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倾城说,穿旗袍的女子永远清艳如一阕花间词。
路过一家旗袍店,看见里面的架子上立着各种式样典雅的旗袍,弥漫着旧日民国的风情和韵味。旗袍上点染着精美的刺绣图案,那是坐在光阴上的手艺人,用一针一线精心勾勒出来的。素净的旗袍上,有古意雅致的青花瓷,有层次分明的中国水墨画,也能看到一枝红色的腊梅,从寒冬里探出头来,印在雪白的大地上,说不出的沉静和美好。
然后,你看到了从戴望舒笔下的《雨巷》中走出来的丁香姑娘,她穿着旗袍款款而来,在结着哀怨的眸子里,却也有着略带羞涩的深情。她在等待一个人,期待把自己的心事说给他听,而他恰好也懂。尔后一生一世,细水长流,相濡以沫。
只是,在爱情的世界里,每个人穿着的旗袍里都住着不一样的爱情。有人坎坷至深,孤独而终,有人触手不及,凄然谢幕,有人相谐一世,安然静好。红尘俗世中,言不尽千古爱,道不清万世情,冥冥之中恍若姻缘既定,自有归宿。
一
在寒冷的冬季,我又一次翻阅张爱玲的书集,思绪游走在她书中的民国时代。扉页是她的一张穿着典雅的丝质旗袍照片。她双手叉腰,高昂着脸,眉眼上扬,看似有微微的笑意,但感受到的,却是无限的冷意。旗袍紧紧裹着她单薄纤瘦的身子,也紧紧裹着她的内心世界。她摆出一副孤绝清高的姿态,似要抵抗这个荒寒的尘世。
张爱玲对旗袍一往情深,绘成了她人生和爱情的底色。小碎花旗袍流淌着她纯真的少女时光,浓艳色系的旗袍绚烂了她的青葱年华,藏蓝、银灰色素布旗袍,少了往昔的惊艳,却多了中年的恬淡,晚年的岑寂。
胡兰成眼中的张爱玲是“民国临水照花人”。她在文学创作上有着惊人的天赋与才情,胡兰成也要敬她三分。她的经典之作穿越岁月,一直为后人津津乐道。然而她的爱情,却是坎坷而辛酸,寻不到爱的暖意,只能看到清冷的幽光,让人感到惋惜。
张爱玲曾与胡兰成有过一段情缘,因胡兰成读到她的一篇小说《封锁》而结缘。他们每天都会见面,也总有聊不完的话题。在相爱着的世界里,一沙一尘也穿上了美丽的衣裳,世间的一切都成了动人的风景,泊在了你我的心头上。
胡兰成曾在《民国女子》中回忆:“一日午后,好天气。两人同向附近马路上走去。爱玲穿一件桃色单旗袍。我说好看。她道:‘桃色的颜色闻得见香气!’”想来,那年的旗袍一定是裹住了她人生中最美的时光。那年的爱情亦是陌上游春赏花,天边摊开一抹画布,只要肆意点染几笔,都能漾出一朵艳红的玫瑰花来,卷在恋恋的时光深处。
张爱玲曾将自己珍贵的照片送给胡兰成,并提了字: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究竟是有多爱一个人,才愿意放低自己的姿态,谦卑如尘?也许真爱上了他的时候,什么都不在乎了。只因他的一切都是她的心头好。
然而,甜蜜的爱情只是昙花一现,“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的誓言却经不起时间的考验,爱情之花终究凋零了。胡兰成在时局动荡中顶着“汉奸”的罪名逃难,却也感情泛滥,背叛了张爱玲。痴情的张爱玲试图挽回这段感情,还一路寻着他的脚步来到了温州,却发现爱情已经渐行渐远了。她原本就是孤清高傲的女子,她追求的是完美的爱情。风雨温州行之后,她幡然醒悟,爱情再也回不来了。因为爱得太深,所以分别时也是如此的果断和决绝,一转身就再也没有回头。即便后来胡兰成给在美国的她去了很多信,她依旧坚决不回。
若干年后胡兰成在笔端上回忆两人的往事,依稀还能听到当年她温柔动情的声音。可伊人从此不在,再也见不到她穿着那身“桃色的颜色闻得见香气”的旗袍了,只能化作干涩无味的文字,让此情可待成追忆。
