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

何三坡新著《开往南京的火车》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安琪选稿2014-07-16 14:41:57
何三坡:把诗歌带到电影里去
《华夏时报》文化主编吴小曼
 
吴小曼:看到《华西都市报》报道,你的第一个剧本卖出天价。与编剧邹静之、芦苇、刘恒差不多,进入了作家富豪榜的视野,这一消息让许多写作同行欢欣鼓舞。是否达到了你的预期?
 
何三坡:邹静之、芦苇、刘恒都是我喜欢的作家,他们都写出了非常出色的剧本。为中国电影做出了巨大贡献。但这样的价格怎么能算天价?比起好莱坞也就是一点劳务费而已,《本能》《钢铁侠》《特工狂花》每一部编剧费用都超过了400多万美元,你能想象吗?我们的娱乐业要进步,首先该从尊重剧本开始,是剧本给了导演、演员和从业者工作。没有剧本,影视界就得失业。
 
吴小曼:你军艺同学很多都成了编剧,比如石钟山、麦家,朱秀海,甚至阎连科、莫言,还有诗人邹静之等,你从诗歌转向编剧是否是受他们影响?
 
何三坡:影响非常恶劣。我一直记得,20多年前,谢飞老师跟我们上影视课时语重心长地告诫过我们,写作是世界上最寂寞最高贵的手艺,你们要保护好这份寂寞,千万不要进入影视界糟蹋了你们的才华。但是,这些年,看到同学们都在争先恐后糟蹋自己,我也身不由己。
 
吴小曼:前一段,编剧李樯的《致青春》出版,引起编剧们热议,现在听说你的三个剧本即将出版,是希望有人买走你的剧本吗?还是希望给编剧同行学习?
 
何三坡:不,我不卖剧本,更不希望编剧同行买这本书,出版它们只是基于两个想法:一是版权保护,二是希望有眼光的影视公司一起合作,我要自己做导演,将它们一个个拍出来。
 
吴小曼:做好编剧就可以了,为什么非得做导演?你没有导演经验,影视界会接受你吗?
 
何三坡:没恋爱过的就不能恋爱,没结过婚的就不能结婚?要按这个逻辑,全人类就得灭绝。阿巴斯做导演之前只是个写诗歌的广告人;塔可夫斯基做导演之前只有一个诗人的父亲;我在一篇访谈里说过,诗歌是宫殿,能够写好诗歌的人,可以盖好世上任何一所房子。
我知道这个行当里有许多腐朽的规矩,比如,你必须先做场记再做副导演才能做导演。但我不这么看,我知道黑泽明说过一个秘密:只有好编剧才能做一个好导演。
 
吴小曼:这一阵,作家拍电影好像成了一种风潮,自郭敬明《小时代》大获成功之后,韩寒也在拍他的第一部电影,前一段据说刘恒也做了导演,作家做导演的优势何在?
 
何三坡:电影史上,作家拍电影由来已久,至少应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的法国“新浪潮”和“左岸派”。其中的代表人物几乎都是作家和影评家,没受过专门训练,而且他们大多集编剧、导演、制片于一身,更多地表现出个人的创作风格特征,因此被称为“作家电影”。阿伦·雷乃的《广岛之恋》和罗布格里耶的《去年在马里昂巴》,都取得了巨大成功。中国当代作家最先做导演的也不是郭敬明,而是王朔、朱文。他们都拍出了独具气质的作品。
 
吴小曼:你本来在山中写诗,为什么突发奇想要拍电影?
 
何三坡:三个原因:一是发现电影界大都是一些文盲,门槛太低,也许还能容得下一个诗人;二是一个伟大的影像时代到来了,我愿随波逐流,贡献我绵薄之力;三是我热爱电影,对世界有话要说。聂鲁达说得好,世界太愚蠢了,总该停下来听一听诗人的意见。
 
吴小曼:从最早写诗,做出版,写文学评论到最近转向电影剧本,是追赶时尚还是尝试不同的表达?
 
