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读书记(31-55)

安琪2016-11-15 01:16:41

读书记(31-55)
 
安琪/文
 
31,《红楼梦》,[清]曹雪芹,著,[清]脂砚斋,评。齐鲁书社1994年。
   
不是我要省略另一个作者高鄂,实在这个版本的作者只写有曹公雪芹一人。我也就尊重这个版本。当然,我读过的《红楼梦》有各种版本,其他版本都写有高鄂,这是要说明的。其实在我的阅读判断里,曹雪芹就是《红楼梦》的唯一作者,一百二十回的《红楼梦》气脉贯通、语韵相连、情节吻合,完全不可能是两个人的手笔。在胡适考证《红楼梦》后四十回为高鄂所续之前,坊间都视曹雪芹为足本《红楼梦》的作者。胡适一向讲究“大胆假设”,假设高鄂真的是后续者那也只是胡先生的假设,只要有一个人表示怀疑,《红楼梦》的作者就不应该标“曹雪芹、高鄂”。更何况不承认高鄂的不止一人。我真的为曹公深感不平。就我所知,宁波大学钱志富教授也持有跟我相同的判定,我们在曹雪芹是《红楼梦》唯一作者这点上互为知音。另有一个例子可以佐证我们的判断,有多少人在续《红楼梦》,哪一个后续可以看并获得承认?没有。那为什么高鄂的后续就接得上?只能说,并无高鄂此人。但是,就在我否定高鄂的同时,早就有多种版本在否定曹雪芹是《红楼梦》作者,随便百度《红楼梦》作者,立刻会出现不止三个版本的作者推测,我也不想一一列举。我先相信曹雪芹好了,信了这么多年,也信出感情了。反正这个作者一定得是北京人,《红楼梦》的语言就是京味风格,《红楼梦》里面“苇子坑”和薛宝钗家开当铺的“鼓楼西”,现在北京还留有这两处地名。2002年12月我初到北京,第一感觉就是,这才是《红楼梦》发生的地方,尤其在漫天大雪后,那种飞鸟各投林、大地真干净的苍茫。每个人一生中都会有一部书让他/她隔几年就要读一遍,《红楼梦》就是我的这一部,1981年初二开始读《红楼梦》至今,每当心气浮躁每当绝望每当虚无每当俗务缠身时我就要躲到《红楼梦》里吸吸氧,让自己超脱出来,《红楼梦》是中国作家的母体。每次读《红楼梦》,总有一个点能击中你,让你落泪。记忆中被击中三次,林黛玉焚稿断痴情一次(对应青春期的诗意);贾宝玉赶考前仰天大笑道,走了,走了,不用胡闹了,完了事了!一次(对应离家北漂);宝玉出家后薛宝钗反而劝慰薛姨妈,一次(对应人到中年知道薛宝钗的不容易)。这就是《红楼梦》的非凡之处,同一个人不同时期读均能有不同触动。许多作家读着《红楼梦》都读成了专家,譬如王蒙、譬如刘心武。王蒙我听过他讲“红楼”,主要讲秦可卿;刘心武我偶然一次在央视听他讲“红楼”,讲的恰好也是秦可卿。两位作家讲起来都很吸引人,但具体到刘心武的续“红楼”,那就真不能看了,把武侠、现代都安到红楼梦中人身上,我看了几回就放下。如前所述,任谁来续“红楼”都不会成功,首先语言就对接不上。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表达方式,连两片相同树叶都不能找到,还能找出两个人用着同一种语言书写而没有疙瘩?自始至终,我觉得《红楼梦》就是一个人在写。我最近一次读《红楼梦》是2012年,去年本想再读,但又被那么多新书诱惑着,还是有点贪心,读新书去了。也许有一天,我又会被一种莫名的情绪牵引着,再次捧起《红楼梦》。
                        
2016-10-01
 
32,《什么是世界文学?》,[美]大卫·丹穆若什著,查明建、宋明炜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
   
书非推荐不能读也。2016年9月2日,北京师范大学,白鹿餐厅,谭五昌教授召集的文学小聚会,话题自然与诗歌、与文学有关,谈到文学的世界性问题时旅日翻译家田原教授推荐了一本书,就是这本,《什么是世界文学?》,回家后我即从书柜里找出开读。和很多外来译著语言晦涩不明不同,本书译笔流畅,语言理解没有难度,有难度的是本书所举的作家作品如果你不熟悉的话自然就会影响阅读效果,譬如《吉尔伽美什史诗》,譬如丽格伯塔·门楚,等等。全书从歌德首倡“世界文学”说起,1827年1月,77岁的歌德对他年轻的门徒爱克曼说到,“民族文学在现代算不了很大的一回事,世界文学的时代已快来临了。现在每个人都应该出力促使它早日来临”,爱克曼所著的《歌德谈话录》20年前就读过了,歌德谈的话也多,若非专门研究世界文学,想来大家也跟我一样左眼进右眼出。《什么是世界文学?》阐述了翻译的作用,阐述了文学的经典化,阐述了文学如何流通到世界各地成为世界文学。我觉得翻译是文学成为世界文学最重要的一环,翻译端上什么菜,读者就只能吃什么菜,读者甚至没有点菜的权利,这是我在一些以翻译为主题的研讨会上表达的观点。因此世界文学这个概念更多与翻译有关。
                                                
2016-10-04
 
33,《他手记》(增编版),侯马著,江苏文艺出版社2013年。
   
2016年9月3日,夜,磨铁图书公司,新诗典赛诗会。大家纷纷坐定,我恰好坐在侯马对面,就看到他从黑色手提包里掏出一本很平常的薄薄的笔记本,一看就是已经开始使用了的那种,有点皱,有点旧。我说,侯马,看到你还保存着随手记录诗思的习惯,我真的好羞愧,我已10几年不带本子了。中岛在对侯马的访谈中也写到侯马的《他手记》就是这样零零星星见缝插针记录在笔记本上的。那个磨铁之夜,我有幸也看到了更皱更旧的写有“他手记”的笔记本。说起侯马的《他手记》,我读了有四遍,2007年编辑《诗歌月刊》下半月“中间代21家”时第一遍,2008年《他手记》结集出版时第二遍,2013年《他手记》增编版出版前校对稿第三遍,出版后又全文阅读,是为第四遍,每次读都像新读一样,不断受到撞击。这证明了一句老话:经典必须经得起重读,而且常读常新。《他手记》拓宽了诗歌疆域,提供了诗歌写作的一个崭新形式。其分行文字与不分行文字的交叉组合完全随着作者诗思的行进而选取,真是随心所欲笔随心走。我注意到,自侯马《他手记》后,这种形式陆续为成名的未成名的诗人采用,大家仿佛于此找到了一种更加自如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方式。每次读《他手记》,每次都有写作的冲动——像《他手记》一样写作,把日常点滴记录下来。但真要动笔,又觉得难度颇大,思想欠缺对生活掘地三尺般的辨析能力导致了语言的平面化和苍白化,也就是,没有思想的引领,你对日常经验的描述会因为文本的平庸而让你丧失继续写作的兴趣。《他手记》形式易学,实际难工。侯马说:“我要做一个彻头彻尾的当下历史的创造者和见证者,我要代一代人,首先代我自己,‘活着,感受以及表达’”,《他手记》,诚如是。
                                     
2016-10-04
 
34,《秘道》,远人 著,湖南文艺出版社2011年。
   
《秘道》未曾引发想象中的热潮始终是我不解的问题,我是在这本书还未正式出版前就在电脑上一口气读完的,许久不曾有过的阅读体验,一部40万字的文稿还在Word文档上就被我加班加点读完,眼睛发酸了也不舍得休息,脖颈僵硬了也不舍得离开,这就是《秘道》的魅力。最恐怖的是,极具悬疑效果的《秘道》让我在起夜独蹲卫生间的时刻后背一阵阵发麻,我疑心每一面墙都有突然打开的缺口让杀手默立面前,手中提着一把锋利之剑,剑尖尚滴着温热的血,这就是一莲师太的血!在《秘道》中,一莲师太是被重棒击扁头颅而亡。这位深爱着周石天的前妓女为着周石天从日本来到湘西南的清风镇却不能以伴侣的身份陪伴周石天,心灰意冷之后遁入空门,而她怀揣着孙中山秘谕的使命是连周石天也不知道的。周石天,清风镇首富,玉石鉴定家,当年跟随孙中山在日本闹革命,后携带一块蝶玉回乡等待另一块蝶玉与之合璧方能寻到一笔巨款,这笔巨款如今蔡锷将军需要,他委派的青年才俊韩飞龙已秘密登临清风镇……而抢先在韩飞龙之前到达清风镇的美丽女郎宋颜兰手持的一块蝶玉又预示了什么?而周石天20岁的儿子为什么在4岁时突然痴呆,他的大太太为什么难产而死,二太太为什么态度激烈反对丫鬟秀文嫁给他呆傻的儿子……笼罩在这个清风镇首富家的阴霾让周家恍如坟墓一般令人窒息难耐。这一切,究竟为什么?深居简出的一莲师太死于非命断了韩飞龙此行的一条线,这线,究竟将把他带往何处?秘道,究竟在山上还是在人心之中?清风河下埋藏着什么样的惊天秘密,一切的悬疑故事都必须在最后才能真相大白,《秘道》也不例外,因此,必须打开《秘道》,方能探知最终的结局。而我更想探知的是,远人为什么能写出这么一部让我目瞪口呆的小说,其情节设置之诡异、缜密,其人物关系之错综、纠结,其历史背景之宏大、壮烈,已非寻常想象力所能企及。我不由得想起1999年12月和远人的第一次见面他用着湖南长沙那种有点拐弯的普通话说,我从小就认为我是天才。读了《秘道》,读了他近几年接二连三出版的各类文体集结,我承认他从小的自我认定。
                                                             
