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那一年,我遇见了会计!

丁会仁2020-12-21 17:02:15
那一年,我遇见了会计!
 
作者:丁会仁
 
  1993年7月7日,我忐忑不安的进入了考场,那些年的高考日子都是定在国家纪念日,对我们考生而言,那就是十年磨一剑,该是亮剑的时候了,那时候农村中学没有考场,所有考场全部安排在县城,我记得我是安排在县委党校的考场,母亲从老家赶到县城陪考,第一天很顺利,会做的全做了,不会做的也全部写满了,而且还空余时间检查了一遍,第二天,第三天也都很顺利,但有一门没有发挥好,而且是擅长的一门,整体感觉是终于考完了,有一点点遗憾,这点遗憾让我人生的经历多走了些弯路,也多了些曲折和坎坷,高考后的日子里,我回到了家乡,母亲宽慰我,如果确实考得不理想,大不了复读一年,整个夏天,我仿佛变成一个沉默寡言的人。
 
  得知成绩的那一天,我在田里干活,412分是国家的分数线,我上了国家线,我清楚记得母亲很高兴,煮了鸡蛋给我吃,虽然我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但终究还是考上了,我走了十多里路去三汊港高中的校园,那时候校园放假,所有录取通知书都是邮寄到学校,曹正龙副校长告诉我,全县文科生上线5名,我们学校2名,第一名是王亲林,他后来上了九江师专,我是第二名,我去了省城南昌,江西省机械工业学校工业会计专业,那几年三汊港高中是全省响当当,91年出了一个陆梦龙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后来在中国社科院,92年出了一个九江状元查正贤,考入了北京大学,后来在华东师范大学古汉语方向博导,我们93年第一名只考上了九江师专,算是哑了,但后来出了一个才子柳春蕊,在县中复读后考入安徽淮南师范学院,然后考入北大攻读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汉语言文学专业副教授,是三汊港高中我们那一届的佳话。
 
  1993年9月,父亲东挪西凑,借足了学费,特地从外地回到老家送我去省城,从都昌到南昌是要走鄱阳湖水路,要坐一夜的轮船沿赣江逆流而上,直达南昌滕王阁下面的南昌码头,那一年,我19岁,我离开了故乡,我来到了省城。我依稀记得,我三年前,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进入了高中,三年后,我又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进了江西机械工业学校,就读工业会计专业,几年后我又以会计硕士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武汉大学会计硕士攻读MPAcc,说实话,我不是聪明的人,我只是一个勤奋的人,是一个笨鸟先飞的人。我的希望只是考上大学脱离农门,在今天看来是俗得不能再俗了,可能在很多人眼里,中专生三个字一脸茫然,什么是中专生呢?中专生是不是和高中生一样,对60年末70年代初的人来说,中专生那是铁饭碗,是干部编制,国家包分配的,考上中专,国家每年有䃼助金,还有奖学金,我是高中考上的中专,只要2年就可以毕业,而如果初中考取的中专,是要四年才能毕业,读中专的好处就是毕业有国家分配工作,而且是干部编制,我很多中专同学毕业后大都进入了机关,现在都是一官半职,不要小瞧这一代中专生,那可是各地的佼佼者,那个年代,第一批最优秀的生源进入中专,第二批优秀的生源进了高中读书,然后是高中优秀的人考取大学,跳离了农门,我记得我的中考成绩是远远超过中专线,我没有报考中专志愿,凭当时的成绩在县中也是名列前茅,我阴差阳错的去了一所农村中学,又阴差阳错的成了一名中专生。我要感谢我厅里堂哥丁会华,他特地跑到鹰谭录取现场,找到他的亲戚,最后错过了大专录取期,没有录上大专,最后好歹找了一个中专学校,这个学校没有报过任何志愿,也从末听说过,我清楚地记得,我去了省城,这个校园也不是江西工业学校的主校区,而是江西机械职工大学的校园,里面有江西机械工业学校的几个中专班级,这个校园很奇妙,里面有南昌大学的大专生,有江西机械职工大学的本校招的江西省机械行业工厂的职工在读大专生,我们属于中专生,我们的班级叫“九三中会”,意思是九三级中专会计,这个名字我很有感情,以至于我在北京创业都取名于“中会”而且申请了商标,我申请的民主党派曾经一度想入“九三学社”,只是后来来美国求学,慢慢这个入社的事就搁置了,这是后话。中考时我遭遇了一次乌龙,高考我又差点名落孙山。
 
