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留住我们的乡愁

张瑞燕2020-11-23 19:24:13
 

留住我们的乡愁
 
作者:张瑞燕
 
  福州拥有2200多年的建城史,孕育了海纳百川、底蕴深厚的闽都文化,也造就了黛瓦相连、百年沧桑的古建筑群。从“里坊制度活化石”的三坊七巷,到“万国建筑博览会”的烟台山,从鼓岭古街,到嵩口古镇,一座座明清民居、西洋建筑、特色庄寨,宛如一颗颗明珠,点缀在榕城大地,虽历经岁月洗礼,依然散发出独特魅力。这里有全国最大的古民居单体建筑“宏琳厝”,大型古民居群落“三落厝”,闽中土寨堡“爱荆庄”,名人辈出的“梁厝村”……而在这些各具特色的福州古厝中,被誉为“深山明珠”的三落厝,无疑极具代表性。
 
  青山环抱,溪水萦回,木墙黛瓦。作为晚唐礼部尚书张莹的故居,三落厝最早始建于唐代,后因火灾毁于明朝。明嘉靖年间,郑氏族人在原地重建了留存至今的这座大厝。作为福建连江县规模最大的古厝,三落厝建筑面积达3000多平方米,木石结构,有大小房间200多间。格局上,它以三间四合院横向舒展,以溪流相隔,借过雨亭相连,具有“山泉入园、园内有溪、溪中有厝”的独特景观。但是,上世纪80年代开始,厝内居民陆续搬出。2000年后古厝几乎搬空,房屋年久失修,日渐荒废朽败。2015年,同济大学城市规划博士李亚明来到了连江,亲见三落厝凄美的景象,心绪难平:在福州的近郊,这样的古厝没理由被闲置。他是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阮仪三教授的弟子,他和他的团队经过三年的辛苦努力,与当地的政府和村民携手将这片古厝修复并重生为有着历史风味与自然生态的现代化度假酒店。他们将座落在福建省连江县的有着490年历史的明清古建筑三落厝,改造成为拥有40间客房的建筑,并于2019年初开始运营。李博士在“2019海峡两岸乡村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圆桌对话环节《乡村的未来:外部力量与在地力量》中分享了对中国乡村古建筑的观察、对乡村振兴的思考以及自身参与乡建项目的宝贵经验。
 
  曾荣获联合国2003年度“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杰出成就奖”的阮仪三教授是国内古城古建筑保护领域的泰斗,他说过他这辈子所做的事所追的梦,就是保护古建筑。因为“它们蕴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记忆活体。”他充分肯定了弟子李亚明博士投身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实际行动,三落厝的改建确实做到了修旧如故,以存其真,很好地保留了一个地域的文化脉络,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留住了一份珍贵的乡愁。
  如今,走进改建后的溪园三落厝,仿佛进入一次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它的设计理念为“古今对坐”。房屋完美保留了原有的外观,修旧如旧,未敢有丝毫懈怠。原始空间的保留传承,是溪园三落厝的价值所在,而在不可见之处,则采用了新式的工艺,保证了现代居住的舒适性。公共空间添购了许多现代家具,使之符合当代的度假习惯,同时强调与自然的结合及素朴极简的现代感。传统文化与现代度假生活的碰撞与交融,正是溪园三落厝“古今对坐”的设计精髓。而以“奢华的再定义”为提案,用无造作的装饰,治愈系园林,占地3000余平的三落厝溪园颠覆了人们对于奢华的理解。200多间房间改造成仅仅40间房,根据原有的格局呈现十几种不同的房型,只以质感一脉相承。承袭历史文化元素而又不拘泥于传统古风,用简洁的力量与自然环境糅合,创造出兼具现代设计与艺术审美的入住体验。室外传统呈现的园林空间,一步一景,让人乐享逗留巡游。园里花木葱茏,这些自然天成的装饰品仿佛来自田野里的邻居。廊下品茗听雨,闲赏四时美景,面朝庭院感受溪水溅溅、虫鸣鸟吟。厝与厝、房间与房间的露天处,种植着草木,铺着青苔或砂石,古厝用枯山水般极简的自然之物营造出一个世外桃源的四季。
  在三落厝外的传统村落里,朗乡投资与不同生活品牌合作建立合作商店,而由“朗乡”自主经营的店,则是每月精选,从农产饮食、书品衣物到地方民艺,均力图展现出传统文化魅力。如今,改建完成后的溪园三落厝已不再只是单纯的古厝,亦不再是单纯的酒店,而是变成了一个生动而又立体的媒介,让人们通过见、闻、听、感、食、住等,品读福州的古厝、当地的习俗、美丽的风景与丰富的物产,再通过住客的口碑与媒体的力量传扬出去。溪园三落厝从传统的建筑文化中汲取丰厚营养,然后通过对古建筑的进一步重构与改建,创造出极具当代性的新古典建筑,刺激了新的旅游文化消费热点,从而有效地提振地区的经济和文化活力。
 