2016-10-04
 
35,《西方正典》,[美]哈罗德·布鲁姆著,江宁康 译。译林出版社2005年。
   
我已记不起在什么场合听到西川介绍《西方正典》这部巨著但我确确实实是经由西川对《西方正典》的隆重推介才知道有这么一部巨著并开始捧读的。西川的大意,本书作者布鲁姆以莎士比亚为核心作家、为坐标系,来考核其他作家,勾勒出了西方文学的创作力之所在。而莎士比亚,据布鲁姆看来,是一位不与任何人打招呼就大摇大摆地进了万神殿的作家。对布鲁姆我不陌生,1990年代初那套封面滑溜溜的“现代西方学术文库”曾是当年文学青年的案头书,其中就有布鲁姆《影响的焦虑》,及至后来,“影响的焦虑”已成为一个常用概念被作家批评家经常引用。2000年他的另一部专著《批评、正典结构与预言》书名曾被我囫囵吞枣写进诗作《第七维》里,引来青年学者王晓渔的批评,也算一段趣事。布鲁姆总是有他创新性的观点提出,其文气象恢宏,荡气回肠,爱用不容置疑的肯定判断,他学理深厚,才华横溢,能把枯燥的批评文章写得诗意飞扬,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我不想一一列举《西方正典》论述到的26位作家,无论哪一位都大名鼎鼎,我只是注意到,这26位作家并无一位中国作家(再看书名,“西方正典”,难怪)。《西方正典》是对经典作家的再次经典化,按照大家都熟悉的一部书名可称,“作家中的作家”。相信每一个热爱文学的人都会被布鲁姆此书所吸引,这确实是一部激动人心的批评巨著,几乎可以说,它所批评的对象都会是你喜爱并阅读过的,这极大提升了读者对本书的亲切感和理解力。我确认我读过此书一遍(太厚了,不敢读第二遍),时在2012年,但我也遗憾地发现,如同我读过的任何一部理论书,我永远记不住书中具体说了些什么。我以为理论书的作用本质就是潜移默化,让你的思维能硬朗些,必要的时候能引用那么一两句,足矣。
                                                  
2016-10-05
 
 36 ,《边缘的呐喊》,向卫国  著,作家出版社2002年。
   
2002年12月我离开家乡来到北京,所带的几本不多的书里有一本就是向卫国此著。这是向卫国一个人的诗歌史,是当时最新的诗歌教材。所谓最新,是该书在70后和中间代概念刚提出一至两年的情状下就将这两个概念写进去并对这两个群体的重要诗人作了细致到位的阐述。时为茂名学院中文系教授的向卫国得广东风气之先,敏锐注意到兴起于广东的这两个诗学概念并以批评家的前瞻意识认识到这两个群体之于诗歌史的合理性和“历史的链条不允许断裂”(克罗奇)性,果断地把它们写进了他的专著,这是批评家的洞见和卓识。时至今日,中间代和70后、80后乃至90后已成为诗歌史叙述接续第三代的几个谱系,这是历史的客观事实。《边缘的呐喊》在尊重既有诗歌历史的情状下,注重新涌现出的有潜力的一代新人并给予他们应有的介绍,这些,都是向卫国诗歌史写作的一种突破。时至今日,许多当年的新人都以自己扎实的写作稳步进入21世纪,成为现代汉诗的中坚力量。优秀批评家应该是别林斯基式的,而不是事后诸葛亮式的。2007年,在《诗歌月刊》下半月举办的“十大前辈批评家”海选“十大新锐批评家”活动中,向卫国以6票之高票当选(第一名7票)。         
                                                   
2016-10-06
 
 37,《兰波作品全集》,[法]阿尔蒂尔·兰波著,王以培译,作家出版社2011年。
   
读兰波,首先要读他的《奥菲利娅》并且脑中伴随着张清华老师的画外音,相信北京的诗人大都跟我一样这样阅读兰波因为我们都有幸多次听过张清华老师比专业水准更理解原作的朗诵,而且是不看稿子的朗诵。朗诵前张老师会由衷地对兰波的天才表达敬意,他会说,一个17岁的少年像长者一样表达了对奥菲利娅无限怜爱无限叹惋的深情。我在对照王以培版的兰波后认定,张老师朗诵的是飞白译本。无论谁的译本,兰波的语言天赋都不会走样,兰波是诗歌史上真正的天才,14岁时用拉丁文写了一首60行的诗寄给拿破仑的第三个儿子。本书收入的是他17岁至19岁的作品。19岁后兰波停笔,37岁辞世。兰波提倡“通灵”也确实是一个诗歌的“通灵者”,他的诗句飘忽、神秘、有如幽灵说话,又像天神降语,本质上兰波确实就是一个少年诗人,思维并未被成人化,我们经常说,孩子是天生的诗人,兰波即是这样的孩子。只是他比目不识丁全凭天赋说诗的孩子多了知识却又未被知识捆绑住。兰波写作就是巫师作法那类,我年轻时也曾遭遇过兰波式写作,敲打出第一句后面的句子就源源不断出来,写作时双手发抖,头皮发麻,后背发凉。过了30岁后这种状态就遇不到了。后来我才知道,我有一个老师是超现实主义,而兰波,正是超现实主义鼻祖。兰波19岁以前即完成了作为诗人一生的工作,37岁即被上帝召回天国,是否上帝也认为,他降临人间的使命已经结束?中国诗人许多有兰波情结,海子把兰波归为没有成为王的王子,在诗中称兰波为“诗歌烈士”,臧棣(《我喜爱蓝波的几个理由》)、潘维(《追随兰波直到阴郁的天边》)也均有很好的诗作献给兰波。有一个诗歌词汇很通行,“语言的炼金术”,也是出自兰波。我曾看过反映兰波和魏尔伦关系的电影《心之全蚀》,我觉得天才就像莲花,可远观而不可近玩焉,生活中的天才大都让人受不了。
                                                            
2016-10-06
 
38,《顾城哲思录》,顾城 著,胡少卿  编选。重庆出版社2012年。
   
读《顾城哲思录》,心里总是能一下子静下来,无论周围环境如何嘈杂,顾城仿佛是一个与这个世界毫不相干的人自顾自说着他对这个世间万象的看法,他说自然,说唐诗,说《红楼梦》,说他的新西兰小岛,说诗歌,说生命,说宗教……他那么的信口说出就能让你如醍醐灌顶,豁然顿悟。读《顾城哲思录》,心里一阵阵揪紧,一阵阵颤抖,有时想痛哭,有时想长啸,而最终却是长长的呼出一口气。这尘世的浊气需要在顾城的无心之引导下缓慢地送出去。送出去了,你便也随着清净了。你就可以沉默,反思,觉得此前你所看到的所追求的人生似乎有哪些地方是错的。读《顾城哲思录》,我想到了举起斧头的顾城和拿着笔的顾城不是同一个顾城,前者是个疯子,后者是个纯粹的自然之子。《顾城哲思录》对编者胡少卿也许并不那么重要,但对顾城本身却很重要,它展现了顾城从生命源头出发看待宇宙万象的方式,在生命的意义上,众生平等,这是顾城一直强调的。我读《顾城哲思录》是一小段一小段读,舍不得一口气读完,每读到有感悟处,便有写点什么的冲动,但行之成文,则粗陋不堪。越是原创的作品其对读者创作力的激发越大,顾城如此,海子如此。二手货是无法激发读者的。所谓原创,就是以创作者之心对接读者之心,是为心心相印。读《顾城哲思录》我有一种修行的感觉,我正一点一点褪去笼罩周身的愚昧与凡俗。我不想引用《顾城哲思录》只言片语是因为我觉得,必须全文捧读方能领略全书之妙,我由此想到所有顾城文字放在面前时该是如何惊心动魄的巨大冰川。迄今,读者读到的更多顾城诗歌,而他的观点大部分寄身在他的文字里。感谢编者胡少卿把这一斑预先呈现在我们面前。我期待《顾城散文全编》的出场!
                                                        
2016-10-07
 
39,《真水无香》,舒婷 著,作家出版社2008年。
   
2012年10月,受厦门《台海》杂志主编、作家年月之约写一篇舒婷与鼓浪屿关系的文章,网购了《真水无香》并逐篇读完后我有一种温暖的感动,这是鼓浪屿女儿献给鼓浪屿母亲的厚重的礼物。本书的封底打着细细的三句话:很小的时候,我总问外婆/为什么我会生长在鼓浪屿这样一个地方?/外婆回答得很明确简练:上帝的旨意。那么在我读完全书后我要说,鼓浪屿把你生长在这里为的是用你的笔,来为它摹写状物它的一草一木一人一物,这,同样是上帝的旨意。
   
鼓浪屿历来被称为音乐之岛,建筑之岛。这里诞生过许多蜚声国内外的音乐家和建筑大师,但真正成长并常年(甚至很有可能一生)都定居在鼓浪屿的文化人就只有舒婷了。能够为鼓浪屿山水人文作传的,就只有舒婷了!《真水无香》,书分五章,第一章叙述鼓浪屿的生活点滴,第二章点写鼓浪屿的动物,第三章描摹鼓浪屿的植物,第四章捋出作者在成长期间的人世际遇,第五章回忆鼓浪屿上的名人传记。阅读本书,我们萌生的冲动是“到鼓浪屿去”,到鼓浪屿去,去抚触那些斑驳石墙上的泣血往事,去轻嗅每座宅院里从前尘中轮回至今的红花绿柳,去歌哭阳光翻晒不到的阴暗角落,去悲欣风雨来来去去的人生!
   
