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走向那高高的井冈山

丁尚明2013-03-12 13:43:31
    初识井冈山,还是在我孩提时代的中学课本上。“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毛主席这首大气磅礴的《西江月·井冈山》,至今我还背诵如流。从那时起,井冈山—-便刀砍斧楔般留在了我儿时的记忆里;从那时起,井冈山的“燎原星火”便指引着我在人生征途上踽踽前行;从那时起,我曾千万次地憧憬:井冈山啊井冈山,你这中国革命的摇篮,你这浸透着革命志士鲜血的热土,我何时才能走近你?何时才能扑入你那温暖的怀抱呢?!
    公元2012年的金秋十月,我怀揣几十年的梦想终于实现了,我终于踏入了那片红色的土地,终于走向了那高高的井冈山……
    井冈山,位于江西省西南部,地处湘赣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古有“郴衡湘赣之交,千里罗霄之腹”之称。这里山高林密,沟壑纵横,地势险峻,其中部为崇山峻岭,两侧为低山丘陵。东临江西泰和、遂川两县,南邻湖南炎陵县,西靠湖南茶陵县,北接江西永新县,是江西省西南的门户。
    出了南昌一路西南而行,车子大约行驶了5个多小时,便进入了井冈山。车子沿着盘山公路盘旋前行,透过车窗,看到那爿爿从眼帘掠过的那带有红色印记的“红军哥饭庄”、“老表餐馆”……我周身的血液也慢慢沸腾起来!从山上往下眺望,巍巍井冈被层峦叠翠裹挟着,就像一座密不透风的巨大城堡。随行的江西省委党校继续教育学院院长谭洪生介绍:进入“城堡”,必经双马石、桐木岭、朱砂冲、八面山、黄洋界五大哨口。这五大哨口中,最著名的要数连接湘赣边界的黄洋界哨口。黄洋界地势险要、巍峨峻拔,1928年3月30日,这里打响了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红军不到一个营的兵力,硬是击退了四个团敌军的疯狂进攻,创造了我军历史上首个以少胜多的战绩。毛泽东同志闻讯后,欣喜地挥毫写下了著名的《西江月·井冈山》一词。
    啊呀勒
  红军阿哥你慢慢走勒
  小心路上就有石头
  碰到阿哥的脚指头
  疼在老妹的心里头
    啊呀勒
   红军阿哥你慢慢走勒
  走到天边又记心头
  老妹等你呦长相守
  革命胜利呦你回头
  老妹等你呦长相守
  老妹等你呦到白头
    这是素有井冈山“红歌百灵”之称的江满凤,演唱的当年当红军的爷爷创作的一首歌。江满凤的爷爷叫江治华,是一名参加了井冈山革命斗争的老红军。他先后创作了《送军粮》、《红军阿哥你慢慢走》《翻身紧跟共产党》等40多首红军歌曲。自1929年江治华向家中寄过一封书信后,就再也没有音讯,再也没有回到井冈山。谈起爷爷,唱着爷爷创作的老红歌,江满凤不由地哽咽起来……
    追寻着中国工农红军的足迹,我在井冈山的苍松翠竹间穿行。回望那些逝去的红色岁月,我聆听到了穿越历史的回音,触摸到了一个个关于红军的传奇故事,这些故事犹如井冈山的青青翠竹说不尽、数不完。在这里,我记下了一个叱咤风云的红军女英雄与她做农民儿子的传奇故事。这位红军女英雄就是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央组织部原副部长曾志。故事的讲述者是她的孙子石金龙。石金龙讲述道:奶奶曾志1911出生于湖南宜章,1928年4月跟随朱德、陈毅率领的湘南起义部队上了井冈山。那时,只有17岁的奶奶,已有了很多传奇:她是经过严酷的军训后,湖南衡阳农运讲习所仅存的唯一一名女学员,先后担任过衡阳地委组织部干事、郴州中心县委秘书长等职务。1928年11月,在井冈山奶奶产下一名男婴,这便是我的父亲石来发。1929年1月,因革命斗争的需要,奶奶不得不将才出生几个月的骨肉,托付给王佐部队一个叫石礼保的副连长代为抚养,自己随队伍告别了井冈山。新中国成立后,奶奶多次托人到井冈山寻找她失散的儿子。1952年,奶奶终于如愿以偿找到了她失散24年的儿子石来发。父亲石来发8岁时失去了养父养母,自己靠乞讨度日。解放后,成了井冈山大井村的一个普通农民。
    一个是普普通通的农民儿子,一个是做了高官的红军女英雄母亲。很多人以为石来发不会再回到井冈山当农民了。可是奶奶对在身边住了一段时间的父亲说“毛主席的儿子都去朝鲜打仗了,你还是回井冈山安心务农吧!”就这样,父亲石来发又回到了井冈山当起了一名护林员。后来,尽管奶奶身居广州市委书记、中央组织部副部长等要职,却没有利用手中的权力为子孙谋个一官半职,两个孙子至今仍然是井冈山的普通农民!
    听着石金龙的讲述,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曾志只是千千万万个革命志士、共产党人的一个缩影,正是因为革命队伍中有千千万万个曾志这样的人,有红军绵延不绝的血脉传承, 有伟大的井冈山精神的支撑,在历次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我党我军才能永往直前、战无不胜!
    啊,井冈山,一座英雄的山,一座令人敬仰、热血沸腾的山,一座让人变得纯粹高尚,灵魂得到净化的人格高地、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