  2018年12月15日,杜棠古村成为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巡展的首站。展览围绕“我们的乡村”主题, 通过27个最具代表性的乡建项目描绘出一个呈现当下、放眼未来的中国乡村。而后,杜棠三落厝作为经典案例之一,参加了德国柏林aedes国际建筑论坛和巴西库里蒂巴双年展,向全世界展示中国乡建的成就。2019年7月28日,“福州古厝保护与文化传承”分论坛特意选择在杜棠古村举行,以福州古厝为切入点,全面探讨历史建筑、特色街区、传统村落、名镇名村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不同遗产元素的保护利用,力图通过论坛为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存城市风貌特质提供方案和路径。2019年8月17日,杜棠三落厝作为《共和国发展成就巡礼》人文福建的代表在央视呈现,一个唐末以后变得默默无闻的村落,通过专业团队三年的努力,迎来了华丽的转身。
  被成功保留和改建的三落厝是幸运的,目前,全国大概有 270 多万个自然村,每天都有二三十个自然村在我们面前消失。阮仪三先生认为必须要对还留存下来的乡村认真去研究,要保护、要留存,留住之后要很好地更新改造,不能让它破破烂烂。他坚信,乡村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根基,是中华民族维持社会安定团结的一种样板,是滋养人类与自然和睦相处文化道德的土壤。而这个土壤是几千年来文化的积淀,我们要认识到它的珍贵性,然后把它保护起来,在这个基础上形成营养,创造新东西。(1 《乡村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根基——同济大学阮仪三教授专访》,2014.4.30《乡村规划建设》)连江三落厝的改建很好地保存了古村落中的古建筑群,保存了一个地方的文化特色,并在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出了适应当代生活、当代审美的当代建筑。
  古村落里的古建筑是一个地方不可磨灭的历史文化记忆,是乡愁依托的重要的外在物质形态。留住一个地方珍贵的历史文化记忆,也就留住了我们世代牵挂的乡愁。2013年12月,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重要表述不仅谈到了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更重要的是触及了中国人的心灵归宿问题。所谓乡愁,是因为对故乡有所思、有所念,在中国传统社会里,乡愁是离乡游子特有的情绪,而中国有着人类历史上最漫长、最复杂、最成熟的乡村文明、乡村社会和乡土经验。乡村是出生地、安身处和人们与之相依为命的自然空间,同时也是祖先之地、父母之邦和人的心灵归宿。(2 彭志 《惟不能归,所以远望:中国文化中的‘乡愁’ 》。中国艺术报/2020 年/10 月/21 日/第 003 版 文艺评论 )传统社会里的中国人乡愁最浓,而在今天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社会结构正经历着剧烈的转型和改变,大量农业人口进城,大量乡村正在消失,很多人从此失去了故乡,心中的乡愁无处可依。而生活在逼仄空间的都市人,也有逃离喧嚣都市,寻找心灵净土的心理需求。从古到今,乡愁意识在中国这样一个农耕文明高度发达的国度一直非常浓厚,所以在今天的乡村建设实践中,我们急需用当代的乡村建设来延续渐渐消散的古老乡愁,这不仅关系到乡村经济、乡愁经济的建设,也关乎到如何保存中华文明之根、如何延续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人文情怀的重要问题。如果我们能从乡愁文化的角度出发,投资乡愁,也许就能抓住今天的社会刚需,同时满足普遍的民族心理需求,这对扶贫开发、乡村建设、文旅融合建设都大有裨益,也能更好地从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中汲取营养,从而创造性地转化与创新性地发展我们的传统文化遗产,使它更好地融入当代生活。通过多途径和多渠道的努力建设,乡村或许将再次成为依托中国人心灵归宿的美丽家园,乡村生活也将再次成为有着悠久的乡愁文化和隐逸文化传统的中国人向往和热爱的一种生活方式,三落厝的成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它是努力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投资乡愁文化与重建中国人的生活家园实践中的一个典范。
 
  (张瑞燕,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作者:张瑞燕
来源:眉凌文化
https://mp.weixin.qq.com/s/kIFzdxEY71kuD7sGFNyy6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