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华:过大年
杜华2019-02-05 23:23:21
过大年
作者:杜华
大年即春节,又称“旧历年”。大年,为何称“大”?可以找出许多原因。一者,百节年为首,是一年的开头。除夕后,过去的一年已然过去,新的一年从今开始,它是一个新的起点,饱含着新的希望,新的梦想,新的祝愿。故称“大”。二者,在一年众多的节日中,年是最隆重最热烈的节日。张灯结彩,鸣鞭放火,载歌载舞,敬神祭祖,集尽一切可以想到或做到的内容和形式。有对过去一年丰收的欢庆,有对一年劳碌的放松,有在新的一年大干的决心,有求神灵和自然对来年护佑的祝祷。故称“大”。三者,所过的时间最长。汉族人过年应该从腊八就开始了,一直要到二月二,才算把大年过完。故称“大”。四者,大年之节是非常特别的节日,大节套小节,节中有节,节节相连,几乎天天过节。每个节都有不同的讲究和说道,都有不同的内容和形式,无限的神秘,无尽的喜悦。故称“大”。
当地汉族人过年基本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整个腊月,或更早,直到年三十,为准备阶段。对于大人们来说,可以说是“忙年”,即忙忙乎乎地备办过年所需之物;对于儿童来说,可以称做“盼年”,孩子们“盼年”的那种急切心情,比过年更有乐趣。这一段可说是“迎年”。第二个阶段即过年,从年三十到正月十五、六,是正式过年,大家穿新衣,吃美食,拜大年,看红火,尽情享受,好像要把一年的好吃的东西在这些天全部吃完,又好像要把一年的劳碌和忧愁在这些天全部驱除和释放。这一段可说是“过年”。第三个阶段是从正月十六到二月初二,为过年的扫尾阶段,这时年味儿越来越淡,大人们也忙开了,孩子们也上学了,不过仍有年的余韵,大人们有一种总算把年过完了的如释重负的释重感,孩子们则有一种兴犹未尽的失落感。这一段可说是“辞年”。民谚说得好:“忙腊月,闹正月,趿哩趿拉到二月。”
迎年
备年衣 “过大年,响大炮,穿新衣,戴新帽。”这是当地一句有关过年的谚语。过新年,必须穿新衣。旧时,有钱人家不必说,即使贫困可怜人家,也要在新年整备新衣穿。过年吃得好不好,没有人知道,穿得不好,却要被人笑话,因为衣裳是要穿在人头前的。
一到腊月,家家户户的女人们就忙开了。过大年第一新的是鞋新。再苦再穷的人家,也必须给大人娃娃过年时穿上新鞋。于是女人们就要忙着搓麻绳,纳大底,捻线线,纳鞋帮。鞋做好后,就开始做新衣了。过年的新衣主要有三件:䙅子、棉袄和棉裤。䙅子为贴身穿的无袖上衣,有单、夹、棉三种,过年时一般穿棉䙅子或夹䙅子,且大多为红色,特别是遇逢九年,是必穿红䙅子的。旧时,有钱人家过年都要做新棉袄棉裤,新里新面新棉花,称作“三新”。穷苦人家则要拆旧补烂。将旧棉衣拆下,洗干净,染成新色,用棰敲棒在棰布石上棰展,或用火烙铁烙展了。棉花也是旧衣拆下的,撕绒后再用。经拆洗缝补后的旧衣服,仍像新衣一般。过年时穿在身上,也是美滋滋的。邻里人看了,会夸赞这家的女人“心强,是好的,穷归穷,大人娃娃都穿得体体通通的。”否则,就会让人看不起,说“那家人家,过年也没个过年样,缇绺缇缭的,多会儿也走不在人前头。”
做年货 当地人所谓年货主要是指过大年时吃的东西,主要是指做糕、蒸馍馍、摊𥽥儿、炸油货、蒸隔年包子等。另外还要焯(ca)白菜、焐萝卜、丸肉蛋蛋等等。人们玩笑说:“一腊月剌剌儿忙一个月,一正月闲闲儿吃一个月。”
当地做糕的原料是黄米面,黄米用黍子碾制去皮而成。首先要淘黄米,淘黄米的目的一是要去除不洁的糠皮和砂砾,二是让黄米浸水再粉干后,可提高粘度。接着是轧黄米,有“粗箩𥽥儿,细箩糕”的说法,因此箩糕面时一般用细箩。蒸糕前,要先浸豆子,就是把红豇豆浸泡后煮熟,搋成豆沙馅,以备包糕时用。蒸糕时,糕面里要拌入适量水,用手擦搓开,呈疏散的粗末,称做“拌糕”。撒糕时,先在笼中撒一层底,坐在锅内蒸,等底子蒸过来后,看看软硬是否适当,如果太软,和些干糕面,如果硬,则需在擦搓好的糕面中加些水。尔后,将糕面慢慢撒入笼中。这样蒸一层撒一层,直到认为差不多时作罢。好的蒸糕手,一次能蒸1斗黄米的糕。糕蒸熟后,要立即乘热搋糕。搋好的糕又软又精,当然要有上好的黄米。接下来就要捏糕,包入红豆馅。最后就是放入油锅中炸糕了。经油炸的糕叫炸糕,不炸的叫素糕。蒸糕不宜用急火,以防“托水”,托水糕蒸不熟,发粘,不利口,不好吃。炸糕时,讲究不开门,怕风吃油。油溢起后不许喊“溢了”,要用勺子将油撇出,据说炸糕溢油是兴旺的吉兆。炸出来的第一碗糕要放到屋顶上,敬天敬地。
𥽥,当地叫“𥽥儿”,是用米面或玉米面烙制的食品。烙𥽥儿的工具叫𥽥鏊子。将𥽥儿面发酵糖化(燍)后,兑入适量碱,加水和(hài)成糊。鏊子里放少量油,将𥽥儿面糊用勺舀入摊平,盖上盖,炆火烙制。出鏊后对折,并乘热气未散速冻。速冻的𥽥儿水分不散失,非常好吃。