鼓浪屿,仅有铮铮淙淙的琴音是不够的,仅有或颓废将倾或正在翻新的旧时亭榭是不够的。鼓浪屿,你还必须有一双悲悯的看到时光深处的眼,一枝柔软而力道雄厚的入木三分的笔,只有它们,才能记录你的流年与碎影,你的光荣与辛酸。而舒婷,就是这样一双记录的眼和笔。当我们经由舒婷饱含体温的文字进入鼓浪屿夜莺、花腔女高音颜宝林短暂的一生,抚触到人物由辉煌而陨落的悲剧性命运,我们感谢舒婷复活了这个渐渐被遗忘的人物和她所代表的一个时代的伤口。对历史人物的书写是一件必须多方走访理出线索方能娓娓道出错综复杂人生的来龙去脉,其书写难度并不小于纯粹想象性虚构的文本。
   
从《真水无香》中走出的一个个鼓浪屿人,永生在文字里,永生在读者的阅读里。我们有理由期待《真水无香》的续集,因为,鼓浪屿需要舒婷继续为它捡拾历史,也因为,舒婷在鼓浪屿!
   
2008年,舒婷因为《真水无香》获得第六届华语文学传媒盛典“年度散文家”奖。
                    
安琪,2016-10-07
 
40,《瓦尔登湖》,[美]梭罗著,徐迟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
   
合上《瓦尔登湖》,我长吁一口气,终于读完了,也终于算读过了。回看扉页,本书购于1998年12月19日,期间也曾翻开数次,却没有一次扎扎实实读下去。有一些书不读会成为你心头持久的包袱,因为它们太著名了,著名到你不读它它也常常过来挑衅你——从其他人的文字中。《瓦尔登湖》就是这样一本书。它最通常出现在与海子有关的回忆文字中,1989年3月26日,25岁的海子在山海关卧轨自杀时随身携带的四本书里有一本就是《瓦尔登湖》(另三本为《新旧约全书》、《孤筏重洋》、《康拉德小说选》),这四本书当然不必借助海子来成全自己,但这四本书也确实因为海子的选择而四条好汉般地让人注目并猜疑:何以是它们?海子曾有诗《梭罗这人有脑子》,用民谣体写的,其中有句“梭罗这人有脑子/看见湖泊就高兴”。检点我的朋友中喜欢《瓦尔登湖》的,脑中浮现的是漳州诗人康城,记忆中他说过,每隔一段时间他会翻翻《瓦尔登湖》,在康城的口述中,梭罗和陶渊明是一类人,都可归之为隐士。回到我对《瓦尔登湖》的阅读感受,我觉得这是一部生态文明+心灵鸡汤随笔集,梭罗在瓦尔登湖畔筑屋居住两年一定做了精心的观察笔记,日日记下湖水、鸟兽、春夏秋冬的变化,梭罗的观察力和描写能力真强啊!其中所抒发的对自然、对人类自身的思考跟我们的老庄子差不多但比我们的老庄子简单些,诸如视万物为人的同类,诸如天天拂拭三块石灰石还不如拂拭自己心灵的灰尘,等等。梭罗对中国儒学所研甚深,经常引用孔子言论,偶也有孟子。当然,他对古希腊传说也烂熟于心,古希腊诸神典故也经常被他拿来论证自己的观点。梭罗是一个思想者,写有《消极反抗》(此说对圣雄甘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和托尔斯泰“勿以暴抗暴”有影响),也是一个行动者,他支持反对美国蓄奴制度的运动,《瓦尔登湖》正是一个思想者和行动者所能做出的合乎逻辑的生活和文本记录。

                                                
2016-10-08
 
41,《中国历代女子诗词选》,周道荣、许之栩、黄奇珍编选,新华出版社1983年。
   
每隔一段时间我就会到晴朗李寒书店淘一些旧书,本书就是这样淘来的,老版本,定价1.05元,纸页已发黄,偶有破损。读完此书我的第一个感想是,女诗人生活在今天很幸福。看看古代,多不容易。全书收入女诗/词人250人,时间跨度从秦末虞姬到清末秋瑾。这么漫长的时间里才有这么一些诗/词人存世,且许多还是名字散佚的“某氏”或“相传为妓女”等,另有相当部分为“某某妻”(譬如“窦玄妻”)之类的。封建社会对女性才华的歼灭真要到了片甲不留的地步。其实不单中国古代如此,外国也差不多。伍尔夫《一间自己的屋子》就假设了倘若莎士比亚有个妹妹和他一样有才华,但一没有一间自己的屋子,二没法接受教育连字都不会写,三成天被关在家里父母监督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她的才华没有能力变成文字,她自然变不成莎士比亚。感谢民国开始的思想启蒙运动让女同胞走出了家庭接受了现代文明教育。回看《中国历代女子诗词选》,大都闺怨诗、伤春悲秋诗、寄语夫婿诗,凄凄惨惨的。犹记得当我翻读到唐代梁琼《昭君怨》“回看父母国,生死毕胡尘”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我和古人灵感重叠了”!2007年2月16日春节期间,我以《父母国》为题写下一首思乡之作,当时确实并未读过梁琼此诗。2014年12月30日,在母校闽南师大文学院组织的一场题为“安琪诗歌朗诵会暨2015年迎新诗会”上,我又从王朝华教授的发言中获悉,“父母国”一词始自孔夫子之言“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也”,这才明了,“父母国”的来历竟如此不凡。我开始怀疑是否自己曾读过孔夫子此言而在心里的某处刻下烙印,一待时机成熟,此词自行跃出(刘心武不也曾认为“江湖夜雨十年灯”是自己写的吗)。从《中国历代女子诗词选》所选诗人之少继续再引申,不禁想起2000年漳州诗会,当研讨进行到某个话题涉及到女性诗人,那时还比较激进的我谈到了女性诗人被遮蔽因而显得稀缺的状态,然后我听到诗人杨克缓缓地用略微拖腔的广东普通话接过我的慷慨激昂,你这种观点有一次翟永明也谈到,我对她说,女诗人少有什么不好呢?从李清照数起,不超过10人就数到你了。像我,从古代排下来,不知道多少百名后还不一定排得上。呵呵,微信时代后我就经常见证到杨克发言中的这种与惯常思维不同的逆向新思维。记一笔。
                                             
2016-10-08
 
42,《出土文物二三事》,郭沫若著,人民出版社1973年。
   
依然淘自晴朗李寒书店,依然是一部旧书,铅字照排,定价:0.43。自然是被“出土文物”迷住,文化人对名胜古迹一向有迷信,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我给接的一句是,“地不在偏,有文物则灵”。本书作者郭沫若自是牛人,现代文学史这一批人个个有底气,人人身怀十八般武艺,文学创作或因自身创作乏力或因外界严霜相逼,一个转身,搞其他门类依旧是一代大家。譬如郭沫若之于考古、沈从文之于服饰研究。初中历史老师说过,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时间分野是郭沫若定的,我们也就按照他定的一路学过来了。我是很爱中国的,几千年文明一路相传不曾另起炉灶,更不曾湮灭,真是了不起,给我们这些后人多少可以观瞻的历史遗迹。虽然每到一地大抵走马观花,导游大踏步地讲,我们晕乎乎地听,走出博物馆基本也忘得差不多了,但终归到此一游过。犹记得2014年2月春节期间和花语到安阳,蒙安阳诗人嘉德、砺影、石破天盛情,带我们参观了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和殷墟遗址,前者自古有“不到安阳不知道自己识字不多”一说,后者更是震撼了我们,我们去的时候刚下过几场大雪,白茫茫一片,只有若干红墙碧瓦建筑,殷墟最大限度保留了它的“废墟”状也因此那种消失的文明的荒芜感才会那么强烈地留在我心中。时至今日我知道我欠着伟大的殷墟一首诗,我愧对安阳诗人们的接待,我力不能及这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分野期的殷商历史,我只能沉默。就像今天我阅读《出土文物二三事》,我表情凝重,不发一语,我又撞进了古中国,被一个又一个根本不认识的汉字惊到,被郭沫若的博学惊到。书很薄,只收入7篇文章,涉及新疆阿斯塔那墓地发掘的卜天寿《论语》抄本后的诗词杂录、涉及《坎曼尔诗签》、涉及安阳新出土的牛胛骨及其刻辞,等等,一路读来,一知半解,暗暗地想,考古也真是枯燥活,行文需得事实说话,一五一十地比照、分析,再得出结论,写起来自然没法文采飞扬。收获自然是有的,顺手举两个:1,王右军《兰亭序帖》系伪帖,不是王右军手书,连序文后半段也不是王右军所作;2,器上铸“福”“寿”字样,是明清以来的风尚,断断乎为周器所不宜有。作为文革中的出版物,本书自然留有那个时代的特色,扉页是列宁语录,内文有反苏修语句,更有把河南济源出土的扶桑木之日和北京后英房出土的元代螺钿膝盘残片上刻有的嫦娥奔月之月超现实地理解为,“日月交辉,爽朗地在为当前毛主席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而欢呼!”
                                                                    
