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

李容焕诗集《诗游记》由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作家网2014-11-07 10:40:54
【“首届中国阮章竞诗歌奖”获奖诗集专题之李容焕】



【获奖感言】
学习阮章竞,创作好作品
 
阮章竞是我国现当代著名诗人,他是我们中山沙溪象角村人。大作家茅盾、刘白羽、魏巍,大诗人臧克家、贺敬之等都对他有很高的评价。
阮章竞新诗代表作《漳河水》和童话诗《金色的海螺》等曾轰动整个文坛,名闻天下。尤其是长篇叙事诗《漳河水》,为我国新诗创作走出了一条新路子,即从民间寻找营养,运用古典诗词的格律韵味与民谣的音乐律动,探索出新诗创作的模式。大文人季羡林晚年曾对中国新诗发表过看法,说中国新诗没有走出路来,大概在新诗探索路上的过程很长,胡适是第一个摸索的人,阮章竞于1949年在解放区创作的《漳河水》,也属于这种探索的诗人,我以为,他为中国新诗的创作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阮章竞不仅是诗人,他还是“诗书画印”的全才。小说、散文、戏剧、绘画、篆刻,都有他的优秀作品,音乐方面,他拜大音乐家冼星海10年为师,对音乐还有很深的造诣,难怪在中国文坛,大家都称他是多才多艺的诗人。但他又是自学成才,他只读过小学四年级,13岁就当油漆学徒、工人,20岁到上海谋生,22岁参加救国会,并开始从事抗日救亡歌咏活动。抗战爆发后,他北上太行山,由此走上抗日的革命战场。如果说阮章竞参加文艺活动,成为一名著名的诗人和著作等身的作家,那么首先他是一名革命战士,在太行山,他曾任过游击队指导员、八路军太行山剧团指导员、团长等等职务。因此,他不仅是著名诗人,而且是革命战士、著名革命诗人。
阮章竞二十来岁走上革命道路,在太行山参加八路军,尔后走上文艺创作的道路,他原先读书不多,凭什么能创作出那么多优秀文艺作品?我与阮章竞的女儿阮援朝交往多年,她对我说,在那个战争年代,她父亲不管任什么职务,他所亲身经历的都是抗日前线军民的艰苦斗争生活,他的文艺作品只有动员人民参战抗战杀敌,才能受到人民的欢迎。据阮援朝说,她父亲在太行山各地深入采风尤其是采集民歌民谣方面,就采写了五六册达几十万字之多,这为他的文学创作注入了大量的文学素材,加上他在创作上的出众才能,写出好作品来是可想而知。日寇投降后,阮章竞在解放区创作的《漳河水》中三个农村妇女的不同命运,以及长诗里的诗句,从人物到语言上,是他深入民间采访的第一手资料,寻找到人物形象的特点以及民歌俚语特色,然后经过精心建构和反复推敲才成功写就的。他的创作,关注人民的命运,用现代语言叫接地气,紧跟时代,因而作品很受大众欢迎,他不愧是人民的诗人,人民的艺术家。
我认为,文学创作是作者对世间万物观察、记录、想象、构思、加工提炼完成的艺术行为,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文学作品。好的作品,它不背离时代的使命与作者的职责,阮章竞在解放后不同时期的作品也做到这一点,因此,他的作品同样受到人民的欢迎。
我是地地道道的中山本土诗人,出生在伟人孙中山的家乡旁边,与阮章竞家乡只几里路之遥,从在家乡中山纪念中学读书起,从书上就知道本土有个著名诗人阮章竞,后来去部队当兵走上文艺创作之路时,就读过阮章竞的诗歌,文学创作也是从写诗歌开始的。回地方走上从政道路之后,由于对文学的酷爱,业余时间仍坚持文学创作。2006年七月,我任职期间,因时任中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诗人丘树宏的提议,我和诗人余丛配合丘常委策划,办起了“阮章竞诗歌沙龙”,邀请了广州、珠海、澳门等地著名诗人、诗评家及部分诗人参加了该项活动。今年1月31日是阮章竟诞生100周年纪念日,为了纪念这位中国杰出诗人,我们在沙溪镇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下,我与阮章竟的女儿阮援朝和诗人余丛一起,编选了纪念文集《永远的阮章竞》(暨南大学出版社),同时,由广东省作协、中山市政协文史委员会和市文联联合主办首届全国阮章竞诗歌奖等项活动。这一系列安排,都是为更好地缅怀、追忆、学习阮章竞,从个人角度,我也是尽了时任中山市作家协会、诗歌学会“两会”主席的使命与职责。
我去年11月在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诗集《诗游记》,是我在本世纪初开始以来,在一些国家和祖国较多地方及本市各处采风后陆续创作的长短不拘的一部诗集。原先并不打算参与首届阮章竞诗歌奖,但由于一些诗友、文友鼓动我报名参与,于是抱着一试的平常心报送参评,由于作品参评,由原定本身作为评委一员,只好退出,以普通诗人身份接受作品评比。但想不到,自己的作品竟被评委们一致通过,真是受宠若惊,始料不及。阮章竞是我崇拜并且推崇的著名诗人,能得到阮章竞首届诗歌奖,倍感荣幸,首先感谢评委们的厚爱,其次感谢本市诗人作家们多年来对我的鼓励与支持!今后,要学习阮章竞怀着对人民的爱,深入民间在人民群众中汲取营养,在生活富矿中采拮精品,写出正能量的好作品来,让作品服务于人民,服务于时代。
 
2014年11月28日
 
【李容焕简历】
 
李容焕,笔名李秘,汉族,大专文化,曾任中山市委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中山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广东省作协诗歌创作委员会委员,曾任中山市作家协会主席、中山市诗歌学会会长,现任名誉主席。1965年8月开始发表作品,出版有长篇报告文学集《寻找高手“角斗”》(合作),小说集《嫁》,小戏小品集《真情》,诗集《心的帆船》、《诗游记》,主编《悠悠咸淡水:中山诗群白皮书》 、《一方丰美的水土:新世纪10年中山美文选》、《中山小说12家》,并编有纪念文集《永远的阮章竞》(合编)。小小说《嫁》曾在1996年由《人民日报》、《小小说选刊》、《中山日报》联合举办的“中山路桥杯”全国小小说征文大赛中获一等奖。
 

【《诗游记》授奖词】
 
这本《诗游记》看似并非厚重,些许短诗组成,随处行走,随时吟咏而来。诗人在游记诗歌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在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现实,自然与人,过去与未来之间自由邀翔,显示了诗人的梦想与追求。或可说,这些信手拈来的山水诗,并无洪钟大吕般悦人耳目,却是一枝一叶总关情,时时浸润人的心灵,读之使人神清气爽。其实所谓诗的轻重厚薄,岂非篇幅和题材决定。自古以来,山水行吟诗都是中国诗歌的传统,那些家喻户晓、流传经年的古诗,几乎都是古人游记吟咏而得来。在当下的诗坛读《诗游记》,犹如八十年代新诗大潮中,在一片朦胧诗笼罩的大地上,读到山水诗人孔孚《山水清音》一般的那样清新怡人,一种亲近自然的难得的享受。或许,这些清新飘逸的游记小诗,才是最有重量的,因为它们是由山山水水和坚实的大地支撑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