蒸馍馍又叫蒸点心。“点心”是专指过年或办喜事时,经揉制蒸的、上面中心有红点的圆顶馍。上面不点红点的不叫点心,叫馍馍,一般在办白肆筵时才蒸不点红点的馍。平时蒸的馒头则用刀切成面包状。旧时一般忌讳不点红点的圆顶馍。“点心”一词起源甚早。据说是东晋时一位将军犒赏打了胜仗的士兵的糕点。而当地那种点了红点的圆圆的白面馍叫点心,真是再恰当不过了。馍蒸熟后,趁热将早已兑好的食红点在面镆中心,白泠泠的馍上立刻出现一个红色的小圆点或花瓣点,既好看,又喜庆,看着也香。过年蒸点心时,还要捏花馍,有喜兔兔、欢鱼鱼、吉羊羊、莲花、牡丹、石榴、毛篮篮等,上面嵌上红枣,称为“花花”。同时,还要蒸一个大枣山,是神龛前的供物。枣山2—3斤面制作,先捏成3个如意云头,再将其拼合成三角形状,上面再敷放面花、瓜果之类,在每个面眼处,安上红枣,是神龛前最重要的供物。毛篮篮是把一个面馍上用剪子剪成刺猬身状,过年时放置在门头上,等二月二取下来当干馍馍吃。其实往往等不到二月二,因为正月里高跷队进院拜年时,那个小丑“二八小子”专门摸找各家门头上的毛篮篮吃。蒸馍时,宜用急火,忌用慢火,慢火会“火悠”,“火悠”了的馍既不好吃也不好看。当地还讲究,蒸出的馍裂开花,称做“笑了”。
炸油货指炸馓子、油饼、麻花、油圐圙等。丸肉蛋蛋是将肉脞成肉末,丸成直径约10~12公分球形,以方便在春节时包饺子、包子或其他带馅食物的制作。丸好后,冷冻储存。
旧时,有钱人家还要在腊月包春节时吃的饺子。进了腊月,长工们都闲下了,但不到二十三还不能打发。长工一天无事可做,便给他们寻些营生,于是,就叫他们包饺子。大户人家要包数千饺子。大部分小户人家,则不必包隔年饺子,都是现吃现包。
打纸杂 过年时是必须要打纸杂的。所谓打纸杂就是采买过年时必须用的各种纸类杂货。首先要“请”一张“天地爷”,是一张印有各种神像,中央的牌位上写有“天地三界十方万灵真宰神位”的木版印画。有的还用绵连纸雕刻的帘幔。还要“请”一张灶王爷,“请”两张门神。如果为省钱,也可以用黄表纸,叠几个牌位子,上面写上“天地三界十方万灵真宰神位”和“司命灶君神位”,也就算“请”过神了。
其他纸杂有红纸、色纸、白麻纸、绵连纸、黄表纸,以及各种香烛、纸马等。还要买窗画、年画、大字。窗画是木版印底线的水色画,大红大绿,滴颜滴色,丰富多彩。年画有旧式的轴画、四扇屏、八扇屏,有杨柳青的肉娃娃画,也有用像铜版纸印刷的新式年画。内容有戏曲故事、神话传说、风景花卉、人物鸟兽等等。大字即贴在屋檐下的联幔,又叫“挂钱儿”,由黄、红、绿、紫四色配成,上写四个吉祥大字,下面有两条斜圆牙形长条,称做“大字腿子”。当地人过年是必贴大字的,屋檐下,各种神龛上,都要贴。有的甚至用绳子挂满小院,春风一吹,哗哩哗啦,好看,也好听,十分喜庆,但有一种进了庙宇的感觉。
另外,就是鞭炮了。有钱的人家,不知道买多少炮。大麻雷、铁杆炮、鞭杆炮、满树林、起火、烧虫卜膦等等,难以尽数。没钱的人家,也要买一二十个小麻雷,两挂小鞭炮。临了,还不误买一两束柏叶,以备初夕时旺火上用。
洗黑水 当地人称污渍为“黑水”,也叫“恶水”。洗黑水,洗恶水,即拆洗褿旧的衣被。当地人有个讲究,不该把“黑水”留到明年,因此年前必须把旧衣服、被褥、枕头等统统拆洗一遍。意谓涤除一年的污渍秽气,干干净净过大年,接喜气。
洗灯盏 腊月二十三是小年,是送灶王爷爷上天的日子。当地人不叫小年,就叫二十三。“二十三,洗灯盏。”做为忙大年的人们,这一天还是洗涮,而且是专门洗涮灯盏,以及相类的供器、铜器。祭灶是在晚上进行,所以白天就要把蜡扦、供器等擦洗干净。过去没有电灯,家中用麻油灯。麻油灯由灯盘、灯碗、灯瓜、灯树几部分构成。灯盘和灯碗是相连的,用青铜制成,灯瓜多为黑瓷制成,内装麻油,有孔穿灯芯。灯树(亦作“灯竖”)为木制,上面是一根杆,可插灯盘,下面为灯座,有的灯座还有个小抽屉,可放相关杂物。灯盘灯碗洗净后,明光铮亮,十分好看。后来,点灯用煤油,不再用灯瓜,而用一个玻璃制的墨水瓶代替。煤油灯亮度超过麻油灯,但烟大。于是手巧的女人们用纸糊一个虎头形罩罩在灯上面,使灯煤熏到罩壳内。这天,煤油灯也戴上新虎头帽要过年了。旧时大红躺柜和柜门子上都有用以挂锁的铜吊扣,有的呈圆形,有的呈如意形,柜盖上还有铜装饰,当地人叫“鉂鐍(shìjie)”。也要在这天清擦干净。
当地人称灶神为“灶马爷爷”,到晚上,祭灶开始时,铮亮的供器,铮亮的蜡扦,新鲜的供品,红亮的蜡烛,陈列在神龛前。男主人点亮红蜡,点燃条香,将麻糖糊到神像的嘴上,祈祷道:“灶马爷爷你姓李,一圪垯麻糖糊住你嘴,上了天上只说好的,嫑说赖的。”当地人根本不知道灶神的来历,说灶君是梁山好汉李逵,其典故不知从何而来,所以就说“灶马爷爷你姓李”。祈祷罢,将神像焚化,意为灶神上天了。而新“请”回的灶神像则要到年三十时才张贴供奉。所说大年初一凌晨,灶神才回来。
当地人称灶神为“灶马爷爷”,到晚上,祭灶开始时,铮亮的供器,铮亮的蜡扦,新鲜的供品,红亮的蜡烛,陈列在神龛前。男主人点亮红蜡,点燃条香,将麻糖糊到神像的嘴上,祈祷道:“灶马爷爷你姓李,一圪垯麻糖糊住你嘴,上了天上只说好的,嫑说赖的。”当地人根本不知道灶神的来历,说灶君是梁山好汉李逵,其典故不知从何而来,所以就说“灶马爷爷你姓李”。祈祷罢,将神像焚化,意为灶神上天了。而新“请”回的灶神像则要到年三十时才张贴供奉。所说大年初一凌晨,灶神才回来。