如果说,张爱玲的前半生是穿着浓墨重彩的旗袍,惊艳绚丽,住着高雅华贵的爱情,那么她的后半生穿的则是灰色素朴的旗袍,简单平实,爱情也还是在的,却饱蘸着难言的辛酸。
离开了胡兰成,张爱玲孤身一人漂洋过海来到美国,与穷困潦倒的作家赖雅相识,结婚。也曾有过一段清静的日子。但好景不长,赖雅体弱多病,在他离世的两年前更是一直瘫痪在床,张爱玲日复一日照顾他。她背负着经济和精神的双重压力,日子过得十分清苦。在创作上,也因为照顾赖雅屡次中断,出版社的多次退稿也让她备受打击。赖雅去世后,她孤独一人,漂泊无定近三十年。在一个孤寂的秋天,张爱玲逝世于洛杉矶公寓,几天后才被发现。
她最后一件衣裳就是一件旗袍,赫红色的,衣领已经磨破了。似水流年里,爱情曾经桃红配葱绿多妖娆,但总有褪色磨破的时候,仿佛白流苏身上穿过的那件月白蝉翼纱旗袍。被月光浸泡过了,浮现在水面上的,只有沧桑的往事。
爱恨亦无言,无声隐没在了红尘岁月中。
二
自从看过《阮玲玉》的电影后,始终忘不了那最后一幕,她穿着旗袍静静地躺在鲜花丛中。她香消玉殒,从此带走了多少爱多少恨。《葬花》凄婉哀怨的音乐响起,让人的内心充满了无限惆怅和伤感。
阮玲玉生前酷爱旗袍,她天生丽质,明眸皓齿,楚楚动人。清丽端庄的气质也让她成为了民国时期完美旗袍的代言人。在那黑白无声的影片世界中,阮玲玉常穿着各种式样华美的旗袍,或妖娆魅惑,或高贵优雅,或古典沉静,在影片中诠释了风格各异的角色。她在流波微转中,闪着曼妙柔美的倩影,生动而妩媚,演绎着人世间的爱恨情仇。
看她的灰白照片,她轻盈地将头微微一侧,柳叶眉荡漾着淡淡的忧思,薄唇轻启,嫣然一笑。她对世间有一种深情的向往,可脸庞上垂下来的几绺发梢,却遮不住冷削的神情。最终也因了这过分的红尘,让她的生命戛然而止。
阮玲玉是一个对生命满怀希望并充满力量的人。她在演艺上倾注了所有的热情,也让她一步步走向了事业上的巅峰。然而在爱情上,她却总是遇人不淑,幸福始终从未敲过门,甚至将她推向了死亡的深渊。
阮玲玉先是陷入纨绔子弟张达民的爱恋之中。因他曾经救济过她和她的母亲,便以为他是个可靠之人。然而他却是个不求上进,玩世不恭的人。后来张达民家道中落,他嗜赌成性,更是赖上了阮玲玉,经常跟她要钱。在他眼中,阮玲玉不过是他的钱袋子。而她却很想珍惜人生中的第一份感情,但也因此时常处在不安和苦恼之中。
后来茶叶富商唐季珊对阮玲玉发起了猛烈追求。但他对阮玲玉的爱,也是出于骨子里的那份虚荣和花心。而阮玲玉受够了无赖张达民的纠缠,唐季珊的出现,刚好给了她转移情感的契机,她接受了唐季珊的追求。但她的别恋也只不过如歌词中所说的:“是贪点儿依赖,贪一点儿爱。”渴慕爱情的她,以为从唐季珊身上可以感受到爱的暖意,却发现他竟是一个负心薄幸的人,并不能带给她想要的幸福。她心中的隐痛无处可说,只能默默忍受。
阮玲玉曾演过一部电影《新女性》,她在影片中吞药自尽,但忽然觉得她不应该死,她还想用生的力量去反抗黑暗的社会,临死之前对抢救她的医生说:“救救我,我要活!”这个出色的镜头也成为后世的人们追忆的经典。出戏以后,阮玲玉坦言:“我多么想成为这样的一个新女性,能够摆脱自己命运的新女性,可惜我太软弱了,我没有她坚强。”而她的一番话,也预言了她命运的悲剧。
张达民依旧厚颜无耻,还得寸进尺,心生诡计把阮玲玉告上法庭。唐季珊也无情无义,经常对她施以打骂,再加上舆论的攻击,最终她选择了吞药自尽,留下了四字遗言“人言可畏”。乱世风云中,她还是逃不过苦情戏。她静默、隐忍,期待爱情之花的绽放,却始终可望不可及。生,亦无可恋。绝世名伶的刹那芳华,也只永远地停留在了光影的世界中。