何三坡:我的前半生追风逐异,惟新是求,好像是个经历丰富的家伙,但仔细回想,我花在诗歌上的时间足有20余年,而花在出版和文学评论的时间都不到一年半,现在,我几乎可以确切地告诉你,我会在电影这条路上花去我余下的光阴。归结起来,无论写诗、出版、评论还是电影,好像都是基于对文学持久的热爱。
 
吴小曼: 你说过好的文学在民间,而不是在出版刊物上,电影是不是也存在这种现象,好的创意往往要受制于“审查制度”,在这种情况下,你如何能真实地表达?
 
答:文学通常是一个人的事业,不需要大众与主流,更不需要庞大的资金,比较起来,电影显得更加艰难,更需要智慧。但我理解好的电影作品不尽然是与审查制度相对抗的作品。它不具有唯一性,这是电影吸引我的一个巨大的原因。比方阿巴斯的电影,诺兰的电影,宫崎骏的电影,它们都让我心驰神往,也不会有任何制度去审查他们。比起大多数要求真实表达我们生存处境的电影来,我更愿意拍一些想象力的面对年轻人的作品。
 
吴小曼:序言中,好像你对《开往南京的火车》最为看重,但我们知道,关于南京,已经有过《南京南京》和《金陵十三钗》了,为什么你还要拍它?
 
何三坡:影响人类的特殊事件,往往会有伟大的故事产生,其中最易暴露人性,因此,二战以来产生了无数伟大电影。但中国电影界的情况就非常可怜,南京大屠杀迄今已逾80年,给中国和日本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和仇恨,直到今天,我们仅有两部描述这场大屠杀的电影,而且是烂得一趟糊涂的弱智电影,它加重这个民族的耻辱。每一个电影人都应该羞愧。至少,我们该有一部可以立于世界电影之林的优秀作品。
 
吴小曼:我很难想象,一个年近五十的人,依然怀有这么多的野心。
 
何三坡:我在序言中表达过我对自己的看法,野心意味执着和愚蠢,但是,世界上所有的美好不都是执着愚蠢的人创造出来的吗?要是没有神农氏的执着,说不定我们还住在森林里;要没有乔布斯的野心勃勃,我们就用不上苹果手机。
 
吴小曼:你提到所有的美都是创造出来的,如何把诗歌的美感带到电影剧本中,通常戏剧是要追求情节和冲突的?
答:追求情节与冲突,是电影和戏剧的基本追求,这就好比我们从一座城市到另外一座城市,我们首先得有一张车票。但你可以开一辆坦克或者飞机去。还可以在途中带上一个美女。你要说,这种做法的可能是无限的少数人,但就是因为这无限的少数人让我们喜欢上了电影。
 
吴小曼:电影界一直有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之分,它们之间好像关系敌对,你的电影是商业电影还是艺术电影?
 
何三坡:通常说来,商业与艺术是一对冤家,就像男人与女人,我总是希望将两个冤家绑在一起。尽管它看上去困难重重,但我这个人就愿意做困难的事。
 
吴小曼:封面上,看到麦家、石钟山、徐贵祥、阎连科等作家的联袂推荐,他们对你进入电影界好像都大力支持。你自己对自己电影之路如何看?是不是从此不再写诗?
 
何三坡:他们都是我军艺的同窗好友,对我多有嘉勉。电影之路显然比写诗艰难,但也没有想象得那么竭蹶,诗歌不准备写了,我说过,我要把它带到电影里去。我要让诗歌见更多的人。
吴小曼:听说你去湖南与湖南卫视合作电视剧?是一部什么样的题材?你从前是否去过湖南?对湖湘文化是否有感触?
 
何三坡:此来湖南是为了将我的一部电影改成电视剧,是一部类似于《来自星星的你》的魔幻偶像剧。目前还在剧本创作中。
我有二十多年时间在北京生活,从前没机会来湖南,但因为沈从文,对湖南一直心怀向往,一直希望看看是什么样的山水,养育了这样一位旷世文豪。
 
 
载于2014年5月26日《华夏时报》(刊出时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