打扫家 打扫家即较彻底地搞一次室内卫生,包括大扫除、刷家、糊窗户、掏炕、濄炕、套炉子等。这样的打扫家一年要搞三次,一次是在四月,一次是在八月,第三次是在腊月,而腊月这一次是最彻底的。腊月打扫家一般在过了二十三小年之后。“二十三,洗灯盏;二十四,糊窗纸。”
打扫家这天一早,将被褥等搬到室外,将炕席卷起。先将炉坑内的灰掏净,如炕上有塌陷处,则要更换炕板,此谓“掏炕”。而后,将屋内彻底清扫一次。扫墙和顶棚要用软扫帚先扫,再用毛掸子掸一遍。扫完后就要刷家。刷家的原料为垩土,当地人称为白泥。白泥浸泡加工后,澄去渣滓,丸成球形,称为“粉土子”或“白土子”。先将白泥或粉土子浸泡,待化开后,不断搅动,使砂质等澄下,盛入容器内,用特制的白泥刷子往墙上涂刷。如墙不太脏,则直接用白泥粉刷两遍。先横刷一遍,再竖刷一遍。如果墙较脏,在粉刷前须先用清水洗一遍,然后先横刷一遍,再竖刷一遍,这样刷出来的墙壁,隐现着一个个豆腐块,产生了一种艺术效果。
在刷家的同时,女主人一般都要濄炕、套炉子。濄炕是用稀胶泥糊和上榆树皮毛子,将土炕用手抹一遍,经过这样濄了的炕,瓷实,光溜,不起尘。套炉子也叫套灶火。是用胶泥和砂子(或用砂泥),掺入盐和头发或牲畜毛,用手挖泥,将灶膛内破裂的部分修补好,在火炉内给铁壁贴一层砂泥,并用勺头等物将灶膛炉膛砑瓷砑实。“套”过的灶膛炉膛,经火一烧,炼成一块,成为耐火炉膛,既可保护炉灶,又省煤省柴,且可使灶膛内的火焰直接烧向锅底,充分利用了火力。
刷完家以后,就要糊窗子了。糊窗子一般要在中午时进行。因为冬天天冷,如果不在中午进行,窗棂上一刷浆糊便会冻成冰,窗户糊不好。当地糊窗户一般都用白麻纸。白麻纸结实,不易被风撕裂。首先要根据自家窗子的窗棂造形贴窗花儿。当地的窗花儿有两种,一种是用印板印刷草图,再绘以各种颜色的水印画,当地人称窗花,实为窗画。另一种当地称“云子”,即剪纸。糊窗也是很有讲究很有学问的一件事。糊窗花时,要将有颜色的一面朝外,糊纸时也要光面朝外。一来,有颜色的一面朝外,外面看着色彩鲜艳,里面经光线透射,也有色彩。如果反糊,则外面为白色,不好看。二来,光面朝外不挂土,不怕风尘。糊窗户时,先糊窗花和红绿色纸,再在上面覆盖一层白麻纸。窗户糊好后,家就算打扫下来了。然后,将席子、毡子、毯子、被褥打去尘土,搬回屋内铺设好。打扫过家,糊过窗户以后,室内就有了令人愉悦的感觉,第二天把年画一贴,年味儿更显得浓烈了。
糊灯笼 到腊月二十七、八日,该备办的基本都备办好了,大忙已经下去,于是家家都开始糊灯笼。二人台《拜大年》、《观灯》都有对春节灯笼的描述。灯笼种类繁多,数不胜数。有各种蔬菜灯、动物灯、瓜类灯,也有宫灯、纱灯、玻璃灯、走马灯(当地称“鱼龙变化灯”)。旧时,灯笼内多插蜡烛,或用麻油。麻油灯里面置一个小灯碗,有的则用土豆现做一个灯碗,搓上纸捻做为灯芯。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多用铅丝焊纱灯架或宫灯架,然后用红绉纹纸糊裱,里面点电灯。灯的质量虽然提高了,但种类却少了,家家都是大红灯笼,未免显得单调。到80年代后,都买现成的纱灯,糊灯笼只在年后进行,为得是在正月十五灯展时挂。
年三十儿 年三十是一年中最后的一天,小尽为二十九,也称“年三十儿”。年三十儿还算是迎年,又算是年节的第一天。
腊月三十一早,街上、村里便放起炮来。孩子们这天起得最早,穿上了新衣新鞋新帽,带着小鞭炮,东家跑,西家串,看年画、看对联、看灯笼,比炮多、比炮好、比炮响,称为“跑大年”。大人们还继续忙碌。男人们贴门神、贴对联、贴大字、贴年画,还要给神位前摆上供品、供器和香炉。有的人家没有香炉,就用木升盛上黄米或小米当香炉。同时将“天地爷”、“灶王爷”等神像“请”入神龛。神龛两边也贴上对联,如灶王爷龛上贴“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横披“一家之主”等。春节的对联有窗联、门联、大门联、棚圈联、仓库联等之分。横披称为“樘子”。另有“抬头见喜”、“出门见喜”、“炭积如山”等小竖联和大大小小的斗方。“抬头见喜”多贴在房梁上或门窗高处,“出门见喜”则贴在家门或院门外对面的墙上,“炭积如山”贴在煤炭仓上。此外,还有井上、树上、车上、棚圈上等等,都贴上相应内容的吉庆对联。斗方有单字的,如“福”字等,也有四字的,主要贴在房檐下的柁头上和门扇上、库房上、粮囤上等。贴罢对联后,再在房檐下贴上黄、红、绿、紫四色大字。神龛上也要贴大字,不过,规格要小得多,是宽约3寸许的细长联幔。如果是守孝之户,一般是第一年贴黄纸对联,第二年贴蓝纸对联,第三年恢复贴红纸对联。有的只贴一年蓝色对联。最后,将灯笼挂起来,将青翠的柏叶插在门头上。于是,人们真正感觉到,年来到了。