那一年,阮玲玉年仅25岁。
她的爱情就像是一袭新定制的旗袍,面料考究,刺绣精美,也没有褶皱,想象穿上去的人儿,多么的美。然而因不小心滴了些许墨水在上面,却再也不能穿了。对美好爱情的渴望,也只能永远地停留在最初的想象之中。她于是迫不及待了,带走了心中所有的哀愁和痛苦,也带走了那件最美的旗袍,还有梦幻中的爱情,去了另一个没有苦难的世界。
三
在看民国画册时,看见潘素的一张黑白照,她身材高挑,穿着一袭剪裁得体的黑色旗袍,微微侧转的倩影衬出了她高贵典雅的形象。盘起的发束,垂吊的耳环,也显示了她的端庄和温婉。她像是从冰天雪地里走出来的古典美人,沉静中带有冷艳神秘之感,很淡定地驻足着这个人间。身旁的腊梅夹杂着几分清冷,却也添了几许傲骨和灵动。
偶然一道微光洒在她的身上,洒在腊梅上,照见了她的人生里头,爱情的美好。她穿着旗袍自带气场,严谨的立领锁住了年月的心事,精致的盘扣也系上了她的爱情故事,且听岁月细细道来。
在潘素13岁那年,她的生母去世了。后来她的父亲再娶,继母将她卖入青楼,开始了她噩梦般的生活。然而峰回路转,也正是在这里,她遇上了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张伯驹。虽然身在青楼,但她的举止之间却散发出一朵幽兰的清香。他对她一见倾心,还把她比作古典美人王昭君,写了副对联送给她。自古佳人爱才子,潘素也爱上了他。张伯驹把她救出红尘,从此幸福之花从这里盛开。此后潘素洗尽铅华,一往情深,嫁给了张伯驹,而他也不再有风流韵事,最后陪在他身边的只有她。
婚后两人举案齐眉,琴瑟和鸣。张伯驹很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良缘,还发掘了潘素的绘画天赋,请名师来悉心栽培。潘素的绘画潜能也因此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她用一生的时间习花鸟山水,青山雪景,绘出一幅幅杰出的画作,终成为了蜚声中外的书画艺术家。
他们的前半生锦衣玉食,后半生却在文革中屡遭磨难。但即便穷困潦倒,苦不堪言,他们依旧相濡以沫,互相扶持,也并未磨灭夫妻二人的志趣,日子依旧生动而饱满。有一次,大病初愈的张伯驹对潘素说:“桑榆未晚,我们再搞一次合作,你看如何?”潘素欣喜应允。她画了一幅《自梅》 ,张伯驹题词《小秦王》 :“寒风相妒雪相侵,暗里有香无处寻。唯是月明知此意,玉壶一片照冰心。”潘素最爱的便是那幅《素心兰》的画,张伯驹为她配了一首诗:“予怀渺渺或清芬,独抱幽香世不闻。作佩勿忘当路戒,素心花对素心人。”他们珠联璧合,在艺术和精神的世界里相遇相知,相谐就是一生。
好的爱情就是遇到好的人,素心花对素心人,披星戴月,温暖彼此,和你共守一世流年,抵抗这个尘世的寒意。
若蝶轻舞,一袭旗袍一种爱情。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件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旗袍,诉说着不一样的爱情故事。
但无论风云如何变换,旗袍始终有一种经典的恰到好处的美,简洁而得体,低调又高贵,穿越恒远的岁月永不逝。爱情也是如此,它其实是简单而纯粹的,只是有时候沾染了世俗太多的尘埃。似水流年里,但愿结在心上的爱情,一如那年穿在身上最美的旗袍,有最初的心动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