩学的方法论,是运象之观,浩然之象即为浩学之运象。浩然之象第三观,观得是为者之运。描摹呈现为者之运的要素易变因缘,象之所见,极目天舒,以己度之。关键字:知象,极目,天舒。
 
  我们知道,浩学三观作为浩学的主体构成,其思想定位是国学之道的气息善养之道,能量之道,站立之道,挺拔之道,也是民族精神的脊梁之道。目前浩然之心、浩然之气道学已经诞生了具有了经文,浩然之象也有专门的类经文文章面世。可谓之万事俱备,不欠东风,浩学创立之所成已为定局。儒释道都有不同字数的经文且广为流传。目前浩学三观之说均已在国家级媒体平台发表经文和相关文章,这是能与儒释道相并列的一个外在条件。就一门学科学说而言,有经文产生即算学问落地。同样的由孟子开创的浩然之气学说的声名业已流传至今。浩然之气道学作为国学第十三道已然立名,更进一步的浩学作为儒释道浩之国学第四种维度的社会广泛认知业已落地。浩学无论从其内涵还是声名均已具备有提升其道学名次和影响之条件,只是有待于时间来佐证。社会发展变革至今天,随着儒释道浩之国学第四维度浩学进入人们的日常视野,随着浩学三观的完整提出和声名盛传,社会大众对浩学思想的认知早已超越了孟子所提出的浩然之气学说范畴。在生活和人生中,浩然之心、浩然之气和浩然之象已开始进入了共享参与,同化融合,广泛生发的新表征阶段,浩然之道当行其时。天才也植入百花丛中,与万物同享一曲。平凡人皆可观浩然之心浩然之气浩然之象。浩学三观可观照人生,观照生活,观照运象,浩然之道已然融入了社会大众自身可修养长养的蕴含气质,并兼有扫荡心腹之寇的廓清之功,浩然之意境也构成了真正人生成长和走向成功的日常生活意境。

 
 
  作者简介:
 
  甘易,浩学思想倡议者,浩然之气道学创始人,独立研究学者。
 
  198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哲学系。对哲学及其自我理念有比较深刻的理解,注重工具理性,喜欢诗歌赋文。
 
  著有《信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版)著作,同名纲目录纂“信仰论百度百科”。
 
  2016年4月所作《卧牛城赋》,是应山西临汾平阳广场改造工程所作的一处不锈钢浮雕墙艺术景观赋文,亦称“七哉赋”。
 
  2020年4月作家网发表与赵立航合著《浩然之气(经文三篇)》(完整版),是对孟子开创浩然之气学说丰富发展的集成之作。先秦圣学,国学新道。一万七千言,经文了其观。围绕其经文要义,在作家网曾连续发表过的五篇相关评论和延展文章中,提出了国学第十三道即浩然之气道学的思想主张,提出了拟与儒释道相并列的浩学思想的系统主张。
 
  2020年6月作家网发表与赵立航合著《浩然之心经文》,堪称,一部“心即渡”的预言式和开创式浩学经文,是针对“儒释道浩”并列称谓中浩学思想所作的奠基性经文,也是将浩学作为一门新学科所提出的创新主张。术语革命,浩然之心。一千字经文,五十六颗心。观瞻中华文明,明见浩然之心。实现了一个完整地深度学习和表达浩然之心的可部署思想框架:我自菩提,内心即渡。随机而渡,随感而能。渡能合一,熵减阳明。
 
  除却巫山钟情理念,悟观沧海云水浩然。
 
  诗言道:
 
  心念贯通似真空,高峰体验毗妙有。
  未竟满溢不呈现,又见唯美始浩然。

 
 
  作者简介:
 
  赵立航,浩学思想倡议者,浩然之气道学创始人,媒体人。
 
  长期活跃于新闻战线,历久而弥新。见证了祖国发展的浩然前行,阅历了媒体人生的激情搏跃。人生追求天高云淡般的远航,寻找梦想和现实的界限,探寻真情与人性的力量。闲暇之余,追随圣贤之道,用积极的心态建设心灵品质:凝达不动之心,平和知行合一,点燃自心光亮,照见生命阳明。致其虚极,守其静笃。显于本有,止于至善。老子的紫气东来,朱熹的万紫千红,国学十二道的诸多人物思想典故,像一座座历史的灯塔,照耀中华思想文化的天空,令人无限向往。生发于先秦的孟子浩然之气道学思想, 傲骨梅无仰面花,挺立了中华两千多年的思想和精神风骨,大气磅礴,光彩夺目,与我有缘,如沐春风。
 
  2020年4月作家网发表与甘易合著《浩然之气(经文三篇)》(完整版),是对孟子开创浩然之气学说丰富发展的集成之作。先秦圣学,国学新道。一万七千言,经文了其观。围绕其经文要义,在作家网曾连续发表过的五篇相关评论文章中,较系统地提出了国学第十三道即浩然之气道学的思想主张。
 
  2020年6月作家网发表与甘易合著《浩然之心经文》,堪称,一部“心即渡”的预言式和开创式浩学经文,是针对“儒释道浩”并列称谓中浩学思想所作的奠基性经文,也是将浩学作为一门新学科所提出的创新主张。术语革命,浩然之心。一千字经文,五十六颗心。观瞻中华文明,明见浩然之心。实现了一个完整地深度学习和表达浩然之心的可部署思想框架:我自菩提,内心即渡。随机而渡,随感而能。渡能合一,熵减阳明。
 
  清净为修悟道为然,吉光片羽轮回无极。
 
  诗言道:
 
  心随境转是平凡,境由心转为圣贤。
  心若太虚观无量,狂心顿歇即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