这一切都办好后,就要去坟地祭祖了。当地祭祖有四次,分别是清明、七月十五、十月初一、大年三十。且大年三十是很重要的。不仅要到坟地祭扫敬供,有容谱(家族祖宗画谱)的还要在堂屋内张挂容谱,并要设供品,如枣山、干果等,每顿饭前都要燃烛焚香,磕头祭拜。
女人们则忙于做年饭。首先要焖一锅隔年捞饭,旧时一般焖糜米饭,现在多焖大米饭。焖好后,除中午吃外,上面按上红枣,年后吃,表示“连年有余”。其次要炖肉炖鱼,鱼是必须要炖的,也是连年有余之意。
商家们绝不放过这天的商机,各店铺继续开门。没有置办齐全年货的,赶着在中午店铺关门前置办。熟人们见面后,笑喜喜地打着招呼:“齐备啦没?”笑喜喜回答:“齐备啦?您(niān)们也齐备啦哇?”“就等笼旺火响炮了!哈哈哈……”
午饭是十分丰盛的。米饭炖肉,烧鸡烧鱼,还要小炒几道菜,当然,糕也是绝对不可少的。
吃过饭后,家家劈柴打炭,准备垛旺火了。之前,要将整个院彻底打扫一遍,洒上水,再放一阵炮,便开始垛旺火。先用彩色纸将旺火架四面糊好,贴上“旺气冲天”的竖联。旺火架上放一个干锅或铁盘,干锅内盛满沙土或炉灰,做旺火的底盘。有的人家在夏天就用专用模具脱一种煤砖,称“煤煰(gāo)子”,专门用来垒旺火。而大多数人家是选用优质易结焦的块炭叠垒。垒旺火时,先在底盘上垛五六墩砖,每墩两层,里面塞以易燃的穰柴,穰柴上立一小捆劈柴。将较大的块炭像架桥一样,架放在砖墩与砖墩的空间上。如此一层垒垛起来,状如一座黑宝塔。垒旺火是很有讲究的,既要垒得圆,又要垒得尖,还要牢固,因此垒旺火时须格外小心。如果垒不好,燃烧时容易累(坍塌)。过年时旺火累是大不吉的。所以有的人家宁可不笼旺火,主要是怕累。旺火垒好后,用彩色纸剪一个拉幔花,搭在旺火上,将柏叶插在旺火眼上,再往炭上面烧一些麻油或柴油,把地上的柴炭打扫干净,放三声炮,垒旺火的工程就算圆满了。
从年三十这天,有许多忌讳。特别是在言语上,不能说不吉利的话,如“破”、“败”、“灰”、“赖”、“完”、“不够”、“不行”、“没有”等等。相互打招呼询问对方的准备情况只能问“齐备”,不能问“便宜(biànyí)”,因为“便宜”是指安葬死人时问的话。
到傍晚时,首先要把水瓮打满,把灯笼点着,把所有房间的灯点着,终夜不熄。这时候,大人们才洗脸,换新衣,穿新鞋新袜。然后恭恭敬敬地给各神位和祖宗牌位重新摆一遍供品供物。供品取“五”字,意为“五福临门”。即供桌上放五个小盘,分别供凉菜、干果、鲜果、油食、花供(即花馍),特别是要摆上枣山。之后便点烛、焚香、奠酒、放炮,最后是作揖磕头,三叩九拜,叫“安神”。意思是给各路神仙和列祖列宗发出请帖了,让其初一一早来家。俗话说:“安神不响炮,爷爷不知道”。所以“安神”炮要放很多,持续很长时间,安神炮放过以后,则要求寂静,不仅不再响炮,也不许大声喧哗,不准到处走串。全家人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地包开了饺子。于是,熬年开始了。
过年
熬年 除夕,当地人称“大年夜”、“三十儿黑夜”。大年夜,家家户户不睡觉,称为“熬年”。“熬”当地有劳累、忍受、把望、坚持、度过之意。熬年,即以神圣、恭敬和欢乐、企盼的心情、姿态,忍受通宵不眠之劳,坚持度过除夕团圆之夜,迎接自己新的一岁第一个清晨的到来。
点亮灯烛、垒起旺火、安过神后,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边说笑边包饺子。饺子里,多包入硬币,据说吃饺子时,谁吃到硬币谁有福气,这一年里一定会交好运。包完饺子后,全家人开始玩,或打扑克,或打麻将,或讲故事,或说绕口令。这一夜,不许大声吵嚷,不许在地面或院内洒水、倒水,不许扫地。
在包饺子的同时,多数人家还要煮一个红蕃瓜,吃蕃瓜取翻身之意。有的地方讲究年夜饭吃面条,面条擀得很长,吃一半,留一半,称做连年面。当然,美酒大肉是不可少的。
当电视普及后,大年夜看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成为千家万户的通俗。玩耍中,说笑中,吃喝中,大家都期盼着一个在神圣的时刻举行的神圣的活动:接神和祭祖。
接神祭祖 旧俗认为,在大年夜,天上各路神仙都要来到人间,与人间同享太平欢乐之年。为迎接众神光临,故有“接神”之俗。据说,各路神仙光临后,又都回到天庭,只有灶王爷留下来,继续坚守岗位。旧时接神一般是在寅时,即凌晨3—4点钟进行。以后越来越早,一直提早到子时,即12点左右。因为据说谁家发得旺火早,神仙就会先到谁家。现在虽然已不讲迷信,但春节联欢晚会零点的钟声一响,人们就开始发旺火接神了。
时辰一到,首先要“发旺火”。将火炷放入火炉中,烧红后,插在旺火底部的穰柴中,然后几个人分别从不同的方向向里面扇风,于是烈火呼地一下着了起来,燃着木柴,燃着大炭。刹那间,院内家家门前青烟直上,七八堆旺火红光映天,爆竹之声如爆豆一般响彻夜空,整个世界仿佛沸腾了一般,延续时间长达2~3小时。此时此刻,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灿烂的火花,院中是通红的烈焰,上空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
