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游西夏王陵

钟兴2017-10-14 19:41:07
 还在内蒙古的时候,作家协会西北采风团的领队徐老师就说:到宁夏后,我们要去看看西夏王陵,获得大家一致响应。这样,我们到达银川市的第二天就准备去西夏王陵。
 陪同我们的李司机是典型的西北汉子,一脸的质朴。他说:“西夏王陵就那么几个土堆,有什么好看的?不如去看看沙湖吧,中央领导来了都去看沙湖呢。”
 我们几乎有点动摇了,但从过去的经验看,到任何一个景点去,当地的陪同人员都会认为,那没什么好看的。我想,毕竟长期生活在这块土地上,许是麻木了吧。
 土堆也罢,石堆也罢。既然千里迢迢的来了,又是计划内的行程。我们还是决定,一定要去看看。只是增加了去沙湖的行程。
 从沙湖出来后,已是中午十二点多了。我们因为惦记着西夏王陵,所以,对沙湖也没留下太多的印象,就匆匆的上路了。在路边的一家羊肉店里,吃了让我回味无穷的沙锅羊肉,就开车往距银川市西面约40公里的贺兰山驶去。
 沿途除了有些戈壁滩之外,就是大片大片的果园,我们看到有些妇女儿童在路边摆了一堆一堆的水果叫卖着,像什么苹果、香蕉梨、海棠果及被当地人称为沙果子的东西等等。但是,事实上我们并没太多的心思享受这些水果,只是想看完西夏王陵之后再说。甚至,车经过张贤亮搞的西部影视城门口,我们也没有人提出进去看一看。
 羊群在路边悠悠的吃着草,不长草木的贺兰山也不时隐隐约约的在远处闪现。
 下午四点多,我突然发现远处戈壁滩上有像麦杆堆似的大土堆,很是惊奇。开车的李师傅说:“那就是西夏王陵!”
 当汽车从平坦的公路往右驶入尘土飞扬的简易公路时,西夏王陵似乎就在眼前,贺兰山也在眼前。
 我们通过了一道没有任何标志的、只一个人拉一条绳子只管收费的无形“门”后,再往前一公里左右下车。一出车门,就感觉到了那炎炎烈日。广阔的陵园里,除了我们一行之外,没任何一个别的游客,甚至连行人也看不到一个。有一块墓碑不知被什么人翻倒在地。陵墓周围坑坑洼洼,碎石、碎瓦、碎砖遍地皆是,增加了许多苍凉!无疑,这是盗墓者留下的“杰作”。
 但,从进门那儿的一块碑上可以看到,这可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呀。
 据说,李昊王征服了方圆几千里之后,建立了大夏国,把银川当成西夏的国都。李昊王这个人很凶残,他担心自己死后有人会报复,盗掘自己的陵墓,临死前,就让人修造坟墓,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修一座,整整修了365座坟墓,然后将参与修陵的人全给杀了。昊王死后,便悄悄地埋进了这三百六十五座墓中的一座。后来,盗墓的人果然很多,可是挖遍了山下的坟墓也没能找到埋李昊王的一座。
 事实上,在贺兰山东麓的洪和扇上,那一片高低不齐错落有致分布的方圆五十平方公里范围的坟土包。据专家考证,并不全是李天昊一个人的,而是有九个帝陵,二百多座王公贵族的陪葬墓,建陵至今已近千年。
 世事沧桑,时光飞逝。今天的西夏王陵园早已是一个完整的建筑群体,占地面积达十万平方米以上。陵园座北朝南,双重神城高大的阙台,犹如威严的门卫耸立于陵园最南端,碑亭位于双阙之后,曾放有歌颂帝王功绩的石碑,有汉文碑和西夏文碑,碑亭后的耳城犹如一轮弯月镶在神城前边,这里置放有文匠武将和勋臣贵戚的石刻雕像。一排排站立整齐的官僚公卿好像还在等待皇帝的召见和圣训。长方形糖果城是陵园主体,四面有装饰华美的门楼,四角有角楼,哨兵驻守,醒目的塔状陵台位于神城西北,高达二十多米,被游人誉为“东方的金字塔”,可以想象昔日的陵园是多么辉煌。
 然而,眼前却是这样的荒瘠、凄凉,景象惨淡。
 司机躲在陵下乘凉,我们也默默地在陵园中伫立一会,强烈的阳光灼烤着古老的大地。
 此时的我,既没有万千激情,也没有太多的千古悠思,有的只是轻轻的叹息。这里是拓地千里征南扫北的暴君安息的地方。只可惜百年功业毁于一昏庸,只可怜万千士卒死于危城。
 我们在那儿再也呆不住了,虽然曾引起许多遐想。但,我们现在只想早些离开这块土地。烈日下的我们,早已经口渴难熬,附近虽然有一个小商店,一问,只有烈酒而没有饮料类的解渴东西。
 那公路边上的水果诱惑着我们。
 当汽车驶上公路,我再回首看了看离我们渐渐远去的陵墓,突然想起明代安塞王朱秩炅的《古冢谣》:
 贺兰山下古冢稠,
 高下有如浮水沤,
 道逢古老向我告,
 云是当年王与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