2016-10-08
 
43,《忏悔录》,[俄]列夫·托尔斯泰,著,简·肯蒂什,英译,马睿,汉译。中译出版社2010年。
   
在书架找书的时候看到这一本,此前并不知道托尔斯泰也著有《忏悔录》,西方国家的宗教信仰有忏悔传统,忏悔文学也就特别发达。同名书籍就有古罗马奥古斯丁和法国卢梭版,我知道那两版更早但迄今未读,托版一无所知反而先读了,是谓读书的缘分。茫茫书海,你也只能看到你能看到的一角。说到读书,不由想起2016年9月11-17日在上海大学参加中国诗歌网组织的网络诗人高研班期间听到的两位老师的课,赵丽宏老师的课直接就是《关于书的记忆》,叙述了自己从4岁开始读书的经历,其人其言其神像从古书里走出一样有着一种迷离感、渺茫感。年轻的贾鉴老师一眼看去也是浸淫书中很深的人,他讲的是《从“纯诗”到“不纯诗”》,讲课之间穿插这么一个小故事,大意是在某个地方遇到某个人,那人对他说,大可不必以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书籍中,他一瞬间顿悟了。我理解他的顿悟就是,读书也如生活诸事,不要那么贪。2002年12月我刚到北京,赤手空拳,好几年无书可读以至于朋友要来看我问需要带什么时我说,带几本书吧,那时我为没书读焦虑。2012年蒙诗神赐福进入了一个有书的家庭,望着一柜一柜的书我又很焦虑,此生如何读得完?是”无亦忧有亦犹,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写作。是的对作家而言,弥补阅读之焦虑的就是写作。回到托尔斯泰的《忏悔录》,我觉得更应名之为《思想录》,篇幅不长,主要思索两个方面的主题:1,生命有无意义?2,宗教的是与非?托翁坦承,生命无意义,既无意义,人为何存在?因为的确就存在。托翁对各宗教间的相互敌视很困惑,各宗教本义都是倡导爱与平等,却彼此间不爱亦不平等,托翁不解,时至今日,我们也不解。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当某些宗教以各种残酷的方式想消灭其他宗教时,我们也只能像托翁一样自我表白,”所有的不解之谜呈现在我面前时便注定无解,而不是我有义务去相信它们的无解“。托翁此书是心灵的自省而非自传式的叙述,与卢梭《忏悔录》确乎不是一个模式。赵丽宏老师上课时拿卢梭的《忏悔录》来比喻巴金的《随想录》,说到两本书都给予他阅读的震撼,赵老师直言,自己不敢像他们一样如实解剖自己。这”不敢“我以为与儒家传统有关,儒家讲究”隐“,在《论语》中,”父为子隐,子为父隐“都是必须的正当的(所谓”直在其中“),还如何指望中国人有”忏悔“精神?我们总是谴责日本不反思侵华战争,却忘了红卫兵们也是不反思自己当年曾用钢头皮带打破老师们的头的,说起来两国所受的文明的熏陶都是一样的,儒家文化的”隐“啊。
                                                                             2016-10-09
 
44,《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叙利亚]阿多尼斯,著,薛庆国,译,译林出版社2009年。
   
每年10月诺贝尔奖颁奖月,诗人之道的“诗人文摘”博客就开始播报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的相关信息,间杂以诗人自己和阿多尼斯的合影,我看了不免暗笑。知道我们的之道兄比阿多尼斯还迫切地希望阿多尼斯得奖。作为之道和阿多尼斯见面的牵线人,我自然也希望阿多尼斯得奖。话说2009年3月某天,我突然接到青海诗人章治萍电话,言及诗人杨炼现在中国,要我打听一下杨炼在哪,他们几个诗人想专程上京一见。对章治萍类似追星的举动我虽然不以为然但也不好意思拒绝,遂从唐晓渡老师处打听到杨炼确实会在当月15日到北外阿拉伯文化中心。到得那天,章治萍、之道、张兴材三位分别来自青海、陕西、山东的诗人竟然真的在济南张兴材处约齐,再驾车奔赴京城,拉上我后迅速赶到北外。一行四人看到主席台上大条红色横幅才知来的是阿拉伯大诗人阿多尼斯。外面签到席上有一摞精装诗集《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旁边一清瘦老师模样的人正在签名,很快就知道那是阿多尼斯的译者、北外教授薛庆国。张兴材买了四本,我们各自请薛教授签了名。活动开始了,几百人的大礼堂座无虚席,主席台上坐着阿多尼斯、杨炼、唐晓渡、薛庆国、树才、高兴、胡续冬,采用对话方式,一方中国诗人,一方阿多尼斯。杨炼介绍了阿多尼斯的来历和成就,说实话,在此之前,我连听都没听说过阿多尼斯,相信跟我有着共同“没听说”的中国诗人不止我一个。那天的对话我没记住多少,但记住了树才朗诵阿多尼斯诗作《在意义丛林旅行的向导》,树才朗诵时沉稳优雅的嗓音及全诗一连串“什么”构成的追问及阐释,鲜明凸显了阿多尼斯感性和理性完美交织的一面,“什么是死亡?/在女人的子宫/和大地的子宫间/运行的班车。”“什么是床?/夜晚/在夜晚的内部。”你可以想象诸如此类意象奇谲寓意深刻的88个“什么”在会场中心萦绕的效果,全场屏息静思。对话结束后数十名学生排队等阿多尼斯签名合影,之道也认真地加入队伍,我则和杨炼合了影,就近感受他勃勃的气息。那天从北外出来,我仿佛被激活般喜气洋洋,内心有着说不出的激动,脑中翻滚着一个个充沛的意象。回家后我认真读完薛庆国版阿多尼斯,译笔现代感极强,对当代诗人而言,有无现代感是判断翻译家好坏的重要标志。一言以蔽之,现代感是一种饱含译者创作激情和旺盛生命力的东西,它会经由新鲜的语词选用和独特的语句构造而让诗作面目一新,而平庸的译者则会把诗译得很陈旧,词汇陈旧,句式陈旧,于是诗作便散发出一股腐朽之气。阿多尼斯很幸运遇到薛庆国这样的译者,年迈的阿多尼斯在薛庆国的译笔下思想尖锐、语言富有冲击力,仿佛青春中人不妥协于这个世界。我始终认为,读外国书就是读译者,在我们看不懂原文的情况下,相比于作者,译者更重要。2012年10月24日,阿多尼斯又一次来到中国,依然薛庆国担任翻译,在首师大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和《读诗》编辑部联合主办的见面会上,阿多尼斯做了题为“诗歌的革新”的讲座,观点十分犀利,我有一小文记录,此处不再赘述。此时,阿多尼斯已像庞德、艾略特一样成为中国诗人熟悉的一员,这一切,确实与薛庆国教授一再的推介有关。2012年,阿多尼斯文选《在意义天际的写作》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薛庆国、尤梅翻译。这一次,我的扉页上留有阿多尼斯的签名。
                                        
2016-10-09
 
45,《铁器时代》,[南非]J·M·库切 著,文敏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12年。
   
2013年4月3日,第二届中澳文学论坛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莫言和库切两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巅峰对话是当天重头,我们鲁19学员也作为听众参加了此次论坛,大家纷纷购买了莫言和库切的作品集请他们签名,我网购到的库切作品是《铁器时代》和《凶年纪事》。库切身材高挑,体格保持完美,满头白发好像不是年级大的那种白,而是白种人的白,脸上皱纹不多,皮肤白里透红,穿着黑皮衣,总之气质极好。虽然我们也不想灭自己威风,但确实我们的莫言在库切面前颜值稍逊。说是对话,其实是自说自话,两人各自上台作主题发言。莫言梳理了自己与诺奖的渊源,提到了最初把自己的名字和诺奖绑在一起的是日本诺奖作家大江健三郎,莫言强调诺奖并无“潜规则”,他说,诺奖评判的标准从来是文学本身,而非其他。接下来莫言谈到了获奖后的生活,对外界质疑他不对社会公共事件发声做了解释,“写作也是一种发声”,他知道有相当部分人希望他以诺奖得主的身份来改变社会上存在的种种弊端,但“作家转行做政治家也是一种选择,我没有这个能力,也没有这个兴趣”。莫言说,我只想安静写点东西,当然也会悄悄做些有益于社会但与写作无关的事。莫言甚至发狠赌气地说,不管我配不配,我确实是一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我现在最应该做的事,就是尽快回到书桌前,写出好的作品。我认为这是一个作家对社会最好的发言,最好的回报。听着莫言这一番堪称肺腑的真心话我还是有点不是滋味,觉得在这样一个有老外诺奖得主的场合应该说些宏大命题为好,如此这般掏心窝的话大可以关起门来说。果然,库切在发言中表示“非常同情莫言先生”,库切谈了诺奖审美标准的变化,指出,尽管诺贝尔文学奖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但也并非完美无缺。他说,根据诺贝尔遗嘱,诺贝尔文学奖要颁给“表现出理想主义倾向并有最优秀作品的人”,但此后有三个例子并非表现理想的,他们是耶利内克、奈保尔和贝克特。2003年即获得诺奖的库切用轻微批评诺奖表明了自己的个性,比2012年才获诺奖的莫言之感恩戴德于诺奖,其姿态自然要高些。其实就两人的作品而言,我个人认为莫言高于库切,我这个论断是建立在阅读库切这两本小说(《铁器时代》和《凶年纪事》)和莫言的六本小说(《酒国》《天堂蒜薹之歌》《丰乳肥臀》《檀香刑》《蛙》《红高粱家族》)的基础上,库切的小说,情节简单,走的是个人化写作路子,以冥想式的语言带动读者跟着走。而莫言,开阔宏大,每一部小说均关注中国社会一个重大命题,诸如土地改革,诸如抗日战争,诸如计划生育,诸如三农问题,诸如中国历史上变态的酷刑,等等,莫言的小说语言叙述能力强悍,汪洋恣肆,莫言小说故事性强,能牢牢抓住读者的阅读,当你欲罢不能把他的小说读完,他想要告诉你的他对诸多中国社会问题的思考也在你的阅读中告诉你了——只要你读完莫言的小说,你就明白莫言要告诉你什么!莫言不是一个好的发言人,但一定是一个好的小说家,他得诺奖,当之无愧! 
                