旺火发着后,就要接神了。接神由家庭男主人操持,女人们是不许操持这种圣事的,只许在一边恭恭敬敬地观望。男主人先净了手,再放三声接神炮,给各处神龛内的神圣重新添上新香,摆上新供品,匍匐于地上的拜毡,虔诚叩拜,此举即谓之接神。建国后,过年接神中的一些迷信活动渐简,“文革”期间,接神活动被作为“四旧”而破除。上世纪80年代后,接神作为一种民俗活动在民间逐渐恢复,但其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变化,虽有接神称谓和供品但无跪拜之礼。
接回神后,家族内要举行隆重严肃的祭祖活动。这时,同族各户男女一齐来到供奉祖宗神位、容谱的祠堂或堂屋内。重新燃红烛、焚条香、上供品、烬黄表、响鞭炮。人们严肃诚敬,叩拜祖先。叩拜时,由长辈带领,按男左女右站立在两旁,依长幼辈分一一向祖宗神位焚香、跪拜。
接神、祭祖仪式结束后,人们重新回到各家院内,大家围在自家熊熊燃烧的旺火周围,放爆竹、放焰火、转旺火。转旺火也是当地熬年的一种传统民俗活动。当旺火大烟冒过后,全家老幼围着旺火正转三圈,倒转三圈,为的是驱邪求吉,一年通顺。不能出院的老人、婴儿、病人也都把贴身穿的䙅子、衬衣拿出来,围 着旺火烤一烤,转一转。据说,转旺火可以怯病除邪。还有将白面“点心”(过年时蒸的点红点的馍馍)扎在筷子上,置于旺火上烤,据说食之也可去百病。孩子们更是走街串院,把街坊邻里的旺火都转遍。
在接神时,当地有请鼓匠的习俗。接神前,鼓匠沿街吹打,挨门拜年,有钱人家请回院内,吹打一通,以增添喜庆气氛。
除夕夜,出嫁的女儿忌在娘家。如必须在娘家呆,接神时,女儿必须躲到厕所回避,等接完神再出来,否则对娘家不利。现在,此陋俗已完全改变。
揣元宝 过去,接完神后,全家老少开始包饺子。“饺子”的称谓从“角子”而来。至今当地还有人称饺子为“角角”(jia入声)。旧时,二人台《拜大年》、《五哥放羊》中,有一段相同的道白:“白面捏下钵钵,羊肉脞下末末,你给哥哥圪扭圪扭捏上两个角角”。旧时,包饺子不是用擀杖擀皮,而是用手捏,后来才发明了擀杖擀皮子的技术。“角子”是元宝的一角,是元宝的一部分。而“角角”的形状酷似“角子”,故名其曰“角子”,后演变为“饺子”,将大年吃“饺子”称为“揣元宝”,意为“进宝”。为使饺子真有元宝之意,过去在饺子中包一枚铜钱(制钱),谓之元宝,谁吃到元宝,谁在这一年就会发财,万事如意。
旧时,煮饺子大约在卯时至辰时之交,并调一盘绿豆芽,另加一些豆瓣儿等腌制的小菜。
煮饺子之前,同家族的人要相互拜年。拜完年后,即开始煮饺子。煮饺子如遇饺子破裂,忌讳说“破”,而说“挣了”。饺子煮熟后,要放炮,且将第一碗饺子敬祖宗神位,接着,让孩子给长辈送,再给邻居送。邻居也会送来饺子。这样,大年初一的饺子就有各家各户的。
现在,水饺在春节前或年三十就包好了,也有一些家庭买市场速冻水饺。吃的时间也因人而异,三十晚或初一早晨随时煮食。水饺里的铜钱也由人民币硬币代替。
吃饺子前,孩子要给爹娘磕头,行三叩九拜之礼。爹娘受头后,也要给孩子压岁钱。上世纪70年代后,已不时行磕头,只行鞠躬礼,并道一声“过年好”。受礼者也要给压岁钱。有的人家,除夕夜就给了压岁钱,这是不懂礼俗,对孩子的礼仪教育也没有好处。
吃罢早饭,把屋子收拾干净,预备茶点小吃,有的还置备酒菜,接待前来拜年的亲朋好友。
信仰佛教的人家,在年初一吃素。一者,初一、十五信佛教的人本来就把斋吃素;二者,正月初一是弥勒佛主的诞日。早上吃素饺子,中午吃素烩菜。
从这天起,女人忌针,男人忌劳,直到过了破五以后。
拜 年 拜年是中国人的重要礼俗。当地拜年从正月初一凌晨开始,一般到正月十五前后基本截止。俗话说:“有心拜年过了寒食也不迟。”虽为玩笑话,但也说明拜年时间之长。
旧时,拜年活动按远近亲疏的社会关系,可分为以下几种。一是同宗族内晚辈给未出五服的长辈拜年。如在同院或邻近居住,则于正月初一凌晨接过神祭过祖后进行。这次拜年十分讲究。家族内,从叔伯亲属依辈分大小,成双成对地排着,先拜容谱(祖宗),而后拜爷爷奶奶辈,再拜父母辈,拜完长辈后,在同辈中小的拜大的,即兄弟弟媳给兄嫂拜。子辈拜完后,孙辈也以同样的方式拜。未婚的,则只有男子拜,女子不拜。届时,各家各户屋内地下铺一块拜毡,以备拜年者跪拜。拜年的进门后说:“给爷爷拜年磕头啦。”受头者说:“磕下哇。”或“甭磕啦。”或“一了儿了哇。”于是,磕头者作三次揖,每次作揖后,伏在地上磕一个头。此谓三叩九拜。给爷爷磕完头后,再给奶奶磕。不能同时给爷爷奶奶磕。给其他长辈(父辈)亦同。同辈拜年则不磕头,只作揖一次,或行鞠躬礼作罢。凡未成年的子孙拜年磕头后,长辈要给压岁钱,成年后则作罢。如果新媳妇给长辈拜年,则都要给压岁钱,且钱数要比其他人多许多。给外面拜完年后,最后回家给父母磕头拜年。二是给近亲中长辈(包括同地域居住的同宗族长辈)拜年,一般是正月初一上午进行。三是闺女女婿到娘家拜年,一般是初二上午进行。届时,女儿女婿带上丰盛的礼品礼物,给娘家拜年。四是给居住在同一地区的其他亲戚长辈拜年,可在初一、初二和初四的任意上午进行,初三忌拜年,初四大拜年。五是给居住在不同地区的亲戚拜年,要在初五后的任意上午进行。六是给其他人拜年。如同事、同学、朋友等,则互祝“恭禧发财”、“过年好”等。七是团拜。现在,有些机关团体、企业、学校,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之为“团拜”。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等。