  我一直没有明白过来,我去了省城报到就读学校后,我的分数竟然全班第一名,也就是说我是大专的分数上了中专,和我高中命运一样,那时我是中专的分数上了高中。
 
  这是一次不小的打击。
 
  我原本打算保留学籍回去重新高考一次,或者我打算上了2年中专再去高考一次,考入理想中的大学,我的如意算盘落空了,我了解的信息是,只能放弃学籍退学回去才能高考,如果中专毕业只有毕业两年后才能参加高考,在校生是不能参加高考的,那时的政策,扼杀了多少学子的梦想和希望,至今有一大批优秀的人第一学历仍然是中专。那时候,正值各种变革,会计专业也从收付实现制变为权责发生制。我们对前途感到了担忧,尤如会计准则中的待处理财产分配一样,那时的学习变得越来越浮躁,也正是那一年,我们接触了高等学校教育自学考试,作为学习委员,我们几个学习成绩好的开始参加江西财经大学主考的会计学大专自考,我2年中专学习期间通过了江西财经大学的大专自考,拿下毕业证,“这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如果你想学习,不要犹豫,如果你想达到理想的彼岸,也不要放弃,在那个艰难求学时期,学习让我进步,会计让我受益。
 
  暮然回首,多年后我发现,也许上帝关闭上了一扇窗户,但同时又为你打开了另一扇窗户,我们生活在这个伟大的变革时代,人生犹如一个竞技场,比赛何时开始,何时暂停,何时发力冲刺,全在于你自己,每个时代有不一样的路,会演绎着不一样的人生,那一年,我为了最初的梦想和理想,我来到了省城,我在辛家庵的校园里快乐的学习和生活,那一年,我懵懂无知,我不会普通话,我遭受了哄堂大笑,那一年,我苦读会计,我钻研学问,我学会了读书,那一年,我学会了写作,我成了广播站编辑,那一年,我的会计一直是100分,感谢那个年代,感谢青春年华的岁月,感谢我的中专生活!我突然间明白,这么多年来,我是那么喜欢我的专业,我一直在会计的行业里耕耘,天道酬勤,我从一个个小小的会计到成为北京最年轻的高级会计师,然后又从事财税的相关研究和工作,我的骨子里流淌着会计的血液,这是我中专生活带给我最大的收获。
 
  我是一名中专生,我曾经失落过,她让我抬不起头,我拼命的学习,拼命的考试,自考大专,攻读本科,考研究生,读了三个硕士学位,接着攻博,然后成为一名会计硕士导师,以致于有些时候,我从深夜醒来,我多年来的努力和坚持,是我学习的经历和研究带来的,我不甘于平庸和平凡的性格,让我严格要求自己,我要改变自己现状,我要努力奋斗,我要好好学习!我也曾经骄傲过,在我的中专生岁月,我遇见了会计,我从一名最简单的会计生,从会计基础开始,初级会计 、财务会计、工业会计、商业会计、银行会计、会计学、高级会计学,我要感谢我的中专学校,我永远记得我的会计老师,南昌钢铁集团的总会计师林书山老师,他带我走入了会计的殿堂,我门门会计课程都是优秀,几乎是100分,我在会计专业是学得那么津津有味,对数字的天然敏感,让我在会计领域如痴如醉,那些会计分录倒背如流,还有那些枯燥乏味的数字,犹如干甜的泉水,滋养着我求知的梦想,会计恒等式不仅仅属于会计人,“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是每一个人的人生课,在人生的旅途中,借贷平衡,有付出就会有收获,过去的付出也许是沉没成本,但是它会在某个时间点像投资收益一样,加倍的回报给你,那一年,我在我青春最美的岁月里,遇见了会计,那一年,也遇见了最好的自己!
 
  那一年,我遇见了会计!那一年,我开始了灿烂的中专岁月!
 
  作者简介:
 
  丁会仁,博士,武汉大学MPAcc,中国人民大学MBA,中国矿业大学MBA,中央财经大学访问学者,武汉大学会计硕士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国人民大学会计硕士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MBA硕士生校外导师,独立作家,高级会计师,高级经济师,著有畅销书《大国企业》《口碑-雷军和他的小米之道》,曾创作诗歌《武汉,挺住!》《钟南山,您就是那座山!》、《鄱阳湖,我遥望的家乡》、《北京的初冬》,散文随笔《故乡的梦松堂》、《感恩!2020》、《村东南的大塘》、《丁仙峰下的回忆》、《南院的日子》、《学会沉淀,向阳而生》、《那一年,我遇见了会计》、《这一年,我在美国》、《邂逅武大珞珈山》、《永不放弃的人大梦》等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