2016-10-09
 
46,《观音在远远的山上——伊沙的文学课》,韩敬源,伊沙,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年。
   
这本书是伊沙的教材,却以一种非常意外的方式出版。它是伊沙的学生韩敬源毕业后整理自己四年西外大学课堂听伊沙的文学课的笔记,恰恰是这份自发的整理才表明了伊沙的文学课之于一个文学青年的影响力。为什么是伊沙,而不是其他教师的课程让韩敬源萌生整理的愿望并付诸行动,最终产生了这部书?读完全书,答案就自然会浮现出来。
   
伊沙的文学课,有强烈的思想性和文学性,每一句话都透露着一种诗人才有的智慧和灵光闪现,譬如“只有婴幼儿永远需要母亲哄着。你要走出被哄着的状态,心智才会成熟起来”,伊沙此言针对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必须要经历的枯燥,而不能只一味地喜欢听那些没有难度的课。但我却由此想到了我们这个民族惯常哄官员哄老人哄德高望重的人,结果把官员和老人哄得像婴幼儿一样弱智。譬如“曹雪芹的写作才是世界上最痛苦的写作”,因为曹雪芹的写作是在社会最看不起小说的时代语境下完全为了表达自己的欲望而写的。譬如“鲁迅是地地道道的浙江人,如此硬人,生在江南,不可思议——不,他是天才,既是天才,便可投胎于任何地方”,对鲁迅,伊沙毫无保留的推崇在他的文学课上随处可见。另一个他最推崇的天才当然是李白,他是这样解读李白《将进酒》的:李白《将进酒》中那种“跳”,无逻辑,鬼才知道他是怎么搞出来的,才大气死人。
   
伊沙的文学课,非常见性情,嬉笑怒骂鲜活生猛,他的课一定是能激发学生灵感的那种,从小到大我们都进过学校,上过课,都害怕枯燥地灌输知识的那种讲法。只有伊沙这样搭上自己切身感受的教学才能让学生血液沸腾起来。譬如说到民国才女作家丁玲、萧红、张爱玲这一课,他如此结尾“这些可怜的才女,只能沿着她们各自的命运走,讲得我都快哭了”,相信这一句话一定引来会心的共鸣。谈到徐志摩他说,有人要求我朗诵一遍《再别康桥》,对不起,恕我不从,有点酸。相信这句话一定引来全场哄笑。对那些上课讲小声话的同学,伊沙也会发飙,他的发飙也令人难忘:我的课上怎么竟然还有人讲话!你到底想听什么?你以为我这种课在中国的高校中随便可以听到吗?在你梦中的学校——什么“北大”“清华”也休想听到!你有幸遇到我,听到我的课,是你造化好!
   
是的,读完《观音在远远的山上——伊沙的文学课》,我承认伊沙所言不虚,遇到伊沙,听伊沙的课,确实是这辈子的造化。伊沙是个有爱心有正能量的老师,他认为最理想的教师状态是,看着学生在毕业典礼上光彩照人的模样——知识之光从每一个学生个体身上透射出来,这是教师打造出来的产品。伊沙说,如果自己教过的学生中出了一个马加爵,那就会感觉很失败,培养再多对社会有用的学生,出一个马加爵就给你全毁了!当我看到伊沙如下一句话我有深深的感动——
   
我面对自己的从教生涯,最大的心愿不是培养多少日后成名成家的成功人士……而是所有上过我课的学生,都对人有最基本的爱……
   
事实上,伊沙教过的学生中迄今已有十几个诗人,这在西外这个以外语为主业的学校是奇迹,这一切自然与伊沙的言传身教有关。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的招生简章上年年列举学校培养出的六个著名作家其中就有一个伊沙,西安外国语大学真应该也把伊沙列入招生简章中。
   
读《观音在远远的山上——伊沙的文学课》,你会有一种文学自豪感,这自豪是伊沙不断强化给你的。伊沙认为,中文系学生经常会比新闻专业学生更适合当记者,这是两千年的文学传统和两百年的新闻专业在时间和知识上的对比所决定的。伊沙不迷信权威,他的文学课经常对某些鼎鼎大名的权威提出批判,这个我不举例,留待读者自己去读。伊沙认为,文学史应该是作品史而不是撰写者个人对作品的阐述史。只有把作品亮出来,才能一较高下。我无法一一列举读本书的收获,我只能说,你去读了,你就知道。
 
读《观音在远远的山上——伊沙的文学课》,我还不断地想到伊沙的两个好朋友,徐江和侯马,倘若给他们一所大学,给他们一届一届的学生,他们也一定会讲出如伊沙一样精彩的文学课!
                                   
2016-10-10
 
47,《追忆似水年华》,[法]M·普鲁斯特  著,李恒基,徐继曾,等译。译林出版社2012年。
   
妹妹看我在写读书记,微信要我写写《追忆似水年华》,理由:看得晕乎乎的,想读读你的心得。妹妹从我家抱走了那套1989年版的《追忆似水年华》后就开始追读,我对那套封面有红白蓝法国国旗设计的书有感情,那是我青春阅读记忆的一部分。那时我30岁,我们1960年代人成熟得晚,30岁了还有很多浪漫、感伤、幻想萦绕于心,正是读普鲁斯特最好的年龄和情境,就这样一本又一本把《追忆似水年华》读下来并且还写了一篇读后感《听普鲁斯特自言自语》,刊登于福建发行量最大的市民报《海峡都市报》。该报文学版编辑彭振东也是文学中人,年轻,有激情,有创意,时常策划一些与本省文学有关的专题,对素未谋面的我关爱有加,客观上激励了我当年诸多读书笔记的出手。今天为了写作此文,我百度了一下《听普鲁斯特自言自语》,不想竟未得一字,1990年代没有博客,文字大都发布在各诗歌论坛,后来乐趣园一关闭,顺便抹掉了所有论坛上的一切。至于样报样刊,离京北漂后也早已散佚,许多诗文就此作别,也罢。曾在微信上读到一文,《没有这四位编辑,唐诗几乎失传》,文中说到杜甫40岁之前的诗几乎全部无存,想想都心疼。跟诗圣相比,我丢失的诗文不值一提。虽然如此,我还是有点遗憾《听普鲁斯特自言自语》一文的遗失,明显的我不可能重读七卷本《追忆似水年华》,以我的经验,一定要趁年轻(40岁以前吧)把那些个三卷及三卷本以上的书读完,一到中年,眼也花,心也乱了,腰也酸了,背也痛了,想再啃大部头著作那真是有心无力了。所以我只能凭记忆回想26年前读这套书的感受,我是这么跟我妹妹说的,“本书是意识流杰作,由心理活动构成,你跟着他的心理走,走到哪算哪,不要管情节,情节在本书不重要。中国的小说讲究故事发展,人物形象,动作对话等,却不擅长于心理活动,外国就不这样了,比如同样被誉为‘黄书’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和《金瓶梅》,前者哪是黄书,都是心理描写,后者才当得起‘黄’,都是赤裸的动作。反正,读《追忆似水年华》,读语言读气氛就对了”。说来惭愧,煌煌七卷本《追忆似水年华》被我这么三言两语打发了,实在对不起普鲁斯特。
                                        