另外,当地有新人拜年的习俗。即头年结婚的新人,第二年春节要到双方亲戚家拜年,且各家都要给新人压岁钱。初一时,在男方同宗亲戚家拜年。初二如娘家在当地,则到娘家同宗亲戚家拜年。初三至初七不出门。初八后,到双方非同宗亲戚家拜年,直到拜完为止。
年初一中午的饭特别讲究,最少也要四、五个盘,多则十多个盘。有凉拌豆芽、红烧猪肉、烧鸡或焖鸡、炖鱼、丸子、煨牛肉、炖羊肉、炒干豆角等,还有精杂烩菜。主食是熇糕、熇点心。全家人团团圆圆坐在一起,饮美酒,吃年饭,称为吃“团圆饭”。
接财神 正月初二是财神节,当地有接财神之俗。接财神也要笼旺火。初一傍晚,垒好旺火,初二凌晨发旺火、放爆竹、接财神。接神仪式如初一接全神。村民、市民初二接财神的不很多,主要是商人、店铺老板等,气氛较初一为逊。
初二早上也大都吃饺子。有的家庭早早预备丰盛午宴,准备接待亲朋好友上门拜年,特别是这天要接待前来拜年的闺女女婿的人家,午宴之丰盛大大超过初一的年午饭。
迎喜神 初三为迎喜神日。这天清晨,农户把牛角涂彩,披红挂绿,牵到农田,然后对着牛头焚香、烬表、燃柴烧火,牵牛转三圈后返回。也有的骑上自家的牲畜到旷野奔跑,返回时每人拣一小块土坷垃供于神龛并烧香磕头拜之。初三这天,忌拜年,忌打扫。
从初三开始,村里举办的秧歌队、高跷队等开始活动,先在本村本社表演,慰问军烈属、五保户和村中上年岁的老人,而后逐门逐户拜年贺喜。主人家要热情招待,临走时赠以烟酒作为酬报。过去踩高跷者转到谁家院中表演完毕后,临走时,扮小丑的“二八猴”从主人住家门内上槛上摸取“毛篮篮”,大伙分食。本村表演完后,又要到邻村表演,邻村的文艺队也要来村表演。
过破五•送穷 正月初五民间习俗为“破五”,常言“大破五”。传说姜子牙封妻为穷神,并令她“见破即归”,大概人们为了避穷神才称这天为“破五”吧。“破五”日,在当地来说有许多讲究,就是在初五的前4天里,家家不动扫帚、不动针业、不洗衣服、不农事劳作、不远行、忌用生米面做饭吃等。过了初五,这一切守制就破除了。在初四晚上或初五一早,家家户户洒扫庭院,把旺火灰渣、尘土、香灰、爆竹纸屑扫置簸箕中,并剪黄表纸人于其上,送焚十字路口,并燃放爆竹,谓之“送穷”或“送穷媳妇”。当地有“扫穷送穷,一年顺通”的说法。
广泛流行的“送穷”习俗,反映了老百姓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的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愿望。
春节期间大小店铺从大年三十午时起关门,而在正月初五开市。俗以正月初五为财神圣日,认为选择这一天开市必将招财进宝。
正月初五早上也要吃饺子。有一种说法是,从初一到初五几天之内禁忌较多,人们不可“轻举妄动”,一过初五,就基本上过了年禧,不再禁讳了,所以要吃饺子祝贺。
初五忌出门,不拜年。
人七日 初七谓之“人七日”,或急读为“人七儿”。《东方朔传岁时书》记载:“天地初开,一曰鸡,二曰狗,三曰猪,四曰羊,五曰牛,六曰马,七曰人……”。据上世纪70年代湖北考古出土的秦简《日书》记载,人日之俗起于先秦时。传说女娲造世时,前六天分别造出了鸡、狗、羊、猪、牛和马,第七日造了人,因此,正月初一为鸡日,初二为狗日,初三为羊日,初四为猪日,初五为牛日,初六为马日,初七为人日。因为是人类的生日,所以要庆祝纪念,过人七日(人七儿)节。这一礼俗,与基督教《旧约•创世纪》中上帝七日创世的神话太相似了,也与我们今天的星期周历暗合。
人七日古代又名“灵辰节”。 为何叫“灵辰”?明代张存绅在《雅俗稽言》中解释说:“人日,一曰灵辰,以人为万物之灵也。”而当地关于“人日”的传说则从另一个角度做了注解。传说人的魂灵于除夕夜出走,于初七日夜归。原来是人的灵魂回家附体之日,故曰“灵辰”。于是,当地风俗于初七这天夜里点灯置于门上,喻自己的灵魂望灯而归。初七日忌出门远行,即使外出也必须要赶回家,否则回了家的魂灵难以附体,当年多灾多难,病魔缠身。
