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律诗

鹊桥仙·平凡琢玉(外一首)

宏逸2025-05-09 17:48:57

鹊桥仙·平凡琢玉

(外一首)

 

作者: 宏逸

 

青衿守墨,素襟抱朴,甘作芸窗冷铁。

春蚕食叶慢抽丝,算来是、寻常功节。

 

砚田耕月,心灯照夜,琢就昆山片珏。

莫嫌身世似尘微,且看取、星槎渡越。

 

简析:

这首《鹊桥仙·平凡琢玉》(依《钦定词谱》秦观体,词林正韵),以传统文人精神为内核,通过一系列典雅意象,展现了甘于寂寞、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与平凡中见崇高的生命境界。

上阕"青衿""芸窗"等书斋意象群,与下阕"砚田""心灯"形成时空呼应,构建出文人精神道场。"冷铁"喻治学之坚毅,"春蚕抽丝"比积累之艰辛,而"昆山片珏"(昆仑山美玉的碎片)的意象尤为精妙——既暗合"琢玉"词题,又象征平凡中淬炼出的珍贵品质。

全词呈现"守寂-耕耘-超越"的递进式结构。前五句聚焦"守"的维度,"甘作""寻常"等词消解了苦修意味;"耕月""照夜"转入动态耕耘;末三句以"尘微"与"星槎"(天河渡船)的强烈对比,完成精神境界的升华,暗含"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的生命哲思。

《鹊桥仙》双调五十六字,上下阕各两仄韵。此作严守格律而气脉流畅,尤善发挥该词牌特有的转折特性——上阕结句"算来是"的顿挫,与下阕"且看取"的振起,形成抑扬顿挫的节奏,恰似精神修炼的辩证过程。

此词可贵处在于将"琢玉"这一传统喻象赋予新意:不再强调"玉成"的辉煌结果,而是着墨于"平凡琢磨"的过程本身,在浮躁时代中为传统士人精神提供了新的诠释维度。

 

欢颜织岁

 

羲和鞭日转金梭,万缕晴光织绮罗。

笑靥初开桃破萼,欢歌忽起鸟鸣柯。

何须彭祖千年酒,且醉壶公一枕窠。

漫把春心裁作线,千丝万绪系山河。

 

简析:

此诗以春日欢愉为主题,通过“织”的意象贯穿全篇: 

首联以神话“羲和鞭日”起笔,将阳光比作金梭,织就灿烂云霞,气象恢宏。颔联写人面桃花、鸟鸣欢歌,动静相生,展现盎然春意。颈联用典(彭祖、壶公),表达豁达——不慕长生,但醉当下。尾联**收束,化春心为丝线,情系山河,升华主题。 

全诗意象瑰丽,结构缜密,语言明快,在传统春景诗中注入洒脱情怀。

 

(原创首发,欢迎阅转)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