2016-10-10
 
48,《写碑之心》,陈先发  著,长江文艺出版社2011年。
   
晚唐诗人陆龟蒙在《野庙碑并诗》开篇即说“碑者,悲也”,意为“碑,是用来寄托哀思的”,把陆龟蒙的话拿来做陈先发长诗《写碑之心》的读解开篇也是适宜的,诗中所示,诗人之父2009年8月7日离世,诗人此诗既是祭父,也是诗人之思的文本自白。思,思念,思想,思辨。中国人一向有树碑立传的情结,所谓“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曹植《与杨德祖书》),那是雄才伟略之人理所当然的结果,他们的碑更多的由血缘以外的文人墨客去书写铭刻。平头百姓如我等众生,活着为先人立碑,死了被子孙立碑,生生世世,代代相传。碑是一个证据,给予人的肉身灰飞烟灭之后一个物质性和精神性兼具的永恒想象。碑也是一个形而上的他信,当一个个风景名胜被陈述以碑文,观者知道,风景也可以被碑化。而诸多名人分散各地的衣冠冢之碑文注释,直接投射给观者一个“象征的寓意有时反而大于主体本身的寓意”的感慨及领悟。诗集《写碑之心》收入陈先发短诗百余首及长诗若干,容量大,知识密度也大。其中的《写碑之心》是陈先发继《白头与过往》《你们,街道》《姚鼐》《口腔医院》之后的第五首长诗,它继承了此前四首长诗中往事之追溯、故土之记录、中年之惊觉、时代之映证等命题,而锲入了亲人之离散的感事伤怀,一开始就具有了因阴阳两隔而导致的“存在在何处”的逼问。诗人再一次和家族的命运,和不能更改的父亲所处的环境交汇、遇合并剧烈碰撞,并在碰撞中失手于钢铁般冷峻、强硬的国家意志及喧哗与虚无并存的时间法则之下而深感个体之卑微无力,对此诗我曾有文《作为长子的诗人接受生命教育的最后一课》,此处不赘述。我想说的是诗集《写碑之心》的短诗部分,《丹青见》《前世》《鱼篓令》《黄河史》等等早已是陈氏名篇,此次重读还是心生喜悦,我能听到我身上传统的血液在复活,在汩汩流动,在探起头来与我的眼睛一起盯视着陈先发诗句,每个中国人都会像我一样沉浸于陈先发这些散发着汉风之美的诗句,此处的“美”不能做狭义的理解,它是“美学”之“美”;此处的“风”从“诗经”时代吹来,一路辗转三千年。世纪之初,汉语之“风”遭遇到西方之“风”的强劲搅合,遂成“不是西风压倒东风,就是东风压倒西风”之势,如今,秉持“本土性”的徽籍诗人陈先发似乎想以最基本也是最可靠的东方文化立场,创造出东方人自己的现代性,经由诗集《写碑之心》,可以确认,他已经成为自己的父亲,而大大小小跟随、模仿陈先发的诗人,则让他成为他们的父亲。
                                     
2016-10-10
 
49,《东周列国志》,冯梦龙,蔡元放,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
   
我是在看完电视连续剧《芈月传》之后才萌生读《东周列国志》的心,时在2015年,而手头这套书购于1992年4月4日,虽然纸张有点发黄,但齐整硬朗度一看就是未经翻阅的。多年前读到余秋雨用“熟了”来形容已读之书的形态,那么有生活感,遂牢牢记下。我的《东周列国志》23年了依然很“生”,它在等待一个契机召唤主人来把它读“熟”,于是,我循着《芈月传》的气息来了。所有类型的电视连续剧里我最喜欢看的就是中国历史剧,哪怕其中有瞎编烂造的成分我也喜欢,它的任务在我看来就是激发你对这段历史的兴趣,然后顺藤摸瓜找到相关书籍去阅读、去辨别。就如我正在进行的《读书记》,有朋友说,为什么不具体引用一下你推介书籍的内容而尽写些拉拉杂杂的话,却不知我这样做有我的考虑,如果写成正儿八经有学术范的论文,一则我写不来,二则也会吓退如我一般未受过正规学术训练的读者。此外,所谓引用书中句子如何引,引哪句?大部分经典是必须慢慢读才能读出其妙,倘若断章取义摘出几句,有时反而会破坏全书之美,甚至会使读者心生纳闷,这有什么了不起,这几句我也会写呀。因此我理想中的《读书记》所愿望达成的就是电视连续剧《芈月传》传递给我的效果,勾动读者的阅读欲,去读我推荐的书,效果也就达到了。说到《东周列国志》我并非一无所知,1980-1983年我在漳州一中读书时曾从学校图书馆借来《春秋故事》《战国故事》《西汉故事》《东汉故事》逐一阅读,读得津津有味,那个是白话文版,由一篇篇故事构成,记忆最深的是开篇的“烽火戏诸侯”,说的就是周幽王因褒姒亡命的事。初中生读书也不懂得去记作者,只是到现在经一些资料推论,那四本白话故事当为教育家、文学家、历史学家林汉达所著。中国人对东周这段历史大都比较熟悉除了拜《东周列国志》所赐外,还有司马迁《史记》也功不可没,这两部经典在我看来其文学性大于历史性,因为文学性强,读者才读得下去,文学所对应的历史时段之点滴也才因此被记住。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了不起的时代,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称之为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几乎和春秋战国同期,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对中国人而言,一说到春秋战国,除了各诸侯国之间的兼并吞没战争,还有诸子百家为了自己的学说奔走游说于各诸侯国的思想繁盛状,中国历史上思想的空前繁荣在民国时期又回光返照过一阵,那是新旧时代之交古典与白话文激烈碰撞喷射出的群星的光焰。其实自汉武帝时期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其他诸子不为帝国所用,遂自生自灭了,想想真是中华民族的悲哀。2011年3月,我和诗人卧夫等应邀赴山东德州参加“格式诗歌研讨会”,会后格式带我们到董子园瞻仰董仲舒,这才知道董仲舒乃德州先贤,董仲舒雕像右手食指指天,意为“天人感应”,我因为董仲舒献计汉武帝使得中国思想从此走向大一统心里对董有抱怨,在董子园黯然走着,也不行祭拜之礼——通常我对我尊崇的名人是一定要双手合十礼敬的。我一直期待着其他诸家能重获推广有着和儒家平等的一天。如同中国的大部分小说多重视情节发展,《东周列国志》也是以故事来推动,对各家的思想并未触及,包括孔子在《东周列国志》一书里也面目僵硬。读《东周列国志》,印象最深的是各种形式的弑君,血淋淋的权力争夺。
                                                                          2016-10-11
 
50,《卡卡的信仰》,崔曼莉  著,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年。
   
这部短篇小说合集应该和作者的另一部长篇小说《浮沉》一起读,就能体会到作者处理雅俗两种类型小说的强悍功力。《浮沉》最初在新浪原创小说连载,事先未作任何宣传却点击率一路飙升,到最后是作者一路写,读者一路追读,整个就像金庸先生当年在《新晚报》连载武侠小说引发洛阳纸贵的大陆当代版。《浮沉》的爆火让作者也感意外,其实细究起来却是情理之中。小说以外企职场为背景,通过讲述职场上各色人物际遇的浮浮沉沉、潮起潮落,真实地展现了缤纷的职场风云和商战玄机。新世纪以来类似职场生存指南的书籍一直畅销经久不息,我就曾看过把四大名著的人物关系敷衍发挥成职场励志故事的各色书目,相比于同类题材枯燥的分析论证式写作,崔曼莉的《浮沉》以长篇小说形式出击,自然更有可读性。2011年,《浮沉》(第一部第二部)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被誉为“最激励人心的职场生存小说”,销售量很快突破百万。2012年,由滕华涛导演,张嘉译、 王志飞、 白百何主演的同名电视连续剧播映,又创收视率新高。无论是小说《浮沉》还是电视连续剧《浮沉》,我都是不眠不休彻夜追看,情节太抓人了,那几天我简直是眼睛看直了头也看得浮浮沉沉的,睡眠不足的缘故。《浮沉》为崔曼莉赢得巨大声誉的同时,也把崔曼莉定位在畅销小说作者的身份上。通常文学圈内人喜欢以“雅俗”来悄悄给出自己心中的标准,似乎前者就高后者一等,以至于1994年时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的王一川先生在其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师文库》把金庸排进前10位列第4时竟引发一片哗然,批评的声音认为,金庸这样一个通俗小说家怎么可能在茅盾、老舍这种现实主义纯文学作家之上?这真是不可理喻的傲慢和偏见。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金庸把中国艰涩的古代历史化为流畅的引人入胜的武侠小说怎么反有罪了?莫名其妙。每个人的成长史上大都有过一段疯狂阅读金庸的经历,金庸的武侠小说参与了大部分中国读者的成长,我也是被参与者之一。这点,是茅盾和老舍无法做到的,金庸没有居于二者之下的必然性。再举一例,《三国志》雅,《三国演义》俗,事实证明,人民群众对三国的知识都来源于《三国演义》。同理,要看职场竞争的酷烈,要明白人在职场何以不败,我觉得也要读读《浮沉》,《浮沉》给出的答案是,要在职场生存,同样需要人性的善良和正义。我放下了《浮沉》后又捧起崔曼莉另一部小说合集《卡卡的信仰》,又是吃了一惊,这一回,崔曼莉完全以纯文学的笔法来完成全书的14篇小说,这是另一个崔曼莉。14篇小说来自生活的14个层面,各式各样的人生绝境,广大无边又无所不在的孤独,总在阅读的某个点上击中你。崔曼莉具有走遍人物内心的能力。与《浮沉》情节取胜不同,《卡卡的信仰》的14篇小说,以人物塑造取胜,以叙述语言的丰富、充盈和张力取胜。崔曼莉其人具有极高的辨识度,把她放在一群人中,要你找出一个与众不同的她,相信你能十拿八稳把她指认出。生活中我从没见过有这么大一双眼睛的女孩,又圆又大又黑又亮,有各种语言隐藏在这样一双眼睛里。崔曼莉出生于一个盈实之家,家庭教育很好,自小即在祖父的教习下阅读、品茶、弹琴、习书法,就像她所出生并成长于其中的六朝古都南京,有一种绮丽的优雅。据其所言,一直到她考进南京大学,一直到毕业,一直到工作,她都没有确立自己的写作志向,只是浑浑噩噩地玩,开心极了。28岁那一年,她突然顿住了,想,自己这一生难道就要这样不留痕迹地过?于是她拿起了笔。我感觉崔曼莉的这一“顿”有王阳明龙场悟道的意思在里面。自此,一个才女在美女的身上站起来了!
                  