八仙日 初八日谓之“八仙日”,或称“游八仙”。游八仙以祭祀李铁拐、汉钟离、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八位神仙和出游相结合成俗而来。是日,提倡出游或走亲戚,谓初八这日是出门办事的好日子。新女婿新媳妇出外地亲戚家拜年。请客活动自此日开始。过年时,当地盛行请客之礼。主要是亲戚之间互请。请客也极有讲究。头一天要安人,即发出邀请通知。其时没有信息工具,只能去人传达。第二天,还要亲往被请人家中邀请。俗语云:“安人不请人,顶如誵憱人(欺负人)”。初八出行昭示着春节的第一个高潮结束,人们可以各行其是为自己的事业奔忙了。
初八还是祭星之日,祭星又称“顺星”,与“顺心”谐音。旧时,正月初八晚上,家家都要举行名曰“遥祭北斗,顺禳星辰”的祭祀仪式。《萨拉齐县志》载:“及夕,燃糕灯如子孙数,跪院心前,遥祭北斗星神,愿子孙恭顺勿逆。”俗称祭“顺心”,现已多不举行。
初八又是火神诞日,民间户家有设祭焚香之俗。
十子日 初十日为鼠日,谓之“十子”,也称“实籽”。老鼠俗称“子神”,即生命繁衍之神,传说老鼠在这天娶媳妇。晚上,要在瓮旮旯、墙角点灯焚香助兴。祭鼠实际是人的生殖崇拜的俗传,希望自家多子多孙,人丁兴旺。十二属相中子鼠为首,象征时序和事物之开端。
当地这天有吃莜面之俗。蒸莜面时,制作莜面小臼十二个,分为十二个月,与其他鱼鱼、窝窝一起上笼蒸制,出笼时看其小臼内积水多少,以主卜某月雨旱。此日还要祭拜五谷。将糜、麻、谷、豆、麦五种粮食放在五个碗内,作为祭祀对象,焚香鸣炮,对天祈祷,以求当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俗称“接籽头”,故此日也写作“实籽日”。
此日,妇女忌针。
杨公忌日 正月十三为“杨公忌日”,是民俗中的大忌之日。
旧时,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有民谚:“
“初三、十三、二十三,搓麻捻线賊相(音“习”)攀。”意思是这一天忌劳作,即使“搓麻捻线”,也要遭受贼人的攀咬而被牵连。过去,人们逢三必有所忌,正月十三是一大忌之日,叫“杨公忌日”。俗语还说:“犯了杨公忌,百事不如意”。此日不仅忌出门、忌劳作、忌动土、忌婚嫁……,总之,一切重大举动都在禁忌之列。
那么何谓“杨公忌”?这位杨公指的是谁?至少有三种说法。
一说,杨公是很久以前一位姓杨的老翁。这位“杨公”有十三个儿子。有一次在与邻居发生争执时诅咒道:“我有十三个儿子,即使一个月死一个,到了年终还有一个可以留下来陪我过年。”没多久他的儿子就开始一个一个地死去,而且是每隔二十八天就死一个。到了过年前,最后一个儿子也死掉了。从此以后,每个月杨公的儿子死的那一天就被称作忌日,又叫“杨公忌”。这些日期为农历正月十三、二月十一、三月初九、四月初七、五月初五、六月初三、七月初一、七月二十九、八月二十七、九月二十五、十月二十三、十一月二十一、十二月十九。在这些忌日里,尤忌出行。
二说,杨公是指唐朝风水术宗师杨救贫。此公名益,字叔茂,号筠松,因他一生用堪舆术为无数穷人造葬作福,深得民心,世人尊称他为杨救贫。杨筠松根据“二十八星宿”顺数,定了“杨公十三忌”。这十三个“忌日”也分别是正月十三、二月十一、三月初九、四月初七、五月初五、六月初三、七月初一、七月廿九、八月廿七、九月廿五、十月廿三、十一月廿一、十二月十九。
三说,杨公为宋朝名将杨业。相传正月十三为宋代杨家将金沙滩败绩,杨业两狼山头撞李陵碑殉难之日。人们为了纪念保国忠良的杨家将,就把这天定为“杨公祭日”。
“杨公十三忌”自古以来即受到玄空家的重视,在玄空家的眼里,这十三个日子决不能被选来做为开张、动工、嫁娶、签订合同等等。还编出了《百事忌》歌诀:
神仙留下十三日,举动须防多损失。
一切起造与兴工,不遭火盗定遭凶。
婚姻嫁娶亦非宜,不得到头终不吉。
人生出世遇此日,劳劳碌碌得还失。
安葬若还逢此日,后代儿孙必乞食。
上官赴任用此日,破贼多愁主革职。
得知广普传与人,子孙昌盛皆阴骘。
其实,这些全是迷信之说。早在清初,一位叫熊伯龙的无神论学者编著的《无何集》中就指出:“世俗多畏杨公忌,谓不宜出行,皆未悉其原委,故为所惑耳。今按其说,乃是‘室火猪日'(注:二十八宿官星值日,该星属火,为猪)。其术元旦起角宿,依二十八宿顺数,值室即为杨公忌。”按这样排列下来,正是上述的十三个“杨公忌日”。据《四库全书•钦定协纪辩方书》卷三十六《辩伪》一章,也对《杨公忌》有这样的记载:“世俗多畏杨公忌,通书亦多载之。谓其日不宜出行,举事犯之不利,皆因未悉其原委,故为所惑耳。今按其说乃是室火猪日,其术元旦起角宿依次二十八宿,次序顺数值室宿之日,即杨公忌。”
闹元宵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称“元宵节”。元宵节与天官、地官、水官三官活动有关。三官又称三元大帝,其诞日分别为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故称三节为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元宵节即上元节。因此,把元宵节期间的各项活动综合起来叫“闹元宵”,又称“闹三官”。
元宵节是春节的第二个高潮,有焰火、灯会、秧歌、高跷、旱船、舞龙、耍狮、打腰鼓、转九曲等丰富多彩的民间活动。元宵节从准备到结束要大庆5天,即从正月十二开始,至十六日结束,每日社火不断,锣鼓喧天,热闹红火。
正月十二,搭彩棚,也叫搭灯棚,搭三官棚。彩棚搭好后,要将“三官”塑像“请入”,摆设香炉、供品等,百姓无远驾近,前来上供,祈愿一年风调雨顺好收成。
正月十三,挂花灯,所以这日又称试灯节。三官庙开始唱戏。开始栽“九曲”、秋千架、旋床架等。各种红火如高跷、彩车、龙船、龙灯、狮子、抬阁、脑阁、皇杠、秧歌一齐出动,沿街表演,称为“踩街”。实为预演、彩排。
正月十四,上午和下午,文艺队到机关、企事业单位表演,各单位给予烟酒或钱币赞助。乡村文艺队在本村表演。夜间,沿街各单位、店铺点燃旺火。花灯展区的花灯全面开放,迎接参观。各式各样的花灯,五光十色,美轮美奂。村民、市民相拥如潮,前往花灯展区观灯,各文艺队也要到花灯区表演一番。旧时,花灯皆为彩纸或纱绢手工糊制,质朴而生动。二人台《打连成》以唱词的形式,描述了元宵灯会的盛景:“正月十五闹花灯,我和连成哥去观灯。西瓜灯,红腾腾;白菜灯,绿茵茵;芫荽灯,碎纷纷;韭菜灯,宽铮铮;茄子灯,紫盈盈;老虎灯,抖威风;摇头摆尾狮子灯;老汉灯,拄拐棍;娃娃灯,打能能;三打金弹炮打灯,还有那起火带炮两盏灯。”现在制的灯科技含量高,造型宏大气派,霓虹灯和彩灯条成为主流,声光电等现代技术一起运用。但给人的感觉民俗味道不足。这天,九曲、秋千、旋床等活动全面展开。
正月十五为上元节正日,社火活动达到高潮。上午,各乡镇选出优秀节目代表本乡镇到市县参加调演或汇演。各代表队以彩车和彩旗仪仗队打头,轮流上场,都使出各自的绝活,令人赏心悦目。整个表演区,鼓乐齐鸣,鞭炮震天,气氛喧嚣热烈。
入夜,月挂中天,花灯齐放,旺火齐燃,焰火凌空。旧时,当地的焰火为当地匠人制作的地面火,称“土火”。这种“土火”虽土气十足,但创意特别,构思巧妙,制作精细,主要有“天鹅下蛋”、“猴尿尿”、“炮打紫禁城”、“三打金弹”、“起火带炮满树林”等。现在都是从烟花产地订购的高空火,多为礼花。同时,各种社火活动也融入其中,锣鼓齐鸣,炮仗连天。街道上,表演场,观众万人涌动,欢呼声叫好声一浪高过一浪,元宵活动达到高潮。
随后,各种红火即转入沿街各户,谓之转旺火。转旺火转到谁家,谁家都有一番接待。现今均由家户备烟酒接待或赏以钱物。
元宵节的饮食,以吃饺子为多。头天晚上包好,第二天一早吃。中午炒菜肉食,因下午基本没有红火活动,人们以酒食为乐。晚上则吃元宵。当地元宵多用江米滚制,内包各种馅。有蒸食、煮食、炸食,以煮食为多。
十六日:继续热闹一天,至下午收灯。其他娱乐活动照常进行,有的直到十七八日。特别是转九曲,深受人们喜爱。旧时,十六日下午各行各业社团敲锣打鼓,持香柱、牌位,到村外或五道庙送瘟神,谓之除百病。
辞年
老小添仓 添仓,本为“天仓”,为星官名。属二十八宿中西方七宿的娄宿星。共六颗,位于娄宿之南,相传是天宫掌管粮仓的神。星相家观天象,如见天仓星现黄色,则预示丰收年景。正月二十日和二十五日是祭祀天仓星官之神的节日。二十日为小天仓;二十五日为老天仓。据说,正月二十五是仓官爷的生日。祭仓官,为的是祝福风调雨顺,粮食盈仓。小天仓祝福夏粮丰收,老天仓祝福秋粮丰收。因“天仓”与“添仓”谐音,且祭祀活动中有“添仓”仪式,故称“添仓”。添仓,是春节的余韵,是正月里最后的节日。
添仓日清晨,用炉灰在院中围画仓窖形状,在仓窖内放一些糜麻五谷。同时,主妇、孩童则用高粱杆编成牲畜车辆,装五谷、干草等,摆设于仓窖前。接着,焚香放炮,焚化高粱杆车辆牲畜。晚上,将水缸内挑满水,里面放置用糕捏成的灯碗,内点灯烛,并烧香磕头,燃放烟花爆竹。据说,仓官爷爷要来饮马。《萨拉齐县志》亦载:添仓之日,“晨起,焚香祭神毕,以灰亘窖于院中,储杂粮,晚浮灯水缸,祭祀仓官,并于米面器中添置米面,祈丰收焉。”
添仓节,当地有二十吃莜面、二十五吃烙油饼的习惯。
龙抬头日 农历二月初二,称为龙抬头日,又为中和节,也称“春龙节”、“龙头节”。民间信奉的是传说中主管云雨的龙就要从大海升天了,开始兴云布雨。所以,大家要祈求龙王保佑民众,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当地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
《萨拉齐县志》载:“晨起,汲井水,投制钱(乾隆钱)于桶,倾入缸,意为引龙钱。”
当地风俗,二月二要剃头,谓“剃龙头”。
二月二早上要吃枣山,称做“搬枣山”。搬枣山即标志着大年过去了。中午吃水饺,称为安龙眼。
二月二还有红火。一些乡村街镇还要办社火,还有高跷、龙灯、旱船等。有的地方要在二月二放焰火、栽九曲,如同元宵节。
二月二最流行的是打秋千。有的地方秋千架从正月十五立起,一直到二月二才拆。当地人称打秋千为“打悠起”,更形象,更贴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