2016-10-12
 
51,《史记》,[汉]司马迁  撰,韩兆琦  主译。中华书局2013年。
   
桌上精装四卷本黄色硬封皮的《史记》摆了几天了,我得抓紧把它写了以便它们归队到书架上。前一个“它”指的《史记》,后一个“它们”指的四卷本,因为这是文白对照本,才会有如此庞大规模,倘无白话翻译,兴许上下两卷就够了,但倘无白话翻译,我不知几人能读得下去并且读得明白?《史记》在古籍里其文言文程度算相对较轻的,饶如此,想明明白白地读下来,没有中文本科以上学历估计够呛。五四白话文运动客观上割裂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当代之间的联系,在语言系统上相当于另起炉灶,尤其诗歌。恰好我这样1980年代末大学生又赶上西学东渐热潮,啃读西方经典成为我们当年的时尚,以至于今日,我读西方哲学著作哪怕再拗口再看不懂都能尝到一种语言的现代性所带来的快感,反过来读古典文学如果不读白话纯读原典,常常不仅不知所云而且还读不了几页就打盹犯困,气得自己骂自己数典忘祖。年近半百,身上传统的血渐渐苏醒,这才能耐得下性子读中国古典,也才渐渐地体悟到中华传统文化之沁人心脾。2016年6月参加通辽诗会,与诗人谷禾长途大巴同座,听他聊了一路杜甫,看他手上拿着《黄庭坚全集》,不由我暗暗督促自己,回去也得把这两套翻出来读一下,否则就被谷禾拉下太远了。21世纪开始,国学之风日盛,先不管意识形态对国学的提倡有何目的,至少借国学之热兴读古籍之风也不是坏事。我对《史记》的阅读说起来也与国学之潮流略有关系,一部一部古装剧宫廷剧历史剧实际起到了诱发我读古典文学的作用,譬如看《芈月传》读《东周列国志》,读《史记》则因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之故,该剧从汉景帝“削藩”说起,一直到汉武帝驾崩,时间跨度长,历史人物众多,这些历史人物大都初中读中国历史时略知一二,2015年从电视的播放功能里调出《汉武大帝》一气看完后赶紧从书架搜出《史记》,先挑与电视剧有关的人物譬如孝文、孝景、窦太后、刘濞、晁错、卫青、李广、霍去病、汲郑等等乃至匈奴历史一路读下来,触类旁通,把整个汉朝索性读了个遍,再加上此前受《芈月传》影响翻读《史记》中春秋战国部分,不敢说把四卷本《史记》逐篇都读但也基本读了个大概。《史记》里面最好玩的一篇是孝武本纪,通篇都是汉武帝游览并给名山大川封禅的铭文,这篇要么不是作者亲自动笔而是后人填补,要么就是作者有意为之,作为汉武帝同时代人且被汉武帝施了宫刑的司马迁,你要他如何写“今上”,也只能这样聊胜于无了。中国人对两段历史最了解,其一,三皇五帝至汉武帝时期,其二,三国时期,这两本书居功至伟:《史记》和《三国演义》。其他朝代因为没有司马迁没有罗贯中,哪怕皇帝下令修史,哪怕24史叫得震天响也没用,除了专门研究该段历史的专家学者,平头百姓谁去读它们呢,就是正常大学毕业生如我也不会去读它们的。这也是为什么在我的价值系统里文学永远排在第一位的原因,一切的一切都需要文学家的笔来刻写来记忆,文学才是唯一能与时间抗衡的永恒武器。司马迁是了不起的文学家,《史记》是了不起的历史小说,几乎可以认为,《史记》中的每个人物都是司马迁塑造的,他们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但他们在历史上说过什么话那就司马迁说了算,司马迁说,看到秦始皇车马仪仗队威风凛凛走过,刘邦羡慕得两眼发光忍不住连连感叹:“大丈夫应当这样啊”!而项羽则不屑地哼了一声,“这人可以取而代之!”我不禁想起曾读过的一则故事,说的是魏马王公车马队经过时,歌德恭恭敬敬站立一旁向车队行注目礼,而贝多芬昂首挺胸不鸟车队自顾自走他的路,后来,贝多芬因此还跟歌德分道扬镳,人家丢不起歌德那人。可见,无论古今,无论中外,作家都爱拿正反两方来对比说事,自我意识越强的个性越强,个性越强也就越能赢得后世的尊重。读《史记》,对里面动辄夷三族夷九族的作法深感恐惧,简单的三个字,包含多少无辜的人头落地和遍野的鲜血。政治终究是无情的,司马迁洞悉这一切,在《太史公自序》中,他很明白自己肩负的使命,“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读到此段我的眼泪流了下来,我来到电脑前,写下了此诗——
 
父亲,是你说的:“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所以这个春节,我不回去。
 
我就在异乡,读你,读《史记》
我日写诗一首,“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
 
父亲,若你还在人世,我必接你至京
饮酒,抽烟,品茶,这些,都是你喜欢的。
 
我必带你闲逛庙会,地坛、龙潭湖、八大处……
咱一一逛去。父亲你说,周公死后五百年出了孔子
孔子死后又五百年了,那个即将出来的人又会是谁
 
父亲,我知道司马迁已把这个名额抢了过去,他不推让
他不推让!
 
父亲,我如今活得像个羞愧
一个又一个五百年,已过……
                         
——安琪:甲午年春,读《史记》,兼怀父亲
 
                                                              
2016-10-12
 
52,《中国文学史》,钱穆 讲述,叶龙 记录整理。天地出版社2016年。
   
家里其实已有很多钱穆专著,连“钱穆先生全集”都有15本之多,但我却一本也没读,心里想的是,以后再读不迟。但他的文学史我却先睹为快,确实因为讲课和著述有阅读上的不同效果。著述,难免要正襟危坐,谋篇布局,遣词造句,就连我写这么一篇小读后感,都要一字一句斟酌一番,学者写文,更要考据引喻,慎思慎言了。而讲课就不同了,能讲得出来的首先得有货沉淀于心以备脱口而出,特别是不依凭讲义而讲述的,更是烂熟于心的思考存积,其价值不可估量。其二,讲课中受到当时当地当情当景的激励,是很能灵光闪现出很多精彩诗思的,这诗思,是连讲述者本人都会被震惊到的。有过讲座经历的人都会有此体验,状态好的话,眉飞色舞,妙语迭出,这,又是冷静伏案写作所企及不到的。读讲课笔记之鲜活,之灵动,是吸引我的重要原因。
   
钱穆先生是公认的通儒和国学大师,他1894年生于江苏无锡,这值得说一笔。无锡这地方奇了,尽出姓钱的大师,钱穆,钱锺书,钱中文,前两者我不认识,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钱中文老师我曾采访过,问他这钱和钱锺书那钱是否亲戚,答曰,非。但从小,钱中文老师就知道钱锺书先生。我打定主意,下次见到钱中文老师也要问问他是否和钱穆先生是亲戚?钱穆先生和著名科学家钱伟长真是一家,属于叔侄关系。钱伟长回忆叔叔钱穆时说,“他(钱穆)在苏州(中学)任教时,朝迎启明夜半繁星地苦读”,钱穆自己也说,“我认为每个人的天资是差不多的,一个人要写出好文章,最要紧是要多读书,要能刻苦学习”,天资聪颖如苏东坡在钱穆看来也是多读书的典范,钱穆在课堂上说,苏东坡21岁便考中进士,主要是因为他博览群籍、广征博引、多读书喜读书之故。
   
《中国文学史》是钱穆先生在新亚书院授课时的口述经由他的学生叶龙整理后出版的教材,全书31篇,从绪论到结论,实际就是中国经典文学作品史,或者更具体一点,中国经典文学选本史。以前曾听闻一言,文学史就是选本史,今日读钱穆教材,信了。当然,这也只是文学史之一种。《中国文学史》从诗经、尚书、春秋、论语……一路梳理到明清章回小说,对胡适发起的新文学运动点到为止,全书即告终。我读此书,多次读到眼酸,一种莫名的感动和向往,回望中国传统,不能不肃然起敬。本书灌注了钱穆先生对中华文明的一片赤诚,当他缓慢道来一部又一部经史子集,当他说“胡适不讲道理,只说‘孔教吃人’的口号,而并不说出理”时,我能感受到老先生的无奈和痛心。钱穆先生有很深的孔子情结,他认为,若要大略了解古代文学,《诗经》和《昭明文选》就可以了;他推崇孔子为诸子中之首位,认为《论语》文学价值极高,“更遑论其思想”。钱穆特为《论语》辟出一篇。
   
读《中国文学史》是对既有阅读的回望,更是对阅读缺失的一种补充。第17篇建安文学,钱穆先生对曹操的解读让我很受益。钱穆注意到了曹操的平民文学之路,虽在政治上跃升为领袖,但作品并无官僚吐属,仍出于私人情怀。曹操的《让县自明本志令》挥洒自如,毫无拘束,在钱穆看来,是一代枭雄在文风上的突破。钱穆课堂上的曹操,可亲可近,不似《三国演义》里的曹操,阴险狡诈。
   
对建安七子大都早夭,钱穆给出的猜测是,“不知是否诗酒应酬过频,以致伤肝病亡”,并进而提醒“这养生问题,实在是我们读书人应该注意之事”。
   
钱穆自己活到1990年,以96岁高龄仙逝,实在令我辈欣羡不已。钱锺书、杨绛,也都高龄而终,除了无锡这地的风水好以外,中华古籍之于一个人身心的宁静,应也是高寿原因之一。这算是我的猜测。
 
读《中国文学史》,读到了许多故事,这些故事事关作品和作者,兴许在正史中读不到。譬如欧阳修某年偶寓汝阳,遇见两位活泼歌伎且能背唱他的词,欧公不免心欢,约定将来要来汝阳做太守,再来欣赏她们。数年后,欧阳修果然如愿到汝阳当太守,却不见歌女踪迹,于是怅惘赋诗“柳絮已将春色去,海棠应恨我来迟”。譬如苏东坡某次替人读文章,读后说,该文内容文笔仅仅值一分,他的诵读却占了九分。
   
类似的名人轶事一定深深藏在钱穆身上,只待时机一到便含笑说出,我们都从学生时代过来,当然很清楚这样的故事是多么活跃课堂气氛,又是多么深入人心。古之贤达真是名士风流,也因此留下很多供后人神往不已的掌故,这些掌故倘无钱穆这样博学的先生传递,很快也会隐没无踪,没有掌故的文学史该多么无趣!
   
一部《中国文学史》,钱穆先生一直强调,中国传统文学自有其一套生生不息的活的永恒的生命,他反对今日中国自五四以来因有人提倡有了新文学,便认为京剧及以前那些文学都是旧文学。时在1950年代。时代既已走到21世纪,对国学的重视已提上议事日程,当足以慰先生了。
                                  
2016-10-13
 
53,《1989-1994木心回忆录》,木心 讲述,陈丹青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
   
“后人是可以救活前人的,埃利蒂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就救活了很多前辈诗人”,2001年10月,在浙江湖州举办的21世纪中国首届现代诗研讨会上沈泽宜老师发言中的这段话深深镌刻在我的脑海里,沈老师随口举了埃利蒂斯救活的几个前辈诗人,奈何我孤陋寡闻记不住名字。今天,当我要推荐《1989-1994木心回忆录》时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沈泽宜老师的那段话,是的,后人是可以救活前人的,譬如木心,就是陈丹青救活的典型。现在已不能很确切地说出究竟哪一年中国文化界突然涌现出一个陌生而独特的名字“木心”,只知道此木心有一个了不起的学生陈丹青正大力推举他,一夜暴富般木心一夜成名。有陈丹青这样一个神一般的画家、作家兼意见领袖的学生在文字和视频访谈上对老师的一再尊崇,木心出口转内销从海外翩翩回来,迅速成为中国大陆经典性的人物,实现了陈丹青“二十多年的心愿”。陈丹青二十多年的心愿是什么,且听陈夫子自道,“1982年,我与木心先生在纽约结识,从此成为他的学生。24年来,我目睹先生持续书写大量散文、小说、诗、杂论;九十年代初,我与其他朋友听取先生开讲《世界文学史》课程,历时长达五年。课程结束后畅谈感想,我说:我可以想象不出国,但无法想象出国之后我不曾结识木心先生”。摆在我们面前的这套书就是陈丹青所言及的木心先生开讲的文学史课程,从陈丹青五年的听课笔记中整理出来的上下两卷。
   
相较于学者本人的著述,我更喜欢读他们的学生整理的他们的授课或谈话录,能脱口而出的必定是烂熟于胸的,必定是讲述者的真知灼见,所谓“心中有货,口中不慌”。我读《1989-1994木心回忆录》确实读得畅快极了,木心讲课,古今中外,天文地理,信口讲来,才华之大,如无边风月。他谈但丁《神曲》,认为,“《神曲》是立体的《离骚》,《离骚》是平面的《神曲》”,他说,“《神曲》是一场噩梦,是架空的,是但丁的伟大的徒劳”,他还得出结论,“文学不宜写天堂地狱,宜写人间”,他并且继续引申,“《伊利亚特》太幼稚,《神曲》太沉闷,《浮士德》是失败的,都比不过莎士比亚”。仅以木心讲授《神曲》为例我们发现了木心讲课的秘密,只言自己对所讲内容的理解并给出自己的结论而非引经据典搬运他人著述,因为不迷信不畏惧古人前人和同辈人,木心嬉笑怒骂尽显自己的本真之眼所判定的一切。木心本质是个诗人、作家,他的语言表述因此也是诗人、作家式的,见性情、抒胸臆,好恶溢于言表,他说,“如果抽掉杜甫的作品,一部《全唐诗》会不会有塌下来的样子”,对杜甫之“好”到了极点。以我两年前(2014年)读《1989-1994木心回忆录》时的记忆,这是一部会带给你阅读惊喜和思考的书,值得推荐。
   
木心,1927年2月14日生,浙江乌镇人。先师从刘海粟后转入林风眠门下学画,文革期间被捕入狱,囚禁18个月,所有作品皆被烧毁,三根手指惨遭折断,文革结束后平反,任上海《美化生活》期刊主编,以及交通大学美学理论教授。1982年起木心长居美国纽约,从事美术及文学创作。2011年12月21日凌晨3时因病在故乡辞世,享年84岁。
                                    
2016-10-13
 
54,《这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诗歌分册,小说分册,综合分册),叶开选编,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4年。
   
这得耗编者多大心血啊?这是我网购到这套书后的第一反应,全套四卷,诗歌两卷、小说和综合各一卷,按照语文教材体例分编设章,不同的是,每一卷都有自序和后记,每一编都有编前言,每一首诗每一篇文后都有编者导读(不是三言两语而是行之成文的)和思考题,我特意数了一下,四卷共收入诗文185首/篇,也就是,编者写了185篇导读文字。本套书开编的时候微信尚未兴起,我是从微博获悉此讯的,到成书出版,微博式微,微信勃发,这套书便也在微信引发热潮,读者纷纷购买,为着自己心中多年以来对教材政治正确式及道德说教式编选模式的不满,也为着看看一个人从对语文教材的抨击到亲力亲为、着手编选出自己的语文书的艰辛付出的成果。我是从头到尾认真读完叶开版语文教材的,读到了很多心仪作家的优秀作品以及叶开对这些作品的鲜活评论。叶开认为,文学作为人类文化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其核心价值应是“人道主义”,应关心、同情普通人的生活,贴近广大读者的灵魂。有感于现行语文教材脱离当代文学创作的现状,此次推出的四卷本选编的都是1980年代以来当代文学的优秀作品,如果读者欢迎,叶开会继续选编现代卷、古代卷和外国文学卷。“非语文化,加入太多道德因素;随意篡改原文文意,打断文化传承;教材选文水平偏低。”这是叶开对于当今语文教材“三宗罪”下的定义。叶开认为,语文应该有自己的独特性,除了基础的识字之外,最重要的是大量阅读经典作品。《这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一出版即畅销即可证明叶开的选稿眼光和评论功力,这套书目前已被许多中小学接受,成为孩子们的课外读物。叶开本人是作家,文学博士,《收获》杂志编审,但我感觉如今的他,已经又多了一重身份:语文教育家。他已经越来越像他的同姓前贤叶圣陶了。当大多数人还在对教育这抱怨那抱怨时,叶开已经用行动开始了反击,《这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就是明证。
                                       
2016-10-13
 
55,《老子评注》,杨义  主编,党圣元  评述·注释。岳麓书社2007年。
   
因为要写老子的缘故,这回不敢乱翻书了,而是认认真真一章一章读完。家里与老子有关的书粗略一扫竟有9个版本,来自不同方家,有李零、徐志钧、刘笑敢、徐澍、刘浩、[明]焦竑、高明、陈鼓应、朱谦之,兴许书架某个角落还有我未曾发现的某本。我仔细对比了一下,决定读并荐党圣元先生这本。这本在体例上很适合我这样爱好者水平的人阅读,它横排,简体字,每章由四部分构成:本文,注释,串讲,评析。在对每章进行白话文翻译(串讲)的基础上又附上作者对此章的评论文字(评析),可谓乘胜追击,把难懂之至的“老子”继续进行阐述,这个很重要,评析部分事实就是党圣元研读老子的心得感悟,其中穿插有历朝历代钻研老子的成果,内容丰富,81篇评析文章对阅读者的知识增长是一种强力注入,对阅读者理解老子也是一种帮助。没有人敢说自己理解老子,说起来我断断续续读老子也不知多少次,但要我丢下译文直奔原典,一定还是一知半解。对老子之《道德经》,各有评述,回忆我诗文中与此有关的诗句,我想到1999年我的长诗《纸空气》中有这么一句“啊《道德经》,《道德经》五千言,处处是人生的狡诈”,本句来源于诗评家杨远宏,那时我有随手记录别人精彩言论并把它写进诗歌的习惯,这句话因此被保留下来。木心认为,诸子百家中,老子的思想最透彻、孤寂、凄凉,完全绝望。木心把《道德经》看作老子的情书和绝命书。我读老子,总是读到老子在下结论、给观点,但基本不给阐释和论据,《道德经》经常拿儒家的所作所为来对比,有的成立,有的不成立。后人就更简单了,直接用入世和出世来归纳儒和道。中国人幸好有儒和道,身心方能有一种平衡,我觉得挺好。人活于世,全出世全无为,那生有何益?老子再无为,不也留下这样一部《道德经》了吗?有一年(2008年)和宁波大学钱志富教授聊天,他说,我乐意成为被埋没的那个人,像历史上被埋没的那些人一样。我说好,请举出历史上被埋没的那些人?钱教授笑了,知道自己陷入矛与盾之中。所以无为并非什么都不做,消极活着,无为是一种心态上的超脱,行动上尽力,结果顺其自然,就行了。读老子,要和读孔子相结合。在《道德经》第五十八章,我读到了2015年6月八宝山童庆炳先生追思厅挽联的出处,该挽联如是:方而不割廉而不刿夫子人格宜为天下楷,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先生学识堪称百代师。
                                                                 
2016-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